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彰如果不是曹操之子必能成为三国大将

曹彰如果不是曹操之子必能成为三国大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328 更新时间:2024/1/23 3:40:59

曹操手下出了很多有作为的将军,除了了诸夏侯曹,还有一个五子良将,以至于像朱灵这样的四大将之一的后将军,最后沦落到无兵可带的地步。曹操有几个儿子也很厉害,像长子曹昂,后来当皇帝的曹丕,都是有军职并且上过战阵的。但要说曹操的儿子当中谁的军事才能最强,则非曹彰莫属,如果他不是曹操的儿子,必定会成为三国时期曹魏的大将。只因为这帝王家中事不能和他人一般相提并论,这曹彰的军事才能不能尽情施展,所以也就断送了他的名将之路。

(曹彰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且看曹彰的军事能力及其潜力。

曹彰字子文,从小就善于骑射,臂力过人,徒手与猛兽格斗,不避危险。曹操曾经批评他说:“你不想读书修习圣贤之道,却喜欢骑马击剑,这只能起到一个普通人的作用,哪值得珍贵!”于是督促他学习《诗经》、《尚书》。曹彰对身边的人说:“大丈夫应当作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大将军,率领十万人马纵横大漠,驱逐戎狄,立功扬名。怎么能做专精一艺的博士呢?”曹操有一次问几个儿子的爱好,让他们各自说出自己的志向。曹彰说:“愿做将军。”曹操说:“做将军干什么呢?”曹彰回答:“披坚甲,握利器面临危难不顾自己,身先士卒,有功必赏,有罪必罚。”曹操大笑。

应该说,曹操对于儿子的发展方向和曹彰给自己的定位是不一致的。曹操希望几个年长的儿子在能够带兵打仗的同时,还能学习一些治国理政的知识,为的是将来有了国家儿子们能够很好地治理。而曹彰只是把自己定位在一个大将军,要建立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大将军才会有的功勋。还别说,历史还真给了曹彰这样的一个机会,而曹彰还真的表现出了卫青、霍去病那样的潜在能力。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代郡的乌丸族反叛,曹操任命曹彰为北中郎将,代行骁骑将军。临出发时,曹操告诫曹彰:“在家里我们是父子,接受国命就是君臣了,一举一动都得按王法办事,你可要小心谨慎呀!”曹彰北征进入涿郡境内,叛军几千骑兵突然攻到。当时曹军尚未集结,只有步兵一千人,战马几百匹。曹彰采纳田豫的计策,把车联环结成圆阵,让士兵拉开弓弩在里边守卫,用流动的士兵堵住军阵的空隙。敌军不能攻进去,就退走了。曹彰追击,亲自与敌兵搏斗,箭射敌骑,应声而倒的前后连成一串。战斗持续了大半天,曹彰的铠甲中了几箭,意气反而更加威猛,乘胜追赶败逃之敌,直到桑干河,距离代郡有二百多里。军中长史和众将都认为部队刚刚远道而来,人疲马乏,又有指令不得越过代郡,深入敌境,已是违令轻敌。曹彰说:“率军出征,只看怎样对作战有利,怎能盲目接受遥控指挥呢?敌人还没跑远,追上去就能击败他们。为服从命令而放纵敌人,就不是什么能征善战的将领。”于是上马,下令军中:“落后者斩!”一天一夜追上了敌军,交战,将敌军杀了个丢盔弃甲,斩首及俘获敌兵数以千计。曹彰超常规地加倍犒赏将士,将士们无不为此心花怒放。当时鲜卑族的首领轲比能率领几万人马观望双方强弱,见曹彰奋力冲杀,所向披靡,于是请求臣服。北方地区全部平定。

当时曹操在长安,召曹彰来行在所相见。曹彰从代郡经过邺城,太子曹丕对曹彰说:“你刚立了功,现在去面见父王,切记不要骄傲自夸,回答问题要时常显得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曹彰到了长安,按照太子所说的,把功劳都归于众将。曹操很高兴,握着曹彰的胡子说:“黄须儿竟然大出我的意料之外了!”

