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尹隆河之战:湘军居功第一,结果精锐全部被裁撤

尹隆河之战:湘军居功第一,结果精锐全部被裁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556 更新时间:2024/1/25 7:44:41

“霆军”由湖北巡抚胡林翼授命鲍超组建,以招募地痞、流氓、天地会、无产者、散兵游勇为主,野战能力在湘军中排名第一,但纪律也是最糟糕。1867年,尹隆河之战:“霆军”居功第一,结果所部被遣散,湘军最精锐部队从此消失,曾国藩集团势力受到沉重打击,李鸿章淮军集团唱主角。

01、尹隆河之战,淮军遭受围攻,鲍超率军解围

1867年1月,清军与“捻军”在湖北尹隆河进行决战,双方都精锐尽出,悍将云集。此战,清朝最精锐的鲍超“霆军”、刘铭传“铭军”悉数上阵,总计兵马3万余人。“捻军”集团则是遵王赖文光、鲁王任化邦、魏王李蕴泰、首王范汝增,基本全是精锐骑兵,其中任化邦最猛,被李鸿章誉为“项羽再世”,天下使用骑兵第一人。

交战之初,刘铭传率14000兵马分三路渡过尹隆河,摧毁沿岸防御工事,一路追杀赖文光。谁知,“捻军”预先设下埋伏,引诱刘铭传追击,任化邦则专门攻击“铭军”薄弱之处,剪除淮军两翼,然后包抄中路刘铭传部。激战中,刘铭传麾下首席大将唐殿魁阵亡,任化邦集中骑兵精锐,将刘铭传围困在阵中。

刘铭传眼看战局不可收拾,便脱下官服,席地而坐,就等着被俘虏了。此时,鲍超率“霆军”18000余人分三路杀来,抄袭“捻军”后路。赖文光、任化邦也聚集兵马,与“霆军”展开肉搏战,斩杀湘军悍将14人。但是,“捻军”已经精疲力尽,无法抵挡“霆军”持续不断地攻势,被迫撤出战场。

02、刘铭传埋怨鲍超“迟到”,向李鸿章诉苦

关键时刻,鲍超“霆军”投入战斗,刘铭传躲过了一劫,否则近代史上将少一位民族英雄。按理说,刘铭传应该感谢鲍超“救命之恩”,没有“霆军”,刘铭传肯定被俘虏,淮军集团势力也大受影响。但是,刘铭传不但没感谢,还向主帅李鸿章“诉苦”,说鲍超故意“迟到”,想置淮军于死地。李鸿章呢?直接参劾鲍超“故意延期”,清朝下旨严责:“误由鲍超未照约会分路进剿,致令刘铭传骇退挫败,鲍超更不得辞咎”。

那么,鲍超是不是故意“迟到”呢?按照战前协议,刘铭传、鲍超应该同一时间出发,但刘铭传为了抢占“首功”,提前一小时出兵,结果遭到埋伏。不过,也有人说鲍超“霆军”早已抵达战场,坐观淮军与“捻军”厮杀,没有第一时间投入战斗,坑了刘铭传。再则,尹隆河之战后,鲍超将被“捻军”俘获的淮军军用物资交给刘铭传,是一种侮辱,是对淮军的挑衅。

03、曾国藩没有出面,鲍超意气用事,辞职回家

鲍超是否故意“迟到”,各方看法不一,但鲍超毕竟救了刘铭传,也算是“将功补过”,对淮军有救命之恩吧。“霆军”被参劾,作为湘军最高主帅的曾国藩又是如何表态呢?朝野上下指责“霆军”,将攻击矛头对准湘军集团,曾国藩并未出面求情,就当是“局外人”。原因很简单:“霆军”纪律太差,成员之中还不缺乏哥老会(清朝死敌),这对曾国藩而言是一颗“定时炸弹”。再则,朝廷对曾国藩猜忌很深,若是出面求情,只会让局势更加不可收拾。

