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开国第一武将,因为一碗剩菜被朱元璋要了性命

明朝开国第一武将,因为一碗剩菜被朱元璋要了性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952 更新时间:2024/2/5 2:11:22

真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在朱元璋的大肆杀戮中,昔日那些劳苦功高的大臣们,如蓝玉徐达李善长刘基、冯胜等无一幸免。朱元璋往往以所谓的谋反罪处死这些功臣。然而,有一个功臣被朱元璋处死却跟谋反毫无关系,且朱元璋自己都找不到任何理由,最终竟以“不吃完桌上的饭菜”将其定罪,此人就是傅友德。

傅友德,明朝开国将领。宿州相城人(今安徽淮北),迁居砀山(今属安徽)。元末参加刘福通义军,随李喜喜入蜀。朱元璋创业之初,傅友德跟过李喜喜、明玉珍陈友谅等人,最终率部归顺朱元璋,从偏裨升为大将。并在鄱阳湖与陈友谅的大战中,充当先锋立下头功。攻打高冠时,傅友德一马当先,脸上被射一箭,但他强忍剧痛拔掉箭头,继续率部往前冲,拼死奋战,最终获取胜利,受到朱元璋的重赏。

大明王朝建立之后,傅友德更是受到朱元璋器重,派他平定西蜀、出击漠北,屡次都是战功赫赫,受到朱元璋嘉奖。朱元璋常常夸奖他说:“论将之功,傅友德第一。”

然而,为了确保大明基业世代相传,杀红眼了的朱元璋已经容不下任何一个功臣,即使像傅友德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战将,也要将其斩草除根。可是,这个傅友德是个胆大心细、谨小慎微之人,朱元璋一直找不到杀他的任何理由,这让朱元璋很是有些苦恼。

直到有一天,朱元璋宴请群臣,当朱元璋走入宴会时,恰好看见了在道旁站着值班的傅友德的儿子。朱元璋嘴角微微一笑,心想,杀傅友德机会终于来了。

宴会途中,朱元璋突然叫傅友德去把他两个儿子带进来。傅友德立即放下碗筷,起身去叫儿子。不料,朱元璋却以此为借口,说他不吃完桌子上的饭菜就走了,这是无礼。朱元璋立马派出侍卫去追傅友德,命令他把两个儿子的脑袋提来。

不一会儿,傅友德果真提着两个儿子的脑袋来到朱元璋面前。朱元璋见后还假惺惺地问道:“难道你不心痛吗?”傅友德回答道:“你不就是想要我们父子的脑袋吗?”说完,傅友德拔剑自刎而死。

更多文章

  • 明朝最严厉惩贪案:老爹贪污,子孙世代还债,男的充军,女的为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最轰动的治贪大案,明朝最大的反腐案例,明朝贪腐惩处措施

    赵文华任刑部主事时,因职务之便可预先查看官员弹劾严嵩的奏折,便向严嵩告密,使其设法脱罪并迫害弹劾官员。为博取嘉靖的宠信,赵文华私自向他进献“百花仙酒”,谎称严嵩年近八旬还身体健硕、精神抖擞就是因为天天服用此酒。嘉靖生性多疑,不敢随便服用,便召严嵩询问,结果得知赵文华是胡说八道。嘉靖打算追究赵文华欺君

  • 宰相被废除,皇帝权力高度集中,明朝政治格局的改变与进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废除宰相的弊端,明朝废除的是宰相还是丞相制度,明朝废除宰相制度的影响是什么

    明太祖朱元璋的单人画像废宰相、设内阁,明朝政治体制的巨变明朝初建,彼时明太祖朱元璋尚且没有废宰相之心,仍然沿袭了元朝旧制,设中书省及丞相。宰相、丞相是各朝代不同的称呼,实际所指官职并无差别。明朝初期的丞相的权力范围依旧广泛,身为中书省的最高行政长官,可统辖百官,皇帝的诏令也需经过丞相及中书省下达。而

  • 方孝孺犯何罪,朱棣下令“诛灭十族”,连他八百多位学生都没放过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方孝孺为何被朱棣诛灭十族,朱棣杀了方孝孺的后果,方孝孺到底灭了几族

    出生于浙江的方孝孺在六岁的时候就能够吟诗作对,十岁被时人称为“小韩愈”。但是方孝孺自幼丧母,父亲早早含冤入狱,遭受了杀身之祸。所以方孝孺就按照父亲的愿望拜师到了宋濂门下。宋濂看了方孝孺写的文章,对他大加欣赏,之后方孝孺就成为了宋濂的得意门生。洪武十年,宋濂向朱元璋辞官告老还乡,之后,方孝孺一直在宋濂

