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两江总督光天化日被杀,慈禧下令严查,官员坦言:再查大清就完了

两江总督光天化日被杀,慈禧下令严查,官员坦言:再查大清就完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732 更新时间:2024/1/19 2:27:23

大清朝末期用一个词形容,就是相当乱,这种不光在民间,还有就是朝廷当中。那时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清朝政府为了快速赚钱,弥补财政收入不足的缺陷,卖官现象很厉害。有时候还会闹出一些闹剧,就连掌权者都无能为力。

晚清有四大奇案,那场震惊官场马案真凶是谁,查到最后都没有查清楚。两江总督马新贻光天化日之下被张汶祥杀死,慈禧太后下力深查,一直没有一个结论。审查的官员坦言,如果继续查,恐怕牵扯出更多人,大清朝到时候才真麻烦。

被刺杀的人是两江总督马新贻,这人身份比较特殊,不光是担任两江总督这么简单。他刷新一个记录,清朝开国以来第一个被人刺死封疆大吏。牵扯到朝廷官员心理,一直没有找到背后真凶,案子反复被人审讯。慈禧太后以及朝廷重要官员对这个案子讳莫如深,最终只能草草结案,杀了张汶祥了事。

马新贻出生于1821年菏泽,26岁和李鸿章一起考中进士,算是年少得志。曾在曾国藩手底下当过官,客观上来讲这个人能力不错,做官期间功绩颇多,是一个好官。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他是慈禧太后的铁杆心腹,因此才会让他担任两江总督。要知道该官,那时十分的重要,朝廷为了让自己人当,逼着曾国藩离开这里。

来这里做官之后,确实做了不少造福百姓实事,改善了民生问题。还查过不少案子,某种程度上来讲,算是难得一见好官,因为此事被抓住把柄。1870年某天,当时马新贻准备回到总督府休息,正好赶上一个人过来伸冤。马新贻没多想,刚拿到诉状那一刻,被人以利器刺中,丢了性命。

那个刺客就是张汶祥,两江总督被人莫名杀死,朝廷上下议论纷纷。因为他特殊的身份,外界十分关注此事,张汶祥事发后没有逃跑,还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究竟是何意思呢?慈禧太后知道心腹被刺死之后勃然大怒,派张之万前往江宁调查。案子调查难度,超出所有人认知,得出结论并不能让人信服。

这个案子审5个多月,官方给出“结论”就是张汶祥曾加入过太平军,失败后流落成为一名海盗。赶上马新贻攻打海盗,兄弟和老婆陆续出事,让他恨死这人。因为伸冤无果,因此才会策划这起刺杀行动。这个结果似乎太过简单,根本无法让人信服,于是朝廷又派曾国藩和郑敦谨去审理。

这时的曾国藩被调回来接替马新贻职务。刑部主事郑敦谨很快感受到紧张气氛,犯人张汶祥除了说一样供词,平时大多数时间不讲话。就连曾国藩也不讲话,只有郑敦谨询问犯人。这时江宁地区关于该案子的传言,闹得沸沸扬扬。有人说马新贻和凶手早就认识,双方在安微有一个结拜兄弟,马曾经欺负兄弟的老婆,还杀了兄弟。因此张汶祥才会刺杀他,事发之后马家中一个小妾确实自杀。但是这个结论被马家人否认,这个说法被推翻。

还有人说是曾国藩筹划此事,那时他领导湘军在清朝末期势力非常大,平定太平天国后,就一直驻扎在长江以南地区。这让清朝坐立难安,因此才会让马新贻去江南,就是为了控制住湘军。自然成为湘军“敌人”,有没有可能曾国藩指派别人所为。但那个时候曾国藩没有时间干这事,当时在天津生了一场大病,没有心力操心此事。

古人都说商女不知亡国恨,犹唱后庭花,这话形容当时朝廷状况一点不奇怪。那时清朝国力逐渐衰落,但是朝廷官员并不在乎此事,一直忙碌于官场斗争。这个案子不光审判官员头疼,曾国藩也是很紧张。自从马死后,外界都猜测是他所为,慈禧太后这时安排他去担任两江总督,无疑把他推上风口浪尖。

