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名人为何都喜欢领养干儿子,有这四点原因

三国时期,名人为何都喜欢领养干儿子,有这四点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052 更新时间:2023/12/22 4:08:37

其实这一点怨不得三国人物,看看历史上好多名人都有干儿子。比如周文王,甚至还有那个为人不齿的太监魏忠贤。这一点,其实要结合中国的国情来去考虑:

其一,中国的社会多子多福,相传周文王总共有一百个儿子,而且各个儿子都有本事。一旦子嗣旺盛,就意味着后继有人。而且这些人认为,他们的儿子会互相帮助的。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些人亲儿子之间尚且进行无休止的杀伐,干儿子有时只会适得其反。

其二,因为和领养的儿子有某种关系,比如曹操,他是秦朗何晏的养父,其实也是继父。因为秦朗的母亲杜夫人、何晏的母亲尹夫人后来都嫁给了曹操,而且曹操也很得意,没见过爱假子有像我曹孟德这样的人。当然曹操这两个养子各有千秋,但是长得都很漂亮,秦朗比较低调,后来做的官很大;而何晏却过分张扬,后来死于非命。

其三,有的人是大将,被主子赏识。这里面的代表人物就是吕布,据说现在丁原手下很受重用,后来在董卓手下情同父子,他们看重的都是吕布超群的武艺,因此他们希望吕布为自己卖命,因此他们尽可能满足吕布的要求。不过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当你举起屠刀砍向别人的时候,他不知道,别人也正在向自己磨刀霍霍。

其四,是子嗣不旺,这一个代表人物是刘备,刘备的干儿子叫刘封,是写在历史上的。因为刘备到处逃窜,居无定所,老婆也相继丢弃,不想儿子也存活率较低。后来看见了刘封,那本是罗侯寇氏之子,长沙郡刘泌的外甥,当刘备投靠荆州刺史刘表后,暂时安居于荆州。可刘备尚未有儿子,于是便收刘封做了庶子(不是义子,属过继收养),因此寇封便改姓刘。

后来,甘夫人为刘备生下一个儿子名叫刘禅。尽管刘封为刘备立下赫赫战功,但是刘备在临死时,却听从了谋士诸葛亮的建议以刘封未援助荆州关羽为名,而把刘封给杀死了。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刘封之死完全是因为刘禅。刘封来到成都后,诸葛亮顾虑刘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怕他日后威胁到刘禅的地位,造成日后祸患,劝刘备要及时将其除掉。最后刘备下令赐死刘封。刘封叹道:“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刘备听说之后为刘封悲伤流涕。

当然,还有一个人,那就是赫赫有名的关羽,演义上一直把关平当成他的干儿子。不过正史上对关平的记载那是相当的确凿,认为关平就是关羽的儿子:权遣将逆击羽,斩羽及子平羽临沮。另外有一个做梦都想当皇帝的袁术,也想找个干儿子,那就是他看中了小霸王孙策,当时年轻的孙策不仅武艺高强,才能出众,而且善于团结人,袁术手下大将桥蕤、张勋等都非常敬佩孙策,以致袁术曾经感慨,让袁术有个儿子像孙郎这样,即使死了又有什么遗憾的呢。

更多文章

  • 假设曹操、刘备、孙权每人多活50年,三国局势能统一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操刘备死后孙权为何不能统一,曹操刘备孙权为什么要争天下,刘备曹操孙权哪个死得早

    东汉末年的黄巾大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封建王朝的腐朽统治,使之名存实亡。同时,封建军阀割据州郡,形成群雄逐鹿的局面。在经历了数十年的大混战后,曹操、刘备、孙权三人脱颖而出,相继建立起自己的政权,从而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势。在史学界,有人认为最权威的说法是"经济均衡论”,就是说“三国鼎立出现的根本原因,在

  • 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不是项羽妇人之仁,而是没有必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项羽在鸿门宴中为什么没杀刘邦,鸿门宴项羽不杀刘邦是妇人之仁吗,项羽为何在鸿门宴不杀刘邦

    我想项羽绝对会毫不犹豫的杀了刘邦,鸿门宴上见到刘邦酒都不喝,提刀就上。然而即使项羽看过史记,杀了刘邦就一定能得到天下吗?杀了刘邦历史已经不是按照原本刘邦夺得天下的轨迹走了。杀了刘邦,最后夺得天下的也不一定是项羽,可能最后是周邦、韩邦、郭邦夺得天下,项羽此时杀了刘邦,又有什么用?我们知道项羽后来最大的

  • 历史上的超级刺客张良,博浪沙惊天一锤,差点将秦始皇和帝国葬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良刺杀过秦始皇吗,秦始皇和张良谁牛逼,历史上张良有多牛

