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林党和魏忠贤谁对明朝的危害更大?分析之后,很多人忍不住想骂

东林党和魏忠贤谁对明朝的危害更大?分析之后,很多人忍不住想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891 更新时间:2024/1/26 16:12:42

其实论本事和智商,猪八戒一点也不比孙悟空差,只是当老猪看清了佛祖为他弟子精心策划的那场“镀金的游戏”之后,已经当过天庭大元帅,早已熟知官场游戏规则的他还会傻到像猴子那样一本正经吗?

而对于我们这些喜欢历史的朋友,我们对历史了解的越多,看得越清楚,反而越感到无奈和压抑。初中时很喜欢东林党,那幅“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多么富有正义感和鼓舞性。

等长大用心研究了历史之后,我已经分不清魏忠贤和东林党之间有什么区别了。你若不信,就请看看明朝的朋党,们都做了什么。

·真小人和伪君子你更喜欢哪个?

我的学生不止一次地问我最喜欢古代的哪个朝代,哪个皇帝,哪个故事!

每次我都回答,只要是帝制时代的王朝我都讨厌,因为帝制时代代表的都是“大地主阶级”的利益,对于底层而言,谁当皇帝都一样。

就“朋党”而言,这是自古就有之的东西。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结盟。古代的朋党仅仅只是暂时的利益结盟体,他们不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团队,他们自己甚至都不知道他们是属于那个朋党的人。

以魏忠贤为代表的阉党其实是皇权的延伸,他们所代表的是皇帝个人的利益。

像阉党这种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恐怖组织”在朱元璋时代就已经成熟了,不过那时叫“锦衣卫”。

锦衣卫、东厂、西厂、内厂,他们虽然名字不同,但他们所干的事情都一样,那就是他们只按皇帝的意图去做事。

朱元璋晚年想彻底在明朝废除锦衣卫这样的“邪恶组织”,为何他的子孙会重新用锦衣卫并发明了厂卫呢?

这就像吸食鸦片,吸的人明明知道它的危害,但却管不住自己,因为那东西诱惑性太大了,想戒掉是如此之难。

如果朱元璋没有认识到锦衣卫的贪婪、残忍和暴虐,那么聪明的朱元璋会“自废武功”吗?对于古代的帝王和儒家思想来说,那叫做“水至清则无鱼”。

皇帝,作为古代王朝中最大的那个地主,他就是帝国之中最大的“黄世仁”。

为了给自己捞钱、捞权、捞女人,皇帝们总是要先把他自己身边的狗给喂饱的!

其实,无论是锦衣卫还是厂卫里的太监,他们所做的坏事皇帝们都一清二楚。

在古代那个用人就要给人好处的时代,忠心耿耿的“坏奴才”才是皇帝最想用的傀儡。

像戏曲里“包拯”、“海瑞”、“刘墉”这样刚正不阿的理性主义的大臣,如果让你当皇帝,你喜欢这样天天管着你,骂着你,还满嘴仁义道德的员工吗?

如果一个官员能力又强、身上又没有缺点、处处都受到底层和同僚们的爱戴和拥护,而且他还不怕皇帝,这样的清官、好官,如果你是皇帝,你敢留他吗?

相反,像魏忠贤、刘瑾、汪直、王振这些走狗你真的以为皇帝控制不住他们吗?如果这些太监真的有唐朝和汉朝的太监那么牛,皇帝也不可能一个纸条就弄死他们了。

这些太监又好用,又听话,又没有后代,还能替皇帝们无限背锅,谁不喜欢用这样的“好员工”呢?

大明王朝有王法和大诰,朱元璋为何还要建立锦衣卫这个司法程序之外的机构?不就是为了方便自己吗?

一个皇帝尚且为了自己家的私利可以超越王法和程序之外,他如果不给自己的心腹一些油水,他能让别人为他全心全意地卖命吗?

而所谓的东林党,只不过是在朱元璋和朱棣时代一直都被皇帝这个大地主压过一头的一群小地主而已。

既然老总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随意找一些理由杀掉10多万名“公司的新老员工”,那么这个公司还指望下面的员工“个个都学海瑞”吗?

