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武则天抄家全族,上官婉儿为什么非但不记仇,反而为她卖命?

被武则天抄家全族,上官婉儿为什么非但不记仇,反而为她卖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249 更新时间:2024/1/4 19:49:16

小时候看电视剧《至尊红颜》,有一幕特别深刻:武则天抄了上官仪的家,彼时他的孙女上官婉儿还是个小女孩,她哭着对武则天说:“你是坏人,我长大了要找你报仇。”

虽然电视剧具有很大的戏剧性,和真实的历史有所出入。但这一幕在我脑海中始终很清晰,以至于当我得知这个小女孩就是日后武则天身旁的“红人”之后,还很纳闷:祖父都被武则天害死了,为什么上官婉儿一点都不记仇,反而为她卖命呢?

01 武则天与上官婉儿的爱恨情仇

上官仪是被武则天诬陷被害而死。在麟德元年,武则天还是皇后,她带领道士在宫里行厌胜之术,被宦官告发。

厌胜之术在宫里是被明令禁止的。唐高宗李治因为一直以来被武则天压制着,早有不满,正想着用个合适的理由,把她的皇后废黜掉。这事儿出了以后,李治找来上官仪商讨此事,上官仪直言不讳道:“皇后专横,海内失望,应废黜以顺人心。”

李治正中下怀,于是命令上官仪草拟废后诏书。而武则天很快得到消息,她来向唐高宗解释,真诚又楚楚可怜的武则天又让李治心生不忍,但是又害怕武则天因此而怨恨自己,于是就说:“这些都是上官仪教给我的。”

至此,上官仪就成了武则天的一颗眼中钉。

没过多久,武则天开始了自己的“报复”之路。她暗示自己的亲信许敬宗,给上官仪安上了个图谋叛逆的罪名,罪名是勾结废太子李忠。不久后,上官仪与儿子上官庭芝等人都被处死,家产抄没,几乎相当于被灭族。

上官仪被害时,上官婉儿还是个在襁褓里躺着的小女婴。这时候的她,跟随着母亲郑氏,以罪臣家属女眷的身份被充入掖庭,成为了宫中女婢。

假如不是上官婉儿天资聪颖、才华显露被武则天发现并重用,或许她一辈子也只是宫廷里的小小婢女而已。一生默默无闻,青春和年华都被埋没在偌大的宫墙内,更别提为家族报仇和为祖父平反昭雪了。

02 上官婉儿有才华,武则天又很惜才

上官婉儿在日复一日的宫廷环境里,熟读诗书,慢慢长大。她才14岁,就已经能够做到明达吏事、吟诗着文,名声渐渐传到了武则天耳朵里。

仪凤二年,武则天听闻其名,专门召见了婉儿,并出题考她。上官婉儿表现非常出色,文不加点,片刻写出一篇行文流畅、词藻华美的文章来,这让武则天看后非常惊喜。当即免去她奴婢的身份,封为“才人”,并让她掌管宫中诰命。

然而,上官婉儿的心里,仍然是对武则天有芥蒂的——她想要报仇。她尝试去刺杀武则天,但失败,也曾忤逆武则天的旨意,让武则天非常愤怒。好几次武则天想要处死她,最终都没有狠下心来,因为她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哪怕上官婉儿这样骂她——

