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民间流传一种金创药,止血效果极好,后来却因为原料被禁产了

清朝民间流传一种金创药,止血效果极好,后来却因为原料被禁产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4332 更新时间:2024/2/17 2:56:19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清朝人发型的问题,在清朝以前,汉族人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精神指导,无论男女皆蓄着厚厚长长的头发,将头发绾起,称其为束发。

而女真人年在关外牧羊打猎,衣服要保暖方便骑马,发型也得干脆利落,所以女真人都剃头,而且女真人最开始的发型并不是像电视剧里演得那样剃一半留一半编个大粗辫子,而是只留后脑勺的一小块,编的辫子只有老鼠尾巴般粗细,“金钱鼠尾”的发型,后来与汉族慢慢融合,辫子也开始慢慢变粗了。

清朝统治者入关之后,强制命令汉族男子也必须剃头,在留发不留头的重压之下,全民都主动或被迫地加入了剃头大军 。

剃头匠成了热门的新兴行业,正因为是新兴行业,手艺不精的剃头匠比比皆是,剃头的时候刮伤头皮是常有的事情;就算是手艺好的师傅也难保剃刀没磨好,刮破了客人的头。

就算不得破伤风要不了性命,剃头搞得鲜血直流也是不愉快的经历,后来聪明的剃头匠们发现了一种止血的特效药,叫做“刀尖药”,每日上工都带几包刀尖药,一旦把客人头剃破了,就往流血的地方把这粉末一撒,很快就能止血,这刀尖药的功效也被传得神乎其神,说不管是多重的伤,只要不是脖子上的一刀,都能救活。

据说这种具有神奇治愈疗效的药,是由罕见的“龙骨”研磨制成的,所谓的龙骨肯定不会是神兽真龙的骨头,毕竟龙这种生物只存在于神话书中,没有人见过,很可能根本就不存在。这种龙骨其实就是一些埋藏在地下的时间相当久远的动物骨头。

据《甲骨年表》记载,光绪年间有农民在田间地头挖出一些动物骨骼,农民们将这些骨头卖给药店,药店中人称这些大块的骨头名字叫“龙骨”,是可以入药的。这“刀尖药”的主要成分便是这碾碎成粉的龙骨。而且这些骨骼上还会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人们都看不懂的印记,人们都看不明白,只觉得这龙骨很是稀奇。

这么神奇的刀尖药后来却停产了,是因为一个人发现了龙骨的秘密。

这个人是当时清朝的一位官员,叫做懿荣。王懿荣是山东人,年少时就勤奋好学,后来在光绪六年的时候考中了进士,入了仕途,还做了国子监祭酒。

在光绪十五年的时候,王懿荣略感身体不适,因为自己本身就精通医术,于是就自己去药铺抓药,在买到的药中就有龙骨这味药材。王懿荣见着这龙骨上刻画的痕迹,凭着多年搞学问的直觉,他深信这并不是随意乱刻的,而是有规律可循的一种符号。

王懿荣为这个发现惊喜不已,他立刻联系熟识的古董商人朋友,帮忙大量购买龙骨,对上面的图案进行研究,得出了这是前人字的结论,并且断言称,这些就是商代的文字。

这个发现可以说是轰动了中外的学术界,而且将汉字的历史推到公元前1700多年的殷商时代,而王毅荣也成为了甲骨文研究的奠基人。不仅如此,在2009年的时候,为了纪念王懿荣发现甲骨文110周年,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山东省大舜文化研究会还专门设立了"王懿荣甲骨学研究奖",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推动甲骨文字考释、促进甲骨学发展。

原来所谓的龙骨,正是甲骨文的载体,在中国解放之后,国家开始重视对文物的保护、甲骨文的研究,刀尖药的主要材料龙骨都被收走以供研究了,刀尖药自然也就停产了。

不过现代医学中西通,治疗伤痛的特效药有的是,根本不需要刀尖药了,还是让龙骨躺在历史博物馆里发挥更大的功效吧!

更多文章

  • 戴笠坠机,与乾隆的九龙宝剑有什么关系,中间那些曲折离奇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戴笠与九龙宝剑图片,戴笠坠机是被暗杀的吗,戴笠和九龙宝剑什么关系

    坊间有很多的传闻,有人说戴笠的势力太大,知道的事情太多,作为首领的蒋介石,也是十分的忌惮,于是命人在飞机上装上炸弹,除掉了他。也有人说,戴笠因色丢命,为了追求“蝴蝶”,天气不好的情况下,冒险坐飞机从青岛飞往上海,不幸坠机身亡。然而,还有一种更加让人信服的说法,小编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下。1946年3月1

  • 最喜欢小姨子的皇帝,康熙娶了多少姐妹花,她们都有着怎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康熙皇帝娶了自己哪位亲姑姑为妃,康熙的三妻四妾高达几百人,康熙小姨子

    千古一帝康熙皇帝也是男人,也会有这种情怀,不同的是他有把幻想变成现实的能力,把喜欢的姐妹花统统纳入后宫。史料中有记载的,康熙的后宫里共有四对姐妹花:孝诚仁皇后与平妃孝诚仁皇后就是康熙的发妻、大名鼎鼎的赫舍里皇后,康熙一生最钟爱的女人,但凡讲康熙的影视剧都离不开对赫舍里皇后的描述,的确,这是个让康熙追

