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个做了清朝提督的英国少校,命丧非洲,却又成了穿越小说的主角

一个做了清朝提督的英国少校,命丧非洲,却又成了穿越小说的主角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955 更新时间:2024/2/6 15:21:50

英国自1840年发动对华鸦片战争以后,这个当时最为强大的“日不落帝国”就成为了侵华的急先锋和带头大哥,但老奸巨猾的英国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对清朝统治阶层采用了“又拉又打”的政策,在侵略的同时,也不忘记派出不少“专业人士”来对清廷“提供帮扶”,而在这些形形色色的“英国友人”里,本文即将登场的戈登无疑则是最为突出,也是最为醒目的一位。

戈登,全名为查理·乔治·戈登,于1833年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显赫的军人世家,他的老爸是英国陆军中将。这样的家庭起点自然也不一般,戈登先后就读于英国赫赫有名的陶顿学校和皇家军事学院,并参与了1855年著名的克里米亚战争。1860年,时年27岁已成为少校的戈登又参与了英法发动的对清朝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也是他首次侵略中国的土地。

然而当时的形势却有着说不出的诡异和复杂,在北方,英国等列强对清廷大大出手,而在南方,由于面对着共同的敌人太平天国政权,双方竟然又成了“盟友”,英国等国组织“洋枪队”(由在中国活动的西方侨民、盲流和部分中国流民组成,后被清廷赐名“常胜军”)与时任江苏巡抚的李鸿章的淮军配合作战,真是应验了那句“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由于“常胜军”头目华尔(就是一个美国混混)被太平军击毙,士气低落,所以李鸿章希望英国人另派一个正规军官来指挥。英国人想到了戈登,于是就将其调来充当“常胜军”的首领。戈登毕竟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职业军官,他很快把“常胜军”调教得井井有条,并得到了李鸿章等人的“高度认可”。在接下来的作战中,“清英联军”也是“连战连捷”。戈登在帮助清廷镇压太平军起义的过程中也是相当的尽心尽力。不过随后的一次突发事件却让他险些要和李鸿章翻脸。

就当李鸿章和戈登将苏州包围的时候(当时苏州被太平天国控制),城内的守将郜永宽等人已无战意,决定投降,但是提出需要保证他们的安全。戈登对此表示支持,并表示愿意做太平军的担保人。在得到“洋人”担保后,郜永宽等人率军投降。但李鸿章对这些降军很不放心,于是决定向他的老师曾国藩“曾剃头”学习——杀降,且并未告知戈登。据说前后一共杀害了包括郜永宽在内的降军2万余人。此举让戈登大为光火,认为严重损害了他这个担保人的名誉(事实上是觉得李鸿章抢了他“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头功”),于是戈登提出要和李鸿章决斗,并扬言要倒戈攻击淮军,把苏州城还给太平天国。

自知理亏的李鸿章面对“洋大人”的愤怒,自然是不敢怠慢。不过李鸿章毕竟是洋务派出身,和洋人打交道是再熟悉不过。于是他一方面公开宣布苏州杀降是自己的决策,和戈登无关;另一方面又给戈登送去了一万两白银“好处费”。眼见这位巡抚大人肯低头认错,又奉上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戈登自然也是见好就收,和李鸿章重归于好。

战争结束后,为了“表彰”戈登镇压太平天国的“功绩”,清朝同治帝授予戈登为提督(从一品的高级武官),并御赐黄马褂一套(清朝只有立下较大战功的武官才能享受此等荣誉)。而戈登其实不过才是个校官,可见清廷对这位“外国友人”也是“开了皇恩”了,也足以看出清政府对戈登是相当的满意。

也许是因为这次合作给清朝统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880年,戈登再次受邀来到中国。不过这次清廷不是要其打仗,而是希望他共同参与对抗俄国。此时俄国对新疆等地贼心不死,于是李鸿章等人决心以夷制夷,利用英国人的力量对抗俄国,而英国人也不想俄国人在中国做大,于是双方一拍即合。作为清朝统治者特别是李鸿章的“老朋友”,戈登自然是义不容辞,于是他作为“顾问”从外交、军事等专业角度献计献策,帮助清朝对抗俄国。最终,清朝保住了新疆的领土完整,并在1884年建立行省。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清朝之所以在新疆问题上取得了胜利,主要还是在于前期与李鸿章一直不和的左宗棠率军入疆,消灭了俄国扶持的古柏侵略军,有效的震慑了俄国。否则,光靠戈登这些“洋专家”也是远远不够的。

