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个让刘备念念不忘的女人,临死前竟专门要求与其合葬

一个让刘备念念不忘的女人,临死前竟专门要求与其合葬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196 更新时间:2024/2/3 16:56:42

刘备却靠着为人处世,硬是开创出了自己的事业。所以,当曹操和他谈论谁是天下英雄之时,他一听居然有自己,吓得赶紧找借口跑了。

刘备没有称霸的野心,能如此心虚吗?

不过,刘备和曹操不一样,虽说身边有几位夫人,但却不像曹操那般“好色”。

当时,曹操因为邹氏惹恼了张绣,使他连夜起兵造反,不仅将曹操打得很狼狈,连他的大儿子曹昂和大将典韦,都在这场战役中丧生了。

都知道,在《三国演义》中关于刘备的描述,更多的则是他和结拜兄弟“寝则同床”,和赵云“同床眠卧”,常常通宵达旦和他的属下们讨论天下大事。

但是,这并不代表刘备不爱男女之情。早年,刘备虽然也娶了妻子,但却早早的就没了,直到甘夫人的出现,才使刘备的生活节奏发生了变化。

甘夫人没能看到刘备事业的巅峰就葬在了南郡,刘备始终都没有忘了她,称帝后更是追谥她为“皇思夫人”,并下令将她的灵柩运到蜀地安葬。

之后,刘备去世,刘禅即位,丞相诸葛亮上书朝廷,追谥甘夫人为“昭烈皇后”。同年八月,甘夫人与刘备合葬于惠陵。

当然,刘备念念不忘甘夫人,不仅仅因为她是刘禅的生母(刘禅是刘备的长子,生刘禅时,刘备已经47岁了),更重要的原因是甘夫人极“美”。

《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段话描述甘夫人,说她十八岁时,“玉质柔肌,态媚容冶。”后来,刘备纳她为夫人,见其本人“如月下聚雪。”可见,甘夫人就是一位冰晶玉肌的大美人。

此后,刘备不再和他的部下们昼夜泡着,连作息时间都有了规律,白天工作,晚上和甘夫人话家常。

这其实也很正常,古人对子嗣看得相当重要,甘夫人又得了刘备的心意,自然会相处久些。不过,那时刘备还没自己的根据地,到处征战,也苦了甘夫人跟着他四处辗转。虽然,甘夫人在荆州产下刘禅,但长坂坡一战时,若不是赵云回头去寻,她肯定就成了俘虏。这样的生活,对于一些男人来说都挺遭罪的,更别提像她这样的女子了。

于是,她在刘备入川时就去世了。

关于她的埋葬地点,史书只说了南郡。但据后人考证,甘夫人有可能是葬在了江南的公安。有这么一句话可以作证:“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另外,在法正传中,也有提及“公安”。

那么,“公安”是什么地方?

它在长江边上,原来的名字应该是“油江口”。刘备在荆州时,关羽守着江陵,刘备则待在公安,甘夫人自然要和刘备在一起。

这里,我们来说说赵云护送甘夫人的灵柩为何走了半年之久?

随着关羽被杀后,刘备这里的情形开始变了样。早年追随刘备的将领不是投奔了曹魏就是去世或者被杀,使刘备的心境变得很糟糕,对他的身体健康影响巨大。后来,刘备在白帝城托孤,同时还交代了一事,将甘夫人带回来和他合葬。所以,赵云护送的则是甘夫人的灵柩。

此时的南郡已经不在刘备手上了,是人家东吴的,刘备又拉不下脸和东吴说此事,只好派赵云去做此事。而这时,刘备身边也就赵云等少数人知道当年的事情。如果天下还算太平,没有战事的话,这事也不算太难,只是当时吴、魏交战正酣,自然要耽误不少时间。

刘备虽然没有等到甘夫人的灵柩回来,但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刘备对甘夫人的情感非同一般,才会提出合葬一事。巧的是,该年十月,刘备就急着诏令诸葛亮在成都营建陵寝,很明显就是为了迎接甘皇后的迁葬。

所以,刘备真正派赵云运甘夫人灵柩一事应该是和营建陵墓的诏令一起,也就是章武二年十月发出的,刘备死于章武三年四月廿六日(癸巳),十月到次年四月,期间正好是入冬时节,水利不便,蜀道难行,运送大型物品在陆路上走上半年,本就是常有之事。

当时的时局如此混乱,刘备为了此事专门派出了一员大将,可见,此时的他是将更多的心思放在了自己的身上。

想当年,刘备为了躲避追杀,往往是撇下家人包括甘夫人,自己先跑,吕布和曹操就曾经俘虏过他的家眷。可见,“大难来时各自飞”还是有点道理的。也许,晚年的刘备更重情感些,毕竟,他这一生都是在奋力打拼,几次都只剩了他一人了。

刘备最后提出合葬一事,应是他对自己感情归宿的一个结语。他如何不知此段路程的辛苦,只是他真的不愿意让外界过多知道他的这份心思。他和曹操是不同的:一代帝王,怎能将心思过多的放于儿女私情上呢?只是苦了赵云,用了半年的时间才完成了这一任务。

参考资料:

【《三国志·卷三十二·蜀书二·先主传第二》、《三国志·卷三十四·蜀书四·二主妃子传第四》、《三国志·卷三十六·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

更多文章

  • 汉朝灭匈奴用了200多年,唐朝灭突厥仅用40年,为何差距如此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汉灭匈奴唐灭突厥,唐朝打匈奴为何只用三年,汉灭匈奴的过程

