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按照《三国演义》来看,如果赵云单挑吕布,结局会怎么样?

按照《三国演义》来看,如果赵云单挑吕布,结局会怎么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484 更新时间:2024/1/22 3:53:02

那么这个问题,如何来回答?俗话说得好: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苦思冥想之后,我终于找到了一个解答这个问题的方法。那就是,找出参照人物,以参照人物分别和他们苦斗的过程和结果,来分析一下,就可以得出他们究竟谁的实力更高一筹的结论。我经过深思熟虑,找到了两个参照人物。

第一个参照人物:是许褚。许褚曾经大战过吕布,尔后又大战过赵云,具备证明吕布和赵云武功排名的直接关系。

许褚大战吕布,发生在濮阳城之战。许褚遭遇吕布,毫不犹豫地冲了上去,两个人展开大战,二十回合以后,旁观者曹操说:“吕布非一人可胜。”然后,就指挥典韦上去夹攻吕布。紧接着,夏侯惇、夏侯渊、李典乐进四位一流高手也鱼贯而上,对吕布展开群殴。吕布当然抵挡不住两位超一流高手加上四位一流高手的联手,就瞅准时机,倒脱画戟,从容离去。由于吕布的赤兔马如飞而去,许褚、典韦等也无可奈何,错失了斩杀吕布的机会。这次许褚是大战吕布二十合后,曹操命令典韦上去夹攻。由此可见,许褚是在吕布手下走了二十合,处于下风的,如果是处于上风的话,曹操不可能蹦出一句“

吕布非一人可胜”

应该说,这就是曹操的讲话艺术。曹操这样说是为了保护许褚的面子。许褚在此之前,多次斩杀敌将,从未有过一败,因此以曹营第一勇将自居。虽然许褚没有公开表示自己是第一勇将,但是就其每次冲锋在先、撤退在后的大无畏的精神来看,他是以第一勇将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事实上,许褚斩杀敌将的数量的确也是曹营众将中最多的。许褚一共斩杀敌将十五六个,这是其他人都遥不可及的。

既然是麾下的第一勇将,就不能眼看他败下阵来出丑。因此要维护许褚的光辉形象,就得让他立于不败之地;打不赢就得找出一个众所周知的理由,让他自己和旁观者都可以坦然接受的理由。这个理由就是:

吕布太厉害了,不是任何一个人可以独自战胜的。勇猛精进如张飞也战胜不了吕布。曹操的潜台词就是:打不过吕布,不丢人。大家赶紧上去群殴吧。

这样,夏侯惇、夏侯渊等人也即刻领会了曹操的意图,迅速加入了战团,群殴吕布的好戏上演了。

许褚大战赵云是三十多合不分胜负。那是穰山之战,许褚首次遭遇赵云,两人大战了三十多合不分胜负。赵云由于牵挂刘备,而没有和许褚纠缠下去,就放弃了继续颉颃许褚,杀出重围,救走了刘备。从此以后,许褚每遇赵云都基本保持沉默,一声不吭。由此可见,这三十多合,许褚是竭尽全力了,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俗话说得好: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许褚大战赵云三十合虽然是不分胜负,但是这一战,使得许褚心中有数了,知道自己不是赵云的对手。

以许褚为参照,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吕布是比赵云稍胜半筹的。因为,许褚是在吕布手下二十合漏出败像的;而在赵云手下三十合不分胜负的。十合之差,足以证明了。

第二个参照人物是文丑

文丑跟赵云大战了六十多合不分胜负。问题来了,文丑并没有和吕布直接对抗过啊?怎么来参照吕布呢?这个问题好说,文丑和吕布先后都大战过公孙瓒。而且他们大战公孙瓒的时间间隔不长,就更有参照价值了。

吕布是不数合杀败了公孙瓒,文丑是不十合,杀败了公孙瓒。同样是杀得公孙瓒狼狈逃窜,但是所用的合数却略有差别。毋容置疑,吕布的不数合要少于文丑的不十合。也就是说,把公孙瓒杀得同样的境地,吕布少用了几个回合,比文丑要更加轻松那么一点点。通过公孙瓒的两次失败,我们可以明确知道,吕布的武力值>文丑。

文丑跟赵云大战了六十多合不分胜负。当时赵云虽然是初出茅庐,战斗经验有所欠缺;但是文丑也是刚刚大战了公孙瓒一场,又在乱军之中厮杀了半天,体力有所消耗。因此,文丑大战赵云可以看做是公平的决战。那么六十合是什么概念呢?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三国演义》中,武将单挑,五十合就是分水岭。两人大战五十合真正不分胜负的,基本就是同一档次。像张辽大战张郃五十合不分胜负。

五十个处于下风的,就是稍低半筹。像张飞大战吕布五十合,关羽上场;许褚大战徐晃五十合,曹操担心徐晃有危险而鸣金收兵。

五十合以下,就决出胜负的,就明确不是一个档次,失败方就必须划分到低一个档次的行列。像曹洪四十合败给马超;张郃二十合败给马超、三十合败给赵云;徐晃二十合败给颜良等等。他们都是不到五十合。所以,曹洪、张郃、徐晃都比颜良、马超、赵云要低一个档次。

