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高宗的生母在金国为奴15年,为何刚回国便杀死逃难而回的公主?

宋高宗的生母在金国为奴15年,为何刚回国便杀死逃难而回的公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317 更新时间:2024/1/21 0:27:18

一种说法是,这个公主是假冒的

这个公主就是柔福帝姬,是宋徽宗的女儿,也就是宋高宗的亲妹妹,哪有人敢冒充皇帝的妹妹,很多人可能不相信,这不是开国际玩笑嘛!宋高宗赵构也不是傻子,还会认不出自己的妹妹?

这还真就不能怪赵构,要怪就怪他老子宋徽宗太能生,宋徽宗在宋朝时期绝对是一个传奇皇帝,其最出名的一件事就是逛青楼,光明正大的当了一回嫖客,其与青楼名妓李师师的故事,在当时就已经广为流传。

假如各位要知道宋徽宗一生一共生育了80多个孩子,就能理解宋徽宗找李师师可能是严重的荷尔蒙过盛,时常需要释放一下。

在帝王史上,能够拥有这么多的子嗣,也算是一个奇迹了,也顺便给赵构出了个难题,虽说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平时也不常见面,且靖康之难被掳走了那么多人,囚禁了那么多年,赵构就算是记忆惊人,也断然不可能将这么多的兄弟姐妹记全。

在宋高宗建炎四年的时候,宋军与金国交战,俘虏了一名自称是柔福帝姬的女子,这件事立即被上报朝廷,并且被送到了当时的首都临安,天上掉下来个妹妹,这件事还真就不止一次,以前就发生过,只不过都被拆穿了。

作为兄长的皇帝对这个妹妹竟然还有一点印象,但是却吃不准,于是就让伺候过柔福帝姬的老宫女前去查验,并且问了她很多宫中发生的事情,没想到这个公主竟然能够完全回答的上,还能叫出赵构的乳名,要知道,皇子的乳名只有宫里的人才知道,宫外面的人根本不知道。

唯一的一个疑点就是,柔福帝姬的脚特别小,但是眼前的这名女子脚却特别大,这名女子解释说,被金人驱赶如牛羊,光着脚到处走,天长地久自然不如从前娇小了,似乎也解释的通,所以赵构认下了这位失联已久的妹妹,恢复其帝姬封号待遇,还钦选驸马,准备了丰厚的嫁妆,将其风光大嫁。

从建炎四年(1130)年到绍兴十二年(1142),柔福帝姬在南宋也享受了十二年的公主生活,然而到了绍兴十二年的时候,宋金完成和议,按照条约,宋高宗的生母韦贤妃带着宋徽宗的棺椁归宋。

韦贤妃南归后,被赵构封为太后,当韦贤妃与赵构聊天的时候,却说:“柔福已病死于金国,怎么又有一个柔福呢?”

听了这番话之后,赵构立即抓捕了柔福帝姬,经过大理寺的审查,原来这个公主是假冒的,这名女子只是东京的一个普通女子,在靖康之变的时候被金兵俘虏,在北上的路上结识了一名宫女,这名宫女给她讲了很多柔福帝姬以及宫中的事情,这名宫女还说她跟柔福帝姬年纪相仿,还有几分相像,经过几番波折,等到这名女子被宋军俘虏的时候,为了活命就谎称自己是柔福帝姬,果然很多人都被骗了。

毕竟当初柔福帝姬宫中的人都在金国,南宋也没有关于这个公主的任何信息。

另一种说法是,公主是真公主,韦太后想要杀人灭口

当然,如果要是都相信史书上记载的,那就不是中国的历史了,中国唐朝之前的历史大多为个人书写,个人情绪对历史的客观性起到了重要的影响,比如司马迁要是看不上哪个人,那《史记》中,还真就没什么好话了。

唐朝之后的历史,一般都由官方修订,但是官方编造的书,大部分都是为皇帝歌功颂德的,可信度偏低,《宋史》也是二十四史中存在感最低的,了解宋朝历史,看史书都不如看文学作品。

