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群雄争霸,消耗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硝烟四起,这是战争,有战争就有死亡,就有动乱。每一个军队都需要有大量的财力来养,强大的国力支持是自身存活的保障,有钱能使鬼推磨,更何况是人呢?所以在诸侯割据三国争霸时期,金钱大有用处,招揽人才,打赏手下。那么他们的经济来源是什么呢?到底是靠什么来养那么庞大的军队,是家财万贯吗?这个不太现实,毕竟总是会有坐吃山空的一天。那么三国诸侯打仗时靠什么供养军队?曹操无奈盗取陵墓,刘备更过分。
曹操身为宦官子弟,他有庞大的家财来支持他招兵买马,创建军队,但是身为三国时期最大的诸侯,这并不能成为他强大的理由。战争中的争霸并不简单,曹操刚开始创建军队的时候,就是用这个来对抗董卓,与十八方诸侯一起联合,集结于虎牢关之下,每一方诸侯在这场战争中都耗费了大量的资源,所以在虎牢关被破的时候,分赃不均就变成了一个最大的问题,最后联盟破裂。这个时候曹操已经没有那么多的家底来养军队,无奈之下他只好打起了陵墓里陪葬品的主意。曹操很明白,作为诸侯和王室在死后都会有大量的陪葬,而这些陪葬品大多都是价值连城。之后曹操便派出一个军队专门盗取陵墓里的财富,名为摸金校尉,这只军队最终成为了他们的顶梁柱。
说到曹操,那么就更加少不了刘备这个人物,曹操盗墓的这种行为虽然是不被世人认同的,但是这种行为并没有危害到在其他活着的人,但是刘备就不一样了。刘备与曹操相比没有那么大的家底,家境没落,那么刘备到底是靠什么来养军队的呢?黄巾之乱的时候刘备并没有支持军队的能力,最后还是说服三国的富商进行资助。后来靠徐州和荆州的税收来稳定政权,但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战争中的消耗并不是一个小数字,一直靠别人的支持并不足以养军队。之后有人给刘备出了一个主意,自己造货币来替代五铢钱,那样他们就可以有源源不断的收入。
这个想法在现在的我们看来是行不通的,通货膨胀并不是一个好解决的事情,但是在那个时候,刘备并没有想那么多,只是觉得有货币就可以。在实施不久,通货膨胀就显现了出来,物价越来越高,手里的货币也越来越不值钱,百姓被用另外一种方式压榨,生活在水深火热的地方。诸侯之间的争霸,最终苦的是百姓。相比于曹操的经济来源,刘备的更加过分,后果不堪设想。一切为了百姓理应是每一个诸侯都该做到的。
虽说曹操和刘备都是三国时期一等一的大人物,但是他们用这种手段来供养军队,实在是有点过头了,但是放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可以原谅的,历史的残酷,对于我们而言更要引以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