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在元末乱世之中,在群雄并起的年代中能够脱颖而出夺得天下,一方面是他个人的出色的政治眼光和军事能力,另一方面就是他知人善用,手下能征善战、计谋超群之人不在少数。最关键的就是他对待蒙古人的手段实在是高明到令人佩服。直到后来朱元璋夺了蒙古人的天下,做了天下之主,还是奉行这条政策,所以明朝建立后很少听到说内部有蒙古人造反的情况。
朱元璋对待蒙古族和元朝时期将人划分等级不一样,而是一视同仁地对待各民族的同胞。所以在朱元璋还在打天下的时候就有很多蒙古族的将领和士兵就投靠了朱元璋,这些人在朱元璋夺取天下的过程中的作用是极其巨大的,朱元璋对抗蒙古骑兵很大一部分资本就是来自于这支部队。
朱元璋称帝之后,对该有封赏的蒙古人是该封官的封官、该赏地的赏地,丝毫没有区别对待。可是遗留下来的普通蒙古族人怎么办?总不可能全部杀光吧?也不可能说全部为奴,那不就是寒了为自己立下功勋的蒙古人的心?朱元璋采用了一个高明的狠手段让遗留的蒙古族人“灭族”。
这个高明的断子绝孙手段可不是偷偷的将遗留的蒙古族人杀掉,或者是借刀杀人让他们全部上战场,而是采用同化的手段将他们“灭族”。
朱元璋下令:所有蒙古族人,禁止再穿以前的民族服装,民族配饰也不许佩戴;不许再说蒙古语,改为学习汉语;不能再使用蒙古族的姓氏,而是简化成汉族的姓氏。这样从民族文化上将蒙古族同化为汉族,减少他们的民族差异感,增加对汉族的认同感。
除了文化上的同化政策,朱元璋还有血缘上的同化政策,这个政策就对蒙古族女人的做法很残忍了,那就是蒙古族女子必须嫁给汉人,要是嫁给蒙古人就要受刑、发做奴隶。如果蒙古族女子爱上了一个蒙古族男子,那她也不能嫁给他了,可以说是比较残忍。虽然没有说明蒙古男子,既然都蒙古族女子都不敢嫁了,蒙古族男子去哪里娶蒙古族女子。这一做法,让遗留的蒙古族的后代都变成了“混血儿”了。从血缘上也同化了遗留的蒙古族人。
经过朱元璋的政策之后,遗留的蒙古族人,不论是从文化认同上、还是血缘关系上都跟汉族人扯上了关系,对蒙古族的民族概念也就慢慢减淡了,对汉族人的敌对、仇视也就自然而然地减轻了。大家都是都是自己人了,有什么好造反呢?所以后来几乎就没有听说过中原地区有蒙古人造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