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清平乐》看宋朝生活百态(1):宋朝官帽上的那一对“翅膀”是怎么来的?

从《清平乐》看宋朝生活百态(1):宋朝官帽上的那一对“翅膀”是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871 更新时间:2024/1/22 0:39:37

宋朝百官常朝视事所穿的朝服基本承袭唐代的款式,即曲领大袖,下裾加一道横襕,腰间束以革带,头戴幞头,脚穿靴或革履。

这里着重说一说幞头。

幞头是由幅巾发展而来的。古时候,那些身份低贱的人是不能戴冠冕的,为了免除披头散发的现象,他们就以幅巾包头。

李贤在《后汉书·鲍永传》中注:“幅巾,谓不着冠,但幅巾束首也。”在《后汉书·韦著传》中注:“巾,幅巾也。既服冠冕,故解幅巾。”

因为幅巾使用方便,到了东汉年间,贵族阶层,特别是那些喜欢隐世的名士,为追求自由,不拘于礼术,也爱上了戴幅巾。《后汉书·符融传》就记载:“融幅巾奋袖,谈辞如云。”而陶渊明“取头上葛巾漉酒”更是成了千古美谈。

按唐杜佑《通典》所记载,名士们不但喜欢上了戴幅巾,甚至以戴幅巾为雅事:“后汉末,王公名士以幅巾为雅,是以袁绍崔钧之徒,虽为将帅皆着缣巾。”

《后汉书·袁绍传》说袁军当时“惊扰大溃,绍与谭等幅巾乘马,与八百骑渡河”。袁绍手掌兵权,身居高位,来不及冠服乘车,就戴着幅巾乘马逃窜。

而《郑玄传》记载:“玄不受朝服,而以幅巾见。”则说明幅巾已经成了士大夫的常服。而《北周书·武帝纪》记载,宣政元年(578年)三月,北周武帝“初服常冠,以皂纱为之,加簪而不施缨导,其制若今之折角巾也”。即北周武帝作为一国之君也把幅巾戴在了头上。

宋俞琰《席上腐谈》的卷上也记载:“幞头起于周武帝,以幅巾裹首,故曰幞头。幞字音伏,与幞被之幞同,今讹为仆。”不过,《席上腐谈》上也说了,“周武帝所制不过如今之结巾,就垂两角,初无带”,那时的幅巾还不能算是幞头。

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卷一说:“幞头一谓之四脚,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也就是说,幞头比幅巾多出了两脚—四条带。

武汉周家大湾241号隋墓出土陶俑戴有二脚幞头;陕西三原隋李和墓、湖南湘阴隋墓与河南安阳马家坟201号隋墓出土俑则戴有四脚幞头,两脚系于额前,两脚垂于脑后;武汉东湖岳家咀隋墓等处出土陶俑所戴幞头不但有四脚,而且发髻部分已经隆起。这就说明隋朝是幅巾进化成幞头的重要时期。

事实上,最早将幅巾与幞头联系在一起的就是《隋书》卷一二《礼仪志七》:“用全幅卑而向后模发,俗人谓之揆头。”

唐杜佑《通典》则说幅巾“俗谓之幞头”。

到了唐代,幞头和缺鈚(胯)袍、閟带、长豄(腰)靴等行头成了从皇帝到平民所有男子常服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即便是全身赤裸进行相扑表演的力士,头上仍然裹着幞头。

幞头在唐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幞头脚的变化上。

幞头脚开始只是系在脑后的两根带子的剩余部分,因为软而下垂,故名“垂脚”或“软脚”。后来人们为了追求美观,有意将这部分加长,出现了所谓的“长脚罗幞头”。

这“长脚罗幞头”耷拉在脑后肩背上,戴幞头的人在左顾右盼间,“长脚”便显得飘逸潇洒,非常好看。

可是,又有标新立异者制作出了硬脚幞头,这硬脚幞头从脑后翘起,更显精神。

《朱子语类》卷九一称:“唐宦官要常似新幞头,以铁线插带中。”在幞头脚上装上了铁丝的骨架,幞头脚便坚硬翘起了,故又名“翘脚”。

这种新款式的硬脚幞头经过皇帝的推行,很快就成为社会的主流。宋毕仲询《幕府燕闲录》云:“自唐中叶以后,谓诸帝改制,其垂二脚,或圆或阔,周丝弦为骨稍翘矣。臣庶多效之。”

