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盛唐”主要讲的就是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唐代也是丝绸之路最繁荣的时期,国家经济昌盛,因此有了“盛唐”一称,而李氏子民更是遍布天下,但由于唐代末期战乱,许多李氏子民都隐姓埋名,在湖南长沙就出现了这样一件事。
60多岁的李克明是一位退休教师,某一天他在老家清理叔叔房间时,在废弃很久的杂物堆发现了一个木箱子,他看那个木箱子很老旧,打算将它劈成柴火,不过把它拉出来的时候,有点重,显然里面是有东西的。
李克明就用铁锤把锁给敲开,里面都是有基本陈旧的书籍,已经非常破旧了,有一定的年头了,他翻了几页,这一翻可怕他吓到了,原来这是他们家历代的族谱,一般来说,编写族谱的祖上都是大户人家,而李克明的祖上竟然是唐代开国皇帝李渊。
为了更加了解这本族谱,李克明联系了专家,专家听到这个消息也是尽快赶了过来,经过专家鉴定,这是一整套《尖山李氏宗谱》,尖山李氏始祖李定昌,李定昌是唐高祖三十二代子孙。
据考证,尖山李氏出自江西湖茫,湖茫李氏来源李唐皇室,尖山李氏在迁徙和发展当中,后裔近百万人,但拥有族谱的却少之又少,这本族谱正式编订嘉庆八年(1803年),在族谱当中也是记载了不少优秀人的人。
其中在清代就有一位“长沙才子”,他便是李篁仙,李篁仙号天影庵居士,谭嗣同的岳父,当过曾国藩的幕僚,不过在历史上对于李篁仙很少,只有李篁仙的《天影庵诗集》倒是广为流传。
但这本族谱肯定详细记载了李篁仙的生平,除了李篁仙之外,以前李氏名人也都能一一从族谱当中考证,这一次意外的发现不仅仅揭开了李克明的祖辈,同样专家也能够研究这本族谱揭开一些历史谜团。
考虑到这本族谱的重要性,李克明老人在再三思考下,还是觉得交给专业部门,毕竟这本族谱饱经风霜,放在他这里不太妥当,对于李克明老人无偿捐献,文物部门也是为他申请了荣誉锦旗。
不过李克明老师,也是称自己也是考虑到族谱,没想到还能得到意外的荣誉,更何况他是一个人民教师,理当以身作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