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最冷血谋士,曾投效几任主公,却能安享晚年结局最好

三国最冷血谋士,曾投效几任主公,却能安享晚年结局最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854 更新时间:2024/1/19 3:40:08

三国最冷血谋士,曾投效几任主公,却能安享晚年结局最好

本期我们说说三国中一个很低调但不代表没调的人物,他也是三国中属于顶尖谋士一列的人物,其一生先谋己,再谋家,再谋国,可说是三国中待遇最好,下场最好的谋士之一了,那他是谁呢?那就是我们的贾诩贾文和了,这个人其实很值得说道的,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他在三国中其实口碑不是太好,毕竟顶着一个“乱国毒士”的名号,可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贾诩为何而“乱国”了。

动画图:三国谋士

贾诩,字文和,凉州姑臧人,也就是今天的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说他是“乱国毒士”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董卓死后献计给李傕,让带兵反攻长安,致使风雨飘摇的大汉朝廷再无威信,而皇帝也沦为傀儡,揭开三国争霸乱世的序幕,而他这一献计也完全没有照顾到长安百姓的死活,所以才有了“乱国毒士”这个比较差的口碑。

影视作品里的贾诩

可此人确实非常厉害,几乎献出的计策没有不对的时候,我们今天不妨就以他和曹操的对决中看看,虽然在《三国志》以及《三国演义》中曹操打的败仗也蛮多的,但曹操确实是一位非常有真知灼见的军事家,谋略家,我们不妨就从南阳之战说起。

《新三国》剧照:曹操

南阳之战,也就是曹操去攻打张绣,曹操军把张绣团团围在南阳城里,南阳城很坚固,易守难攻,曹操于是就开始研究,后来发现南阳城的东南角有破绽,但偏偏让士兵假装攻打西门,这也就是典型的声东击西之计了。贾诩也很老辣的,他也看出来曹操是故意打西门的,于是就用了一招将计就计,假装加强西门的预防,放松东南角的防御,可实际上贾诩却在东南角布了重兵,结果果然曹操中了埋伏,被杀的大败。

看,贾诩和曹操的初次交锋,是贾诩胜了。

影视作品里的贾诩

之后张绣和刘表联合,又去攻打了一次曹操,结果这次没有贾诩,被曹操将这两路诸侯玩于股掌,瞬间曹操扭转了局面,可等到曹操想反戈一击的时候,曹操的大本营许都传来情报说冀州袁绍图谋他的许都了,曹操就慌忙撤军。张绣听到曹操撤军了,连忙想要去追击,这次贾诩又冒头了,说:“不能追,追上去肯定会败的。”可是张绣和刘表见曹操都撤退了,肯定不相信啊,于是没管贾诩的建议就去追击曹操,结果果然,被曹操的伏兵杀的大败。

《新三国》剧照:刘表

等到张绣和刘表大败后,贾诩这又跟张绣说:“这次咱们可以追了,一定能打赢。”这一次刘表没信贾诩,可张绣信了,就带兵去追,果然就把曹操又给杀的大败。看,两次追击两个结果,很多人就很疑惑,就问贾诩为什么,贾诩就说曹操退兵时肯定会怕你们追击,所以一定会派重兵提防你们,可等你们被曹操打退了,他自然就没有提防了,这次去追肯定就能打赢了。

影视剧中的曹操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贾诩的计策基本上没有什么瑕疵,包括后来贾诩劝张绣投降曹操也是一样,他也不是说一定会忠心于谁,贾诩这个人好像作为谋士并没有诸葛亮的鞠躬尽瘁,也没有郭嘉的放浪形骸,更没有周瑜的雄姿英发,他只是在投效的人这里,在设身处地的情况下,做出相对于客观的最优的选择,所以他先后经历董卓、李傕、张绣,最终在曹操麾下安享晚年,仔细算来,他比吕布甚至都能换“领导”,却也最为冷血,他甚至可以被称为“冷血谋士”。

影视作品里的曹操

每天多点历史谈资,与您共同进步,希望您能关注评论,我是台台说历史,我们下期再见。

参考资料:《三国志注》、《三国演义》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为何生性多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多疑有哪些表现,我眼中的曹操多疑,万万没想到曹操多疑完整版

    说到曹操的生性多疑的例子,就太多,我说几个吧。梦中杀近侍:曹操害怕别人在他睡着的时候谋害他,于是就对周边的人说:我睡觉的时候,喜欢做梦杀人,你们不要轻易靠近我。结果有一天有一个近侍看见曹操的杯子掉了,就帮他捡起来盖上,结果曹操拿剑杀了侍卫。睡醒了大惊:“是谁杀了我的侍卫?”大家如实相告,曹操失声痛哭

  • 刘备为何不听诸葛亮之言,领兵誓伐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打东吴为何诸葛亮不去,刘备和诸葛亮为什么打不过东吴,刘备大举伐吴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

    曹休汉建安二十二年,即公元217 年,驻守汉中的曹军突然向益州发起进攻,曹操命大将张郃率两万兵马向南挺来,但他没料到,自己的精锐部队会遭到刘备干将张飞的迎头痛击。张郃大军在厮杀中尽皆溃败,其所部将士最后仅余十人脱险,这场战役大大鼓舞了蜀军士气。一时间“川取汉中”的呼声尘霄云上,法正、黄权等人进言,宜