硬脚之外,更有人在脚上饰以簪花金钗,美轮美奂。

宋程大昌《演繁露》卷一二云:“至昭宗乾符初,教坊内教头张口笑者,以银捻幞头脚上簪花钗,与内人裹之。上悦,乃曰:‘与朕依此样进一枚来。’上亲栉之,复揽镜大悦。由是京师贵近效之。”

到了五代时期,翘脚幞头不但广泛流行,甚至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帝王专用的“朝天幞头”。

《云麓漫钞》就说:“五代帝王多裹朝天幞头,二脚上翘。”

到了宋朝,君臣都以幞头为正规官服。《宋史·舆服志》说:“国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脚,乘舆或服折上焉。其初以藤织草巾子为里,纱为表,而涂以漆。后唯以漆为坚,去其藤里。前为一折。平施两脚,以铁为之。”

出现“平施两脚,以铁为之”的现象,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发明。

宋太祖赵匡胤是通过黄袍加身当上皇帝的,对朝臣们在上朝的时候窃私语的现象特别反感,为了杜绝这一现象,他想了一个招儿:让人用铁片穿入幞头脚内,左右各有一尺多长,官员们只能面对面交谈,不能并排着交头接耳私聊,否则,脑袋稍一晃动,幞头就会啪啪啪互相打脸。

1999年,泰州市一职中工地发掘出宋朝蒋师益的墓,里面就出土有一顶这种平脚幞头:以罗纱为表,外髹以黑漆,展脚用粗铜丝制作骨架,上缠网状细铜丝,通高21厘米,通长120厘米。帽身左右宽16.5—18厘米,前后宽22厘米,帽体直径为18厘米,单翅长53.5厘米。

毫无疑问,戴上平脚幞头,就像人的脑后长了两根又细又长的角一样,非常滑稽可笑。但皇帝自己率先戴在头上做出了榜样,群臣还能说什么呢?

有一则小故事,足以充分表达出臣子在戴上这样一个幞头时是何等的不自然:有一次,宰相寇准微服私访,以为自己的装扮天衣无缝,百姓绝对看不出自己的身份。可是,一个老头子一眼就看穿了他是朝廷重臣。寇准大感疑惑,不知破绽出在哪儿,虚心请教。老头子说:“很简单,刚才看你通过狭巷时侧着身子左顾右盼,像是生怕有东西碰着你的帽子。你要不是常戴长翅的官帽,又怎会不自觉地有这种反应呢?”

更多有关宋朝内容,敬请关注《熬通宵也要读完的大宋史》,京东满100减50,当当4.38折抢购,天猫套装3.9折!

更多文章

  • 明朝的廷杖文字狱背后真相,竟是受这两个朝代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第一条恐怕很难被当事人承认。大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还是吴王的朱元璋就传檄天下,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他还明确指出:自古以来就是帝王居中国而治天下,夷狄处外围而奉中国,没听说有夷狄可以替天行道,号称中国让四海臣服的。很显然,在这篇政治宣言中,未来的皇帝以中华文明的复兴者自

  • 武则天为什么是无字碑,是功过相抵?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的无字碑为何无字,武则天为什么不立无字碑,武则天为啥给自己留下一个无字碑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传奇的女性。她经常在生死边缘挣扎。如果她不小心的话,就会掉进深渊的。据我们所知,她有多少次差点被李世民杀害。却总是奇迹式的生存了下来,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武则天在后宫之中有很多的敌人,这些人都想把她置于死地,因为他长得太漂亮了,那个古代皇室之中的贵族,他们不缺权利也

  • 武则天杀害亲女儿,绝对是伪历史,史料对比和政治斗争分析见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初唐历史,及武则天杀女事件,主要有四本史料可以参考,按成书时间先后,分别有《唐会要》、《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我们对这四部史料,做一个简单分析。1.四部史料记载①《唐会要》《唐会要》是唐德宗时期的士曹参军苏冕的个人作品,新旧唐书中,都有苏冕个人传记,以表彰他的《唐会要》贡献。《唐会要》

