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是如何处置滞留中原的蒙古人的?方法看似温和实际却很残酷

朱元璋是如何处置滞留中原的蒙古人的?方法看似温和实际却很残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697 更新时间:2024/1/20 4:17:23

治国失策以及过度压迫汉人,导致元朝末年各地反元起义频频爆发,朱元璋的起义军算是异军突起,靠着“高筑墙、广存粮、缓称”的策略,让陈友谅张士诚在前面充当了抗元的炮灰,最后将元朝统治者赶回了草原,也收拾了陈友谅、张士诚,获得了最后的胜利,建立了明朝。

朱元璋登基之后,虽然表面歌舞升平,一片祥和,可是残元势力一直尚在,躲在草原打游击的小股残元人马固然令人心烦,可朱元璋不断的派兵剿灭就可以了,真正的隐患还是那些在元朝时期离开了草原,来到中原生活的蒙古人,其中有蒙古族的皇族贵族,有走卒贩夫,有蒙古平民,有男女老少,无论当年出于什么原因定居中原、最后自愿或是无奈未能离开,都是摆在朱元璋面前的难题,如何妥善的安置他们直接关乎国本。

元朝统治时期,汉人备受压迫,因此汉人对蒙古人是很仇视的,从前不敢说,现在翻身了势必逮着机会要一雪前耻的,当然比起两个民族之间的冲突,朱元璋更担心蒙古人与残元势力相互勾结,祸乱朝纲。

朱元璋没有因为担心蒙古人成为隐患,就选择将其屠杀殆尽,很多时候杀戮都是下策,最后朱元璋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蒙古人在明朝的生存政策,首先就是蒙古人要放弃过去,以汉人的身份重新开始生活,改汉姓、起汉名、着汉族服装、学习汉族化。

意思是你就算从前是蒙古王爷,终日逍遥自在、鱼肉百姓,想要活命的话,就忘了蒙古王爷这茬,当个普通老百姓夹起尾巴做人,忘记辉煌的过去与优渥恣意的生活对谁来说都很难,不过想在明朝地盘混就只能乖乖听话。

针对不同的人群,朱元璋也安排了不同的去处,生活能自理的男性基本都被充边,既能为祖国边疆稳定贡献一份力量,又免去在境内生活挑起事端的可能,一石二鸟。

留在中原生活的蒙古女人们,有一些被发配到宫中、王府或是指定地点充当杂役,还有的被准许以汉人的身份在民间生活,但也不等于放任自由。因为朱元璋留了最狠的一手,他下令蒙古女子必须与汉族男子通婚,禁止其本族内部通婚,通婚无疑是汉化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达到了不流血、和平解决蒙古问题的目的。

想当年,蒙古人统治中原的时候,下令汉族女子出嫁时都得先和蒙古男人温存一夜,搞得汉人出生的第一个孩子都得摔死,朱元璋要满汉通婚这招可是温和高明多了,在讲报应不爽的同时还是要感叹,元朝统治者始终没有将自己摆在天下之主的位置上,只想着掠夺享受,不想着如何在精神上征服天下,这样的统治怎能长久,相较之下,朱元璋的政治头脑是高明多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太宗得位不正,军中也没有根基,又是怎么样扶植自己的亲信上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太宗履历,宋太宗乘驴车南逃有多快,宋太宗思亡子诗原文

    基于此种情况,宋太宗急需建立太祖没有建立过的功勋来来掩盖上述所说的种种谜团,让人民不再对他的上位耿耿于怀。而在当时的情况之下,南方诸国已被宋太祖扫平,唯一值得宋太宗出手的就是收复燕云十六州,当然在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前首先需要攻下北汉,关于这项计划在宋太宗上位不久后就很快被提出。对此朝中有两种不同的声音

  • 《大明风华》,朱棣一口一个“建文”,朱允炆的棺材板快压不住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真实的朱棣与朱允炆,一分钟看懂朱棣和朱允炆,朱棣见到建文完整版

    纵横目前看到第五集,看到朱棣和朱瞻基开口闭口“建文”,实在让人受不了,尤其是朱棣目前大概说了两次“建文,这个小王八蛋”。为什么我感觉建文帝的棺材板是要压不住了!“建文”是朱允炆的年号,是可以随便乱叫的吗?在中国古代对皇帝的称谓可是很重要的事情,说包括庙号、谥号、年号,说起来还是挺考究的。一般来说,庙

  • 朱棣做了一个决定,让这座县城成为什么发源地?如今每个人都得用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朱棣迁都的真正原因,朱棣厉害在哪,朱棣真实经历

