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恢复殉葬制度,让嫔妃给他殉葬,为何放过了张美人?

朱元璋恢复殉葬制度,让嫔妃给他殉葬,为何放过了张美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762 更新时间:2024/1/20 12:26:23

中国所有开国皇帝中,被黑得最惨的应该就是朱元璋了,其次就应该是刘邦,因为两个人都是平民出身,相对来说,朱元璋更是来自社会底层,对于这样的出身,有些人自然是不喜欢的,话不多说,大家能理解就好。

朱元璋,不靠爹不靠娘,愣是自己靠自己成为皇帝,在今天可以说是创一代了。

朱元璋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就是生活困难,到了15岁,濠州发生瘟疫,朱元璋的父母和大哥先后去世,为了生存,朱元璋和家人们被迫分开逃生。

后来朱元璋投奔了皇觉寺的高彬和尚,成为了小行童,但是不久当地就闹饥荒,朱元璋不得不另谋出路,靠乞讨生活。

元朝民族矛盾尖锐,主要是蒙古族不需要劳动就可以享受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财产。除了蒙古族,其他民族都生活在压迫之下。

自然,朱元璋这个汉族人也是如此,后来矛盾更加激化,很多人不得铤而走险,发动农民起义,想要推翻元朝的统治,在这样的全民起义的环境中,想要置身事外是很难得,当时朱元璋收到朋友汤和的来信,要他投奔郭子兴的红巾军,朱元璋在初期虽然不想参加起义,但还是被逼上了造反的道路。

朱元璋进入军队后,他的军事才能就表现出来了。很多著名的战役,朱元璋都有参与,而且因为有勇有谋、果敢刚毅,深的郭子兴的喜爱,郭子兴还把义女马氏嫁给朱元璋。

尽管朱元璋还救了郭子兴一命,两个人的关系十分好,但是朱元璋还是靠着自己的本领,另开一片天地。郭子兴死后,朱元璋指挥了郭子兴的军队,因为战功赫赫,后来自立为吴王。

之后朱元璋就是开始自己的宏图大业,平陈友谅,战张士诚,平定江南,成就一方霸业,统一全国,建立大明政权。

那么为什么殉葬在被人逐渐淡忘后,朱元璋却把这个传统发展到顶峰呢?

尽管朱元璋取得了成功,但是人们还是愿意拿朱元璋做的错事来说事,比如朱元璋殉葬这个事情,就被人看作是农民思想上的落后性。

简单说来,就是因为你是农民出身,所以才会有这样糟粕的思想。

大家都认为朱元璋有一个悲惨的童年经历,经历了父母、亲人的先后离世,自己发家完全是靠着自己的能力,身边没有一个人陪伴、鼓励,自己征战沙场多年,感受不到家庭温暖,那种孤独感,极有可能是朱元璋不想在死后还经历。

所以他想要他的妃子全部给自己陪葬,这样黄泉路上也不会孤单,所以身为皇帝的女人既幸运又不幸,享受到普通人享受不到的幸福,就要承受普通人承受不了的命运。

其实,殉葬这个习俗在中国社会早已有之,发明这个习俗的人,肯定不是农民,而是贵族,把朱元璋恢复殉葬的黑历史,当作朱元璋是农民身份才能干得出来的解释其实都是耍流氓。

确切地说,朱元璋只有在起义的时候是农民,在起义的过程中,性质早就变成了地主阶级。所以称朱元璋的起义,从来就不是农民起义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让后妃殉葬这个行为,我们最早熟知的应该是汉武帝杀钩弋夫人,当时汉武帝立年幼的刘弗陵为太子,担心“子少母壮”,出现吕后专权这样的局面,也就是最早的“立子杀母”制度,这一制度,在北魏时候更是得到了加强,凡是立了太子,就把他的母亲杀掉。这么做虽然残忍,也未必能够彻底解决外戚干政的局面,但是至少表面了统治者的态度。

朱元璋正是看到前朝无数的外戚专权,所以为了稳定自己辛苦打下的江山,朱元璋一定会想要清除这个祸根,于是让所有的妃子为自己陪葬。

明朝并没有外戚专权的例子!

那么为什么朱元璋别样对待张美人呢?

关于这个没有被殉葬的张美人,还有一个故事。

张美人是朱元璋晚年宠幸的女人,她其实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是她却是一个幸运的女人,她生下了一个公主,取名为宝庆,古代都是母凭子贵,但是对张美人而言,正是这个三岁的孩子,救了张美人一命。

在朱元璋垂暮之年,张美人和宝庆公主一直陪伴在他身边,他自知自己已经回天乏力了,但是他还是问了宝庆公主:“我能痊愈么?”

只有三岁的宝庆公主天真无邪,她以为他父亲只要睡一觉就会痊愈,于是对父亲说:“会好的”。

正是这句话,张美人才得以幸免于难,朱元璋感慨自己童年的经历,没有了父母,如今女儿的父亲要走了,如果母亲也走了,那宝庆公主岂不和自己童年一样,缺少家庭的温暖。

都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朱元璋疼爱女儿这般,也足以看出来朱元璋的父爱,也是浓浓的。况且张美人生的孩子还是一个女孩,威胁不了皇权,因此朱元璋的遗言是其他女人都要陪葬,只是张美人不用陪葬。

所以说,对张美人而言,女儿真的是自己的救命稻草,对朱元璋而言,女儿的天真善良更是温暖了自己,所以宝庆公主,你前世是做了多少好事,今世救了自己的妈妈。

故事的真假性不得而知,因为关于朱元璋的内容,野史杜撰的内容太多,很多需要去甄别,但是不管朱元璋对官员有多残酷,对农民也很严厉,但是他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在古代,像朱元璋这样的帝王,实在是太少了!