几次以身体不舒服想要推辞,但朝廷坚持让他上任。按照规矩需要进宫面见太后,当时曾国藩借机想要探知朝廷的态度,不过慈禧太后当时态度很暧昧,这让曾心里很犯愁。事实上马新贻出事那天,按照常理来说应该安全很严。但是奇怪的是,那天来了一群围观之人,究竟是何人所为谁也搞不清楚。

慈禧太后告诫曾国藩,不要太过关注此事,专心负责练兵就可。对此曾国藩心中那是满腹疑虑,匆匆离开北京城,还和手下商量这件事情究竟如何判断。想到另外一个人就是醇亲王奕譞,这人和马新贻有矛盾,算是死对头。这当中牵扯到洋人,莫非因为马护着洋人让朝廷出丑,引起朝廷对他动手。

此事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但是肯定一点,就是杀人那个凶手不过是一个“棋子”。特别是他说的那句,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背后必然有其他势力。两个人之间没有太大仇敌,犯不着为了此事铤而走险。毕竟杀死一个朝廷命官,对于凶手来说很难逃脱,看他时候表现明显不对劲,似乎准备完成一件任务。

关于案子的真相,就算众人心中都有猜测,也是不敢明说。此事怀疑对象,还有就是猜测是湘军高层人士所为,本身在维护他们在江南地区利益。事实上,马的儿子对父亲的死,也是讳莫如深。曾提到一件事,就是父亲被慈禧太后怒斥,原因就是让他来当两江总督,真正目的就是找到太平天国留下宝藏。

太平天国被剿灭之后,朝廷一直想要要这笔钱,曾经找曾国藩讨要。不过碍于种种原因,曾国藩一直推诿此事,并不想要给朝廷贡献出来。因此慈禧太后才会安排马,接替曾这个两江总督职位,真正目的就是让他去找那笔钱。

因此有可能触动湘军敏感神经,毕竟那笔钱。至于幕后黑手,可能是湘军某个重要人物。案子真相大家百般猜测,但因为牵扯的事情太多了,所以只能不了了之。如果继续追查下去的话,担心引起朝廷和湘军的冲突,只能按照之前说辞。杀了那个凶手,这件事就这么了解。

关于马欣怡究竟是何人所杀,大家猜测不断,不过苦于没有证据,根本无法查清。如果真要查到真凶,就会影响大清朝的稳定。更像朝廷和地方之间的博弈,集中在朝廷和湘军对抗当中,虽然马欣怡人品不错,不过出生在那个年代,只能当了“炮灰”。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三征噶尔丹后,康熙有没有消除准噶尔的乱象?还是左宗棠深谋远虑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康熙逐一平定中原的时候,噶尔丹也在逐一攻占中亚诸国,实现了自己地盘上的大一统,建立了准噶尔汗国。此后他又将手伸向了西藏、青海,甚至有往甘肃、陕西动兵的迹象。一旦动了甘肃,那就是彻底切断了清廷和西域之间的联络。一旦进入陕西,那就是要威逼中原王朝的统治地位了。因此康熙一不做二不休,在收拾完吴三桂、郑经

  • 三藩之乱,吴三桂为什么会失败?看看其为人,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三藩为什么吴三桂最强,吴三桂三藩之乱失败的原因,吴三桂多活几年能平定三藩之乱

    历史就像一部宏大的百科全书,妄图通过只言片语去了解一个人,这种思想和做法是不成熟的,不仅不成熟,甚至还有些幼稚。参差不齐的军事战争,兴衰交替的江山社稷,错综复杂的政治利益,有血有肉的历史人物,勾勒出一幅偌大的艺术绘画作品,栩栩如生的人物,呈现着一些说不清楚的神色。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往往需要全面透

  • 三朝老臣张廷玉配享太庙,极尽殊荣,最后为何却险被乾隆抄家?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为了表彰他对大清的贡献,清廷领导人雍正在临死前下了遗旨,给了他配享太庙的待遇,他也成为了整个清代唯一享有配享太庙待遇的汉臣。什么是配享太庙?说白了就是大臣死后可以将自己的牌位放在供奉大清已故皇帝的太庙中。在世的皇帝每逢重大节日举行祭祖仪式的时候,无一例外都会进入太庙,给先帝和供奉在太庙的大臣磕头。能

  • 专家打开苏麻喇姑墓,进入墓中欣喜查探,却揭穿康熙百年谎言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苏麻喇姑的陵墓,苏麻喇姑墓里的真实情况,苏麻喇姑墓发掘视频

