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说关羽北伐注定失败?该信的人不信、该用的人不用,焉能不败

为何说关羽北伐注定失败?该信的人不信、该用的人不用,焉能不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543 更新时间:2024/1/17 10:00:07

早年,他跟随刘备颠沛流离,辗转各地,和刘备、张飞情同兄弟,因而,虽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是,关羽仍然借机离开曹操,去追随刘备。赤壁之战后,关羽助刘备、周瑜攻打曹仁所驻守的南郡,而后,刘备势力逐渐壮大,关羽则长期镇守荆州。

这里,要说关羽北伐的故事,那就不得不提到当时的大背景。

刘备取下益州后,又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春在汉中击败曹操大军,接着派遣刘封孟达占据上庸,此时,刘备集团的领地和实力大为增强,达到了顶峰时期。而曹操集团经过内忧外患,进入守势。虽说如此,但曹操集团仍然是三大军事集团中最为强大的,而孙权则想方设法想占据荆州南郡。

并且,在刘备称王后,曹操则认为:刘备不配和自己居于同等地位十分受辱,于是,便打算用举国的兵力去讨伐他。但是,这个时候有贤臣司马懿提出意见,他认为:仅曹军一队人马,去攻打刘备有很多的弊端,不利于当时的局势。首先,曹军和刘备的军队二者相争,就会打破三足鼎立的局面,同时,可能会让孙权坐享其成,只等二者元气大伤,他便可以出面谋得最后的胜利。

于是,司马懿建议曹操和孙权联合,由东吴出面对刘备的蜀国进行征伐。这样的话,不仅可以瓦解东吴与蜀国联合的局面,同时,也可以减少刘备的注意力,将他的兵力分散开来,不再集中。毕竟,同时面对两大威胁,刘备的兵力再强势也会吃不消的。而曹操,也是按照司马懿的方法去做了,贿赂权臣满宠,由他来对孙权进行劝服。

当然,这个时候刘备也不是没有听到一点风声,面对他建立蜀国后的最大威胁,他决定先出手制敌,以打破这个不利的局面。

当然,人选自然是他麾下名望最大,也是和他关系最为牢固的关羽了。他命令关羽带着大部队,开始一路向北对曹军进行征讨,不仅仅是为了打破这一不利的局面,更是为了威慑曹操。毕竟,关羽曾经身属曹营,对曹军的优势人才有着一定的了解,知己知彼才能战无不胜。

而后,关羽的表现也是真的威震了曹操,威震了整个华夏。他率领着众军出征,接连攻打了吕盛驻守的襄阳和曹仁驻守的樊城,使得千里之外的曹操连发数命,命令庞德于禁前往对敌。虽然,关羽在和庞德的战争中不幸受伤,但是,这却并没有影响到当时的局势。

面对如此局势,曹操只有从征讨蜀国的军队中抽调出整整三万人前去救援。结果,刚好遇上一连十多天的大雨,而关羽则利用雨势,河水的涨幅,淹死了于禁的七军。之后,更是乘胜追击,活捉了于禁,刀斩了庞德。至此,这场战役可以说是关羽的顶峰了。

他成功的威震三国,逼得曹操因为都城与关羽的活动范围太近,多次想要避开关羽的锋芒,迁移都城。只是,后面的局势,却不是那么大快人心,关羽的形势直线下降。司马懿知道东吴一定不愿意看到关羽独大,便施计谋让孙权派军对关羽的后背进行打击,而曹军则正面进攻。

这里,要提及一个小故事:历史上,孙权曾替自己的儿子向关羽提亲,不料,却被关羽断然拒绝了,甚至,关羽还对使者多加辱骂:“虎父岂能配犬子!”这让孙权的心里十分不满。毕竟,在他的心里,他孙权是一国之王,儿子更是贵为皇子,要什么得不到,与你关羽结亲,是给你面子。