而坚持到五十合的,即使是处于下风,有时也可以勉强划分到一个档次。像张飞大战吕布,五十合处于下风,但是并没有直接败下阵来,所以两人也可以划分到同一档次。大家应该注意:同一档次的高手,也是有差距的,如果无休止地打下去,结局就是要么同归于尽;要么就是“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徐晃大战许褚五十合,略微处于下风,没有真正败下阵来,但是徐晃却没有划分到超一流高手的行列,而只是划分到一流高手的行列。是因为徐晃有过败绩,只要单挑有过实打实的失败,就不能晋级超一流高手。

那么正常情况下,六十合不分胜负,超过了五十合的分水岭,就可以视同两人属于同一档次。也就是说,文丑和赵云的武功修为,基本就是不相上下。

吕布>文丑,文丑=赵云。因此,以文丑为参照,吕布>赵云。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参照他人,我们就可以得出吕布的武功修为略微大于赵云的结论。

另外,吕布射中一百五十步以外的画戟小枝;赵云则于夜间射中对方船帆的绳索。两人的箭术都是神乎其技,不分伯仲。

那么,吕布单挑赵云的结果会怎样呢?

吕布的杀死敌将的能力远远不如赵云。吕布多以打败或者是打伤对手;而赵云则多是秒杀对手。以此类推,赵云的长处在于技巧上,吕布则更侧重于力量。我们可以大胆假设一下:

吕布和赵云两人更不搭话,战到了一起。吕布人高戟长,画戟挥动如风,一戟快似一戟,犹如狂蜂浪蝶一般。

赵云在吕布狂风暴雨般的攻击之下,不慌不忙,沉着迎战,他左避右躲、上仰下伏,一次次地闪过了吕布的画戟。百忙之中,赵云的长枪就象一条长蛇,揉身而进;时而刺向吕布的心窝,时而刺向吕布的咽喉,逼得吕布有时不得不回戟拨打刺来枪尖。

吕布的画戟太长,挥动起来,打击和防护的圈子都很大。赵云的枪尖几次似乎已经到了吕布的咽喉不足半寸,却总是差之毫厘而没有得手。

赵云就象是大海中的一叶扁舟,无论波峰多高、浪谷多深,他虽然随波逐流,摇摇摆摆却总是保持不翻不沉。

吕布在猛攻狂打之时,也不得不防备赵云突如其来的枪尖。赵云的枪尖如附骨之疽,又如芒刺在背,神出鬼没教人防不胜防。如果不是吕布的武功精湛,身法灵活,攻击圈子大,恐怕早就成了赵云的枪下之鬼。

赵云的枪法也是发挥到了极致,舞得如瑞雪纷纷,梨花漫天。但是,无奈吕布的画戟挥动的速度太快、力度太大,似乎是在身体周围铸成了一道牢不可破的气墙,挡住了赵云。赵云的枪尖虽然是无孔不入,但是吕布周遭的气墙也的确是滴水不漏。

两人一来一往,大战了三百多回合不分胜负。两边的军士都看得如醉如痴。人人均想:

能看到这样精彩的打斗场面,真的是不枉此生了。

打到这个份上,吕布和赵云两人也都各自大汗淋漓、暗暗心惊。吕布担心陈宫带领自己的部队此时不知是否达到预定的目的地;赵云则担心刘备不知道是否遭到伏击。

但是,两人谁也不敢松口气,此时已成骑虎之势,谁也不敢率先罢手。千钧一发之际,一员小将,年纪约摸十七八岁,手执双枪冲了上来。小将飞马蹿到吕布和赵云的战圈内,左手枪挡住吕布的画戟,右手枪压住了赵云的长枪,大喝一声:“还不住手,更待何时?”

吕布和赵云二人借此机会,赶紧各退一步,停止了战斗。吕布更不搭话,飞马去寻找自己的部队。赵云则对那员小将抱拳谢道:“子龙谢过这位少将军,请问少将军尊姓大名?”那员小将昂首挺胸,缓缓说道:“我乃曲阿小将,黄……”

话音未落,“嗖”的一声,一支利箭射中了小将军的额头,小将军翻身落马。

原来的曹操派夏侯渊射了一箭。曹操因见这员小将武功太过高深莫测,恐怕将来与自己为敌,就无人能敌,而趁小将分心之际,派夏侯渊将其射杀,以绝后患。

曲阿小将成了永久的谜,也成了赵云心中永远的痛……

更多文章

  • 为何说关羽北伐注定失败?该信的人不信、该用的人不用,焉能不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羽为什么要孤军北伐,关羽北伐可能成功吗,关羽北伐失败真实原因

    早年,他跟随刘备颠沛流离,辗转各地,和刘备、张飞情同兄弟,因而,虽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是,关羽仍然借机离开曹操,去追随刘备。赤壁之战后,关羽助刘备、周瑜攻打曹仁所驻守的南郡,而后,刘备势力逐渐壮大,关羽则长期镇守荆州。这里,要说关羽北伐的故事,那就不得不提到当时的大背景。刘备取下益州后,又于建安二