既然皇族可以垄断海运、食盐、金属矿场和圈地这些东西,大臣们自己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同样是人,都是读了十多的年书熬出来的,论智商和情商,下面的人真的就比不上龙椅上坐的那位吗?

凭什么你们老朱家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大吃二喝,偏偏让人家“廉洁清贫”呢?

既然你们老朱家不给,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就通过“土木堡之变”为自己抢回来。

在明朝之前,几乎历代王朝都是“王与士大夫共天下”的,凭什么你朱棣和朱元璋就想独吞胜利的果实呢?

有人说“土木堡事变”是文官集团的阴谋,但在作者看来,这不仅仅是文官集团自己的阴谋,也是全体明朝官僚集团全部都参与了的阴谋。

从此之后,无论文官还是武将,他们都有了各自捞钱的手段,东林党仅仅只是这些利益集团的一个代表而已。

·东林党和阉党都干了什么

如果说阉党是真小人的话,东林党绝对属于伪君子。任何群体里,有好人就有坏人。

在明朝的太监里,也出来了像郑和、张敏、怀恩、冯宝王承恩这些“好人”,但也出了不少让你想起来就想骂人的“死太监”。

这些人为了完成皇帝授意给他们的任务,他们可以毫不顾忌地得罪地方官僚和内阁“宰相”。

1、朱元璋想监视百官,锦衣卫就能制造出一个个骇人听闻的惊天大案;

2、朱棣想摆脱老爹留下的那帮“腐儒”并对锦衣卫产生了怀疑,他就组建了东厂;

3、正德皇帝想重掌管明朝的军权,太监就帮他组建自己的团队;

4、天启想充实国库,太监就帮他向帝国之内最有钱的一批人收税;

5、崇祯想上吊,太监就陪他的主子一起死;

若论皇帝身边这群“太监”的服务质量,即便到任何时代都绝对会得好评的。

再看看以东林党为代表的官僚集团,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干了什么?

1、为了解除一家独大的明朝魔咒,他们精心策划了“土木堡之变”;

2、为了打破皇家专营的海洋贸易,他们制造出来了无数的“倭寇”;

3、为了钱,他们可以把粮食卖给李自成,将武器卖给努尔哈赤;

4、为了权,他们也可以抱成一团来排除异己,将自己人都提拔上去;

5、为了反驳并控制皇帝,他们可以拿出无数个“圣人之言”和“贤君案例”来光明正大地对抗朝廷;

6、

为了名利双收,他们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掉依附在他们身上的小弟性命;

其实,在帝制时代,不仅仅是明朝,所有朝代的皇帝和官僚都一个“熊样”。

无论是东林党、太监、皇帝、宰相、将军或王爷,他们有一个真正为底层利益做打算的人吗?

更多文章

  • 万历为何30年不上朝?郭沫若挖出其“尸骨”后,揭开了历史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真实的万历,万历真的连续28年不上朝吗,历史上有真正的万历吗

    皇帝三十年不早朝,考古学者挖掘其陵墓探索真相唐玄宗虽然懈怠朝政,但是他并没有完全的不管理朝政,明朝时期的第十三位皇帝就不一样了,明朝万历皇帝朱翊钧在10岁的时候就当上了皇帝,明朝期间,他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可是他却有30年的时间没有上过朝。唐玄宗虽然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可是他

  • 一本明朝太监家谱揭破历史真相,专家无奈感叹:清朝篡改了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太监家谱一览,明朝太监家谱真实历史,明代太监名录

    所谓“史书”如当年臭名昭著的隋炀帝,一向以弑父霸母,荒淫无道的形象为人所熟知。不过据文献考证,隋炀帝不过是“背了锅”。在隋史中,隋炀帝真正的谥号为隋明帝,也曾有过绝世壮举,但由于手段过于激进,才令大隋基业不保。纵观历史,隋炀帝的高瞻远瞩对后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开凿的大运河至今仍在发挥它的作用。他固然

  • 一首三流唐诗,为何成为《全唐诗》开篇之作?因为作者身份太特殊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诗十大巅峰之作,史上最全唐诗鉴赏大全,我国最著名的唐诗

