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明风华》历史穿帮,戈登提前几百年来中国,帮明朝建立洋枪队

《大明风华》历史穿帮,戈登提前几百年来中国,帮明朝建立洋枪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77 更新时间:2024/1/19 9:26:43

奈何最近历史古装剧虽然扎堆,但是全是架空历史,实在是没有灵感,就比如《庆余年》那个,他不但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去了未来,类似刘慈欣《三体》里面的架设,不同文明的发展碰撞,简直就是历史+科幻,让我一身武艺无法施展!

前几天开始准备搞《大明华年》,《大明风华》别名《大明皇妃》,我当时一看这个别名,和那些倾世皇妃什么的垃圾网文有什么区别,以老子这种“历史碰瓷术”,拿你发飙那还不是一搞一个准。

今天第一次想让我发飙的点是,太子朱高炽说想回顺天(北京),也就是说,当时他们还在南京,我们知道朱棣在位期间干的最大的一件事就是迁都到北京,我刚想发飙,结果一查资料,朱棣是永乐十九年迁都的,而是当时是靖难之役的十年后,应该就是永乐十年,还是符合史实的。

《大明风华》作为一部历史正剧,在文史框架上还是基本上符合史实的,虽然很多地方有争议,为了剧情,采取其中一种说法也算贴近历史了。

洋枪队提前四百五十年来华是什么鬼?

但是这并不表明,《大明风华》这部剧中就没有历史盲点,在第三集中,朱亚文饰演的朱瞻基开始强势撩妹,将汤唯扮演的孙若微带到射击场玩射箭,射箭过后又带到军营中,然后迎面走来一队洋人火枪手,朱瞻基将洋人戈登介绍给孙若微。

当时就把我震惊了,要知道大约四百五十年后的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天国,曾经“借师剿匪”聘请英国人戈登组建了洋枪队,在洋枪队的帮助下,清政府逐渐扭转对太平天国战事的颓势,逐渐取得胜利。

这个戈登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给了当时淮军领袖李鸿章很大的帮助,尤其在苏州太平军投降时,戈登还是中间人,结果李鸿章卖了戈登,在苏州太平军投降后,采取了杀降,据说事后戈登拿着枪到处找李鸿章,要毙了他。

一个洋人,敢于公开叫嚣要杀了中国清廷地方大员,是无法想象的事情,但是当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一切都变得有可能了,也让近代中国意识到,中真的不如西了!

西方火器超越明清时期的中国,大概已经是常识,一部中国近代史,其实也是一部中国开放学习西方史,洋枪洋炮的确值得人向往,其实不止是在鸦片战争后,中国才意识到洋人的厉害,早在明朝时期,就有雇佣欧洲人作战的传统。

在明朝末期随着后金的强势崛起,晚明政府决定引进西方的火器来装备明军,天年间,晚明政府从向当时在澳门的葡萄牙人购买了22门火炮,为了能够传授明军实用火炮的方法,葡萄牙人提供了23名葡萄牙炮手。

这23名葡萄牙炮手,实际上就算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雇佣军”了,比较遗憾的是,在试炮的时候,火炮炸膛,一名炮手被炸死了,这些葡萄牙的炮手也都被送回澳门了。

当然,到崇祯时期,后金屡屡兵临城下,吓得崇祯立即购炮,后来也开始组建雇佣兵,同时教授明军操纵火炮方法,据说才个别战场上还重创过后金军队。

当然,要说在明朝朱棣年间就引进了外籍火器专家,那是绝对的扯淡。

中西火器水平的易位是发生在何时?

剧中,朱瞻基说他爷爷(朱棣)看到洋人在澳门晒货,看到他们善使火器,因此让他们教授明军使用火器,实际上是将明朝末年雇佣葡萄牙火炮手的事提前二百多年展示出来。

明朝时期,中西方并没有保持一直的和平,明朝末期,西方相继侵略澳门、台湾等我国领土,而明朝时期的中西第一次海上大战,确切说应该是在正统十六年(1521年)的屯门海战,当时葡萄牙将势力扩张到东亚,因此与明朝爆发了这场海战。

刚开始的时候,葡萄牙人因为船坚炮利,占据优势,但是明军毕竟是主场作战,通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明朝最终打败了葡萄牙军队。

这场战争,明朝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已经揭示出中国火器水平已经落后于西方的事实。

