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宋朝续命并非赵构?4人起了关键作用,其中1人只是个渔民

为宋朝续命并非赵构?4人起了关键作用,其中1人只是个渔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388 更新时间:2024/1/16 9:54:08

两宋交替背景

1130年,金朝派4路大军侵略南宋,第一路挞懒领兵主要方向是山东、淮北地区;第二路是完颜宗弼率军进攻河南商丘,准备南下渡江,直取建康,主要目标就抓获赵构。第三路大军管勾太原府路兵马事拔离速与大将马五统兵入河南,再南进过江;第四路完颜娄室率军进攻陕西。

且说完颜宗弼(金兀术)这一路军,进展非常顺利,很快攻下临安。赵构让刘光世率兵迎击,但金军却沿途抢掠,宋军居然不敢与金军作战。不久金兀术占领秀州,也就是现在浙江嘉兴。当金军游骑出现在平江府附近时,宋朝两浙宣抚使周望竟放弃守城,逃入太湖,知府汤东野跟着逃跑了。

金军胜利来得太顺利了,进入平江府,继续抢掠焚烧。不过金兀术的目标是找赵构,并非久留在浙江一带。这就是金朝战略失误,如果后续部队再紧拉跟上来,在两浙一带巩固其实力,赵构必然被捉。

不过金兀术率军边抢边北撤,看到金军有北撤的迹象后,韩世忠即率领8000人,并招募了在一百多艘,重新回到镇江防守,想阻断金军北撤的道路。金军到达镇江时,韩世忠已经驻守在焦山寺,封锁其通道。此时韩世忠与金兀术就开始历史上有名的争夺战。

决定性战役

金兀术看到金军无法后撤,于是就派人到韩世忠军中递上交战牌,约定交战日期。到了交战日期后,宋金都派出精锐水师,在长江上展开激战。韩世忠率水军在在水上“乘风使篷,往来如飞。”

金兀术与韩世忠交战数次,没有分出胜负。韩世忠与妻子梁红玉,越战越勇,梁红玉亲击鼓鼓,最后金军没想到,人数占优的金军居然打不过韩世忠八千宋军。

金兀术知道韩世忠不好惹,于是派人向韩世忠求请,金兀术愿意把江南掠夺的财富和人口全给韩世忠,只要韩世忠让开路,让金军渡江即可。但金兀术的条件被韩世忠拒绝。

金兀术又提出给韩世忠良马,让韩世忠放行,同样也遭到了拒绝。

在山东潍坊的挞懒听说金兀术受阻于江南,就派一队人马就淮东支援金兀术。金兀术见镇江无法渡江,于是就指挥船只溯江西上,再找突破口。

韩世忠也率军沿着长江北岸与金军并行,而且两军边打边往西走,最终将金军围进了黄天荡。

黄天荡这个位置距离建康只有70里路,是一处死水港。韩世忠命令宋军以船只堵住了出口,金军多次想突围出去都失败了,金军被困黄天荡20多天。如果没有奸细给金军指出沿老颧河故道可到达秦淮颧河故道30多里,恐怕金军要全军覆灭于此。

很快金军趁着夜黑逃出黄天荡,到了建康府。第二天一早,宋军一看金军逃走,再次追击,在建康北面再次堵住了金军的退路。

此时江北有一支金军援兵,江南则由金兀术的主力,韩世忠的船队则横跨在中间江面上。韩世忠将铁链穿上大钩,交付骁健军卒,以钩曳敌船。第二天早上,金军船队经过时,想突破宋军防线,再次渡江北撤。

韩世忠下令宋军船队分为左右两只,自金军船队后面发起进攻。宋军用索钩勾住一艘艘金船,随即将其弄沉。金军船深人亡,始终没有成功渡江,只得返回南岸。

金兀术见走投无路,只得再次乞求韩世忠放行,韩世忠对他说:“还我两宫,复我疆土,则可以相全。”这显然不是金兀术所能答应的。

几天后,金兀术再次请求与韩世忠见面,见面后,由于金兀术太傲慢,韩世忠一生气箭射金兀术,金兀术赶紧带兵驾船逃走。

金军北渡屡屡受挫,金兀术就想找到大破宋军的战船的办法。当时有一个福人向金兀术出了一条计谋,他教金军在船上铺上木板,在两侧船板上插入船浆。这种方法可以使小船平稳,并加快速度。但福建人建议这种船有风不能出来,无风才能出来。