只是,没想到,关羽拒绝的如此彻底,甚至,将脸打得如此响亮,这让孙权十分记恨。所以,孙权便答应了曹操,派出吕蒙从关羽的后方入手,偷袭荆州,自己则作为主帅增援。而当时,作为荆州守城官员的糜芳和士仁,因为和关羽多有矛盾,不仅在战时不愿意对关羽的军队多加援助,更在受到关羽的威胁后,对吕蒙的军队直接臣服。

这样腹背受敌的局势,让关羽再也没有破局之法,最终,这颗闪烁的巨星落幕了。关羽因为对樊城多次攻击也没能拿下,甚至,被吕蒙偷袭得到了荆州。前方只有敌人,且后方却没有援军,最后,落得被擒拿击杀的下场。

其实,关羽北伐失利的真实原因,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因为关羽识人不清,不接受别人的善意。说他识人不清,是指他错误的相信了糜芳,而不接受别人的建议,则是没有相信于禁。本来,于禁被囚后,已经发誓要效忠,并对当时的局势,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却无奈,他并没有得到关羽的信任。

除此之外,在后方失守后,关羽应该及时发出撤回的命令,但是,在撤回途中关羽和吕蒙的对弈却不是那么简单。吕蒙对关羽派遣的使者十分优厚,让其在荆州城内四处察看,并对关羽麾下众将士的家人十分厚待。更甚者,还让人亲手写了书信保证其生命安全。

可以说,这样的消息传回军中,必然会造成严重的军心不稳。关羽的将士们一下就失去了心魂,没有了以往争强好胜的雄心,这对于军队无疑是致命的打击。很快,这样的情绪,传递到了普通的士兵阶层,而关羽大军军心溃散,也只是时间问题。最终,在关羽突围后惨遭埋伏,战败而亡。

蜀汉丢失荆州三郡,损失极其惨重:

首先,蜀汉从此失去了东面北伐的大基地,使得隆中对成为虚话;

其次,荆州的军队和人才基本上是损失殆尽;

再者,孟达叛变投魏,导致丧失上庸等地;

最后,蜀汉在襄樊之战的惨败,直接导致了后来刘备讨伐东吴的夷陵之战,使原本就弱小的蜀汉政权雪上加霜。

参考资料:

【《三国志·关羽传》、《三国志·先主传》、《三国志·武帝纪》】

更多文章

  • 汉朝之后,中国的黄金储备急剧减少,除了陪葬外,一个原因最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的黄金去哪了,西汉海量黄金后来去哪了,中国黄金储备在哪里呢

    自2015年,南昌海昏侯墓发现以来,已经出土了金饼285枚、马蹄金48枚、麟趾金25枚、金板20块,金器总数达378件,重达128公斤。经过文物部门的鉴定,展览中的麟趾金重量在76.12克到83.36克,马蹄金重量基本在237.66克到246.29克。此外,包括金饼、金板在内的金器纯度在99%左右。

  • 当初“武圣”的人选有3个,康熙皇帝为何只选中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代皇帝对关羽的评价,历代帝王为何推崇关羽,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关羽

    武圣的其他两个人分别是伍子胥和岳飞,伍子胥帮助弱小的吴国占领了楚国的首都,虽然后来楚国的申包胥在秦国哭了三天,搬来了秦国的救兵,再次打败了吴国,但从过程上来看,伍子胥能够扶弱胜强,能力是非常突出的,他有仇报仇,有恩报恩的性格也非常讨人喜欢。岳飞大家就知道了,岳飞是南宋末年的抗金将领,战无不胜,不仅非

  • 汉有卫青、霍去病,唐有李靖、薛仁贵,那么清朝名将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薛仁贵和霍去病哪个厉害,李靖和薛仁贵的关系,薛仁贵李靖谁更厉害

    1、康熙将者,带兵打仗也。康熙是皇帝,但更是名将,他三次亲征葛尔丹,长驱直入,指挥得当,最终剿灭了叛乱的准格尔部。准格尔部属于漠西蒙古,其首领葛尔丹受沙俄挑唆,主动进攻喀尔喀蒙古,并不顾康熙警告,继续南下准备侵扰内地。康熙一面下令就地征调军马,一面遣兵调将与葛尔丹交战,,先后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大破准

