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没钱葬家人,邻居刘继祖送块坟地给他,他称帝后怎么报恩的

朱元璋没钱葬家人,邻居刘继祖送块坟地给他,他称帝后怎么报恩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4909 更新时间:2024/1/20 6:19:54

朱元璋会这么简朴其实跟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他祖上世世代代务农,他1328年出生的时候,家里还是一贫如洗,早早辍学就到了地主刘德家当放牛娃,从出生起就贫苦的他早就树立起节约是美德的观念,即使后来当了皇帝也难改。

刘德是朱元璋小时候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里面几次提到他和幼年朱元璋几个小故事,1344年,朱元璋已经16岁,但这一年对他和很多人来说不是一个吉祥年,他的家乡安徽濠州发生了百年一遇的旱灾。

古人都靠自己中的庄稼自给自足,可这年的旱灾让很多庄稼汉都没有收成,在粮食这么紧张的时刻,蝗灾偏偏又来祸害为数不多结果的庄稼,这样下来老百姓更加没饭吃,很多人都饿死,朱元璋的家人也不能幸免,他的父母、大哥、大哥的儿子都被饿死,家里活着的人只有他和二哥。

人死了要下葬,朱元璋穷得连安葬一家人的棺材本都拿不出,他想来想去只有地主刘德还有点资本可以借钱。朱元璋跪在刘德面前低声下气地要求借钱。

刘德是只貔貅,钱只要进了他的裤腰带就不会出来,朱元璋一个下人他怎么会看得起,更何况朱元璋还没当皇帝,刘德也不知道朱元璋日后还不还得起。朱元璋没有办法只好草席裹尸,将家人的尸体抬着到处走,希望有好心人帮帮他们。

就在这时,刘德的邻居刘继祖伸出了援手,刘继祖也是一个地主,但他比较善良,看着朱元璋可怜,就对他说:”我有一块比较地,你们可以在那里埋葬你的家人,只是这块地比较偏僻,你要是不嫌弃就去吧。“朱元璋听了之后,立马跪下来对刘继祖磕头道谢。

朱元璋和二哥埋好父母之后,他们决定鸡蛋不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兄弟两至少得活一个,二哥要去外地谋生,朱元璋决定留在家乡,二人至此分道扬镳。朱元璋去到皇觉寺当和尚,在这里混得一口饭吃。可是朱元璋才当和尚50几天,皇觉寺也因为饥荒没有饭可以吃,住持让他们没人拿着个破碗去化缘,实际上就是沿街乞讨,朱元璋也要去。

朱元璋在讨饭的过程中见识到大江南北的英雄豪杰,眼界变开阔了,还收到了发小汤和的信,信里面要朱元璋来参加红巾军,因为他在里面做了千户可以照顾他。对于什么都没有的朱元璋来说,去哪都是去还不如投奔发小,就拿着这封信去了。

朱元璋一到红巾军,郭子兴看到朱元璋奇特的相貌就觉得他不同凡响,把他留在身边当亲兵,朱元璋就像郭子兴的吉祥物一样,自从他当了郭子兴亲兵,郭子兴每次打仗都打赢,而且他还很会调解人际关系,“子兴与德崖龃龉,太祖屡调护之”郭子兴和孙德崖总是闹矛盾,每次都是朱元璋调和二人关系。

朱元璋并非池中物,他一步步得到高升,直到1368年,40岁的他在南京称帝。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不忘家乡父老,找了个日子衣锦还乡,很多乡亲都拉着他的手忆往昔,只有刘德不敢。朱元璋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的刘德,刘德都不敢看他一眼,朱元璋却没有把以前的事放在心上,还赏了他几十亩地和免除赋税。刘继祖此时已经去世,朱元璋叹了一口气,追风刘继祖为义惠侯,并准许他的后人世袭爵位,一辈子荣华富贵。

更多文章

  • 张献忠征战安徽,碰上了明朝武林第一高手,结果把张献忠打惨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打败张献忠的女将,张献忠湖广填四川,明末张献忠称帝

    荥阳之会后,各路义军分兵作战,经略各地。张献忠的队伍浩浩荡荡杀进安徽。崇祯八年的正月十五,大雾弥天,张献忠突然出现在凤阳城下,指挥大军攻城。守将朱国相急忙指挥抵抗,结果城中早已混进了大量卧底,乘乱打开城门,凤阳沦陷。张献忠得意洋洋在城头上竖起“古元真龙皇帝”的大旗,又一把火烧了朱元璋的祖陵,这才扬长

  • 朱元璋编了一本书, 不识字的人家里都有这本书, 有了它罪减一等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时期的识字课本,朱元璋母亲识字吗,朱元璋临终遗言书籍