金兀术终于迎来的无风的日子,他令小船向击,靠近一艘宋船后进行焚烧。宋军只得逃脱,金军小船就紧追不舍,一直追到数十里之外。后来到了长芦崇福院刊地,一些人帮助韩世忠袭击金船。金兀术不得不退回建康。

金兀术有10万大军,韩世忠只有8000人,却阻止了金军50多天。后来宋军失败后,才救了金兀术一命。

民兵发挥作用

金军另一支名为拔离速、马五率领金军,攻占洪州,又拿下了江西吉安等州县,进展很顺利。这一路主要追击孟太后,但没追上。

由于金军没能发挥作用,因此转攻潭州,于建炎四年二月末想北撤,但遇到了宋村牛皋率领的民兵,马五被民兵活捉。

虽然金军遇到的是宋朝民兵力量,但牛皋却是打击拔离速、马五的主要力量。也是挽救南宋命运一个人物。

难攻的城池

挞懒率领的金军攻下楚州后,知州赵立很顽强,他率领城中百姓,居然坚守城池10个月这久。如果不是没粮食吃了,恐怖金军想攻下很难。挞懒无法南进时,又被梁山泊的渔民张荣率领所击败。无论是赵立还是渔民张荣,他们两人都是抗击挞懒人物,没有此二人,南宋依然危机。

从金宋这一系列战争来看,赵构最后之所以能为宋朝续命,没有韩世忠、牛皋、赵立、张荣四人拼命抗争,恐怕赵构想续命也没机会。此后,宋金之争少了。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更多文章

  • 同样是得位不正,为何朱棣的口碑却要比李世民差?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棣跟李世民谁厉害,朱棣和李世民谁的功绩最好,朱棣对李世民的影响

    虽然两位君王都堪称是一代明君,也都在各自的带领之下大唐王朝、大明王朝都逐渐走上鼎盛,可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便是一样得位不正的二人,朱棣的口碑却明显要比李世民差的多,这又是为什么呢?首先,那便是在对待臣属之上。唐太宗李世民讲究以宽治国,即便是对待曾经从属于太子李建成一党的魏征等人也是待之深厚。反观朱棣则

  • 同样是开国皇帝,为啥刘邦、李渊是高祖,赵匡胤、朱元璋是太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邦赵匡胤朱元璋谁厉害,刘邦朱元璋李渊到底谁最强,刘邦李渊朱元璋三人谁更厉害

    对于这个问题,其实并没有一个确凿的说法,目前比较多的也只是推测而已,笔者在此就讲述一下自己的推测。首先是汉高祖刘邦,汉高祖刘邦,其实不应该叫汉高祖,而应该叫汉太祖,现在流传的汉高祖刘邦之名,追根溯源其实还要从司马迁说起,司马迁曾经写过一本《史记》,其中,关于汉高祖的章节被称呼为高祖本纪,也就是从这时

  • 元朝和明朝之间,其实还有一朝代?其后人现居海外,坚持说普通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元朝和明朝哪个强,元朝跟明朝中间的朝代,元朝与明朝相隔多少年

    说起这个朝代就要先来说一下元朝灭亡原因,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他们在后期的统治中,鱼肉百姓、疯狂敛财,百姓苦不堪言,由于宫廷内斗、朝廷混乱,元朝统治岌岌可危。此时一个叫明玉珍的湖南人带领贫苦百姓开始起义,他在1353年的出山大战中大败元军,经过十年征战,明玉珍所到之处人心皆向,他当时平定多方地区