    一提及中国古代文学的诗词成就,人们的脑海中一下子就闪现出“唐诗宋词”这四个字。“唐诗宋词”一语,是唐诗与宋词的并称,唐诗与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宋代被称为词的时代。唐朝(618年~907年)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

  • 苏轼极具禅意的一首七绝,远超诗佛王维,读完若有所悟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苏轼最有禅意的七言绝句,苏轼十首禅意诗,苏轼最好的七绝

    苏轼是北宋著名的词人,他是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词作《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都是千古流传的佳作,可谓口口相传。他作词的水平毋庸置疑,绝对是词学史上金字塔尖的存在,可望而不可及,殊不知,他的诗也写得非常好。比如《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一生奸险权倾天下,身后谥号远超岳飞,竟穿着龙袍下葬的一代名相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比岳飞还冤的一代名相,韩世忠和岳飞谁的谥号高,历史上有谥号的奸臣

    然而千年史册当中,却有这样一个“贤臣”尽心尽力,深受器重,为一代“圣主”“鞠躬尽瘁”,结束了百年有余的天下纷争与割据,开创了一个大一统的崭新王朝。然而他却一生背负种种骂名,公然弑君、阴谋立储、跋扈揽权、曲意媚上、贪功恋名、投机专营、甩锅避责,甚至还有遗弃糟糠、惧内杀子等等,可谓罄竹难书,就连他自己临

  • 中国人什么都敢吃,为何却从来不吃猫肉?李时珍早已告诉我们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时珍对猪肉的评价,山狸猫肉的药用,李时珍对猫的记载

    其实,国人也并不是什么都吃,有一种动物,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却没有一个人吃,这个动物就是猫。很多人认为,猫是宠物,自然没有人吃。但狗肉都经常上餐桌了,为何猫就无人问津呢?在千年前的古代,其实是有古人吃猫肉的,毕竟那会物资匮乏,要是赶上饥荒,甭管是猫肉,连树皮都要被人吃光。那为什么国人从古代进化到现代

  • 万历喜欢朱常洵有错吗?为何群臣坚持立朱常洛?郑贵妃其实很无辜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万历和朱常洛关系,万历皇帝为什么选择朱常洛,万历对朱常洛的评价

    可是明朝这帮大臣非常迂腐,他们认为长子继位是传统,不管贤能与否,必须要长子继位。朱常洛就沾了长子这个身份的光,得到了群臣的庇佑。郑贵妃是朱常洵的生母,作为万历最宠爱的女人,她自然是要为自己的儿子争取,可惜一人之力无法与群臣抗衡,最终败下阵来。朱常洛的母亲王恭妃,被万历各种冷落,因为她是宫女出身,所以

  • 中国历史上最厉害的5个神医:李时珍排第5,第1很多人没听说过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名医李时珍简介,古代十大名医李时珍,李时珍医术大全

    相信大家都知道李时珍吧?早在小学课本中,我们就认识了这个为中国医学做出巨大贡献的神医。历史真实中国明代时期的医学家,自1565年起,他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等地去采集草药,通过各种尝试写出了医药书籍925本。这个数字是非常可怕的,在后世专家眼中,李时珍是中国古代医学家中,最敢尝试的人。在他

  • 万历明日议和,首辅赵志皋为何共九次明确表达支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一、战争费兵费饷威胁明朝内部安定万历援朝战争期间,调兵与粮饷问题一直是决定出兵救援与否的关键因素。明日双方谈到议和停战问题之前,明朝虽已有两次大捷,但兵力损耗巨大。万历皇帝下旨令兵部讨论东倭封贡事宜之初,石星就指出;“千里趋利,兵家所忌”,“况自辽至釜又数千里,劳疲兵勤远略,臣等不敢轻议”。甚至到了

  • 一代雄主郭威:从草根逆袭成为皇帝,亲身授课教赵匡胤黄袍加身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的“黄袍加身”成了一个典故,流传千古,不过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赵匡胤并非是第一个玩“黄袍加身”的,其实他篡夺的后周的开国君主,比他先玩这一招,而且他玩得比赵匡胤还要精妙。仅论演戏,赵匡胤得喊郭威一声“老师”。郭威生于乱世,也长于乱世,他几岁时,官至顺州刺史的父亲郭简被刘仁恭所杀。年幼丧父的郭威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