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献忠征战安徽,碰上了明朝武林第一高手,结果把张献忠打惨了

张献忠征战安徽,碰上了明朝武林第一高手,结果把张献忠打惨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438 更新时间:2024/2/5 16:40:46

荥阳之会后,各路义军分兵作战,经略各地。张献忠的队伍浩浩荡荡杀进安徽。崇祯八年的正月十五,大雾弥天,张献忠突然出现在凤阳城下,指挥大军攻城。守将朱国相急忙指挥抵抗,结果城中早已混进了大量卧底,乘乱打开城门,凤阳沦陷。张献忠得意洋洋在城头上竖起“古元真龙皇帝”的大旗,又一把火烧了朱元璋的祖陵,这才扬长而去。

离开凤阳后,张献忠迅速转战庐州、舒城等地,最后直扑庐江府,一时江南震动,两淮危急。明朝应天巡抚张国维,急忙调离队伍前去围追堵截,苏州卫指挥使包达也带本部兵马参加会战。临行之前,巡抚张国维考虑江南兵羸弱,恐怕不敌张献忠的虎狼之师,特意命人去请一个人前来助战。此人就是名震江湖的明朝武林第一高手石电。

《四朝成仁录》记载,石电,字敬岩,江苏熟人氏。祖上是元朝军旅世家,他自小喜好习武,遍访名师,勤学苦练,最终练成一身过硬的功夫。他尤其善用双刀和长枪,枪法并独创“石家枪法”,一直到清代都赫赫有名。他曾长期担任明军的武术教习,并直接上阵打仗,所以他的功夫与明朝普通武术家迥然不同,招式路数皆立足实战,攻击力和杀伤力极强,后人称他为军旅武术家。

崇祯六年,已经年近七旬的石电寓居江苏昆山,广受门徒。曾有少林僧洪纪、洪信二人,枪法精绝,慕名前来挑战,结果双双落败在石电枪下。因已年老,接到明军的助战邀请后,他起初不愿出战,但在弟子们再三请求下,石电才同意亲自上阵。二月十二日,石电随明军包文达部进军安徽宿松,在一条山谷中与张献忠的队伍遭遇。

双方激烈拼杀,明军不敌张献忠部,指挥使包文达也被俘杀。石电面对凶悍的义军,毫无惧色,枪锋所指,舞动如飞,义军如雨打落叶纷纷被刺落马下。他的弟子赵英被敌军活捉,他舍命救出。义军人多势众,一层倒下又围一层,石电自早上战至午时,战马被砍死,长枪在激烈拼杀中折断。他下马步战,手舞短刀,人不敢近。有人报知张献忠,张大怒,传令射死。

石电临行时,未能领到盔甲,此时吃了大亏。义军远远围定石电,乱箭齐发,可怜石电一世英雄,身中最后死在张献忠手下。后来百姓去给他收尸,看见他身中数十箭,血流遍体,脑袋也被砍落在地。百姓感激他的忠义,自发给他建了祠堂。

更多文章

  • 朱元璋编了一本书, 不识字的人家里都有这本书, 有了它罪减一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时期的识字课本,朱元璋母亲识字吗,朱元璋临终遗言书籍

    朱元璋自明朝开国以来,朱元璋就不断地诛杀贪官和开国功臣们,仅“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就诛杀了超过五万人,对待贪官更是手段残忍。到了洪武十九年,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任满,大部分官员都被杀掉了。而且朱元璋对贪官采用了剥皮实草的处绝方式,即把人皮整张剥下来,然后用草塞满,悬挂示众,甚至还把贪

  • 宋江仗以称雄的“押司”,换成今天算多大的官?说出来很难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江当押司相当于现在何职,宋江何时在郓城县做押司,宋江为什么被称为押司

    宋江著名的代表作品《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中在说到生平志向的时候,便说“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可见宋江年少的时候,也曾经非常认真地攻读过经史典籍,这是要走“学而优则仕”的路。但是很显然宋江在这条路上并没有

  • 李自成手下大将招降崇祯朝官员遭鄙视, 后来该官员被如此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崇祯与李自成,李自成手下十大将领,李自成搜出崇祯的金银财宝