  • 开国功臣请求回家乡,吕雉满口答应,不久后却让刘邦灭其三族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死前为何不杀吕雉,刘邦死之前为什么不杀了吕后,吕雉刘邦的故事知乎

    当时,在诸多反秦的力量中,项梁和项羽的实力是最强大的,可彭越并没有因此投靠他们,而是在壮大自己的部队,等待良机。刘邦攻打昌邑时,彭越主动带兵来支援他,虽然最终没有攻下昌邑,但两人却因此事结下了友谊。公元前205年,刘邦联合各路诸侯一起攻打楚国,彭越带着三万多部下归附刘邦,因收复魏地有功,刘邦任命彭越

  • 三国后期,张郃是否打遍蜀汉无敌手?魏延和关兴表示不服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张郃和魏延同一档次吗,张郃与魏延谁厉害,魏延历史上能打过张郃吗

    演义中诸葛亮不止一次大叹过张郃的勇猛,比如:“孔明在山上,见郃在万军之中,往来冲突,英勇倍加,乃谓左右曰:”尝闻张翼德大战张郃,人皆惊惧。吾今日见之,方知其勇也。”又比如诸葛亮对张翼说:“张郃乃魏之名将,有万夫不当之勇汝非敌手。”那么三国后期张郃是否真能打遍蜀汉无敌手?魏延和关兴表示不服。魏延和张郃

  • “人谋”——三国时期形成三分天下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三国为什么会三分天下,三国中都有谁提出过三分天下,隆中对三分天下是真的吗

    所谓地理均势,是指割据集团利用地理条件抗衡对方的一种策略。在使用戈矛甲盾作战的古代,占有险固地利形胜的一方在争雄角逐中明显地具有优势。蜀国有重山之固,吴国有长江之险,魏国据中原而地大人众,故吴蜀联合之抗魏,地理上形成均势,也带来了政治上的均势。所谓政治均势,是指群雄割据或列国纷争之间的均衡外交斗争,

  • 读懂曹操,你的人生会更好,深度好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他的经典句子“让我凌驾于别人之上,却没人能凌驾于我之上”已被后代批评,而且“陶雄”这个标签无论如何也不能被撕下。此外,与曹操同期的徐绍曾评论说,曹操是:“世界统治者的儿子,动荡时期的叛徒。”我认为这可能是对曹操最公正的评价。世界上流传着一句话:学会与孔子做人,学会与曹操做事。如果把男牌从曹操身上撕下

  • “火烧博望坡”之战乃刘备亲自指挥,与诸葛亮毫无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三往隆中,才请得诸葛亮出山,此后刘备与诸葛亮请好日密,自然冷落了关、张二弟,早就引起关羽、张飞二人对诸葛亮的不满。现在大敌当前,眼看着一个年轻人发号施令,指东挥西,关羽忍不住问:“我等皆出迎敌,未审军师却作何事?”孔明曰:“我只坐守县城。”张飞大笑曰:“我们都去厮杀,你却在家里坐地,好自在!”张

  • 为什么历史上的曹操名气会这么大?而且为曹操翻案的也不在少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曹操的历史真实评价,历史上真正的曹操有多强,曹操历史上真的厉害吗

    曹操的政治贡献东汉末年是一个战乱的时代,从黄巾起义到三国统一归晋的90多年间,皇室虚弱,各地诸侯群雄并起,为了土地相互征讨,连年攻打,民不聊生,人口剧降。公孙瓒、袁术、袁绍、孙坚、刘备、孙权、陶谦、曹操等军阀,你来我往,好不热闹。曹操在争夺的过程中,“挟天子以令诸侯”,讨袁术、征乌丸、灭刘表、灭陶谦

  • 连袁绍、曹操都不敢称帝,袁术凭什么给自己戴皇冠?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袁术称帝袁绍反应,袁术和袁绍谁先称帝,袁绍袁术排名

    东汉末年,大将军何进在诛杀十常侍中,举措失当,引狼入室,结果引发董卓之乱。本就摇摇欲坠的东汉政权,瞬间支离破碎。以十八路诸侯讨董为标志,东汉帝国进入了军阀混战时期。这十八路诸侯中,最耀眼的当属袁家兄弟——袁绍、袁术。董卓擅政后,他知道要想权力稳固,必须获得关东士族豪强集团的支持。所以,董老虎不惜装成

  • 郭嘉为什么放弃实力雄厚的袁绍,而选择相对弱小的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郭嘉为什么离开袁绍,袁绍对郭嘉评价,袁绍和郭嘉是什么关系

    郭嘉原本是袁绍的部下,对袁绍也是忠心耿耿,毫无抱怨。可是纵然自己有一身才华,身处乱世 ,遇到像袁绍这样小肚鸡肠毫无判断力的主子,几番下来以后,不免有点寒心。所以在自己劝说袁绍使用自己的计策无望之后,郭嘉果断离开了袁绍,弃暗投明,投奔了曹操。曹操向来爱惜人才且求贤若渴,是出了名的。身边的每位人才都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