但是正统十六年(1521年)相距朱棣永乐10年(1412年),两者已经相差一百一十年之久。

这并不代表,朱棣时期中国火器水平落后于西方,各种资料显示,朱棣时期的火器水平应该是超越西方的,何须洋人来教我们使用火器,组建火铳队?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到宋朝时期已经研发出借助火药进行射击的武器,此后蒙古人更是利用火药一路打到东欧,在东欧的历史资料中,大概将此记载为“巫术”。

这也意味着中国发明的火药逐渐传入西欧,欧洲十三、十四世纪的火器,基本都是在火药引进后研发出来的,比如那个火门枪,在枪管里面放置弹药,然后引线发射,就是来自东方的技术,尽管欧洲火器在文艺复兴之后之后取得长足发展,但是未必能够超越中国。

历史真相,明朝中叶之前,中国火器领先西方

在元朝末年的反元斗争中,各路反元起义军为了推翻元朝的统治,大量采用了火器装备,最后朱元璋的军队能够以摧枯拉朽的方式打败元朝军队,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取得北伐战争胜利的人,除了元朝自身腐败,先进火器的出现,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中国火器发展到巅峰时期,是在朱棣时期,虽然在朱元璋称帝时朱棣只有七岁,并未参加反元战争,但是洪武十三年,十七岁的朱棣到燕京就藩,燕京地区是明朝防御元朝残余势力反扑的前沿,朱棣也因此多次参加北方的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在军队中颇有影响,这也是朱棣后来取得靖难之役最后胜利的重要因素。

朱棣这样武人出身的背景,在登基之后,并没有放马南山,而是五次亲征蒙古,扫荡元朝的残余势力,维护了明朝边境的安宁。

正因为如此,在明朝朱棣时期火器得到长足发展,还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独立成建制的火器部队,在北征蒙古的时候,还采取了“神机铳居前,马队居后”的作战理念。

明朝初期鉴于明朝的周边环境,明朝统治者依然保持了一定数量的火器研发。尤其是在抗击倭寇上,明朝还向朝鲜人提供火药,组建专业的火器部队。明军在向南扩张中,也将火器扩散到了东南亚等地区。

整体上来说,至少在明朝中叶之前,中国火器水平是领先世界的,所以《大明华年》中,军营中出现一个“洋枪队”,教明军使用火器是有点杜撰的成分了。

史论纵横说:

近代中国是一个屈辱的时代,是一个饱受西方欺辱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我们难免不产生崇洋媚外的情绪,毕竟隔壁当年还曾提出“脱亚入欧”,接受全盘西化,我们尚且能够保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为不易。

但是即使如此,我们也不能枉顾历史真实于不顾,将“中不如西”的这样的思想加入到历史的各个时期,尤其是加入到明朝初期,这不是倒时间差,严重点说,这是从骨子里就开始崇洋媚外!

打不过,我们得承认,但是我们明明比他们强,还要认为我们不如他们,这不是谦虚,这是不自信!

明清时期是东西方易位的时期,从清朝中期之后,中国的确不敌西方,但是在清朝中期之前,中国还是能够与西方一战,在明朝中叶之前,中国还是能够打过西方,不然,当时的西方国家早就开始对中国实施殖民统治了。

总结起来,大明王朝初期,尤其是在朱棣当政时期,会需要洋人帮助建立火铳队?简直就是笑话!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养兵百万,而为何崇祯却无钱发军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假如崇祯遇到朱元璋,崇祯和朱元璋谁厉害,朱元璋和崇祯血缘关系

    一、制度首先来说制度,朱元璋建国后就制定了很多大的国家方针,虽然这些方针在之后历代都有修改,但是都不影响其根本。所谓朱元璋不用百姓一粒粟就能养兵百万,其实靠的就是军户制度。明朝时期阶级划分相当严苛,尤其是对百姓的性质划分更是仔细,像民户、军户等等。这种划分的好处就是,你是什么户种,你之后的子孙就是什

  • 髡刑伤害不大,但侮辱性极强,朱元璋为何要对亲儿子处以髡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朱元璋为何对亲儿子处以髡刑,朱元璋最狠的酷刑,朱元璋真的有很多酷刑吗

    髡刑在现在来看,不算什么,不就是将全身的毛发剃光吗?虽然影响点整体的形象,可毕竟比砍头舒服得多。 在古代,髡刑相比较而言,要严厉一些。因为古人除了尊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之外,还奉行“士可杀不可辱”。丢掉性命没有什么关系,但不可以受到侮辱。而髡刑这种伤害不大,但侮辱性极强的惩罚,在古代来

  • 明朝在世界上有多强?远超你的想象,军事实力睥睨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的军事实力有多强,明朝军事最顶级的时候有多厉害,真正的明朝有多厉害