更多文章

  • 宋高宗的生母在金国为奴15年,为何刚回国便杀死逃难而回的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宋高宗的死因,宋高宗母亲为何杀公主,宋高宗母亲为什么杀柔福公主

    一种说法是,这个公主是假冒的这个公主就是柔福帝姬,是宋徽宗的女儿,也就是宋高宗的亲妹妹,哪有人敢冒充皇帝的妹妹,很多人可能不相信,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嘛!宋高宗赵构也不是傻子,还会认不出自己的妹妹?这还真就不能怪赵构,要怪就怪他老子宋徽宗太能生,宋徽宗在宋朝时期绝对是一个传奇皇帝,其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逛

  • 朱棣造反成功,为何将后宫妃子全部斩杀干净呢?其实是舆论的考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棣为什么要把妃子全部都杀死,朱棣陪葬妃子一览表,朱棣造反成功后做了什么决定

    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不要说只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女流之辈,就是一群成年男性手上拥有武装力量的朱允炆的忠实粉丝,比如方孝孺,再比如黄子橙,通通被砍瓜切菜一般干掉了,尤其是方孝孺,直接被株连十族,妻子女儿没入军队之中为奴,下面连续三四代人,都为娼妓,直到正统年间才陆续被赦免。杀死这帮女流之辈,绝不是

  • 400年前,李时珍就告诉了世人吃野味的后果,可惜后人偏偏不听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400年前李时珍,李时珍讲述真实故事,关于李时珍最著名的故事

    清朝李渔《闲情偶寄·饮馔·蔬食》同样也有“野味之逊於家味者,以其不能尽肥”的相关记载,古人打猎是为了生活,现代人食用野味只是为了一时的口腹之欲,但早在400年前,李时珍就已经将吃野味后果警示给了后人。李时珍从1565年开始,就在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以及湖广(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四

  • 明朝一什么军事政策?让此省人很快富了起来,如今却不那么富裕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的军事实力有多强,明朝军事实力变化,明朝的军事力量是如何形成的

    晋商又是如何崛起的呢?这还要和明朝的边防政策有关。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北元残余势力依然对中原封建王朝构成了强大的威胁,为了防范北元的侵扰,明廷在中国西北部防线上构建了九座军事重镇,如辽东、宣府、蓟州、大同、山西、延绥、宁夏、固原、甘肃等,史称“九边”,在这里,驻扎了明王朝数十万大军。士兵倒

  • 历史上的朱瞻基算是个不错的皇帝,却也犯下了威胁大明的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上朱瞻基的历史,朱瞻基是一个好皇帝吗,历史上有朱瞻基这个皇帝吗

    朱瞻基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朱瞻基出生时他的爷爷朱棣还不是皇帝,只是燕王。据说燕王朱棣在朱瞻基出生的当晚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朱棣的父皇朱元璋将象征着皇权的大圭赐给了朱棣,并且对朱棣说“传世之孙,永世齐昌”。朱棣醒来后接到了孙子朱瞻基出生的消息,再一看小小的朱瞻基,觉得很像自己,说他必定是大明之福。后来野

  • 朱元璋最恨的一个姓,男丁世代为奴,女眷世代为娼,后代只能改姓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一生的污点,朱元璋最痛恨的一个姓是什么姓,朱元璋最低贱的姓氏

    氏的来源很多,以官名为氏、以地名为氏,《左传·昭公》就讲少昊氏诸鸟官名,亦是鸟名加氏为称,在西周、春秋时代,拥有氏的都是贵族,氏也代表一个家族的地位,不过秦朝一统天下之后,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不管是姓还是氏,都是中华5000年一直传承的,但是明太祖朱元

  • 崇祯自缢后已无直系后人为其收尸,那么他的身后事到底是谁安排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崇祯死前为什么要杀掉自己的妻女,崇祯死后多少人殉葬,崇祯死了谁收尸

    在我国古代,人们都非常注重自己的身后事,特别是王公贵族,更是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为自己修建坟墓,期望在另一个世界仍然享受荣华富贵,那么明朝最后一个帝王,崇祯的后事又如何呢?是谁将他埋入了坟墓之中?李自成安排了崇祯的下葬虽然是敌人,但是李自成还是给予了崇祯一定的尊重,给了他一具棺材,并且容许百官前来

  • 刘伯温临终前,送了筐鱼给朱元璋,直到17年后才悟出其中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每一个王朝在刚建立时,都会大量封赏有功臣子。但这样会带来一个问题,古代讲究的是皇权独尊,给臣子们太多封赏,势必会影响皇权。这个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当属清朝,所封的爵位大部分不是终身的,一个爵位传承几代就会往下掉一个层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问题会慢慢减弱。其他朝代在这个方面做的就差上一些,比如说

  • 为什么从宋太宗之后,中进士才开始变得吃香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太宗进士名单,宋朝进士到底有多吃香,进士一般做几品官

    古代艰难的成名之路,铸就了科举考试中进士的崇高地位远古时期,人们对于贤者的要求其实粗暴简单:在严峻的自然条件的考验之下,谁能带领人们过上好日子,就是有才之士,谁就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并且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所以说,那时候采取的是禅让制。比如说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尧、舜、禹,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成为部落首领的。

  • 朱元璋问一女子:天底下什么东西最大?女子智答四字,被传诵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十大神奇故事,朱元璋的三大未解之谜,朱元璋十五个遗训

    6岁放牛,17岁当和尚,40岁当皇帝,都说时局造英雄,这句话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可如此巨大的人生跨度,放在整个历史中都是不为多见。即便你再怎么去说他的不足,朱元璋也是当之无愧的逆袭英雄。成为天下之主后,面对的无非两个问题,即稳固人心和加强统治,目的都是为了让民众在无形中自然顺服。放在某些附属国,这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