  • 元朝建立之后,建立了多元的法律体系,这种体系存在哪些弊端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元朝的法律是什么,元朝法律主要特点,元朝创立了什么制度来管辖地方

    一、元朝时期的司法制度元朝时期的法律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与完善过程,元世祖在平定南宋后对混乱的法制状况,"始定新律,颁之有司,号曰至元新格"。到仁宗即位后,又将《至元新格》内有关风纪等内容单独列出,辑录成书,号《风宪宏纲》。时至英宗,又在前代帝王的基础之上加以损益,成《大元通制》,其中主要包含了诏制

  • 元朝严密监控百姓,为什么朱元璋却说,元朝“以宽失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元朝是被朱元璋消灭的吗,朱元璋说元朝以宽仁治天下,朱元璋拿下金陵对元朝的影响

    (朱元璋画像)其一,我们知道,古代统治者都追求“德政”。尧舜时期的德政,是后期历代统治者的样板,是历代统治者积极追求的目标。如果某个皇帝实施德政,那么他在历史上必将留下令名,从而成为历代皇帝学习的榜样。比如汉文帝、宋仁宗,明孝宗等,就被后世反复提起。既然德政很重要,宽厚仁爱很重要,反过来,严刑峻法与

  • 他是皇后的叔叔,也是宋朝的名臣,却在死后被开棺割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朝最悲惨的皇后,宋朝名臣名将一览表,宋朝开棺

    历史上对韩侂胄的评价也是很两极化的。有人说他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主张伐金,结果战败,误国误民;也有人说,在那个时代背景,没有对与错,只有“和”“战”两种主张,而主战的这一方,又恰恰是比较爱国的一方。不管韩侂胄是忠臣还是佞臣,他为北宋的繁荣发展还是做出了贡献的。皇后韩氏在位时,韩侂胄也算是有可以撑腰的

  • 为除掉这个家族,明朝军队深入不毛之地、断水断粮,也要追击千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洪武初年,元惠宗北奔应昌,依然想着恢复实力,以图中原。明太祖朱元璋连续用兵,逐个消灭了盘踞在内地的元朝残存势力,夺取了辽东、漠南、甘肃等一些地方。朱元璋剧照朱元璋承认元朝的封建正统地位,对其治绩予以肯定朱元璋在洪武初年曾多次发表文告,阐明明朝统治集团对元朝的态度。这些文告以及有关文件充分肯定元朝是中

  • 为什么李自成和张献忠在明朝时期那么顽强,对上满清却不堪一击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李自成张献忠起义,明军和李自成哪个更强

    简单说来,李自成、张献忠都坚持了初心,但是明朝和清朝的实力却长江后浪推前浪!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从起义到最后失败,总体实力变化都不大,甚至说后期的实力要强于崛起时的实力,战斗力总体上是在线的。但是,明朝后期的军队,基本都是磨洋工不干活,喜欢“打活仗”。而且很多管军和民军都是乡里乡亲

  • 为什么朱棣攻下南京之后,大多数臣子都支持他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棣在南京当皇帝多少年,刘伯温是朱棣的臣子吗,朱棣是如何一步步打入南京的

    首先我们来说说朱棣为什么要起兵,又为什么要能攻打下应天。这要从朱元璋的分封制度说起。朱元璋贫苦出身,打下来江山之后,就担心人家夺取他朱家的江山,外人始终是外人,还是他们朱家自己人靠谱。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朱元璋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了,就是分封诸王,他把自己的二十四个儿子和一个从孙封到各地,分驻

  • 元朝曾有97年的历史,但为何少有人提及?这3点原因,后人难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元朝的历史资料真的很少吗,元朝为什么历史资料不多,元朝历史事件讲解

    唐、宋、元、明、清,是如今国人最为熟悉的5个历史朝代。这5个朝代,是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段历史,随着文化教育与历史文化的普及,很多人已经知道了很多朝代的历史故事。但,在这5个朝代当中,却有一个朝代几乎是很少有人提及。这当中的原因也是值得人们仔细体会!这个很少被人提及的朝代,就是元朝。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