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康熙视为玩物,就算为康熙生下儿子,康熙却也没有给她任何名分
今天说的算是康熙的一些并不光彩的事,不过再那之前先来看看这个千古一帝的丰功伟绩。康熙看事情看得比较透彻,而且他不怎么搞封建迷信那一套。这在历朝历代都是不常见的。
雍正工作这么繁忙,还在闲暇之余听信道士的鬼话服用丹药想要长生不老,当然他可能是想活得久一点多处理一些政物,不给儿子留下一个烂摊子。武则天可是个“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厉害角色吧,照样在洛阳搞人造的祥瑞,故弄玄虚,自欺欺人。当然她这么做可能是想要大家更服自己,加强自己的统治。
汉高祖刘邦搞的那一套就不用我说了,什么斩白蛇,什么神龙如梦的,点化傻小子呢,要编也编的可信一点。这些现象林林总总贯穿整个中国的封建王朝,但是康熙却在公开场合说他不信祥瑞,这在历代帝王之中实属异数。
也许就是因为他这种超越所处时代的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精神,才能让他绊倒鳌拜,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剿灭葛尔丹。最终成为千古一帝。康熙的实事求是的处事特点导致了他对人有的时候有些无情,尤其是对自己后宫的这些女人,他是很看重后宫嫔妃的出身的,因为在他眼里政治稳固是第一位的,然后才是个人享乐。
这对于江山社稷来说是好事,对后宫里那些眼巴巴等着他宠幸的可怜女人来说可就不那么公平了,平心而论,他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算是今天大众眼里的“渣男”。对那些出身不咋地的女子,康熙一顿操作之后甚至连名分都不想给她们,像是谨嫔色赫图氏,她悲催的经历充分的说明了康熙的残忍。
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和这些无声战场上的血雨腥风的源头都是男人的喜新厌旧,谁能抓住男人的心,谁能延缓男人喜新厌旧的进程,那么谁就可以迅速上位。那时候的医疗条件很落后,女人的容颜不像现在一样可以在化妆品和整形手术的作用下连年龄也看不出来。所以那个时候的女人主要的手段就是攻心术。
无论多么漂亮的女人在一起呆的时间长了,天天看,夜夜看,都会烦得不要不要的。无论男人多么好色天长地久也会对那些例行公事的业务厌烦透顶,所以那些丫环啦,野花啦,别有用心的各种女人的花招往往就可以另辟蹊径,深深地攥住男人的心。
俗话说“女人的心海底针”那么放到男人身上就是“男人的心一天一更新”。哪一个皇帝都不是什么相濡以沫、从一而终的好男人。所有帝王的本性都是喜新厌旧,时间长了自然而然的就把自己的宠爱转移到自己没有体验过的新人身上去。
康熙人到晚年也没改掉看脸的习惯,特别喜欢那些年轻漂亮的女子入宫为妃,色赫图氏和康熙相差了43岁,历史上没有记载色赫图氏参加选秀的时间,但根据清宫规定,她应该在13-16岁之间,所以当时康熙最年轻也56岁了。
落落大方同时姿色出众的色赫图氏很快就引起了康熙的注意,后来的发展想必大家都猜到了,色赫图氏顺理成章地入选,从此踏入皇宫,不过她的身份有点尴尬,只是一名庶妃。庶妃听起来感觉是妃子,其实庶妃是皇宫之中等级最低的女人,无名无分。
入宫后色赫图氏一直都是庶妃,身份没什么变化,全部人都以为色赫图氏就要这么被康熙遗忘了,结果忽然有一天,康熙不知道怎么又想起了色赫图氏这号人物来,又开始对她很热情了。
康熙五十年,色赫图氏为58岁的康熙顺利诞下一个小皇子(皇二十二子胤祜),然而此时康熙还是没有给她一个正式的封号,她的身份依然是无名无分的庶妃。如果色赫图氏没有诞育皇子,那么她无名无分或许还说得过去,但她已经为皇室开枝散叶了,康熙依然不给她名分,只能说明康熙一开始就将她视为玩物,对她并没太上心。
康熙五十七年,康熙皇帝曾经大封后宫,只要有子嗣的妃嫔都得到了晋封,甚至包括那些年老色衰的妃嫔,但色赫图氏却依然是无名无分的庶妃。康熙对色赫图氏的态度此时可以说是十分明显了。
他对色赫图氏的喜欢只是一时兴起,他根本不在乎无名无分的色赫图氏过着什么样的生活。色赫图氏自从康熙逝世后才时来运转,先是雍正二年被尊封贵人,然后又在乾隆年间晋升为谨嫔。
结语:色赫图氏在康熙活着的时候只是康熙的玩物,连个正八经的贵人都没混上,这还是有了康熙的骨肉,如果没有的话估计就要去打扫厕所了。不过值得庆幸的是他的好儿子对他很孝顺,虽然没有母凭子贵,但至少也在膝下尽了孝道,让这个倒霉的女人得以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