    刺客但是在荆轲之后,还有一位刺客差点改写历史,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谋圣张良,与萧何、韩信、并称汉初三杰的顶级大佬。他曾经策划了一起针对秦始皇的刺杀,虽然可惜的失败了,但是也在历史中留下了重重一笔,这次刺杀事件在历史中被称为“张良刺秦”,也被称为“博浪沙惊天一锤”,当然当时秦始皇不知道是张良在刺杀他,是之

  • 说说曹操麾下的夏侯惇与夏侯渊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曹操和夏侯惇的关系,夏侯惇和夏侯渊谁和曹操更亲近,夏侯惇和夏侯渊年龄比曹操大吗

    你可能会觉得,看了夏侯惇传记后不觉得他怎么样啊,为什么他能坐这么高的位置?难道就他跟曹操关系硬可以开后门?其实这只是一部分原因,跟曹操沾亲带故的人有很多,但为什么只有夏侯惇最高还是与他自身才能有关。很多时候就像神盾局的尼克·弗瑞,他没有美队的盾牌,也没有钢铁侠的高科技,貌似他手下个个都比他强,可他就

  • 高平陵之变中,曹爽为什么相信司马懿不动杀机的诺言?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高平陵之变如果曹爽不投降,高平陵之变曹爽与司马懿,高平陵之变对司马懿的评价

    其实,曹爽和司马懿之间并无太深私怨,两人都是曹叡临终前的托孤大臣,曹爽还向父辈一样敬重司马懿,《三国志》有记载,“初,爽以宣王年德并高,恒父事之,不敢专行。”哪怕是到了后来,为了争夺朝堂大权,曹爽重用晏典、毕轨、李胜等人,架空了司马懿,把他放在太傅的位置上,尽管这样,却没加以人身迫害。高平陵之变,归

  • 曹操生性多疑,却也有信任的人,对方竟是“身有残疾”的常败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生性多疑的真实例子,历史上生性多疑的曹操,万万没想到曹操多疑

    其实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根本就不是。根本就不存在勉强谁是霸王这一条,因为曹操他就是绝对的霸王。曹操他本来就带有先天的优势,他从一开始就抢占了所有的先机,要是刘邦或者是孙权,谁敢像他一样,自己一个人骑着马去刺杀当时的真正职权者。他的勇气当然会给他带来一个良好的开端,他有着当时国家的剩余兵力,自己的兵力那

  • 三国最冷血谋士,曾投效几任主公,却能安享晚年结局最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死得最惨的7位谋士,三国里最狠的十大谋士,三国时期的几位顶级谋士

    三国最冷血谋士,曾投效几任主公,却能安享晚年结局最好本期我们说说三国中一个很低调但不代表没调的人物,他也是三国中属于顶尖谋士一列的人物,其一生先谋己,再谋家,再谋国,可说是三国中待遇最好,下场最好的谋士之一了,那他是谁呢?那就是我们的贾诩贾文和了,这个人其实很值得说道的,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他在三国中

  •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为何生性多疑?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曹操多疑有哪些表现,我眼中的曹操多疑,万万没想到曹操多疑完整版

    说到曹操的生性多疑的例子,就太多,我说几个吧。梦中杀近侍:曹操害怕别人在他睡着的时候谋害他,于是就对周边的人说:我睡觉的时候,喜欢做梦杀人,你们不要轻易靠近我。结果有一天有一个近侍看见曹操的杯子掉了,就帮他捡起来盖上,结果曹操拿剑杀了侍卫。睡醒了大惊:“是谁杀了我的侍卫?”大家如实相告,曹操失声痛哭

  • 刘备为何不听诸葛亮之言,领兵誓伐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备打东吴为何诸葛亮不去,刘备和诸葛亮为什么打不过东吴,刘备大举伐吴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

    曹休汉建安二十二年,即公元217 年,驻守汉中的曹军突然向益州发起进攻,曹操命大将张郃率两万兵马向南挺来,但他没料到,自己的精锐部队会遭到刘备干将张飞的迎头痛击。张郃大军在厮杀中尽皆溃败,其所部将士最后仅余十人脱险,这场战役大大鼓舞了蜀军士气。一时间“川取汉中”的呼声尘霄云上,法正、黄权等人进言,宜

  • 开国功臣请求回家乡,吕雉满口答应,不久后却让刘邦灭其三族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死前为何不杀吕雉,刘邦死之前为什么不杀了吕后,吕雉刘邦的故事知乎

    当时,在诸多反秦的力量中,项梁和项羽的实力是最强大的,可彭越并没有因此投靠他们,而是在壮大自己的部队,等待良机。刘邦攻打昌邑时,彭越主动带兵来支援他,虽然最终没有攻下昌邑,但两人却因此事结下了友谊。公元前205年,刘邦联合各路诸侯一起攻打楚国,彭越带着三万多部下归附刘邦,因收复魏地有功,刘邦任命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