1884年,戈登又被英国高层派到非洲苏丹担任总督,推进“殖民事业”,正当戈登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苏丹人民不堪英国殖民者的残酷压迫爆发了著名的“马赫迪起义”,戈登的殖民军连连败退,最终被围困在苏丹首都哈士穆。不久之后城防被攻破,戈登也被一名起义战士当场用长矛捅死,时年52岁,这个双手沾满了中国、苏丹等国人民鲜血的刽子手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戈登的死讯让英国当局和民众悲哀不已,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甚至因此怒斥时任首相格莱斯顿“救援不力”并最终导致其被迫下台。更有画家绘制了名为《戈登之死》的油画,画中将戈登描绘成一个面对死亡大义凛然的“勇士”。而清政府对戈登的死亡也相当震惊,当时已经是清朝北洋通商大臣、直隶总督的李鸿章更是代表清朝专程跑到英国为这位“老朋友”致祭。值得一提的是,据传戈登的家人临别时还特地回赠李鸿章一只价值不菲的纯种名犬作为答谢,但中堂大人却是个狗肉爱好者,回国不久就将其吃掉了,还回信说“狗肉味道不错”云云。这则逸事流传很广,一直被作为李鸿章的笑柄。但其实这则故事是清末文人所做,而且也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属实,只能理解为对李鸿章的一种戏谑和调侃吧。

戈登的一生就这么结束了,对于太平天国义军和苏丹人民来说,他自然是个杀人的魔鬼;对英国政府来说,他则是一个为了大英帝国开疆扩土的“英雄”,而对清廷来说,戈登则是一个“靠得住”的国际友人。而意外的是,戈登恐怕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成为现在穿越文的主角。在一些文章中,栩栩如生的描述在1600余年前著名的淝水之战中,东晋将领王蓬曾与穿越而来的戈登交手。而文中还煞有介事地说到该事件在多部史书中都有描述,并提到南朝《建康杂记》甚至有“火光起,观敌旌旗已残,上书‘常胜军'三字,依稀可见。敌军士弃盔者,皆黄发,鹰鼻陷目,仿若胡人”的明确记载。当然,以上的说法如果是作为穿越小说背景和素材自然是很有趣的,但如果真把它当成历史,那就未免本末倒置了。

更多文章

  • 一个被视为玩物的可怜人,在康熙晚年,生下一儿子却没有任何名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康熙晚年的幸福生活,康熙晚年宠爱的妃子,康熙的晚年的悲惨

    她被康熙视为玩物,就算为康熙生下儿子,康熙却也没有给她任何名分今天说的算是康熙的一些并不光彩的事,不过再那之前先来看看这个千古一帝的丰功伟绩。康熙看事情看得比较透彻,而且他不怎么搞封建迷信那一套。这在历朝历代都是不常见的。雍正工作这么繁忙,还在闲暇之余听信道士的鬼话服用丹药想要长生不老,当然他可能是

  • 与康熙合葬的5个女人,4位封皇后,唯独她被雍正“硬塞”进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康熙死后与谁合葬,康熙陪葬的有几个皇后,康熙和皇后合葬了吗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总共有十二位皇帝,除了创下江山、建立帝国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两位英勇的皇帝之外,康熙作为清朝盛世的开创者也备受人们的关注,甚至有学者将其称为“千古一帝”。作为一位杰出的帝王,康熙的人生经历尤其是感情经历经常被编剧选中作为清宫剧的故事模板。抛开康熙的四位皇后,他的后宫中有这样

  • 两江总督光天化日被杀,慈禧下令严查,审案人员:再查大清就完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慈禧如何控制大清,清朝两江总督被杀,清末总督被刺案

    众所周知,清王朝遭遇了一场莫大的浩劫,那就是太平天国运动,这场运动导致了帝国损失了将近一亿的人口,也差点颠覆了这个封建帝国。不过,由于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得到地主和读书人的支持,所以最终还是被以地主阶级为代表的军阀给镇压下去了。但匪夷所思的是,眼见天下太平之际,却突然爆发了一起大案,这场案件牵涉甚广,但