    在电视剧的演绎当中,小时候的康熙得了天花,命悬一线,而苏麻喇姑小时候村里也爆发了天花,她也曾经得过,而且她还知道怎样可以治疗天花。她为康熙采来了草药,用过之后,康熙便神奇地痊愈了。虽然这只是电视剧的演绎,不过在历史当中,苏麻喇姑确实是真实存在的,而她与康熙的关系也非常不一般。这是怎么回事儿呢?在苏麻

  • 她是康熙不起眼的女儿,却被雍正封固伦公主,孙子娶了乾隆的女儿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康熙雍正乾隆是什么关系,康熙雍正乾隆的功绩对比,康熙最宠爱的两个女儿

    固伦纯悫公主生于康熙二十四年,生母为通嫔那拉氏。那拉氏原先只是康熙后宫的一名贵人,父亲常素保不过是七品的监生,不过,康熙朝妃嫔等级制度森严,妃嫔晋升要求极为苛刻,能够被封为贵人,对于那拉氏来说已属不易了。不过,根据那拉氏只生下一女的情况来看,她在康熙后宫也就是昙花一现,此后再也没能生育,终康熙一朝位

  • 三藩之乱中,为何耿精忠第一个投降?猪队友郑经在他背后扯后腿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耿精忠帮清廷平定郑经,三藩之乱中的耿精忠,耿精忠为何杀郑经

    耿仲明是毛文龙的养孙,袁崇焕诛灭毛文龙后,这小子就跑后金去了。随后成为了清朝的靖南王,坐镇福建。按理说耿仲明的小日子算是比较不错了,所以他也没有反叛之心。他儿子耿继茂继位以后,更是圈地大兴土木,建造了浩大的靖南王府,因此也不会有反叛之心。可是等到耿精忠上台以后,情况就不同了。因为康熙要撤藩了!过去藩

  • 中兴名臣曾国藩的“农民精神”:土到极致的“学圣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晚清名臣曾国藩,曾国藩最顶级的智慧,曾国藩的思想精髓

    对许多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朋友来说,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本屈辱史,但真正读懂中国近代历史的朋友来说,近代清朝末年时期其实是人才辈出的开启。一想到清朝末年的统治,出现在大众脑海中的就是清朝统治者的腐败和懦弱,翻开历史这一页的背面我们会发现,藏在人物背后的不一样的光芒。在政府官员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中国近代政

  • 中国最早的文字并非甲骨文!甲骨文只是商朝的一种简体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甲骨文的演变过程商朝,甲骨文商朝,最早的中国文字是甲骨文吗

    文字在人类社会中至关重要,那么中国文字到底是何时起源呢?今天有一种现象,为了证明中华文明有XX年历史,往往把一些不属于文字的符号认为是文字。文字是一种符号,但并非所有符号都是文字。裘锡圭先生认为文字是“用来指记录某种语言的文字符号的整个体系”,那么文字应该是社会发展到需要记录语言时,才从图像符号里脱

  • 古代赫赫有名的两地:周朝西岐商朝朝歌,现在位于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商朝后期的西岐与朝歌谁大,商朝的都城朝歌是现在哪,商朝时期的朝歌是现在的哪个地区

    因为我国悠久的历史,造就了很多具有悠久历史背景和深厚人文积淀的城市和地区。从这些地区遗留的古迹中,所蕴含的朝代特征可以看出,我国历史王朝的迁徙轨迹。其中,以位于中原的河南省和位于西北的陕西省,名气最大,传承最为悠久。因为这两个地区的历史经过研究,甚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关于商周的历史,大部分人从书籍

  • 读《出师表》发现问题:诸葛亮北伐成功,刘协和刘禅谁来当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生卒同年,以至于有人怀疑诸葛亮就是金蝉脱壳的大汉天子刘协——我们只能说大汉天子,因为刘协并不知道有“汉献帝”这个谥号,他只知道刘备给他上的“孝愍皇帝”谥号,可惜没有人承认。诸葛亮就是大汉末代天子刘协,当然是不靠谱的说法,因为曹操不会把女儿嫁给假皇帝,刘备也不可能让真皇帝给自己打工,诸葛瑾更不敢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