比如,关于柔福帝姬的这个事情,很多人就认为是韦太后想要杀这个柔福帝姬灭口,原因是,韦太后被俘虏到金国的时候,其实是跟柔福帝姬在一起的,两个人都被送到了官营妓院,据说当时38岁的韦氏风韵犹存,曾经被金国皇帝“并蒙幸御”,后来韦氏还被金国盖天大王完颜宗贤强纳为妾。

从相当多的史料来看,韦氏在金国受辱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进入浣衣院已经说不清了,而1130年韦氏离开浣衣院,一直到1135年才到五国城与徽宗会和。

也就是说,唯一南归的柔福帝姬很可能是知道韦太后在金国遭遇的人,为了隐瞒自己在金国的耻辱,陷害柔福帝姬。

《随国随笔》:"柔福实为公主,韦太后恶其言在虏隐事,故亟命诛之。"

赵构是一个十分孝顺的儿子,很多人在分析赵构为何要放弃北伐的时候,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如果议和,金国就会释放赵构的母亲。

韦太后南归后,民间谣言四起,说太后在金国跟金人生了孩子,面对当时民间的谣言,赵构甚至修改史书,将韦太后被俘虏时的38岁改为48岁,意思是,金人是不会对一个48岁的老太婆感兴趣的。

其实,当时韦太后南下的时候,是可以带回来很多人的,南宋朝廷已经稳固,在金国的皇室成员对金国没有任何价值。

宋钦宗为了南下,甚至对韦太后表示,只要能回南宋,一定会放弃皇位。

可是韦太后就是自己带着宋徽宗的棺材南下了,可见,在赵构与金人议和的条件中,明显是有附加的,就是回国的只能是韦太后一个人,其他人统统不允许回来,一方面是为了防止宋钦宗回宋后,出现两个皇帝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隐瞒韦太后在金国期间的丑事。

孝顺如赵构这样的儿子,别说是杀了一个真的柔福帝姬,即使是80多个兄弟姐妹全在金国,也不会放他们生路,让他们都死在金国,对自己才更有利。

更多文章

  • 朱棣造反成功,为何将后宫妃子全部斩杀干净呢?其实是舆论的考虑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棣为什么要把妃子全部都杀死,朱棣陪葬妃子一览表,朱棣造反成功后做了什么决定

    答案毫无疑问,是否定的。不要说只是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女流之辈,就是一群成年男性手上拥有武装力量的朱允炆的忠实粉丝,比如方孝孺,再比如黄子橙,通通被砍瓜切菜一般干掉了,尤其是方孝孺,直接被株连十族,妻子女儿没入军队之中为奴,下面连续三四代人,都为娼妓,直到正统年间才陆续被赦免。杀死这帮女流之辈,绝不是

  • 400年前,李时珍就告诉了世人吃野味的后果,可惜后人偏偏不听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400年前李时珍,李时珍讲述真实故事,关于李时珍最著名的故事

    清朝李渔《闲情偶寄·饮馔·蔬食》同样也有“野味之逊於家味者,以其不能尽肥”的相关记载,古人打猎是为了生活,现代人食用野味只是为了一时的口腹之欲,但早在400年前,李时珍就已经将吃野味后果警示给了后人。李时珍从1565年开始,就在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以及湖广(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四

  • 明朝一什么军事政策?让此省人很快富了起来,如今却不那么富裕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的军事实力有多强,明朝军事实力变化,明朝的军事力量是如何形成的

    晋商又是如何崛起的呢?这还要和明朝的边防政策有关。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北元残余势力依然对中原封建王朝构成了强大的威胁,为了防范北元的侵扰,明廷在中国西北部防线上构建了九座军事重镇,如辽东、宣府、蓟州、大同、山西、延绥、宁夏、固原、甘肃等,史称“九边”,在这里,驻扎了明王朝数十万大军。士兵倒

  • 历史上的朱瞻基算是个不错的皇帝,却也犯下了威胁大明的错误!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上朱瞻基的历史,朱瞻基是一个好皇帝吗,历史上有朱瞻基这个皇帝吗