  • 此人才是史上第一猛将,力压吕布赛过项羽,参与两朝历史变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上的项羽和吕布谁更强,武力堪比项羽的武将,正史上公认的八大猛将

    他们一位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力能扛鼎,手持用陨石打造的,重129斤的神枪没有任何压力,打仗时长枪一扫就是一大片敌军落地,连“多多益善”的韩信在面对项羽已经是穷途末路之时,都只敢采用“四面楚歌”的战略来对他进行围剿,项羽之强悍毋庸置疑。至于吕布,虽然带兵打仗比较一般,有人还认为他有装备加持

  • 项羽和刘邦大战多年,从无败绩,为何却魂断于垓下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项羽和刘邦为什么在垓下打仗,项羽在垓下为什么没与刘邦决战,项羽为何败给刘邦

    ——李清照·《夏日绝句》这句千古流传的名句就是写的项羽,项羽可以说是死的壮烈的悲情人物,最后自刎江边凄凉也壮烈。其实项羽在年少的时候就显得有些不一样,自己非常有主见,而不像其他普通的孩子,就像司马迁说的一样: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羽之所以不学习这些并不是因为他自视甚高认为自己不学也罢

  • 三国诸多英雄中,谁才是诸葛亮心中最想辅佐的“明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里对诸葛亮的评价,诸葛亮在三国里的人物关系,三国诸葛亮人物分析与评价

    诸葛亮世代为汉臣。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瑯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当地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棣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三岁丧母,八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的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而东汉朝廷这时却派朱皓取代

  • 罗马和汉朝的全面对比:接受事实,罗马在文化方面全面领先了汉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罗马知道汉朝的存在么,罗马和汉朝文明程度,罗马士兵vs汉朝士兵

    我写下本文,试图从政治、经济和文化三大方面对同时期的罗马和汉朝进行对比。首先这里要说明,这里只取共同存在的时间,也就是从前200年左右到200左右,罗马包括了共和国晚期、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弗拉维王朝和安敦尼王朝四个时代,汉朝则包括西汉和东汉两个时代。一,政治方面的对比首先,我们需要对比的是两国的疆

  • 司马懿权力落空以后,是如何让三千死士依然对他死心塌地跟随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司马懿的弱点是什么,司马懿后期的变化,司马懿后期跟谁作对

    可是,当司马懿政变时,洛阳司马门前却突然冒出了一支人马,“其阵甚整”!司马懿惊喜地感叹:“此子竟可也”!我这个儿子居然这么厉害呀!“此子”,就是司马师。原来,司马师早已暗中养了三千人马,平时“散在人间”,隐藏得很好。等到司马懿发起政变时,这三千死士“一朝而集”,谁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冒出来的。凭借这三

  • 《三国演义》中,如果诸葛亮没有死,邓艾还能够偷渡阴平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邓艾偷渡阴平假如诸葛亮还在,诸葛亮预言邓艾偷渡阴平,邓艾偷渡阴平没有守军吗

    诸葛亮深通兵法,用兵小心谨慎总是先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魏延曾经提出,穿越子午谷小道,直取长安,被诸葛亮否决。诸葛亮为什么要否决魏延的进军方案,不就是怕中了埋伏吗?我们看《三国演义》第九十二回《赵子龙力斩五将、诸葛亮智取三城》:魏延上帐献策曰:“夏侯楙乃膏粱子弟,懦弱无谋。延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

  • 真实的诸葛亮虽不是神人,但他的品德,一般宰相都比不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上的诸葛亮真的很厉害吗,初出茅庐诸葛亮的品德,正史上的诸葛亮有多厉害

    诸葛家族是在三国时期兴盛起来的,当时,战乱不断,百姓流离失所。诸葛家族不愿看到百姓的现状,纷纷选择出山相助人,以求天下早日太平,百姓安居乐业。诸葛家族的人当官,身上都有这样的烙印:谨慎、清廉、忠贞、敬业。这其中,诸葛亮就是诸葛家族中杰出的代表。曹操、孙权、刘备三人中,刘备的势力最小,根基最不稳,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