  • 汉朝之后,中国的黄金储备急剧减少,除了陪葬外,一个原因最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的黄金去哪了,西汉海量黄金后来去哪了,中国黄金储备在哪里呢

    自2015年,南昌海昏侯墓发现以来,已经出土了金饼285枚、马蹄金48枚、麟趾金25枚、金板20块,金器总数达378件,重达128公斤。经过文物部门的鉴定,展览中的麟趾金重量在76.12克到83.36克,马蹄金重量基本在237.66克到246.29克。此外,包括金饼、金板在内的金器纯度在99%左右。

  • 当初“武圣”的人选有3个,康熙皇帝为何只选中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代皇帝对关羽的评价,历代帝王为何推崇关羽,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关羽

    武圣的其他两个人分别是伍子胥和岳飞,伍子胥帮助弱小的吴国占领了楚国的首都,虽然后来楚国的申包胥在秦国哭了三天,搬来了秦国的救兵,再次打败了吴国,但从过程上来看,伍子胥能够扶弱胜强,能力是非常突出的,他有仇报仇,有恩报恩的性格也非常讨人喜欢。岳飞大家就知道了,岳飞是南宋末年的抗金将领,战无不胜,不仅非

  • 汉有卫青、霍去病,唐有李靖、薛仁贵,那么清朝名将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薛仁贵和霍去病哪个厉害,李靖和薛仁贵的关系,薛仁贵李靖谁更厉害

    1、康熙将者,带兵打仗也。康熙是皇帝,但更是名将,他三次亲征葛尔丹,长驱直入,指挥得当,最终剿灭了叛乱的准格尔部。准格尔部属于漠西蒙古,其首领葛尔丹受沙俄挑唆,主动进攻喀尔喀蒙古,并不顾康熙警告,继续南下准备侵扰内地。康熙一面下令就地征调军马,一面遣兵调将与葛尔丹交战,,先后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大破准

  • 此人才是史上第一猛将,力压吕布赛过项羽,参与两朝历史变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上的项羽和吕布谁更强,武力堪比项羽的武将,正史上公认的八大猛将

    他们一位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力能扛鼎,手持用陨石打造的,重129斤的神枪没有任何压力,打仗时长枪一扫就是一大片敌军落地,连“多多益善”的韩信在面对项羽已经是穷途末路之时,都只敢采用“四面楚歌”的战略来对他进行围剿,项羽之强悍毋庸置疑。至于吕布,虽然带兵打仗比较一般,有人还认为他有装备加持

  • 项羽和刘邦大战多年,从无败绩,为何却魂断于垓下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项羽和刘邦为什么在垓下打仗,项羽在垓下为什么没与刘邦决战,项羽为何败给刘邦

    ——李清照·《夏日绝句》这句千古流传的名句就是写的项羽,项羽可以说是死的壮烈的悲情人物,最后自刎江边凄凉也壮烈。其实项羽在年少的时候就显得有些不一样,自己非常有主见,而不像其他普通的孩子,就像司马迁说的一样: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羽之所以不学习这些并不是因为他自视甚高认为自己不学也罢

  • 三国诸多英雄中,谁才是诸葛亮心中最想辅佐的“明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里对诸葛亮的评价,诸葛亮在三国里的人物关系,三国诸葛亮人物分析与评价

    诸葛亮世代为汉臣。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瑯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当地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棣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三岁丧母,八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的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而东汉朝廷这时却派朱皓取代

  • 罗马和汉朝的全面对比:接受事实,罗马在文化方面全面领先了汉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罗马知道汉朝的存在么,罗马和汉朝文明程度,罗马士兵vs汉朝士兵

    我写下本文,试图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方面对同时期的罗马和汉朝进行对比。首先这里要说明,这里只取共同存在的时间,也就是从前200年左右到200左右,罗马包括了共和国晚期、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弗拉维王朝和安敦尼王朝四个时代,汉朝则包括西汉和东汉两个时代。一,政治方面的对比首先,我们需要对比的是两国的疆

  • 司马懿权力落空以后,是如何让三千死士依然对他死心塌地跟随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懿的弱点是什么,司马懿后期的变化,司马懿后期跟谁作对

    可是,当司马懿政变时,洛阳司马门前却突然冒出了一支人马,“其阵甚整”!司马懿惊喜地感叹:“此子竟可也”!我这个儿子居然这么厉害呀!“此子”,就是司马师。原来,司马师早已暗中养了三千人马,平时“散在人间”,隐藏得很好。等到司马懿发起政变时,这三千死士“一朝而集”,谁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冒出来的。凭借这三

  • 《三国演义》中,如果诸葛亮没有死,邓艾还能够偷渡阴平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邓艾偷渡阴平假如诸葛亮还在,诸葛亮预言邓艾偷渡阴平,邓艾偷渡阴平没有守军吗

    诸葛亮深通兵法,用兵小心谨慎总是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魏延曾经提出,穿越子午谷小道,直取长安,被诸葛亮否决。诸葛亮为什么要否决魏延的进军方案,不就是怕中了埋伏吗?我们看《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赵子龙力斩五将、诸葛亮智取三城》:魏延上帐献策曰:“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