  • 飞鱼服、绣春刀御赐之物,是明朝锦衣卫的标配,但不是锦衣卫专属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锦衣卫飞鱼袍,明朝锦衣卫飞鱼袍大全,锦衣卫飞鱼服和御赐黄马褂

    飞鱼服上的纹样和蟒非常相似,并且还有鱼鳍和鱼尾巴,在神话故事中和雷神有一定联系,所以也具有了神性。飞鱼服之所以能够成为锦衣卫的标配,和锦衣卫的工作有关系。锦衣卫的主要职责是搜查、逮捕、审讯,同时还会搜集军情。锦衣卫的首领一般来说是皇帝最为亲信的武将,直接向皇帝负责。锦衣卫们可以逮捕皇亲国戚,并且有权

  • 最不像汉奸的降清明将,后人只恨崇祯不恨他,他的墓如今远在海外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祖大寿是土生土长的辽东宁远人,世袭明代军职且得到不断提升,到祖大寿这一辈时,祖家已经是宁远望族,与辽东李家(李成梁家)有着深厚的关系。祖大寿深受祖荫,年纪轻轻就任职靖东营游击从三品。祖大寿大半辈子都在辽东这块土地上转悠,和蒙古人、女真人打交道,十分熟悉各部各边军的情况。汉奸,原指出卖汉族利益的败类,

  • 宋朝大臣勤俭治家,不给晚辈零花钱,看其晚辈如何破局,屡试不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宋朝集权措施三大方面,宋朝在地方上采取什么措施,宋朝政府怎么应对贫民问题

    钱惟演虽然从小生活在富贵门庭,但却自幼养成了勤俭简约的习惯,晚年之时他更是将这份勤俭简约的习惯用以治家,并且在家中制定非常严谨的家规:家里的晚辈(子弟们)不到万不得已,非要用到钱的时候不可以向家中拿取一分钱,违规者家法处置。古装人物影视形象(图)文:悔昔道来如此一来,钱惟演家中小孩时常是囊中羞涩,连

  • 杨宪深受朱元璋重用,不知轻重喜欢嚼舌头,死因连正史都不敢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宪把朱元璋骗得怀疑人生,朱元璋与杨宪之死,朱元璋电视剧解说杨宪

    但是在明朝初年,还有一个人深受朱元璋重用,这个人便是杨宪。他原本是太原阳曲人,本名杨华。元朝末年,杨宪加入红巾军反抗蒙元统治,之后有幸加入朱元璋所在的部队。杨宪是一个极为聪明之人,口才更是了得,所以深受朱元璋的重用。这时的杨宪,曾多次为朱元璋打探到重要的军事情报,为明朝的统一大业,还是做出了不少的贡

  • 揭开名相身后黑历史的真相,还原真实的张居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张居正为什么被称为一代名相,张居正是名相吗,真实历史中的张居正

    张居正一直提倡节俭,然而有人却说他生活奢侈。到底张居正是一个怎样的人呢?有关他的那些评论,有多少是事实呢?我们就从他的为官生涯中,来求证这些说法吧!1.张居正入内阁嘉靖四年,张居正出生在江陵(湖北荆州)的一位秀才家里。他从小就很聪明,有神通之称。少年时期就受到荆州知府李士翱和湖广巡抚顾璘的器重。嘉靖

  • 元末群雄最强大的陈友谅,为何败给朱元璋,人格魅力很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与陈友谅的手下名将,陈友谅与朱元璋的实力,陈友谅与朱元璋之间的决战

    陈友谅出生在打渔出身的家庭,祖父陈千一本来姓谢,由于入赘到陈家,所以才跟随其姓。父亲叫陈普才,有五个儿子。他小的时候读了一点书,为人很讲义气。空闲的时候练习武艺,勇武绝人。有一个占卜的人曾经看过其祖先的墓地,说:“日后你们家一定能富贵。”陈友谅暗自窃喜,曾经担任过县中小吏,然而并非他真正的目标。朱元

  • 历七朝,将朱棣父子气的要死,明英宗却把他当宝,退休3000人送行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棣与英宗的关系,明英宗是朱棣的什么人,关于明成祖朱棣的历史事件

    这3000多人可不是平民百姓,他们中有朝廷重臣,更有老人培育过的国子监学生。一些挚友和学生跟随着老人,送到通州码头,直到望不见船影这才转身离开。这位乃是大明王朝文官风骨血气之典范,更是此后风起云涌的明朝谏官心目中的英雄、标杆人物,他叫李时勉。李时勉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七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