    朱元璋自明朝开国以来,朱元璋就不断地诛杀贪官和开国功臣们,仅“胡惟庸”案和“蓝玉”案就诛杀了超过五万人,对待贪官更是手段残忍。到了洪武十九年,从中央到地方,已经很少有人能够做到任满,大部分官员都被杀掉了。而且朱元璋对贪官采用了剥皮实草的处绝方式,即把人皮整张剥下来,然后用草塞满,悬挂示众,甚至还把贪

  • 宋江仗以称雄的“押司”,换成今天算多大的官?说出来很难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宋江当押司相当于现在何职,宋江何时在郓城县做押司,宋江为什么被称为押司

    宋江著名的代表作品《西江月·自幼曾攻经史》中在说到生平志向的时候,便说“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可见宋江年少的时候,也曾经非常认真地攻读过经史典籍,这是要走“学而优则仕”的路。但是很显然宋江在这条路上并没有

  • 李自成手下大将招降崇祯朝官员遭鄙视, 后来该官员被如此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崇祯与李自成,李自成手下十大将领,李自成搜出崇祯的金银财宝

    明朝官员朱庭焕,在崇祯甲戌年间(1634年)考中进士,被授予工部主事,随后升迁为庐州知府。他精通当时儒家礼法,很有希望成为一代大儒。明朝十分重视孝道,著名政治家张居正就因为父亲去世没有丁忧(辞官回乡守孝)为后世诟病。朱庭焕在任上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他请求解除一切官职,回乡为父母守孝三年。等守丧期满,

  • 宋太宗赵光义传下1件东西,祸害了北宋100多年,幸亏被岳飞扔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光义宋太祖,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人现在还有吗,宋太祖为何传位给赵光义

    宋朝立国之初到彻底终结,可以说一直面临着封建时代最为严重的边患。辽国、西夏、吐蕃、金国、元朝,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家虎视眈眈,谁都想在宋朝版图上咬一口。偏赶上宋朝的崇文抑武制度,武将阶层萎靡不振,束手束脚,对哪一个对手都不能占据上风。几百年的时间里,宋朝一直提心吊胆,对外战争一直拖泥带水,窝窝囊囊,丝

  • 明朝最大“捡漏王”刘伯温:能在死后封神,全靠这一家三口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明朝的刘伯温是怎样死的,明朝第一神人刘伯温,刘伯温为什么在明朝那么厉害

    不知道什么时候网上出现了这么几句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您还别说,是挺押韵的,但本着对历史的好奇心,笔者查了查刘伯温这个人,不是说我不知道,而是在我的印象里,一统天下貌似和刘伯温并没有什么关系。好了,咱们废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借这

  • 明朝后宫:虽然张皇后是一夫一妻,但晚景也很悲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朝第一名张皇后,历史上的明朝张皇后,明朝皇帝对张皇后的评价

    哪个朝代不是后宫佳丽三千,都围着皇帝邀宠呢。这是几千年的一夫多妻,皇权至高的结果。要说,也有例外,明孝宗朱佑樘,就是一个例外,他只取了一个老婆张皇后。古今中外,他算是最早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据说,明孝宗的生母纪氏,本是宫中专职守内藏的女史,也有说她是专管皇帝小金库的女官,一次偶然机会,得到宪宗临幸

  • 从《清平乐》看宋朝生活百态(1):宋朝官帽上的那一对“翅膀”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宋朝最突出的三个特点,从清平乐看宋朝的社会风情,宋朝历史上的趣事

    宋朝百官常朝视事所穿的朝服基本承袭唐代的款式,即曲领大袖,下裾加一道横襕,腰间束以革带,头戴幞头,脚穿靴或革履。这里着重说一说幞头。幞头是由幅巾发展而来的。古时候,那些身份低贱的人是不能戴冠冕的,为了免除披头散发的现象,他们就以幅巾包头。李贤在《后汉书·鲍永传》中注:“幅巾,谓不着冠,但幅巾束首也。

  • 明朝的廷杖文字狱背后真相,竟是受这两个朝代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第一条恐怕很难被当事人承认。大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十月,还是吴王的朱元璋就传檄天下,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他还明确指出:自古以来就是帝王居中国而治天下,夷狄处外围而奉中国,没听说有夷狄可以替天行道,号称中国让四海臣服的。很显然,在这篇政治宣言中,未来的皇帝以中华文明的复兴者自

  • 武则天为什么是无字碑,是功过相抵?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武则天的无字碑为何无字,武则天为什么不立无字碑,武则天为啥给自己留下一个无字碑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位非常传奇的女性。她经常在生死边缘挣扎。如果她不小心的话,就会掉进深渊的。据我们所知,她有多少次差点被李世民杀害。却总是奇迹式的生存了下来,所谓:“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武则天在后宫之中有很多的敌人,这些人都想把她置于死地,因为他长得太漂亮了,那个古代皇室之中的贵族,他们不缺权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