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棣雄才大略,在位期间皇后之位空缺17年,他的皇后是谁?

朱棣雄才大略,在位期间皇后之位空缺17年,他的皇后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742 更新时间:2024/1/19 6:07:57

李世民是通过玄武门政变取得了大唐的军政权利,朱棣则是发动靖难之役而取得帝位。

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是明朝的第三个皇帝。

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之后建文帝为了解除诸侯藩王尾大不掉的隐患,于是就施行削藩。但没想到的是,建文帝削藩不成,不仅引来了一场靖难之役,而且自己的帝位也被朱棣抢走了。

朱棣登基后,年号为永乐,他励精图治,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在位期间,他曾五次出征蒙古,并大力经营对北方的控制,同时又疏修大运河、营建北京和紫禁城。

朱棣在位22年,经过他的励精图治,当时的大明国力强盛、文化昌盛、经济繁荣,呈现出一片太平盛世的局面,史称这段时期为“永乐盛世。”

提到朱棣,大家可能并不陌生,那朱棣是皇帝,他的皇后是谁呢?

朱棣皇后是仁孝文皇后徐氏,徐皇后本人虽然名气不是很大,但她的父亲却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

徐氏的父亲就是明朝开国第一功臣、开国六王之首、死后追封中山王的魏国公徐达

徐皇后是徐达的长女,她自幼聪慧,熟读经史子集。读书时,她不仅刻苦,而且还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在徐氏还小的时候,有一次朱元璋见到她,觉得她将来是大贵之人,所以就对徐达说:“此女必贵,其以为吾儿妇,宜善视之。”

这意思就是说:此女将来是大贵之人,你徐达要好好的教育,将来嫁于吾儿为妻。

后来徐氏年龄稍大,在父亲徐达的教育下,才德之名与日俱增,当朱元璋听说后,就对徐达说:“我和你是共患难的布衣之交,现在我们仍然同心同德,从古至今,君臣相和,就会做亲家,我的第四子朱棣器宇不凡,你又有一位好女儿,让她嫁于朱棣,你觉得怎样?”

徐达听到朱元璋要和自己做儿女秦家,自然很高兴,所以朱棣和徐氏的亲事就定了下来。

朱棣和徐氏成亲后,他们夫妻恩爱,徐氏先后生下三子四女。

值得一提的是,徐氏自幼进宫,所以她在和朱棣定亲之前,是已经和朱棣接触不少的。

公元1376年,徐氏被封为燕王妃,由于她贤德孝顺,所以曾多次得到马皇后的赞誉。

后来在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徐氏不仅参加,而且还为朱棣出谋划策,甚至还曾亲自防御守备北平。可见徐氏不仅深具才德之名,而且在军事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谋略,

朱棣登基为帝后,和徐氏的感情仍然很深厚,并封徐氏为皇后。

在徐皇后在世时,每当朱棣忙于政事,她总会在一旁静静的看着,如果朱棣没时间吃饭,徐氏也会跟着一起不吃饭,直到等朱棣有时间,一起去吃饭。后来徐氏去世,朱棣因失去了爱妻,从而开始性情大变。

公元1407年,也就是永乐五年,徐皇后离开人世,享年46岁。

徐皇后的去世,给朱棣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不仅让他性情大变,而且还决定以后不再册立皇后。正是由于他的这个决定,让明朝永乐时期的皇后之位一度空缺了17年。

更多文章

  • 魏忠贤死后没多久,明朝就垮台了,崇祯死前大呼群臣误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魏忠贤临死前对崇祯说了一句话,魏忠贤不死明朝能活得更久吗,魏忠贤死后明朝还能延续吗

    魏忠贤作为明朝最大的宦官,在历史上的评价非常低,人们都用奸臣、阉党来形容魏忠贤,魏忠贤在位期间由于朱由校对其放任,导致魏忠贤把持了朝政,虽然魏忠贤陷害忠良,贪赃枉法,但是在一些大事上还是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因为魏忠贤自己也非常明白,依靠自己的出身,不过是皇帝的走狗,就算权力再大也是依附于明朝之上的,如

  • 苏轼:养一个好心态,顶得上世间一切良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苏轼人生短句,苏轼为人处世的情怀,什么是苏轼豁达开朗的心态

    最好的养生,是养心。宋朝哲宗年间,苏轼和旧党元老梁焘、刘挚先后被贬往岭南。当时岭南气候湿热,瘟疫流行。梁焘、刘挚到岭南之后,先后病死。只有苏轼,百病不侵,安然无恙。他性情豁达,食肠宽大,无论走到哪里都吃得下,睡得着。什么瘴气、疫病,都影响不到他。别人长吁短叹,垂头丧气。他却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