曾国藩不出面,李鸿章淮军集团则步步紧逼,非要将“霆军”这颗钉子拔除,让淮军集团独霸晚清军政舞台。朝野上下,没有核心大员支持鲍超,朝廷也是一心偏袒淮军。如此,鲍超恼怒不已,以身体不适为由,辞职回重庆奉节老家,以示抗议。清朝并未挽留,同意辞职,并对“霆军”进行大洗牌。如此,李鸿章集团赢得第一局胜利,湘军处境不妙。

04、清朝“扶淮抑湘”,湘军最精锐部队“霆军”全部裁撤

如上文所说,鲍超是否故意“误期”,未能下定论,为何清朝非要严责鲍超不可呢?对清朝而言,鲍超是否“误期”不要紧,鲍超顶头上司曾国藩才是最大的忌讳。“霆军”彪悍无敌,湘军集团势力又太过强大,已经威胁到清朝统治,若是不加以限制,大清的江山就曾国藩说了算。

尹隆河之战,刘铭传对鲍超不满,湘军、淮军集团相互“开撕”,彼此矛盾日益尖锐。对此,清朝决定“扶淮抑湘”,扶植势力较弱小的淮军,以对付强大的湘军集团,在实力派之间搞平衡,从而维护满清统治。鲍超辞职,朝廷便以此为借口,下令裁撤“霆军”,要么遣散回籍,要么并入李鸿章淮军集团。

“霆军”被裁撤,意味着湘军野战能力最强悍的部队从此消失,曾国藩失去了最后的军事支柱,只能老老实实做“忠臣”。淮军则唱起了主角,成为剿灭各路起义军之绝对主力,李鸿章淮军集团从此独霸晚清军政舞台,影响深远。

综上所述,1867年1月,尹隆河之战,刘铭传被“捻军”包围,处境危急。关键时刻,鲍超率领湘军最精锐的“霆军”投入战斗,击败“捻军”,救出了刘铭传,淮军最精锐部队避免了全军覆没之结局。就此而言,尹隆河之战,湘军居功第一。但是,清朝采取“扶淮抑湘”政策,借助湘军、淮军矛盾,下令将湘军最能打的“霆军”全部裁撤,曾国藩欲哭无泪。

参考书目《湘军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民国贵州竹子银币的版别知识,以及它现在的市价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民国竹子银币价格表,贵州竹子银币值多少钱,民国28年贵州省竹子币价格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当时民国贵州最后一任省主席谷正伦,开始铸造竹子银币,由贵州造币厂于1949年10月开工制造,主要用于国民政府贵州地区官员军饷和资遣费,但是在当年的11月由于解放军进入贵州而停产开工,生产不足一个月。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它正面为贵阳名胜甲绣楼,银币上写着中华民国

  • 160年前,清朝丢弃的海参崴,它为何不能像香港、澳门那样回归?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关于海参崴资料,海参崴历史影像,清朝海参崴老照片

    曾几何时,中国的领土辽阔无疆。后来,随着时代的变迁,领土之战时常发生,各国的领地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西方国家热兵器的进步,中国发展到清朝末年时,已经逐渐没落。朝中奸佞当道、腐败不堪,加剧了清朝的覆灭。不但如此,面对列强的入侵,我们只能签订不平等条约,选择割地赔款。其中,不乏香港、澳门。其实,

  • 慈禧一生只作了这一首诗,最后一句传唱至今,无人不知!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慈禧最好的十首诗,慈禧的一生经典诗,慈禧一生写过几首诗

    慈禧作为清朝的实际统治者,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慈禧本身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位有才貌的女子,否则不可能得到咸丰帝的青睐。更不会成为后来的圣母皇太后,慈禧一生可以说是位高权重。但是,却也有着许多遗憾。当时清朝快面临灭亡,而慈禧却忙着接待外臣而错过了自己母亲的70大寿,所以心中感觉愧对母亲,因此做了一首诗来抒