这次战役,曹彰表现出了一个大将应有的优秀品质:临危不乱、善于倾听他人意见,果敢英勇、身先士卒,武艺高强,善于捕捉战机,不机械地执行命令,爱惜兵将,不贪功。也许正是看到了曹彰的这些优秀潜质,曹操回京都,命曹彰兼任越骑将军,留守长安。只可惜,曹彰和许多军事将领一样,军事上很优秀,政治上却很弱智。

曹操到洛阳,生了病,驿马传召曹彰,曹彰尚未赶到,曹操已经去世。回来后,史书记载了曹彰两件事,说明了他政治上的不成熟。

《三国志》记载:曹操在洛阳逝世,贾逵主管丧事。这时曹彰从长安赶来奔丧,见到贾逵问:“先王的印绶在哪?”贾逵正颜厉色说:“太子在邺县,国家已经有了储君。先王的玺绶,不是您应当问的。”

《魏略》记载:曹彰来到洛阳,对临淄侯曹植说:“先王召我回来,是想让你继承王位的。”曹植说:“不要这样!没有看到袁氏兄弟的下场吗?”

曹丕在三年以前被立为太子,到曹操死,期间并没有反复,这说明,他说让曹植为王是假,而自己有野心才是真的。就当是的形势来说,有两个不确定性,一是拥汉复汉的势力会不会趁机联合起事?二是魏国内部曹植一派会不会作乱?曹操在确立太子问题上,从来就没有考虑过曹彰,这时候他任何的不坚决站在曹丕一方的念头,都只能证明他政治上的不成熟。那么,曹操为什么要召他回来呢?实际上就是让他看住汉献帝身边的人,或者说是不让任何人利用汉献帝,因为以魏代汉的果实已经成熟。

曹丕即王位,曹彰与诸侯各去自己的封国。黄初三年,立为任城王。黄初四年,曹彰进京朝见,因病死于京都的官邸,谥号为威。

曹彰不问魏王印绶,曹丕会不会剥夺他的兵权呢?应该说也会,因为这是维护皇权的需要。曹丕这个王位是在和兄弟们的竞争中得来的,政治上又非常敏感,他是不会长时期留下这样一个“心病”的,因为一个掌军的兄弟是会让他睡不着觉的。只不过,他可能需要一个时机,或者是借助其他大臣之口找一个理由等等。当然,这同样只是说明,曹彰若不是曹操的儿子,是有可能成为一员有作为的大将的,只可惜他生在了帝王之家。

曹彰被封为任城王,这是所有大将军想都不敢想的爵位,但这种爵位并不是以功获得的,只要是皇帝的儿子或者是兄弟都有可能得到,相反,当成为皇子或者皇弟时,这兵反而就不能带了。不能带兵打仗,曹彰的将军之路就此断送,真不知道这对于曹彰个人来说是有幸还是不幸?!

更多文章

  • 三国诸侯打仗靠什么供养军队?曹操无奈盗取陵墓,刘备更过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消耗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硝烟四起,这是战争,有战争就有死亡,就有动乱。每一个军队都需要有大量的财力来养,强大的国力支持是自身存活的保障,有钱能使鬼推磨,更何况是人呢?所以在诸侯割据三国争霸时期,金钱大有用处,招揽人才,打赏手下。那么他们的经济来源是什么呢?到底是靠什么来养那

  • 项羽被刘邦围困,手下明明有十万楚军,为何却要独自突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项羽怎么被刘邦打败的,项羽和刘邦对峙时躲在哪,项羽和刘邦为什么在垓下打仗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最重要的就是在最后的决定性战役当中被汉军重重包围,最终败得非常惨烈。想必所有的人都应该比较清楚,在那个时候,他手下明明拥有10万楚军,那为什么一定要独自一个人去突围呢?就是因为他当时手里面的10万大军,大多数都已经向刘邦投降,而且他周围有很多人都是和刘邦一伙,而且曾经和他一起打

  • 三国第一神童,10条妙计助曹操攻下城池,曹操却笑着说:留他全尸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三国从五岁神童到大魏雄主,曹操十大攻城奇计,三国中最可惜的三个神童

    其便是三国第一神童周不凝,周不凝出生于公元192年的零陵重安,他是刘先的外甥。自幼就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舅舅刘先见周不凝聪慧过人,便让他跟着当时小有名气的刘巴学习。但刘巴并没有答应刘先教周不凝,而是委婉谦虚的对刘先说:“若是让你外甥周不凝拜我为师,就如摧毁了凤凰的美丽,如一头栽在麻雀的小天地里,反而会

