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曹操的生性多疑的例子,就太多,我说几个吧。
梦中杀近侍:曹操害怕别人在他睡着的时候谋害他,于是就对周边的人说:我睡觉的时候,喜欢做梦杀人,你们不要轻易靠近我。结果有一天有一个近侍看见曹操的杯子掉了,就帮他捡起来盖上,结果曹操拿剑杀了侍卫。睡醒了大惊:“是谁杀了我的侍卫?”大家如实相告,曹操失声痛哭,厚葬侍卫。
杀吕伯奢全家:话说曹操刺杀董卓失败之后,逃离洛阳,路上遇到了和自己志气相投的陈宫,一起投奔自己老友吕伯奢。吕伯奢安排下人杀猪款待他们,自己去外面买酒。下人的磨刀子,在房间里的曹操以为是要杀自己,便约陈宫一起杀了吕伯奢全家。
杀名医华佗:曹操的头风病前后一直折磨了曹操近20年,还好有华佗一直在帮他医治。后面病情越来越严重,华佗建议打开曹操的头颅,做手术,被曹操拒绝了,并且怀疑他是要谋害自己,便杀了华佗。
曹操生性多疑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杀了杨修、草船借箭等等。那么问题来了,曹操为何总是生性多疑。
坦白来说,这个真的怨不得曹操,主要是他的经历决定的
年轻的时候,看到董卓乱政,自己满腔热血,拿了王允的旷视名刀就去刺杀董卓,事情败露,国都待不住只能逃亡。普天之下,尚无寸土属于自己,自己又被人追杀。
为了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杀伐不断,除了打击敌人以外,还有屠城杀士等罪名。曾经的地方军阀,比如张绣、马超、韩遂、陶谦、刘表等等,都被曹操一一击败,甚至屠尽全家,杀人太多,影响非常不好。以前的名士都喜欢结交朋友,他们的朋友之中难免会有想为之报仇的人。东吴政权的奠基人孙策就是被敌人许贡的门客射伤,最后不治身亡。
曹操虽然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天下士族向着汉朝的人还是有很多,宫廷之中随时要提防着这些大臣反抗曹操。甚至曹操成就霸业的首要功臣荀彧心里就只有汉朝。当时的天子对曹操就很不满,带出了各种衣带诏谋求天下人一起反对曹操。
所以,曹操即使统一了北方,想杀曹操的人太多了,除了外部被自己的干掉的敌人,还有自己内部的人,如果不谨慎些,被人干掉也是早晚的事情。易中天在《品三国》里面说的就很详尽,比如曹操争取汉中之后并没有一路向前去争夺刘备的益州,原因也比较简单,那就身后不稳,也就是自己管辖的中央不稳。
我是专门写历史的阿春,欢迎大家关注我,让我们一起探讨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