  • 李世民下了地狱,为何反而增长了20年寿命?看看他的前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世民死后打入无间地狱是真的吗,李世民真实成长经历,真实李世民实力

    李世民 但是李世民的人生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古籍上有过记载,李世民曾经在30多岁的时候得过大病,哪怕把整个京城最好的郎中叫来也没有效果,最后竟然撒手人寰,去世了。后面这段就可以说是神话了,说的是李世民死后,和其他游魂一样,孤零零的走在黄泉路上。但是这个时候突然有人拉住了他,这个人自称崔判官,是地府的

  • 诗圣杜甫的现实人生:盛世的红利与他无关,乱世的代价却由他分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杜甫是诗圣为什么他的诗成为诗史,诗圣杜甫的一生全在他的诗里,听完诗圣杜甫的一生感悟

    杜甫生长于中国古代少见的黄金时代。公元712年,杜甫出生。同一年,大唐皇帝名义上易主:唐睿宗李旦把帝位传给了儿子李隆基;下一年,李隆基通过政变清除太平公主、实质性掌控政权后,把年号改为“开元”,拉开了自己“开创新纪元”的序幕。因此,杜甫的成长期,正好与史上最为蓬勃向上、全面兴盛的辉煌年代——开元盛世

  • 武则天欲杀袁天罡,为了保命袁天罡说了8个字,岂料泄露了天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封建时期,中国每一个开国皇帝的身上似乎都有说不尽的谜题,她们的出生在史书上始终带有着迷幻的色彩。传说记载刘邦是赤帝之子,斩白帝起义;朱元璋出生时整个屋子都大放光彩等等。他们用神秘为自己的君王权力添加看不见的威权,自称天之子。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女皇帝武则天,这个女子身上也带有极为神秘的色彩,而

  • 唐朝是北方黄酒处在了酒历史的最繁荣的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黄酒,唐朝的酒多数是黄酒还是清酒,唐朝延续至今的酒

    (唐代版图示意图)现如今的西安城,就是历史上的长安城,是现代中国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也在以唐文化为核心元素之一恢复再造城市的繁荣,唐元素的文化开发呈现一片繁荣。历史进入唐时期,也就进入了现代历史学家将其划分的“近古”阶段,北方黄酒北土近古正是取意这一阶段的历史而命名的北方黄酒高端品牌。(西安曲江大唐不

  • 武则天为什么杀死孙女,李仙蕙公主墓被挖,揭开唐朝皇室的丑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武则天和李仙蕙,武则天为啥要杀长子与二子,武则天杀唐宗室图片

    皇家总是会有很多的说不清楚的传闻,就像武则天杀了自己的亲孙女又是为了什么,这件皇室的丑闻到底是真的是假的,也有待我们去发现。这里说的武则天的亲孙女应该是他的儿子唐显宗生下的第七个女儿李仙蕙,她被称为永泰公主。在这个公主的坟墓被挖掘之后,然而并没有能够揭开皇室的丑闻,然而让这件事变得更难懂了因为永泰的

  • 唐朝河南籍名将刘仁轨:我也想低调,可是霓虹和百济,它不允许啊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刘仁轨实力,刘仁轨赵炳万,刘仁轨真人照片

    结果是不翻不知道,一翻吓一跳。老刘(刘仁轨)是一个在历史里相对比较低调的汉子,以至于非常热爱唐朝历史的骆驼,都没怎么听过他。不过在翻看他的简历之后,骆驼认为,我今生有可能会忘记豆腐卤肉扣碗的味道,但是一定不会忘记老刘的名字,并且骆驼有理由相信,在看完这篇文章以后,你们也会和我一样。汉朝的国祚,绵延了

  • 太平公主帮李隆基登上皇位,为何他即位后第一时间要除掉太平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隆基诛杀太平公主,李隆基个人简历,太平公主真的要毒死李隆基么

    唐朝作为中国历史上非常繁容和辉煌的一个时代,自然也有着波澜壮阔的历史,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去看看唐朝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女性人物,太平公主。她有着绝对的皇室血统和政治权利,并且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根据史书爆料,当时的人们称太平公主为拥有一切的女人。据野史记载,得出太平公主的原名为李令月。权力越大的人,越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