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是得位不正,为何朱棣的口碑却要比李世民差?

同样是得位不正,为何朱棣的口碑却要比李世民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514 更新时间:2024/2/5 11:42:59

虽然两位君王都堪称是一代明君,也都在各自的带领之下大唐王朝、大明王朝都逐渐走上鼎盛,可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便是一样得位不正的二人,朱棣的口碑却明显要比李世民差的多,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那便是在对待臣属之上。唐太宗李世民讲究以宽治国,即便是对待曾经从属于太子李建成一党的魏征等人也是待之深厚。反观朱棣则喜欢用重典治世,对于侄子建文帝的留下的臣属一如方孝孺的诛十族惨案、解缙之死,并且在位期间还设置东厂,加强对文武百官的监视,为了能够加强统治更是迁都北京,也都损害了南方文人集团的利益。而也正是这种对待臣属的区别,导致朱棣得罪了占据舆论的文人士大夫集团。也正是在这种文人诛心之下,同样在夺权成功之后,李世民虽然对自己的子侄一概据不放过,全部诛杀;却因为他的“宽厚”而被大书特书,将玄武门之变塑造成一个白璧微瑕的小污点;而朱棣虽然对于子侄没有诛杀,一如建庶人被囚禁几十载,却被大书特书放大成了残暴不仁。

其次,在当政之后的结果上。李世民、朱棣都是不可多得的当道明君。但是即便是当道明君,也有高下之分,而一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便是唐太宗本人地位的体现。而李世民在位期间,平定突厥,亲征高句丽,周围的少数民族政权无不臣服,经济上也是颁布一些列的法典,促进经济发展,并且在取才之上大开学堂,完善科举制度,而天可汗的名号也便是他治下贞观之治的体现;至于明成祖朱棣,虽然在任内五次北伐,将蒙古部族打败,并且组织了郑和 下西洋,也极大的宣扬了明朝的国威,使得朝贡国家日渐增加,在文化上也编纂了世界有史以来的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可以说二人都是功勋卓绝,但是在历史上我们常常是以历史结果作为依据的。单纯的从历史记载而言是可以被篡改的,但是就结果而言,却是无法篡改的。而不只是史官,包括我们对于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正是基于他所给历史带来的结果,我们能够看见事实上唐太宗在创造民族性格上更加出色,而历史的残酷性、历史的现实主义也决定了这种对比的结果。

参考资料:《新唐书》

《明史》

更多文章

  • 同样是开国皇帝,为啥刘邦、李渊是高祖,赵匡胤、朱元璋是太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赵匡胤朱元璋谁厉害,刘邦朱元璋李渊到底谁最强,刘邦李渊朱元璋三人谁更厉害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一个确凿的说法,目前比较多的也只是推测而已,笔者在此就讲述一下自己的推测。首先是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刘邦,其实不应该叫汉高祖,而应该叫汉太祖,现在流传的汉高祖刘邦之名,追根溯源其实还要从司马迁说起,司马迁曾经写过一本《史记》,其中,关于汉高祖的章节被称呼为高祖本纪,也就是从这时

  • 元朝和明朝之间,其实还有一朝代?其后人现居海外,坚持说普通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元朝和明朝哪个强,元朝跟明朝中间的朝代,元朝与明朝相隔多少年

    说起这个朝代就要先来说一下元朝灭亡原因,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他们在后期的统治中,鱼肉百姓、疯狂敛财,百姓苦不堪言,由于宫廷内斗、朝廷混乱,元朝统治岌岌可危。此时一个叫明玉珍的湖南人带领贫苦百姓开始起义,他在1353年的出山大战中大败元军,经过十年征战,明玉珍所到之处人心皆向,他当时平定多方地区

  • 元朝建立之后,建立了多元的法律体系,这种体系存在哪些弊端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元朝的法律是什么,元朝法律主要特点,元朝创立了什么制度来管辖地方

    一、元朝时期的司法制度元朝时期的法律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与完善过程,元世祖在平定南宋后对混乱的法制状况,"始定新律,颁之有司,号曰至元新格"。到仁宗即位后,又将《至元新格》内有关风纪等内容单独列出,辑录成书,号《风宪宏纲》。时至英宗,又在前代帝王的基础之上加以损益,成《大元通制》,其中主要包含了诏制

