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活在传说中的青铜时代

活在传说中的青铜时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80 更新时间:2024/1/16 2:35:50

禹传位于子,家天下确立,开创中国近4000年世袭王位的先河;殷商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周是“华夏”一词的创造者与最初的指代。三代共约两千年的历史,使得华夏民族初具雏形。这段上古而神秘的岁月,被后世称之为“青铜时代”。

一.通神兽骨——背负千年的文明印记

甲骨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字,是现存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它是殷商的文化产物,距今约有3600年左右的历史。创造之初,甲骨文是一种用于占卜的祭祀文字。之所以选择刻在龟壳上,是因为当时的古人们认为,龟是一种通灵的存在。因此选用龟壳来祭祀,可以通神。这种思维模式也可以解释古人崇尚占卜的原因。

从遥远的三皇五帝时期起,占卜就成为了人们在面对重大之事时的方式。到了商朝,占卜之风更是前所未有的强烈。商人们信鬼神,崇尚占卜的情况已经到了生活中大小事都要拿来占卜一下。

以《封神演义》举例,周文王姬昌受人尊敬的原因,除了他治理有方以外,还有他犹如神赐一般的占卜能力。在占卜时会留下占卜记录,卜辞会用刀刻在甲骨之上。想一想商人对占卜的狂热程度,现在有这么多的甲骨文记录也就不足为奇了。

甲骨文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文字,构造十分完备,其中最多的是象形文字。甲骨文多用尖锐的刀具刻成,分为先书后刻以及以刀直接刻写两种形式。

从书法角度来看,甲骨文已经具备了后世书法的对用笔、章法、结字诸要素。从用笔角度来看,殷商时期刻工用刀如笔,表现出书法的某些用笔特征。同时,甲骨文中还有用墨或朱砂刻写成的某些文字,表明该时期已有类似毛笔的书写工具。

除了商朝,西周时期的甲骨文也是存在的。与殷商不同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甲骨的整治方法、钻凿形态、刻辞与卜兆分布关系、大部分为与占卜有关的记事刻辞而少见卜辞及卜辞格式上的简化等等诸多方面。

虽然是周时出品的甲骨文,但归属问题还理不清。因为周时的甲骨文出土较少,有些人认为这些甲骨文是商人归顺西周时顺便带到西周的,还有一种说法是“出自殷人”,即东西还是西周的,只是假殷人之手为之罢了。

甲骨文引导炎黄子孙走上使图形记号表示意义而不约束其读音的文字发展历程,造就了绵延数千年的华夏文明。现存的数十万片甲骨,是我们探究历史的根本,是华夏文化的源头,和历史存在的证明。

二.蒸蒸日上——百业并举的繁荣时代

夏商周时期,古人们在制造业工艺方面可谓独树一帜。古人们的青铜铸造工艺始终被人探究,却始终得不到要领,又因其技艺实在高超、青铜器的锋芒太盛,因此夏商周三代又被称之为“青铜时代”。

青铜器的发明是一个划时代的创造,它是奴隶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特征。中国的青铜器出现时间非常早,排除“蚩尤作兵”“黄帝铸鼎”等无法正视、仿若神话传说的说法,以我国出土的最古老的的青铜器“马家窑青铜刀”作为标准的话,中国青铜器出现的最早时间决不会晚于距今4000年前,也就是说,夏朝建立前就已经出现了铸铜。

青铜器上的文字,现在一般被称之为“青铜器铭文”或者“金文”、“钟鼎文”。这种文字是一种很进步的文字,《说文解字》中的六书之说完全可用于解释金文的构字方法。金文字体典雅古朴,内容也涉及诸多方面,许多内容都可与文献和甲骨文相互比照印证,对商史的研究与甲骨文一样,是第一手资料,有着重要价值。

由于三代时期青铜器的对强势崛起,曾经占据人们生活中至高地位的陶器(最早出现年代距今约9000~10000年左右)一落千丈。该时期的陶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还保持着传统的面貌,但器型、纹样模仿青铜器的做法相当流行。

除了工艺水平的发展外,人们的生活较之新时期时代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改善。农业器具的青铜化使用、养猪业、渔业、漆器、建筑业等诸多产业百花齐放。无论是较之新石器时代的改善,还是新兴文化(如建筑业)的出现,都说明了这一时期农耕、经济等等各方面的进步与提升。

三.追本溯源——古老的华夏文明

对于这一时代的开端,我们还是要将目光调回到上古时期。曾经的舜禹时代采用的是禅让制,并且是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转化的阶段。到了禹统治的时代,原始社会体系崩坏,奴隶制彻底成为主导,人们开始有了私心私利。到了禹的儿子启时,这种私心彻底显现出来——禅让制被终结,家天下开始成为社会的主流并一直持续到今日。

该时期的土地文明是仍保留着部分原始社会风貌的井田制,土地公有而不能随便转让、买卖。在经历了夏商两代的产生和发展后,井田制在西周前期达到了鼎盛。此后急转直下,衰败迹象明显。到了西周中后期就开始逐渐瓦解,主要反映在青铜器的铭文上。

除此以外,三代时期对于律法的制定也是初具雏形,但律条有限,比起现今较为完备的法律制度实在是简陋,故不多赘述;宗法制是西周时期的重点制度,但也是后来春秋战国的起因与开端。