    一,汉唐建立初期的国力对比汉唐两国建国之初的局势大体上是相同的。汉朝建立于秦末农民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基础上,人口大量死亡,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根据相关资料的统治,汉初人口只有1000多万,可以说死亡过半。刘邦唐朝初期也相似,唐朝建立之前是隋末农民起义,唐朝建立之初还面临军阀混战。直到624年,唐朝才

  • 为了给孙女治病董卓竟然去盗墓,发现一句话后不久他就毙命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董卓盗墓的记载,董卓孙女结局,关于董卓的经典故事

    ——刘克庄·《董卓》董卓是东汉末年臭名昭著的权臣,也是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混世魔王。细论起来,他比曹操专横,比袁术跋扈,比孙皓残暴,可谓是三国时期的第一大恶人。但是,鲜有人知的是,董卓在自己家中一直是一个慈祥的爷爷。为了治好孙女董白的哑巴病,他甚至不惜挖开汉武帝的墓。那么,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中平六年(1

  • 按照《三国演义》来看,如果赵云单挑吕布,结局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吕布顶几下赵云会哭,三国时期赵云和吕布单挑过吗,赵云打吕布完整版

    那么这个问题,如何来回答?俗话说得好: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苦思冥想之后,我终于找到了一个解答这个问题的方法。那就是,找出参照人物,以参照人物分别和他们苦斗的过程和结果,来分析一下,就可以得出他们究竟谁的实力更高一筹的结论。我经过深思熟虑,找到了两个参照人物。第一个参照人物:是许褚。许褚曾

  • 为何说关羽北伐注定失败?该信的人不信、该用的人不用,焉能不败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关羽为什么要孤军北伐,关羽北伐可能成功吗,关羽北伐失败真实原因

    早年,他跟随刘备颠沛流离,辗转各地,和刘备、张飞情同兄弟,因而,虽然受到了曹操的厚待,但是,关羽仍然借机离开曹操,去追随刘备。赤壁之战后,关羽助刘备、周瑜攻打曹仁所驻守的南郡,而后,刘备势力逐渐壮大,关羽则长期镇守荆州。这里,要说关羽北伐的故事,那就不得不提到当时的大背景。刘备取下益州后,又于建安二

  • 汉朝之后,中国的黄金储备急剧减少,除了陪葬外,一个原因最关键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的黄金去哪了,西汉海量黄金后来去哪了,中国黄金储备在哪里呢

    自2015年,南昌海昏侯墓发现以来,已经出土了金饼285枚、马蹄金48枚、麟趾金25枚、金板20块,金器总数达378件,重达128公斤。经过文物部门的鉴定,展览中的麟趾金重量在76.12克到83.36克,马蹄金重量基本在237.66克到246.29克。此外,包括金饼、金板在内的金器纯度在99%左右。

  • 当初“武圣”的人选有3个,康熙皇帝为何只选中关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代皇帝对关羽的评价,历代帝王为何推崇关羽,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关羽

    武圣的其他两个人分别是伍子胥和岳飞,伍子胥帮助弱小的吴国占领了楚国的首都,虽然后来楚国的申包胥在秦国哭了三天,搬来了秦国的救兵,再次打败了吴国,但从过程上来看,伍子胥能够扶弱胜强,能力是非常突出的,他有仇报仇,有恩报恩的性格也非常讨人喜欢。岳飞大家就知道了,岳飞是南宋末年的抗金将领,战无不胜,不仅非

  • 汉有卫青、霍去病,唐有李靖、薛仁贵,那么清朝名将都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薛仁贵和霍去病哪个厉害,李靖和薛仁贵的关系,薛仁贵李靖谁更厉害

    1、康熙将者,带兵打仗也。康熙是皇帝,但更是名将,他三次亲征葛尔丹,长驱直入,指挥得当,最终剿灭了叛乱的准格尔部。准格尔部属于漠西蒙古,其首领葛尔丹受沙俄挑唆,主动进攻喀尔喀蒙古,并不顾康熙警告,继续南下准备侵扰内地。康熙一面下令就地征调军马,一面遣兵调将与葛尔丹交战,,先后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大破准

  • 此人才是史上第一猛将,力压吕布赛过项羽,参与两朝历史变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上的项羽和吕布谁更强,武力堪比项羽的武将,正史上公认的八大猛将

    他们一位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力能扛鼎,手持用陨石打造的,重129斤的神枪没有任何压力,打仗时长枪一扫就是一大片敌军落地,连“多多益善”的韩信在面对项羽已经是穷途末路之时,都只敢采用“四面楚歌”的战略来对他进行围剿,项羽之强悍毋庸置疑。至于吕布,虽然带兵打仗比较一般,有人还认为他有装备加持

  • 项羽和刘邦大战多年,从无败绩,为何却魂断于垓下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项羽和刘邦为什么在垓下打仗,项羽在垓下为什么没与刘邦决战,项羽为何败给刘邦

    ——李清照·《夏日绝句》这句千古流传的名句就是写的项羽,项羽可以说是死的壮烈的悲情人物,最后自刎江边凄凉也壮烈。其实项羽在年少的时候就显得有些不一样,自己非常有主见,而不像其他普通的孩子,就像司马迁说的一样: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羽之所以不学习这些并不是因为他自视甚高认为自己不学也罢

  • 三国诸多英雄中,谁才是诸葛亮心中最想辅佐的“明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三国里对诸葛亮的评价,诸葛亮在三国里的人物关系,三国诸葛亮人物分析与评价

    诸葛亮世代为汉臣。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瑯琊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当地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棣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诸葛亮三岁丧母,八岁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的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赴任,而东汉朝廷这时却派朱皓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