    明朝官员朱庭焕,在崇祯甲戌年间(1634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工部主事,随后升迁为庐州知府。他精通当时儒家礼法,很有希望成为一代大儒。明朝十分重视孝道,著名政治家张居正就因为父亲去世没有丁忧(辞官回乡守孝)为后世诟病。朱庭焕在任上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他请求解除一切官职,回乡为父母守孝三年。等守丧期满,

  • 宋太宗赵光义传下1件东西,祸害了北宋100多年,幸亏被岳飞扔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光义宋太祖,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人现在还有吗,宋太祖为何传位给赵光义

    宋朝立国之初到彻底终结,可以说一直面临着封建时代最为严重的边患。辽国、西夏、吐蕃、金国、元朝,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虎视眈眈,谁都想在宋朝版图上咬一口。偏赶上宋朝的崇文抑武制度,武将阶层萎靡不振,束手束脚,对哪一个对手都不能占据上风。几百年的时间里,宋朝一直提心吊胆,对外战争一直拖泥带水,窝窝囊囊,丝

  • 明朝最大“捡漏王”刘伯温:能在死后封神,全靠这一家三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的刘伯温是怎样死的,明朝第一神人刘伯温,刘伯温为什么在明朝那么厉害

    不知道什么时候网上出现了这么几句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您还别说,是挺押韵的,但本着对历史的好奇心,笔者查了查刘伯温这个人,不是说我不知道,而是在我的印象里,一统天下貌似和刘伯温并没有什么关系。好了,咱们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借这

  • 明朝后宫:虽然张皇后是一夫一妻,但晚景也很悲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第一名张皇后,历史上的明朝张皇后,明朝皇帝对张皇后的评价

    哪个朝代不是后宫佳丽三千,都围着皇帝邀宠呢。这是几千年的一夫多妻,皇权至高的结果。要说,也有例外,明孝宗朱佑樘,就是一个例外,他只取了一个老婆张皇后。古今中外,他算是最早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据说,明孝宗的生母纪氏,本是宫中专职守内藏的女史,也有说她是专管皇帝小金库的女官,一次偶然机会,得到宪宗临幸

  • 从《清平乐》看宋朝生活百态(1):宋朝官帽上的那一对“翅膀”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最突出的三个特点,从清平乐看宋朝的社会风情,宋朝历史上的趣事

    宋朝百官常朝视事所穿的朝服基本承袭唐代的款式,即曲领大袖,下裾加一道横襕,腰间束以革带,头戴幞头,脚穿靴或革履。这里着重说一说幞头。幞头是由幅巾发展而来的。古时候,那些身份低贱的人是不能戴冠冕的,为了免除披头散发的现象,他们就以幅巾包头。李贤在《后汉书·鲍永传》中注:“幅巾,谓不着冠,但幅巾束首也。

  • 明朝的廷杖文字狱背后真相,竟是受这两个朝代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第一条恐怕很难被当事人承认。大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还是吴王的朱元璋就传檄天下,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他还明确指出:自古以来就是帝王居中国而治天下,夷狄处外围而奉中国,没听说有夷狄可以替天行道,号称中国让四海臣服的。很显然,在这篇政治宣言中,未来的皇帝以中华文明的复兴者自

  • 武则天为什么是无字碑,是功过相抵?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的无字碑为何无字,武则天为什么不立无字碑,武则天为啥给自己留下一个无字碑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传奇的女性。她经常在生死边缘挣扎。如果她不小心的话,就会掉进深渊的。据我们所知,她有多少次差点被李世民杀害。却总是奇迹式的生存了下来,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武则天在后宫之中有很多的敌人,这些人都想把她置于死地,因为他长得太漂亮了,那个古代皇室之中的贵族,他们不缺权利也

  • 武则天杀害亲女儿,绝对是伪历史,史料对比和政治斗争分析见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初唐历史,及武则天杀女事件,主要有四本史料可以参考,按成书时间先后,分别有《唐会要》、《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我们对这四部史料,做一个简单分析。1.四部史料记载①《唐会要》《唐会要》是唐德宗时期的士曹参军苏冕的个人作品,新旧唐书中,都有苏冕个人传记,以表彰他的《唐会要》贡献。《唐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