    朱瞻基是怎么当上皇帝的?朱瞻基出生时他的爷爷朱棣还不是皇帝,只是燕王。据说燕王朱棣在朱瞻基出生的当晚做了一个梦,在梦中,朱棣的父皇朱元璋将象征着皇权的大圭赐给了朱棣,并且对朱棣说“传世之孙,永世齐昌”。朱棣醒来后接到了孙子朱瞻基出生的消息,再一看小小的朱瞻基,觉得很像自己,说他必定是大明之福。后来野

  • 朱元璋最恨的一个姓,男丁世代为奴,女眷世代为娼,后代只能改姓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一生的污点,朱元璋最痛恨的一个姓是什么姓,朱元璋最低贱的姓氏

    氏的来源很多,以官名为氏、以地名为氏,《左传·昭公》就讲少昊氏诸鸟官名,亦是鸟名加氏为称,在西周、春秋时代,拥有氏的都是贵族,氏也代表一个家族的地位,不过秦朝一统天下之后,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不管是姓还是氏,都是中华5000年一直传承的,但是明太祖朱元

  • 崇祯自缢后已无直系后人为其收尸,那么他的身后事到底是谁安排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崇祯死前为什么要杀掉自己的妻女,崇祯死后多少人殉葬,崇祯死了谁收尸

    在我国古代,人们都非常注重自己的身后事,特别是王公贵族,更是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来为自己修建坟墓,期望在另一个世界仍然享受荣华富贵,那么明朝最后一个帝王,崇祯的后事又如何呢?是谁将他埋入了坟墓之中?李自成安排了崇祯的下葬虽然是敌人,但是李自成还是给予了崇祯一定的尊重,给了他一具棺材,并且容许百官前来

  • 刘伯温临终前,送了筐鱼给朱元璋,直到17年后才悟出其中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每一个王朝在刚建立时,都会大量封赏有功臣子。但这样会带来一个问题,古代讲究的是皇权独尊,给臣子们太多封赏,势必会影响皇权。这个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当属清朝,所封的爵位大部分不是终身的,一个爵位传承几代就会往下掉一个层次,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个问题会慢慢减弱。其他朝代在这个方面做的就差上一些,比如说

  • 为什么从宋太宗之后,中进士才开始变得吃香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太宗进士名单,宋朝进士到底有多吃香,进士一般做几品官

    古代艰难的成名之路,铸就了科举考试中进士的崇高地位远古时期,人们对于贤者的要求其实粗暴简单:在严峻的自然条件的考验之下,谁能带领人们过上好日子,就是有才之士,谁就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并且拥有崇高的社会地位,所以说,那时候采取的是禅让制。比如说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尧、舜、禹,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成为部落首领的。

  • 朱元璋问一女子:天底下什么东西最大?女子智答四字,被传诵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元璋十大神奇故事,朱元璋的三大未解之谜,朱元璋十五个遗训

    6岁放牛,17岁当和尚,40岁当皇帝,都说时局造英雄,这句话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可如此巨大的人生跨度,放在整个历史中都是不为多见。即便你再怎么去说他的不足,朱元璋也是当之无愧的逆袭英雄。成为天下之主后,面对的无非两个问题,即稳固人心和加强统治,目的都是为了让民众在无形中自然顺服。放在某些附属国,这根本

  • 猜疑心太重的朱元璋,为什么信任大将军徐达?这六个字给出了回答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真实的朱元璋和徐达关系,朱元璋对徐达的态度,朱元璋为何信任徐达

    文/书生半凡图/来源网络01纵观中国历史,每朝每代皇权的确立,无不倚仗着文臣武将的运筹帷幄与决胜千里,等新皇权确立后,当初的功臣往往都成为权臣,然后这些功臣手上的权利再次威胁到皇权。因此,在中国历史上,功臣权臣夺取皇权或者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例子屡见不鲜,甚至包括功臣权臣黄袍加身。于是,每朝每代新任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