    即使在一个省份之内,也因各自居住的区域不同,又在一个省的方言之外,划分出许多小的方言语种,如果真要详细统计,各地的方言,估计不下几千种之多。而在古代社会,没有普通话的概念,最多只有官话的定义,所谓的官话,也因王朝朝代定都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区分。如果定都在南京,那么南京地区的方言就大概率成为了官话;同样

  • 明朝名臣于谦,土木堡之变中守住了北京城,后来皇帝为何杀死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于谦策划土木堡之变,明朝的于谦是被谁杀的,土木堡之变前后于谦身份变化

    崇祯这个咱今天就不说了,专门来说说明英宗朱祁镇。朱祁镇的庙号是英宗,实际上跟英明二字没有任何关系,从基因方面来说,他父亲朱瞻基和他母亲孙氏,那都是人精的存在,善于耍弄权术,但是到了朱祁镇这一辈,算是到头了,明朝也从此走上了下坡路。朱祁镇九岁登基,其后国事基本掌握在太皇太后张氏手中,张氏重用仁宣以来的

  • 赵匡胤心腹杨信,升官的次年就哑巴了,临终前为何又突然能说话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杨信赵匡胤,杨信大将军高清图片,赵匡胤晚死几年

    赵匡胤是如何坐拥江山的呢?赵匡胤原本是五代后周时期周世宗柴荣的殿前司都检点,柴荣视赵匡胤为心腹,一直都非常信任他。后来柴荣因病去世,临死前将自己7岁的儿子柴宗训交给他,希望赵匡胤能够辅佐自己的儿子,赵匡胤含着泪答应了。柴宗训称帝后不久,赵匡胤便心生异心了。他看到后周“孤儿寡母”两个好欺负,于是想篡夺

  • 如果朱祁钰能够狠下心,对哥哥朱祁镇痛下杀手,结局是否会圆满?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祁钰和朱祁镇的关系,如果朱祁镇同意了朱祁钰的让位,明朝朱祁镇朱祁钰

    有人说朱祁钰的悲剧结局是因为他的心慈手软,没有及时除掉朱祁镇,才有了后来的夺门之变,有了他的惨淡结局。其实,朱祁钰并不是不想杀朱祁镇,是不能杀,也杀不了。朱祁钰的皇位是借来的朱祁钰的生母吴贤妃就是明宣宗身边的宫女,生下朱祁钰才成了贤妃,朱祁钰是非嫡非长,在极其看重嫡长子继承制的明朝,朱祁钰是与皇位绝

  • 为什么高考不能全国统一试卷?明朝统一时,引起了北方人不满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2023高考卷是全国统一吗,明朝高考统一试卷,大明科举南北卷式不一样吗

    在明朝建立之后,旗下就有朱升、宋濂、刘基为首的儒生为他出谋划策,1367年,朱元璋设立文武二科,要求各级地方官员选拔人才,充贡京师,洪武三年(1370年),科举正式开始,各县级也都分别进行乡试。初次改革,就录取了吴伯宗等120人优秀儒生,然而洪武三十年,却发生了一桩科举“大案”,洪武三十年(1397

  • 此国曾反清复明,此国国民说:我出生以来,只知中国仅有明朝天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关外崛起的后金政权,让明王朝忧虑不已。1619年,他们派出大将李如柏率兵征讨努尔哈赤,双方在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展开决战。努尔哈赤面对来势汹汹的明朝大军,采取了“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略方针,在短短五天之内连续攻破三个城市,斩杀明军五万余人,从而取得了萨尔浒战役的胜利。而这次胜利,也是明军和

  • 建文帝上位就开始削藩,可能是历史上被儒家坑的第二惨的帝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建文为啥急于削藩,建文为何不等根基稳固就削藩,建文皇帝怎么削藩的

    从汉武帝到康熙帝,都事先致力于削藩,削成功了就是一代圣主,削不成功,那就成了一个笑话,比如唐德宗削藩不成,反而被人撵出长安,一下子堕落了,然而历史上削藩最失败的,当属朱允炆,削藩不成功,反而把自己也搭里了。朱允炆削藩失败,很大程度上就在于其激进的削藩政策,朱允炆上位仅仅一年,就搞掉了周王朱橚、代王朱

  • 《大明风华》历史穿帮,戈登提前几百年来中国,帮明朝建立洋枪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大明风华的穿帮镜头,大明风华戈登,大明风华里的洋人戈登

    奈何最近历史古装剧虽然扎堆,但是全是架空历史,实在是没有灵感,就比如《庆余年》那个,他不但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去了未来,类似刘慈欣《三体》里面的架设,不同文明的发展碰撞,简直就是历史+科幻,让我一身武艺无法施展!前几天开始准备搞《大明华年》,《大明风华》别名《大明皇妃》,我当时一看这个别名,和那些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