声讨贰妇,武氏媚娘。

大唐帝业,何其煌煌。

牝鸦司晨,萧祸涣涣。

冤魂弥宇,新家苍苍,

春宫糜乱,腥风荡荡。

天怒人怨,血雨茫茫。

哭我神器,哭我上皇。

哭我手足,哭我爹娘。

大数己近,灭武兴唐。

字句里充满了误解和偏见,但武则天的第一反应不是愤怒和生气,而是看到了上官婉儿的才华和文笔。她觉得这样的人才,如果能够为我所用,那将是最划算的。

本该判她死刑的,最终只判了“黥刑”,也就是在脸上刻字的刑罚。但上官婉儿很聪明,她在脸上刻字的地方画了朵梅花,之后还引领了潮流,宫廷女子纷纷效仿她的“梅花妆”。

武则天称帝以来,上官婉儿一直是她的亲信女官,负责草拟各种诏书政令,后来更是权势愈重,甚至堪称当时的“女宰相”。

03 武则天的用人策略

武则天是个非常卓越的政治家,这一点毋庸置疑。在统治期间,她所展现出来的用人智慧,也是值得一提的。

对诬陷杀害上官仪这件事,确实是武则天“理亏”在先。而上官婉儿又是上官仪的孙女,假如上官婉儿一颗复仇的心总是蠢蠢欲动,想找个合适的机会害自己,也是防不胜防的。

但武则天一点都不怕,她表现是很“心大”。该吃就吃,该睡就睡,该重用就重用,因为她有足够的信心,认为自己能够感化上官婉儿。

这也是一种高明的用人策略,但这种用人策略更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来支撑。

确实,后来武则天或许真的感化成功了上官婉儿,她看到武则天作为一名女皇帝所遭受的各种误解和质疑,也看到武则天的治国抱负和宽大胸怀,愿意以一己之力来帮助她。在笔者看来,这更像是两个优秀女人的“志同道合”,用自己的实力开创一片广阔的天地。

上官婉儿的才能也得到了证明,在武则天登基执政那么多年,上官婉儿犹如她的左膀右臂,在政务处理方面为她提供了许多帮助。

04 上官婉儿的“聪慧”

上官婉儿或许不是不想报仇,只是在报仇和自己的未来发展之间,她需要做选择。

一方面,如果报了仇,刺杀武则天成功,那么自己肯定难逃一死,下场必定凄惨;更何况一个柔弱女子,哪怕使用计谋去刺杀武则天,也未必就会成功。

另一方面,武则天待自己是非常不错的。给予充分的信任,给予足够的权势和地位,并且毫不怀疑的重用,让自己的才华得以施展。假如更换一位皇帝,也未必会有如今的权势和待遇。

更何况,祖父被诬陷含冤而死,这事儿在民间都早有流传:“高宗废后不敢当,上官当了替罪羊。”或许适时的等待时机,总有一日能为祖父平反昭雪。

哪怕不能为祖父平反昭雪,也不能拿自己唾手可得的权势地位去赌。上官婉儿绝对不是感情用事的小女子,她的政治才能的展现,也注定了目光短浅、意气用事也决定不会是她的行事风格。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用来解释上官婉儿非但不记仇,反而为武则天卖命的原因,或许再合适不过。

参考资料:何元茂《女皇武则天的用人方略》、张新秋《武后与婉儿》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儿媳的墓被盗,惊动国务院,盗墓贼被抓到陵墓边枪毙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一代女皇惊艳片段武则天,武则天17岁孙女墓出土,武则天的儿媳

    今天笔者就和大家聊聊唐恭陵盗墓案,唐恭陵里埋葬的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儿子李弘,以及陪葬皇后裴氏的陵墓,墓主人李弘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长子,皇位的继承人,4岁时就被立为太子。李弘当了20年的太子,24岁风华正茂时却突然暴毙,根据民间传说,李弘是被亲生母亲武则天害死的,这个说法的支撑理由是李弘挡了武则天

  • 如果此人不死,李渊父子没机会建立大唐,不过天下还是姓“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大唐灭亡后李渊最想抽谁,四川姓李的是李渊的后人,大唐开局认李渊当爹的小说

    如果提起使瓦岗寨走向灭亡的那场内乱,就避不开一个人物,那就是李密。因为这场内乱就是来自于他和当时瓦岗寨头领瞿让之间的恩怨。说白了就是争夺领导权。瞿让实际上也算是有恩于李密,当年李密得罪了朝廷,被迫逃亡,想要投奔瞿让,当时好多人都让瞿让直接把他杀了,但是瞿让只是将其关押了起来,后来李密借了别人之口给瞿

  • 唐朝有钱的女人,为什么都想拥有昆仑奴?只因他们受过特殊训练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矮奴,唐朝女子为什么自称奴,唐朝昆仑奴在哪卖东西

    唐朝是古代封建王朝中比较昌盛的时代,同时也是比较开放的一个时代,当时的有钱人相当的多,他们的生活也非常的奢靡,穿着打扮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比如说古代人比较封建,也比较保守,但是到了唐朝时间却可以袒胸露乳,这就是思想的转变,也是文化的转变。而且在当时由于唐朝的强大,有很多国家都依附在他的脚下,当唐朝是坚