  • 除了赵云、诸葛亮,你还知道三国哪些“龙”?快进来涨涨知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腰被赵云弄断了,诸葛亮赵云开车长图,诸葛亮赵云马超最强搭配

    三国时期,英杰辈出,其中不少人或是名中带龙,或是字中有龙,又或者雅号为龙。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历史,去看看三国的这些“龙”。请做好心理准备,以下涉及三大类,21组,共含有25个人物,其中广为人知的超不过10人。有10个以上会是你第一次听到他们的名字,所以,还请耐心看到最后。三国时期众多冤案之一的男主角

  • 白帝城托孤没有刀斧手,只有刘备对诸葛亮的苦苦哀求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做了什么,白帝城托孤刘备埋伏多少人,白帝城托孤刘备讲的是真心话吗

    图:白帝城风光自从刘备称帝以来这三年,诸葛亮在成都担任丞相并录尚书事,又领司隶校尉,集行政、监察大权于一身,同时还要负责刘禅同学的教育工作(注1),简直是忙得不行,而刘备都在前线打仗,诸葛亮在后方监国,其实已把帝相的活儿都给干了。如今刘备惨败于夷陵,不久一病不起,只得将尚书令刘巴召至白帝城(见《三国

  • 刘邦为何增加人口,使出奇葩手段让女子很为难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刘邦恢复人口最快方法,刘邦一生娶了多少老婆,刘邦控制人的手段

    古代西汉建国之前,因为连年战乱,人口从秦朝时期的3000万降到了西汉的1000万,百姓更是苦不堪言,大批青壮年男子战死沙场,这也使得西汉人口迅速流失,当时的皇帝刘邦为了加速人口的增长,于是想到一个奇葩的解方,虽然有效,但这手段却让古代女子苦不堪言。西汉时期,因为战争使得人口急转直下,尤其是肩负国家劳

  • 郭嘉慧眼识人,宁可回家待6年,也不愿投奔如日中天的袁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郭嘉寿命,郭嘉是哪一年在袁绍手下,郭嘉开始是跟着刘备的吗

    郭嘉(公元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系东汉末年曹操帐下的著名谋士。他虽然年仅38岁就病逝于北征乌桓的途中,但短暂的一生却留下了无数的闪光点。史书上称他“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曹操称赞他见识过人,是自己的“奇佐”。舍弃如日中天的袁绍,投奔势力更弱的曹操公元191年,年仅2

  • 嘉靖父亲陵墓的异象, 激发了李自成和“曹操”罗汝才的内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罗汝才老婆,嘉靖真实历史照片,嘉靖父亲陵墓

    明末农民战争 罗汝才,明末农民军领袖,和李自成算是老乡,来自陕西延安,是一个有智谋且狡猾善变的人。当时其他农民军给他起外号为“曹操”,意思是罗汝才的聪明、狡猾和曹操一样。罗汝才最初是高迎祥手下,后来归顺张献忠,再后来又投降李自成,一直都是见机行事,并不百分之百地忠于任何一方。李自成善于攻城,罗汝才善

  • 韩信要是不钻胯,他可能成为刘邦那样的领袖,他为什么要钻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做人学韩信做事学刘邦,韩信迟迟不出兵协助刘邦原因,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完整版

    (胯下之辱)韩信之所以要从淮阴屠户的胯下钻过去,作为历史定论的解释是:小不忍则乱大谋。韩信不愿意惹这种私人纠纷。如果他真的砍了那个淮阴屠户一剑,必然要吃官司。秦朝的法律比较严苛,韩信吃官司的话,很可能就身首异处了。韩信认为,这辈子他是要干大事的,不能因为莽撞行事,误了一生的事业。不过,这种解释其实是

  • "汉初三杰"个个立下了不世之功,为何刘邦却只杀了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57年出生,与汉高祖刘邦是同乡,二人都是沛县人。最开始,萧何对刘邦的评价并不高,当时刘邦只是个小亭长,又整天游手好闲,结交兄弟,遭家人唾弃。但刘邦也是个有心机的人,一心想结交萧何,因此两人在刘邦举大旗前,关系一直比较融洽。随后,群雄并起,天下纷争,刘邦也加入起义大军,成为沛县的领袖。尽管萧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