  • 一只狐狸引发了关于皇太极陵墓的考古,研究后,发现只是虚惊一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皇太极陵墓入口,皇太极陵墓被挖掘过吗,皇太极陵墓的机关一道比一道凶险

    这个秘密就是发现了皇太极陵墓的一条秘密通道,后来看守皇陵的工作人员上报国家,当地考古人员前往对这个秘密通道进行研究,他们走进秘密通道之后,差点死在里边,让后人对此事兴趣盎然,那么此事究竟是怎么样的呢?一只狐狸引发的考古1963年的一个深夜里,看守沈阳皇太极陵墓清昭陵的工作人员,和往常一样拿着手电筒巡

  • 两江总督光天化日被杀,慈禧下令严查,官员坦言:再查大清就完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慈禧如何控制大清,两江总督被刺在什么地方,慈禧和大清王朝的关系

    大清朝末期用一个词形容,就是相当乱,这种不光在民间,还有就是朝廷当中。那时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清朝政府为了快速赚钱,弥补财政收入不足的缺陷,卖官现象很厉害。有时候还会闹出一些闹剧,就连掌权者都无能为力。晚清有四大奇案,那场震惊官场马案真凶是谁,查到最后都没有查清楚。两江总

  • 三征噶尔丹后,康熙有没有消除准噶尔的乱象?还是左宗棠深谋远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康熙逐一平定中原的时候,噶尔丹也在逐一攻占中亚诸国,实现了自己地盘上的大一统,建立了准噶尔汗国。此后他又将手伸向了西藏、青海,甚至有往甘肃、陕西动兵的迹象。一旦动了甘肃,那就是彻底切断了清廷和西域之间的联络。一旦进入陕西,那就是要威逼中原王朝的统治地位了。因此康熙一不做二不休,在收拾完吴三桂、郑经

  • 三藩之乱,吴三桂为什么会失败?看看其为人,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藩为什么吴三桂最强,吴三桂三藩之乱失败的原因,吴三桂多活几年能平定三藩之乱

    历史就像一部宏大的百科全书,妄图通过只言片语去了解一个人,这种思想和做法是不成熟的,不仅不成熟,甚至还有些幼稚。参差不齐的军事战争,兴衰交替的江山社稷,错综复杂的政治利益,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勾勒出一幅偌大的艺术绘画作品,栩栩如生的人物,呈现着一些说不清楚的神色。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需要全面透

  • 三朝老臣张廷玉配享太庙,极尽殊荣,最后为何却险被乾隆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表彰他对大清的贡献,清廷领导人雍正在临死前下了遗旨,给了他配享太庙的待遇,他也成为了整个清代唯一享有配享太庙待遇的汉臣。什么是配享太庙?说白了就是大臣死后可以将自己的牌位放在供奉大清已故皇帝的太庙中。在世的皇帝每逢重大节日举行祭祖仪式的时候,无一例外都会进入太庙,给先帝和供奉在太庙的大臣磕头。能

  • 专家打开苏麻喇姑墓,进入墓中欣喜查探,却揭穿康熙百年谎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麻喇姑的陵墓,苏麻喇姑墓里的真实情况,苏麻喇姑墓发掘视频

    在电视剧的演绎当中,小时候的康熙得了天花,命悬一线,而苏麻喇姑小时候村里也爆发了天花,她也曾经得过,而且她还知道怎样可以治疗天花。她为康熙采来了草药,用过之后,康熙便神奇地痊愈了。虽然这只是电视剧的演绎,不过在历史当中,苏麻喇姑确实是真实存在的,而她与康熙的关系也非常不一般。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在苏麻

  • 她是康熙不起眼的女儿,却被雍正封固伦公主,孙子娶了乾隆的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康熙雍正乾隆是什么关系,康熙雍正乾隆的功绩对比,康熙最宠爱的两个女儿

    固伦纯悫公主生于康熙二十四年,生母为通嫔那拉氏。那拉氏原先只是康熙后宫的一名贵人,父亲常素保不过是七品的监生,不过,康熙朝妃嫔等级制度森严,妃嫔晋升要求极为苛刻,能够被封为贵人,对于那拉氏来说已属不易了。不过,根据那拉氏只生下一女的情况来看,她在康熙后宫也就是昙花一现,此后再也没能生育,终康熙一朝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