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宗敏犯了大错 为什么李自成却没有处理他呢

刘宗敏犯了大错 为什么李自成却没有处理他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168 更新时间:2024/1/16 19:41:19

其一,李自成进京后,优待崇祯的三个儿子,还封他们为。同时又厚葬了崇祯皇帝。李自成这一举动,让明朝皇亲国戚和官员对这支农民起义军有了好印象,也让北京城里安定了不少。

但是刘宗敏为了搜刮钱粮,做了很多刑具,对明朝皇亲国戚和官员进行严刑拷打。李自成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农民军的良好形象,瞬间就被刘宗敏给摧毁了。李自成自此民心不附,以至于清军打进来的时候,并没有多少人帮助李自成。

诚然,李自成进京后,确实遇到了没有军饷的难题,确实需要钱粮。但是收集钱粮,可以采用别的方式,不必如此简单粗暴啊。

(李自成和刘宗敏)

有人说,先前崇祯皇帝就曾好好劝说,可是征集不起来啊。刘宗敏好好说,能征集起来吗?

这话不对。情况不一样。那时候,大家都知道,崇祯皇帝就算征集不起来,也不会杀谁的头。但是李自成是外面打进来的,那时候还叫做“匪盗”,他征集,如果不给,肯定是要杀头的。所以,那些人绝对不敢放肆。

再说了,刘宗敏还可以采用借的方式啊。先借了,至于还不还,将来再慢慢处理吧。

其二,本来镇守山海关的吴三桂,是一个非常敏感的人物。对他的处理方式,必须要非常小心谨慎。李自成也明白这一点,所以送了他不少钱物,目的无非就是想极力拉拢他,让他帮助自己抵御清军。

可是,刘宗敏却在这时候,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俗话说:“朋友妻,不可欺。”李自成既然要和吴三桂交朋友,拉拢他。刘宗敏抢了人家的爱妾,前面所做的那一切工作,不都白做了吗?

也就是说,一边李自成在进补药,一边刘宗敏在下烂药。刘宗敏难道不该受到惩罚吗?

其三,吴三桂投降清军,公然和李自成对抗,李自成派刘宗敏率军去打吴三桂,可是刘宗敏却粗鲁地说,大家都是做贼的,为什么就该我带兵去出生入死,而你却在家里享清福?

姑且不说李自成是皇帝,皇帝的命令就是一切。退一步说,吴三桂造反这个祸,就是刘宗敏惹出来的。既然是刘宗敏惹出来的,他就应该去补救。他不补救,竟然还说出那样目无尊长的话。这样的刘宗敏,为什么还留着呢?

(陈圆圆剧照)

我认为,刘宗敏犯了大错,李自成却不处理刘宗敏,有以下一些原因。

其一,刘宗敏十分忠诚。

有人可能会说,你这话不对啊。你刚才不是说,李自成让刘宗敏率军前往山海关,刘宗敏公开顶撞李自成吗?怎么又说他忠诚呢?

刘宗敏还真的很忠诚。跟着李自成闹革命以来,他就一直对李自成忠心耿耿。在李自成被打得只剩下18骑的时候,他也紧随在李自成身边。同时又是他,帮助李自成重新招兵买马,把队伍拉到几千人。为了表示革命的坚定性,他甚至杀了自己的妻妾,做出这样极端的事情。

刘宗敏虽然顶撞李自成,但这只不过是他直率的表现,并不表明他对李自成不忠。

如果刘宗敏真是对李自成不忠,李自成是绝对不会容他存在的。当李自成退出北京后,就杀掉了李岩。他杀李岩,就是他认为李岩要背叛他。如果刘宗敏有不忠于他的表现,他怎么可能放任不管!

(吴三桂剧照)

其二,李自成不愿阵前杀大将

刘宗敏惹恼吴三桂,又顶撞李自成。这肯定让李自成非常生气,甚至气得想要杀刘宗敏。但是毕竟当时还必须刘宗敏带兵前往和吴三桂及清军作战,别人似乎都不行。阵前斩大将,是兵家之大忌。所以,李自成实在不敢冒这个险。

其三,李自成的认识水平有限。

李自成虽然优待明朝皇室,但是,这并不表明他对当时的战略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同时,再加上打进北京城,李自成多多少少有些膨胀,没把别人看在眼里。还有一点,李自成贪图享乐,根本没去思考接下来的战争走。所以,他自己并不认为拷打明朝皇室及官员会带来什么不好的后果,并不认为刘宗敏抢了陈圆圆,是一件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就是说,他并没有觉得刘宗敏的所作所为,有什么大错。

既然不认为刘宗敏有错,当然就没想过要处理刘宗敏了。

(参考资料:《明史》)