  • 元朝严密监控百姓,为什么朱元璋却说,元朝“以宽失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元朝是被朱元璋消灭的吗,朱元璋说元朝以宽仁治天下,朱元璋拿下金陵对元朝的影响

    (朱元璋画像)其一,我们知道,古代统治者都追求“德政”。尧舜时期的德政,是后期历代统治者的样板,是历代统治者积极追求的目标。如果某个皇帝实施德政,那么他在历史上必将留下令名,从而成为历代皇帝学习的榜样。比如汉文帝、宋仁宗,明孝宗等,就被后世反复提起。既然德政很重要,宽厚仁爱很重要,反过来,严刑峻法与

  • 他是皇后的叔叔,也是宋朝的名臣,却在死后被开棺割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最悲惨的皇后,宋朝名臣名将一览表,宋朝开棺

    历史上对韩侂胄的评价也是很两极化的。有人说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主张伐金,结果战败,误国误民;也有人说,在那个时代背景,没有对与错,只有“和”“战”两种主张,而主战的这一方,又恰恰是比较爱国的一方。不管韩侂胄是忠臣还是佞臣,他为北宋的繁荣发展还是做出了贡献的。皇后韩氏在位时,韩侂胄也算是有可以撑腰的

  • 为除掉这个家族,明朝军队深入不毛之地、断水断粮,也要追击千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洪武初年,元惠宗北奔应昌,依然想着恢复实力,以图中原。明太祖朱元璋连续用兵,逐个消灭了盘踞在内地的元朝残存势力,夺取了辽东、漠南、甘肃等一些地方。朱元璋剧照朱元璋承认元朝的封建正统地位,对其治绩予以肯定朱元璋在洪武初年曾多次发表文告,阐明明朝统治集团对元朝的态度。这些文告以及有关文件充分肯定元朝是中

  • 为什么李自成和张献忠在明朝时期那么顽强,对上满清却不堪一击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自成张献忠起义,明军和李自成哪个更强

    简单说来,李自成、张献忠都坚持了初心,但是明朝和清朝的实力却长江后浪推前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从起义到最后失败,总体实力变化都不大,甚至说后期的实力要强于崛起时的实力,战斗力总体上是在线的。但是,明朝后期的军队,基本都是磨洋工不干活,喜欢“打活仗”。而且很多管军和民军都是乡里乡亲

  • 为什么朱棣攻下南京之后,大多数臣子都支持他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在南京当皇帝多少年,刘伯温是朱棣的臣子吗,朱棣是如何一步步打入南京的

    首先我们来说说朱棣为什么要起兵,又为什么要能攻打下应天。这要从朱元璋的分封制度说起。朱元璋贫苦出身,打下来江山之后,就担心人家夺取他朱家的江山,外人始终是外人,还是他们朱家自己人靠谱。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朱元璋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了,就是分封诸王,他把自己的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封到各地,分驻

  • 元朝曾有97年的历史,但为何少有人提及?这3点原因,后人难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元朝的历史资料真的很少吗,元朝为什么历史资料不多,元朝历史事件讲解

    唐、宋、元、明、清,是如今国人最为熟悉的5个历史朝代。这5个朝代,是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段历史,随着文化教育与历史文化的普及,很多人已经知道了很多朝代的历史故事。但,在这5个朝代当中,却有一个朝代几乎是很少有人提及。这当中的原因也是值得人们仔细体会!这个很少被人提及的朝代,就是元朝。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

  • 为什么朱元璋能够从一个放牛娃成为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为什么能成为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是最牛的皇帝吗,朱元璋一个穷苦放牛娃的逆袭之路

    那么朱元璋为什么能从一个放牛娃,一个和尚成为皇帝呢?顺天应人元朝统一天下手,实行种族制度,汉人处在最底层,根本不把汉人当人看,是下等人,早就引起了人民的不满,加上元朝统治末年,天灾不断,而元朝统治者又对人民收取苛捐杂税,进一步激起了民愤,终于忍无可忍的人民揭竿而起,各地烽火不断,红巾军不断的冲击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