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粽子原本是古人用来祭祖的,为何与屈原扯上关系,还成了他的专属

粽子原本是古人用来祭祖的,为何与屈原扯上关系,还成了他的专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541 更新时间:2024/1/7 4:07:31

端午节庆

从小时候开始,每逢端午节吃粽子,身边总有人提及一个叫屈原的古人,但也不知道他具体是干什么的。年纪稍大一些以后,才知道这位屈原先生是2000多年前的楚国大夫,因为生不逢时,遇到了昏君奸臣的陷害,长期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最后在汨罗江边投水自尽了。

编辑搜图

屈原

编辑搜图

吴均

始作俑者与屈原一样报国无门

年纪再长一些,迈入了大学的殿堂,恰好还学了科,泡图书馆的时候发现,端午节及粽子都不是为屈原所设,其最早是先民们用茭白叶子包裹着刚刚收获的黍米祭祖。到底从什么时候起,屈原才与端午节食粽子联系在一起呢?那还要等到屈原去世500年以后,直到南北朝时期。

当时,在南梁政权内有位叫吴均的文学家、史学家,他与屈原一样,才华横溢却恰逢君昏臣庸,空有一腔报国热情却无处施展;不过与遭遇流放的屈原相比,吴均的遭遇无疑更加幸运一些,仅仅是被投闲置散,担任了“奉朝请”这样的闲散官员,最后也没有投水自尽的悲惨下场。

编辑搜图

续齐谐记

编辑搜图

粽子

创作志怪小说,将屈原与端午节相连

但同样报国无门的遭遇,使其对屈原始终怀着无限崇敬,就以志怪小说的形式抒发其感情,在其编写的《续齐谐记》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屈原五月五日投水死后,楚国人非悲伤,每到这一天就用竹筒装上米饭,投入水中祭祀他。但到了300年后的汉朝建武年间,屈原突然出现,声称这些米饭都被汨罗江中的蛟龙偷吃了;因此今后再祭祀时,要用楝树叶封住竹筒,并用五彩丝线捆扎好,因为这两样东西都是蛟龙所忌惮的。

“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辄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常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若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五日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棘叶,皆汨罗之遗风也。”

编辑搜图

端午节成屈原专属

晋朝以后,屈原的爱国形象、悲惨经历及文品人品逐渐被后世推崇、神化,纪念屈原也就逐渐成为端午节风俗中最重要的内容端午节俗的唯一起源。

更多文章

  • 输掉长平之战的赵国,如何起死回生免被灭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国长平战败后多久灭国,长平战后赵国女人,赵国如果赢了长平之战

    [var1]这样不仅仅可以让百姓心安,而且还能够让周围的小国都更加的警惕,由此赵国为自己赢得了一段发展时间,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内,他们才能够实现经济的快速飞跃,才能够真正的获得提升。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尽管秦国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但是他们却并没有乘胜追击,一举攻下照顾。这是因为白起在这场战争中看

  • 端午节,屈原魂,为何一个距今两千多年的人我们还要每年纪念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而春节过后虽然节气不断,但是真正浓重的节日,还要看五月的端午节,又叫端阳节,以前还有些地区整个五月都在过,分为大端午和小端午。当然这个五月不是今天用的公历,而是传统的农历五月。[var1]端午节的起源和来历完全可以作为学术来研究写一本书,但是今天讨论的是跟端午节息息相关的一个人,我们大多数节日都是普

  • 赵迁王为何会临阵斩杀大将李牧,招来灭国之祸,仅仅是昏庸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如果赵迁不杀李牧,赵迁为什么要杀李牧,赵偃儿子赵迁

    相对来说,廉颇的处境比李牧还要好一些,廉颇为主将的时候,赵国还处于巅峰时期,李牧为主将的时候,是接替廉颇的人物,这个时候赵国经历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元气大伤。[var1]李牧的主要功绩是,在北部击败匈奴,使得匈奴十年内不敢南下,而后在长平之战后,击溃燕国的入侵,迫使燕国求和,在此后,李牧成为赵国的支