    这就不禁要说起明朝。明朝军事实力巅峰时期应当是属于明初洪武年的时候。在这个时期单单明朝的预备役兵力就有将近220万人,而海陆军队的总兵力达到270万人。纵观中国古代各个朝代,我们仅从军队的人数规模上看的话,明朝的军队实力绝对是处于中国历史上的巅峰时期。纵观明朝历史,我们可以知道明朝的军事战斗力是非常

  • 云南有个姓氏,大多跟这个人家族有关,与朱元璋关系密切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云南朱元璋后裔,云南通海姓氏祖籍,哪些姓氏是朱元璋的后代

    凡是有贪腐行为的大明官员,人人都可以得而诛杀,这些贪赃枉法的官员们,一旦被朱元璋抓获,便会对他们实施剥皮填草的酷刑,令人望而生畏。虽然朱元璋曾如此铁腕反腐,不过由于制度的原因,大明帝国的官员们,还是前赴后继地跳入到了深渊之中。另一个有关对朱元璋的评价,则是认为他滥杀成性,那些和他一起开创大明帝国的功

  • 宋朝人民这么摆摊:卖猫粮、卖新闻报纸、卖火柴、也卖假发(文末有福利!)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宋朝人民摆摊卖猫粮,宋朝人民在哪里卖东西,北宋老百姓卖什么东西

    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今天大多数的历史学家都相信,大约在11世纪发生了一场“唐宋变革”:中国历史从中世纪的黄昏转入近代的拂晓时刻。宋朝人过着“宋瓷一样精致的生活”,当时的社会、经济、科技、法政均达到了相当的文明程度,接近现代。01宋朝也摆摊展开《清明上河图

  • 朱元璋的子孙,为何会被李自成和清朝屠杀殆尽?真相让人汗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也就是说与他们在物质上的享受相比,他们存在的更广阔意义是使得江山后继有人,这不是花俩钱口口声声说他爹是谁谁的要更有实际意义,这也就是为什么每一个朝代末期农民起义时,皇室子嗣都是重点的猎杀对象。不杀没办法,先不说明朝,先说在它前面的宋朝,在发生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康王赵构在临安自立为帝,但在康王赵构

  • 他是宋朝文坛领袖,半生爱情事业双丰收,半生孤苦漂泊不得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文坛第一人,宋朝文坛的两大巨星,宋朝文坛领袖是谁

    公元1007年,欧阳修出生在四川绵阳。他是属于老来子,他出生的时候父亲都已经五六十岁了,这个儿子其实也就是当孙子带了。没过几年,欧阳父亲就驾鹤西去了。后来,孤儿寡母实在是不太好过,于是就投奔了欧阳修的叔叔欧阳晔,到了湖北随县定居。虽然那时候生活条件不太好但是还是足够生存的。那时候虽然家里没钱,但是他

  • 明朝第一个特务组织锦衣卫,怎么竟会被东厂牵制?真相让人汗颜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朝廷官员的所作所为,朱元璋知道么?丛草莽一路披荆斩棘走过来的明太祖,心里面跟明镜似的。可知道并不代表能克制,因此生性多疑的他,决定设立几个部门牵制那些达官贵人。“厂卫”应运而生,古往今来关于厂卫权利大不大,一直争论不休,有说大的:整个朝廷的大小官员都在监控之内;也有说不大的:民间的事务他们管不着

  • 为何说明朝盛也海禁亡也海禁?看完这些,大呼真相那么无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嘉靖几年开始海禁,明朝有过真正的大开海禁吗,明清海禁政策

    很多人的历史常识是:我国近现代一系列屈辱史是从妄自尊大的1840年才开始的,是清朝闭关锁国的结果。但真正喜欢历史、了解历史的人都清楚,严格来说,我国从来就没闭关锁国过,也做不到真正的封闭。但海禁这件事,从元开始,到明到达了极致,而到了清朝,反而比明朝在外贸领域开放了很多。在上千年的历史中,唐宋元明清

  • 叙诡笔记|朱棣与明代“福尔摩斯”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朱棣之死真相,明朝朱棣被谁杀死的,朱棣灭亡明代

    一、“人呼为冷面寒铁”《明史》中的“周新传”与所有正史中的人物传记一样,多录朝廷大事而少记民生细故,虽然也提到周新“授大理寺评事,以善决狱称”,但怎么个“善决狱”,却是语焉不详。欲求真相,只能从明人笔记中寻觅,这方面录之最详的当属明代学者黄瑜的《双槐岁钞》。 《双槐岁钞》黄瑜之所以在《双槐岁钞》中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