  • 从投降清朝开始,关宁铁骑就只忠于吴三桂,这成了康熙的心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吴三桂康熙,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康熙打败吴三桂是靠什么军队

    在山海关之战中,吴三桂因为不敌李自成的起义军,最后选择了向清朝投降。投降清朝的时候,明朝硕果仅存的战斗力最强的精锐边军部队,关宁铁骑也跟着他一起投降了清军。一般认为,关宁铁骑在投降清军的时候,兵力大约在3万到5万人之间。这个部队也是吴三桂在投降清朝之后南征北战,追杀明朝残部一直追到滇缅边境的老本钱。

  • 她是乾隆最宠爱的女儿,15岁嫁和珅独生子,皇帝亲赐5240个护身符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最疼爱的两个女儿,乾隆最宠爱的小女儿的照片,乾隆最宠爱的人是谁

    这个十公主可不是娇滴滴的模样,身上没有那些皇宫贵胄的娇气。因为从小就接受皇家良好的教育,所以这个十公主识文断字,很是有才能,还很勤勉能干。与众不同,精灵古怪的小丫头,自然是让人喜欢。十公主被封为固伦公主,世人称其为固伦和孝公主。要知道,在清朝,固伦公主不是谁都可以封的,而是只有皇后的嫡出女儿才能是被

  • 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禁烟,西方多国领事特备西餐,宴请林则徐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林则徐禁烟视频,英国人对林则徐的评价,林则徐何时到任广州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福建侯官县人 。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时,有一年大旱,米价暴涨,两湖一带出现饥荒。林则徐于是倡议全体公职人员捐米,以接济受灾的老百姓。结果谁都不愿捐献,林则徐便贴出告示

  • 敢称乾隆为“老头子”,纪晓岚真是胆大,但他的解释让皇上满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纪晓岚为什么要称乾隆老头子,乾隆对纪晓岚的真实态度,纪晓岚怎么和乾隆解释老头子

    从纪晓岚一生的经历来看,他被乾隆所看中的也是文才。乾隆帝好风雅,纪晓岚又是百科全书,两人在一起经常吟诗作赋,还时不时的碰撞出一些趣闻轶事来。纪晓岚是乾隆十九年(1754年)进士,后任日讲起居注官。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任贵州都匀府知府。乾隆认为纪晓岚学问优长,到外地做官不能发挥他的特长,特下谕旨

  • 清朝有个段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铁面无私辨忠奸完整版,铁面无私辨忠奸说的是什么人物,清朝的忠臣和奸臣

    段光清是清朝中晚期著名的清官,以善于断案而著称于世。道光十五年(1835年),段光清考中举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被朝廷任命为知县,此后八年时间,历任建德、慈溪等地的县令。道光后期,段光清升任宁波知府、西防同知,其盛誉远播四方。咸丰四年(1854年)开始,段光清历任杭嘉湖兵备道、浙江按察使、浙

  • 和珅依仗乾隆权力虽大,但对这3人却不敢冒犯,有一人还是真对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乾隆对和珅的评价,乾隆时期和珅的权力最大吗,乾隆王朝对和珅的评价是真实的吗

    虽然当时他有乾隆的保护,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有皇帝在背后给他撑腰,但是皇帝也会有死的一天,这个时候就该轮到他倒霉了。不过和珅虽然是一个位高权重的朝廷官员,但是他也是无所畏惧的,再厉害的人都会有一个让他打不过的对手,而对于和珅来说也是一样的。他这一辈子有三个让他害怕的对手,每个人都能够降得住和珅这个雷厉

  • 东周末期为什么会被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阶段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周朝,东周,春秋,战国

    初中学习历史的时候,很多人都应该背诵过这样一句话:“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对此,很多人就很好奇,为什么东周这段历史要分为春秋和战国这两部分呢?尤其是这两个部分的历史为什么要被称之为“春秋”和“战国”呢?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含义呢?其实,东周这段历史之所以会被后世人们称之为“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