标签: 明末李自成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身为东非大裂谷的人类文明最古老的发源地之一 它未来的命运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非洲,东非大裂谷,历史解密

    人类起源东非大裂谷是人类文明最古老的发源地之一,20世纪50年代末期,在东非大裂谷东支的西侧、坦桑尼亚北部的奥杜韦谷地,发现了具史前人的头骨化石,据测定分析,生存年代距今足有200万年,这具头骨化石被命名东非勇士为“东非人”。1972年,在裂谷北段的图尔卡纳湖畔,发掘出一具生代已经有290万年的头骨

  • 蓼国的地理位置是在哪里?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蓼国,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固始春秋为蓼国。《春秋左氏传·文公五年》记载的蓼国位置在河南固始县东北,都城为现安徽霍邱城关附近。国都位于固始县蓼城岗遗址。 《春秋左氏传·桓公十一年》记载的蓼国在今河南唐河县南。后,楚国设立“雩娄邑”(邑治在今固始县陈淋镇附近)和“鸡父邑”(邑治在今金寨县开顺镇)两座城池。 秦统一中国之后,没有在

  • 宋共姬在火灾中故意被烧,为何还成了贞洁列妇被歌颂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共姬,春秋,历史解密

    春秋宋国景公时期,宋国公宫里发生了一场大火。在那场大火中宋景公的曾祖父宋共公的夫人宋伯姬因恪守礼仪而被活活烧死了,宋伯姬是鲁国宣公之女,其母是缪姜。因其嫁给宋共公为夫人,姑其死后谥号与共公同,又称宋共姬。景公是共公的曾孙,中间还跨越了宋平公和宋元公的59年,单从宋伯姬至景公年间死于火灾,可知当时其年

  • 作为东吴第一任大都督,陆逊最后为何会愤懑而亡?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陆逊,东吴,历史解密

    陆逊是三国时期东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是东吴第一任大都督,他最后为何会愤忿而卒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孙权当时搞两党之争的目的,就是为了整治世家贵族们势力。很不巧的是陆逊也是世家贵族之一,要说陆逊死的冤吧,他确实是忠于东吴的,要说陆逊死的不冤吧,陆逊也确实当时是没搞懂君主的

  • 高适能救杜甫为什么不救李白?高适、杜甫和李白为什么绝交?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朝,李白,历史解密

    其实,李白杜甫和高适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李白杜甫和高适的友情,只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生的,随着时代的变化,安史之乱的到来,彻底打乱了他们的生活节奏,他们三个就像是随着水流飘远的浮萍,按照他们的人生性格,各自漂流而去。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李白杜甫和高适三人,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

  • 襄樊之战的结果怎么样?对蜀汉对三国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襄樊之战,三国,历史解密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接下来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赤壁之战后,蜀汉集团成为三家中收获最大的,刘孙联军不仅击败北方的曹操,拖延其一统天下的步伐,刘备也乘机取得荆州四郡,“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随后谋取益州。在汉中之战中

  • 朱元璋发明一物,流传了600多年仍被沿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元璋,明朝,历史解密

    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为我们留下的瑰宝也是数不胜数,一如朱棣编修的《永乐大典》、郑和下西洋、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等。而作为王朝的开创者,朱元璋同样发明一物,600多年都被沿用至今,还成为了行业准则。朱元璋出身贫寒,从放牛娃到父亲、兄长离世,进寺庙当和尚,做乞丐,

  • 秦始皇不怕鬼神,渡江时还砍光树木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始皇,秦朝,历史解密

    在中国数百位皇帝中,秦始皇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十年时间统一六国,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设计的中央集权帝制一直为后世封建王朝说采用。“书同文”让中国真正实现统一,就算以后再怎么内讧,最终也会统一。因此,他也被誉为“千古一帝”。关于秦始皇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

  • 皇家尊贵显赫,为什么古代大臣不愿娶公主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皇权那是至高无上的,皇上也是坐拥天下,有着数不尽的财富,所以皇家子女是不愁嫁不出去,然而历史上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这样,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与公主成亲。拒绝迎娶公主、皇帝称赞拒绝迎娶公主东汉光武建武二年,当朝皇帝的姐姐湖阳公主新寡,皇帝想为她在满朝文武中找个对象,就含蓄地问她对文武官员的印象。公主说:

  • 汉中是战略要地,为何刘备要派魏延把守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刘备在入蜀之时,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重要人物都留守在了荆州,魏延是跟随刘备入蜀的将领之一。当时,关羽驻守江北,任襄阳太守,张飞驻守秭归,拜宜都太守。宜都地区控制这三峡航道,是当时荆州和益州的主要通道,凡是大规模行军,都要通过这三峡水路。足见张飞担任宜都太守的重要性。刘备入蜀不利,调诸葛亮、张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