  • 最会“撩妹”的唐朝第一渣男,写一句情诗成千古绝句,感动无数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极具才华的渣男,唐朝最撩人情诗,古代讲渣男的诗

    而秦汉时期的文学作品则是非常的豪壮,例如班固所写的《封燕然山铭》,其中的名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能够让读者热血沸腾,仿佛自己就跟随着大将军窦宪的队伍出征匈奴。到了唐宋时期,因为两朝非常开放,所以文学也发展到了顶峰。唐朝时期最著名的就是盛唐时期的诗仙李白,李白留世的每一首诗歌都脍炙人

  • 揭开狄仁杰不为人知的一面:世故练达的“官油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狄仁杰(公元630-700年),字怀英,并州(今山西太原)人氏,唐代武周时期著名政治家,人们评价他“海曲之明珠,东南之遗宝”,“狄公之贤,北斗以南,一人而已”,连武则天都认为他“地华簪组,材标栋干”。人格“污点”这件事对狄仁杰来说是个不大不小的讽刺,也为自己的历史增加了一个小小的”污点“。(娄师德)

  • 中国古代除了有四大美女,还有四大妖姬,妲己尚且算不上四妖之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四大妖姬妲己长相,四驱兄弟绝美妖姬妲己,古代四大美女中有妲己么

    首先是妺(mò)喜,她姓喜名妺,不过由于“妺”字与“妹”字极为接近,所有也被后世称为妹喜。妺喜是夏朝最后一位君王桀的王后,也有人说正是因为遇到了妺喜,所以才让桀成为了夏朝的最后一位君王。据说妺喜是有施国国主的妹妹,本来为有施国的公主,后来有施国想要报复亡国之恨,于是就向夏桀献上了妺喜,让妺喜去腐蚀他

  • 他是孙膑后人,也是《金史》中的“降人”,为何为后世所诟病?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孙膑后人已几代人了,孙膑当代后人,庞涓砍掉孙膑双脚

    (孙膑)一、孙膑后人孙膑是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是孙武的后人,著有《孙膑兵法》,“尝与庞涓俱学兵法”,他们的老师就是鬼谷子。魏惠王招募人才,庞涓来到魏国,得到魏惠王重用为将军。庞涓知孙膑才华在自己之上,怕他单独来投魏惠王,得到重用,“乃阴使召孙膑”,寻找借口,对孙膑施以法刑,“断其双足而黥之”,让孙膑

  • 荀子为什么针对孟子?他们谁才是孔子真正的传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荀子和孔子孟子的关系,孟子荀子孔子谁更厉害,孔子孟子荀子比较

    孟子和荀子到底谁更接近儒家呢?其实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讨论。有人说是孟子,有人说是荀子,从本质上讲,孟子的思想更接近孔子。孔子强调“礼”的重要性,孟子在这一基础上继承了他的学说。“礼”不单纯是一种制度,而是有内在含义在里面的。它更强调的是用“礼”这种方式来唤醒人们心中的情感。打个比方,父母死了以后,

  • 古时将士出征,生理问题咋解决的?勾践有个奇策,被后人承袭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木兰辞》中有这样一句话:“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战争大都旷日持久,需要士兵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经历大大小小的战斗,最后有人战死沙场,有人得以归还故乡。但是在这些旷日持久的战争之中,古代士兵们怎么解决自己的生理问题呢?对此,越王勾践曾经想出了一个高招,并且被后人沿用千年!01自

  • 长平之战打的时间太长,赵国的后勤根本支持不住,只能速战速决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长平战后赵国女人,长平之战赵国有胜算吗,长平赵国

    要知道,这仗打的时间太长,赵国的后勤根本支持不住,只能速战速决。换帅反间计是一部分,更多是廉颇防守没问题但根本打不了进攻,赵括还能有一点希望,输了也是正常情况。真打起来不管是不是计都要上,因为不上肯定自己先崩溃。赵国国内需要一个替罪羊来稳定民心,赵括就被黑到了现在。赵括可能确实过于纸上谈兵,但绝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