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熙逐一平定中原的时候,噶尔丹也在逐一攻占中亚诸国,实现了自己地盘上的大一统,建立了准噶尔汗国。此后他又将手伸向了西藏、青海,甚至有往甘肃、陕西动兵的迹象。
一旦动了甘肃,那就是彻底切断了清廷和西域之间的联络。一旦进入陕西,那就是要威逼中原王朝的统治地位了。
因此康熙一不做二不休,在收拾完吴三桂、郑经等人以后,发动了对噶尔丹的亲征活动,经历了长达7年的时间,噶尔丹才被康熙彻底征服。其意义还是相当重大的,至少保证了清朝的大一统状态。
至于影响力,其实是没办法跟左宗棠收复新疆相提并论的。因为康熙征服噶尔丹以后,噶尔丹汗国境内依旧是各路诸侯争雄的状态,而左宗棠收复新疆以后,将这里设立成为了一个行省,意义重大。
从噶尔丹和康熙的活动时间线,看他们俩基本处于各忙各的状态。
1644年,明朝灭亡的这一年,噶尔丹出生。10年以后,也就是1654年,康熙皇帝出生。也就是说噶尔丹比康熙大了10岁。
康熙元年,小康熙当时只有8岁,就登上了皇位。噶尔丹这个时候已经到达拉萨,开始学习藏传佛教的知识,深受赏识。
康熙8年,康熙皇帝16岁,带着一帮侍卫,将全程鳌拜征服,正式亲政。26岁的噶尔丹接见俄国使臣,并且将其投入大牢。
康熙11年,噶尔丹取代僧格成为准噶尔的首领,并且得到了康熙的认可。第二年也就是康熙12年。康熙发动了平定三藩之乱的工作,一时间大清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康熙17年吴三桂病死,康熙20年,吴世璠自尽,康熙终于彻底平定了三藩之乱。可这几年噶尔丹也没有闲着。他利用清廷无暇西顾的原因,开始了自己的扩张之路。
康熙16年,噶尔丹攻杀鄂齐尔图车臣汗,第一次尝试入侵青海。康熙18年,噶尔丹带兵3万,攻占吐鲁番、哈密等地,将势力延伸到了甘肃张掖地区。康熙19年,噶尔丹横扫南疆,灭亡叶尔羌汗国,第二次尝试入侵青海。
康熙20年,康熙正在打理平定三藩的善后工作,噶尔丹带兵西进,陆续征服了中亚各国,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准噶尔的大一统工作。
康熙22年,康熙以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击败了郑克塽的海军,彻底平定了孤悬海外的郑氏家族。同年噶尔丹将政治中心设立在伊犁河谷,确立了自己在准噶尔地盘上的权威。
康熙22年到27年,康熙忙着跟沙俄之间交涉。陆续打了几场雅克萨之战以后,与沙俄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噶尔丹则越过了杭爱山,开始进攻土谢图汗的地盘,
也就是说,在康熙29年以前,他们这对冤家,其实一直都在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耽误谁,谁也不打扰谁。但是当各自忙完手头上的工作后,互相看彼此就不顺眼了。
三征噶尔丹,康熙帝彻底击败噶尔丹。
第一次交锋:在康熙29年,噶尔丹率先有了动静,他带着3万骑兵沿着大兴安岭西麓南下,直奔北京城而来。这是为了抢掠?还是为了征服?我们搞不清楚。
康熙也毫不客气,派遣福全为抚远大将军带领10万大军出密云、喜峰口,与噶尔丹交战。并且派康亲王杰书前往呼和浩特,阻断噶尔丹的退路。
噶尔丹初次与清军交战,便斩获颇多,可惜清军手里有红衣大炮,这玩意儿是骑兵的天敌,所以最终噶尔丹以失败而告终,匆忙逃回准噶尔。
第二次交锋:康熙34年,噶尔丹再次带着3万骑兵,扬言又借了沙俄6万鸟枪队,南下打算攻打漠南。康熙再次发兵10万,兵分三路出击。
第一路9000人,由黑龙江将军萨布素从兴安岭西出发。第二路4.6万人,由抚远大将军费扬古、孙思克带领,从呼和浩特、银川出发。第三路3.4万人,由康熙皇帝亲自带领,从河北赤城出发。
第二年,费扬古设下埋伏,以400人作为诱饵,引诱出噶尔丹的上万骑兵,噶尔丹在这一战中几乎损失殆尽,只带着几十个骑兵逃窜而走。
第三次交锋:其实经历了这两次交锋以后,噶尔丹的实力基本上已经瓦解了,噶尔丹汗国的地盘也基本都被康熙所征服。
可是噶尔丹死都不愿意投降,还召集起了自己的残余部队,打算再次与康熙交战。无奈之下,在康熙36年,康熙再次亲征,这次就是耀武扬威来了,其实随便派个小喽啰都能收拾了噶尔丹。
噶尔丹的手下们望风而降,他的大本营也被他的侄儿策妄阿拉布坦给占了,在走投无路之下,噶尔丹只能选择自尽。长达7年的三征噶尔丹彻底宣布结束。
总结:康熙亲征噶尔丹,并未消除准噶尔地区的乱象。
既然噶尔丹被灭了,那么西域地区应该安宁了吧?其实远没有达到安宁的程度。因为康熙只需要名义上的臣服,不需要实质上的统一,这是很难受的。
数侵喀尔喀,圣祖三临朔漠征之,噶尔丹走死。其兄子策妄阿拉布坦遁伊犁,传子及孙,从孙达瓦齐夺其位。乾隆十九年,杜尔伯特、和硕特、辉特先后来归。二十年,执达瓦齐,准噶尔平。二十二年,以阿睦尔撒纳叛,霍集占附之,再出师。---《清史稿》
也就是说其实噶尔丹被灭了以后,西域依旧是各路诸侯们占领的地盘。他们除了在表面上臣服于清朝以外,压根就是一个个独立的小王国。
这也为后世皇帝留下了巨大的隐患。比如说策妄阿拉布坦在康熙晚年发动了叛乱,攻占了西藏。罗卜藏丹津在雍正朝发生了叛乱,攻占了青海。大小和卓在乾隆朝发生了叛乱,这都是没有将西域设立为行省的隐患。
最牛还是左宗棠,他在灭了阿古柏集团以后,立刻上书慈禧,表示这么搞可不行,必须要在这里设立行省,才能方便日后的统治。因此西域成了新疆,这才稳住了西部的局面。
参考资料:《清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