  • 西府赵王李元霸,匹马双锤,四明山上独战百万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赵王李元霸出世,李元霸为什么称呼赵王,西府赵王李元霸多大官

    十六年前有一部名叫《隋唐英雄传》的描述隋末唐初的电视剧火遍了大江南北,其中吸引人的便是里面的隋唐好汉排名了。关于隋末十八条好汉的排名,虽然各个演义小说中都有所不同,但对于居于首位好汉的却是毋容置疑,他就是天下第一好汉西府赵王李元霸。[var1]李元霸在隋唐演义中他是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四儿子,唐太宗李

  • 赵国长平之战损失45万人,为何还能把燕国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长平之战赵国真实兵力,长平之战赵国入侵燕国吗,赵国在长平之战中损失了多少人

    [var1](长平之战)既然赵国已经不堪一击了,燕国为什么还打不赢赵国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一、燕国没有抓住好时机。秦国虽然在长平之战上杀掉赵国45万大军,但是自身的损失也相当惨重。这使得他们不敢继续发动进攻。同时,刚获得的上党也人心不稳。因此,秦国把军队撤回去,休养生息。这样延续了整整一

  • 秦始皇身边的红人赵高,是他毁了秦国江山吗?真相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都知道,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故事,他的暴政,大家都了解了,但其实,他很宠幸一个大臣,就是赵高。传闻赵高的身份,有很多,历史上,也没给出,准确的答案。[var1]有人说,赵高其实是,赵国人,因为要报仇,所以潜入秦国,也有传闻说,赵高是秦政的,远方亲戚,母亲在牢里,后来被秦始皇遇到,看他善于朝政,就把他留

  • 《大秦赋》:秦始皇究竟是不是吕不韦与赵姬所生?司马迁也出了错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大秦赋中的秦王真的符合史实吗,秦始皇是吕不韦和赵姬所生的吗,大秦赋中赵姬的两个孩子的下场

    但是后人总是试图想从先人留下的点点滴滴印迹来还原历史原貌,不论是以文字的形式还是以影像的方法,我们总是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想把历史故事的脉络理清。尽管如此,仍有许许多多的历史事件成为谜团,千百年来被人们探寻着,发现着,历史,也因此充满着挥之不去的神秘感。在这许许多多的事件中,也包括秦始皇的身世之

  • 春秋时的一小国,曾依附于齐国,最终被楚国消灭!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春秋时为何既有齐国又有楚国,春秋楚国灭小国,楚国vs齐国大作战

    [var1]一首先,根据《史记》、《左传》等史料的记载,道国,为周朝分封的姬姓诸侯国。周武王消灭商朝,建立西周后,基本上控制了原先商朝的疆域。当然,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些疆域,周武王姬发采用分封制的策略,将他的同姓宗亲和功臣谋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对于这些诸侯国,对周王室也起到拱卫的作用。在此背景下,

  • 韩非子的寓言“目不见睫”,讥讽了楚庄王没有自知之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韩非子十大寓言,韩非子中的著名寓言,出自韩非子的五个寓言故事

    原文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①谏②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患③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④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⑤止。故⑥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 嘴炮永远不能退敌,蔺相如扬名渑池,也是靠廉颇扶持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廉颇对蔺相如很不服气,廉颇和蔺相如谁厉害些,赞美蔺相如和廉颇的诗句

    [var1]不过和大刺客唐雎不同,蔺相如敢于与秦国针锋相对,一方面确实是因为他具备过人的胆色,另一方面赵国的强大实力也为他在外交上的斡旋提供了足够的底气和空间。而且蔺相如的反击尺度也拿捏得很到位,既维护了国家尊严,又没有和秦王撕破脸皮。更重要的是,通过渑池会上的言辞交锋,秦赵两国都摸清了对方的战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