  • 康熙效仿朱元璋一招,也想“治隆唐宋”,结果不看教训而贻害无穷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治隆唐宋碑康熙曾五次南巡,每次过金陵,都要专程至孝陵致祭,行三跪九叩礼,并御书礼赞朱元璋“治隆唐宋”!可以说,朱元璋是康熙帝的前朝偶像,康熙帝是朱元璋的隔代粉丝。2朱元璋在择储上,推行合乎儒家宗法制的嫡长子皇位继承者,这受到了满朝文武的赞赏和支持。他在立国之初,即册立皇长子即嫡长子朱标为太子,为之组

  • 明代宗朱祁钰,怎样才能逆天改命,阻止夺门之变,保住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代宗朱祁钰历史评价,朱祁钰死后皇位是谁,明朝朱祁钰是个什么样的皇帝

    首先,左顺门之变,当文官们一哄而上,以诛杀王振余党之名,打死了锦衣卫指挥使马顺,宦官毛贵、王长随等人后,不能如史实一般被吓得惊慌失措,从此给朝臣留下“怯懦胆小”的第一印象,反之,要挺身而出,以朝堂法度怒斥其非,严惩带头斗殴的给事中王竑等人,让朝臣看到自己的胆量和担当。其次,北京保卫战,不能躲在皇宫后

  • 为何金兀术的拐子马铁浮屠遇上岳家军铁输?岳飞的应对战术不一般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岳家军大破金兀术,金兀术与岳飞关系,岳飞与金兀术之间的战斗

    金兀术既然是一位名将,怎么可能是一直在打败仗呢?这在逻辑上是说不通的。真实历史中的金兀术并非无能之辈,他的战绩也是相当辉煌的,不过不可否认,在后期遇到韩世忠、岳飞等名将后,确实战斗力下滑了不少。从崭露头角到主力战将金兀术,原名完颜宗弼,“金兀术”是女真语的音译。他是金朝开国皇帝完颜阿骨打的第四子。女

  • “官二代”李清照:好酒、好赌、好色,中国千古第一风流才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当代才女李清照,李清照为什么被评为十大才女,李清照爱喝酒好赌吗

    谁是中国第一才女呢?乍一看,这个问题很像是带节奏的,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嘛,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才女那么多,谁家的粉丝有胆子敢去说,自己家的偶像就是第一才女呢?细细一想,好像这个问题又没有了什么争议。论才之一字,从古至今,又有哪个女子敢在李清照面前说自己有才呢?李清照的一生,可以说是精彩至极。在诗词

  • 齐王王保保,为啥被朱元璋称为“奇男子”?劝降他用了什么办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朱元璋北征王保保,朱元璋7次招抚王保保,王保保与朱元璋的关系

    王保保,汉人还是蒙古人?我们说王保保是一个身世复杂的人,这一点首先体现在他的出身上。首先大家看到王保保这个名字,肯定觉得他是一个汉人。但其实王保保还有一个名字,叫扩廓帖木儿,这个名字又是一个典型的蒙古名字,那么王保保究竟是汉人还是蒙古人呢?王保保出生在河南沈丘(其出生地也可能位于安徽省临泉县,当时也

  • 李景隆被笑称是朱棣卧底,他是怎么坑建文帝的?三场大战就是见证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棣对李景隆的态度,李景隆怎么变成朱棣的,朱棣大破李景隆

    李景隆的人生完美的解释了当下流行的一句网络用语: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为什么这么说,他的确做了一些让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如果建文帝要追责在靖难之役中的失职人员,李景隆是第一个应该被清算的大将。李景隆之所以能被委以重任,首先要感谢的不是齐泰、黄子澄等文臣,而是他的父亲李文忠。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

  • 明代锦衣卫首领陆炳,为什么能保全子孙?只因铺了一张婚姻关系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陆炳权,陆炳死后谁当了锦衣卫,明朝锦衣卫陆炳之死

    锦衣卫在历史上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从国家角度讲,它是皇家特务机构;从家天下的角度说,它就是皇帝的私人打手。由于深得皇帝信任,知道的秘密也多,又可以凭借三言两语决定他人的生死,也做了不少坏事,拉了不少仇恨,因此,这一特殊群体所担的风险也比较高。特别是对于锦衣卫指挥使,能够寿终正寝的人太少,绝大多数都会因

  • 明朝初年赫赫有名的四大名将,有的英年早逝,有的下场悲剧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十大天才名将,明朝历史上十大著名武将,历史上明朝最后的名将

    第一位:魏国公徐达1:小时候的经历,对朱元璋影响很大相信大家对于他应该没有什么争议,早在少年的时候曾经和朱元璋在地主家放牛。由于吃不上饭,朱元璋不顾个人安危带领大家吃小牛,那时候徐达等多人尊他为大哥。地主怪罪下来,也是朱元璋一人承担。久而久之,他在弟兄们心目中的威望越来越高。2:参加起义军,朱元璋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