  • 康熙治国的柔性之道,三招解决,满汉朝臣之间的所有矛盾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康熙的治国水平,康熙的主要政策,康熙治官理念

    为了收拢人心,稳固朝廷,缓解满汉之间的矛盾。康熙采用柔性之道,做了三件大事:第一,废除三大弊政,拉平满汉品级康熙继位之后,就开始采用笼络手段,修订了“圈地”、“逃人”、“投充”这三个对汉族人具有压迫性的法令。满清入关之后,就开始大肆的修建农奴制庄园,在北京外交五百里范围之内,实行圈地运动。根据有关资

  • 清朝最富有的人,留下千亿资产,子孙至今都是亿万富翁,不是和珅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和珅是清朝最有钱的人吗,清朝谁最有钱,清朝中国最有钱的人

    大致的意思就是和珅的积蓄比得上一个国家二十年的税收,和珅只所以这么有钱,主要还是因为贪,但在清朝当中,还有一个后来居上的人,他的财富能够比肩和珅,但他比和珅要聪明得多,这个人就是李鸿章。李鸿章是晚清重臣,不论他在外交史上造成了多大的影响,但李鸿章绝对是千年来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一个人物,根据梁启超的

  • 洪秀全死后太平军仍顽强作战,为何遗体被炮击后,太平军顿时绝望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太平军为何离开洪秀全,洪秀全对太平军的影响,洪秀全太平军成功没有

    清军统帅曾国藩亲自下令,将其尸体挖出,并焚烧成灰,做到这一步,就可以说已经是毁尸灭迹了。然而曾国藩还不满意,他又下令将洪的骨灰塞进大炮,随着一声炮响,骨灰伴随着火药的燃烧射向天空,不知去向,这便是更狠毒的“挫骨扬灰”。从曾国藩对洪秀全尸体的处理来看,他是非常恨对方的,然而他这样做,就单纯是在表达恨意

  • 清朝的女人怎么都那么丑?清朝妃子的长相真心不敢恭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清朝最丑的妃子,清朝妃子真实的长相,为什么清朝的妃子长得很丑

    现在再翻看一些清朝后妃的老照片,不得不说有些简直就是辣眼睛。骨瘦如柴的有,丰满肥胖的也有,就是很少有美到正正好的人,这是怎么回事?上面这张照片就是光绪帝的瑾妃,大家感受一下,脖子粗的都跟头一样了,虽然看起来挺有福相的。不知道光绪帝每日面对着长成这样的妃子,得有多郁闷,估计也没有什么心情沉迷于女色了。

  • 她出生时光绪刚刚即位,活了122岁,常吃的食物,我们却难以下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光绪皇帝饮食,老宫女讲光绪的故事,光绪传奇故事

    药王孙思邈就是长寿之人,他的年龄很有争议,在纪晓岚编写的《四库全书》当中说是101岁,但根据黄竹斋《医仙妙应孙真人传》记载,年龄又是165岁,这相差了50多年,虽然有着各种争议,但长寿是肯定的,从现代医学来讲,长寿并非梦想。1875年2月25日,光绪帝登基,就在4天前,法国亚耳人,雅娜·卡尔曼特(詹

  • 清朝最后的荣光,出动军舰打得此国签不平等条约,还得到巨额赔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还有原件吗,清朝战争战舰,清朝所签订的所有不平等条约

    晚清时期,英国也是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各国趁火打劫,当时几乎只要是个国家,都可以将清朝当作砧板上的鱼肉,但清朝也有“强势”的时候,这起事件还得从“托雷翁惨案”讲起。托雷翁城是墨西哥北部的一座城市,在19世纪之前,托雷翁城并没有什么华人,但19世纪之后,墨西哥总统为了改变托雷翁城的经济状态,改变了移

  • 年羹尧被贬杭州,却仍是大摆排场,一个人的性格果真无法改变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年羹尧被贬全过程,年羹尧为何宁死也不愿低头认错,年羹尧的悲惨生活

    不过年家能人辈出,年羹尧的父亲,就曾当过湖广巡抚,是一名货真价实的封疆大吏。但是年羹尧后来的成功,并不是完全因为父亲的提携,而是像普通人家子弟一样,先走科举,然后被皇帝赏识,并靠着自己的能力一步步往上爬升的。事实上,年羹尧的成就,远远超出他的父亲,最鼎盛时期甚至被封为一等公。年羹尧是典型的少年得志,

  • 清朝妃嫔为何要穿走不稳的“花盆底”?不仅为美观,更可方便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妃嫔吉服图解,清朝宫廷侍女也穿花盆底鞋,清代宫廷后妃真实着装

    近年来,清宫剧层出不穷,其中后妃和格格们都要穿一种形似花盆的“厚底鞋”,在影视剧《还珠格格》中就有一幕,出身民间的小燕子因为穿不习惯这种“花盆底”,结果在乾隆皇帝和皇后面前摔了个四脚朝天,可谓丢尽了脸面。这种“花盆底”类似于如今的厚底鞋,但又不像厚底鞋那样平稳安全,穿上后不仅没法“健步如飞”,反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