除了以上政治相关的制度外,三代时期的乐舞文明发展也十分迅猛。《大夏》、《易经》等对当时音乐文明进步有很大的作用。随着时代发展,乐舞的主题也从初期简单的对统治者的歌功颂德,发展到了后来对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表述。

乐舞文明的发展也反映出了该时期的另一种阶级制度——礼乐制度的体现。礼乐制度实际上就是奴隶制的氏族宗法制度和等级名分制度的综合体,用音乐进行统治。用周朝统治者的话来说就是:“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由于乐舞文明的发展与火热,催生了其他诸多相关文化,如八音、巫舞等。

四.结语

青铜时代曾经是我们最好的时代。这个时代技艺高超,制造出的工艺品至今也无法推测出手法,更遑论完整复制;这个时代自由奔放,不受繁文缛节的约束,人们自行为自己建立了高高的道德伦理之墙;这个时代辉煌灿烂,有太多的精彩和传奇诞生于此。

过早的历史神话化是我们民族永远的遗憾,我们也许再也没有机会窥见真正的历史与上古时代,但也是因为如此,我们才会永远对历史报以敬畏和期待。

参考书籍:

[1] 姜越:《青铜时代》,群言出版社,2015

[2] 冯慧娟:《中华上下五千年·夏商周》,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

[3] 张富祥:《<竹书纪年>与夏商周年代研究》,中华书局,2013

更多文章

  • 周朝已经崩溃的办法,接着又影响了王莽和王安石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王莽和王安石什么关系,王安石40首诗,西周重要事件

    周朝给我们留下的印象,第一就是分封诸侯,所谓“封建亲戚,以藩屏周”,71个诸侯国中,有53个是周王室的姬姓诸侯,剩下的18个是异姓诸侯,最初的目的就是稳固周天子的统治,起到屏障作用。周天子把土地和老百姓分封给了诸侯,诸侯又把土地和老百姓分封给卿、大夫,诸侯当然要对周天子效忠,但卿、大夫效忠的却是诸侯

  • 他是唐朝末年的藩镇节度使,抗击黄巢,最终选择臣服后唐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藩镇节度使一览表,唐朝藩镇割据最严重的地方是哪

    李茂贞原名叫宋文通,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出战各地,当时李茂贞是军队里的队长,后来黄巢起义军攻陷了长安城。李茂贞带领军队与黄巢乱贼抗衡,最终李茂贞击败了黄巢的军队进攻,因此李茂贞战功显赫,他也是因此被加封为神策军指挥使。神策军就是当时京都的禁军,可是那时候神策军的指挥权没有帝王的手中,指挥权反而在宦官集

  • 刘裕真是个有福之人,不仅官位连升,帝位也是轮给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司马德宗智商不行,根本没有能力治理朝政,司马道子两父子彼此享受着行使主权。俗话说贪杯误事,正好验证在司马道子的身上。司马元显乘父亲醉酒的时候,没有及时的处理朝政,故借此事要皇帝罢免了他父亲在朝中的军机大权,把这大权握在自己手中,从此引发了父子相拼。不久之后发生了叛乱,司马元显原以为自己能力了得,

  • 哥舒翰已经年迈,又半身不遂,为何唐玄宗还要派他去镇守潼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玄宗和舒翰什么关系,唐玄宗对舒翰的评价,唐玄宗手下为什么能守住潼关

    (哥舒翰剧照)那么,哥舒翰已经那么老迈残废了,为什么唐玄宗还要派他去守潼关呢?潼关最后失守,是不是哥舒翰老迈残废不能守住造成的呢?我们先来看看,唐玄宗为什么会派哥舒翰这样一个将军出征镇守潼关。在唐玄宗的眼里,哥舒翰是一个非常忠诚的,非常听话的,又能打胜仗的人。唐玄宗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集中体现在“石

  • 隋唐时出现一神秘“谶言”,预言了三件大事,对了两件,错了一件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隋唐的三大预言,唐朝四大预言是什么,隋唐十大历史事件

    公元614年的正月刚刚过去,大隋皇帝杨广,便又把目光聚集在高句丽。朝堂之上,杨广如头发怒的猛兽一般嘶吼着,百官都吓得低头不敢言。终于杨广似乎平静了下来。其实,他要的就是这效果——朕是天子,平生最恨敢进谏者。于是一道圣旨发出,杨广要三征高丽。大隋天下随着这道圣旨的发布,终于乱套了!其实几乎所有人都清楚

  • 南唐政权崩塌,亡国皇后多次遭强幸,宫廷画师在旁绘画成图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五代十国南唐绘画,南唐开国皇后画像,南唐全盛时期版图

    南唐时期,司徒周宗有着两个女儿,有意思的是这两个女儿,前后都是嫁给了南唐后主李煜做了皇后,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大周后和小周后,这姐妹俩差了整整十四岁,大周后和李煜成婚之时,小周后才不过年过五岁,还是个娃娃。这小周后自小便依赖姐姐,所以即便是姐姐成婚了也是时时去找姐姐,再加上深宫寂寞,大周后对于妹妹的到来

  • 玄武门之变前,建成元吉收买敬德调开咬金,为什么要先杀掉秦琼?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琼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吗,秦琼和玄武门之变的关系,玄武门之变有秦琼么

    在玄武门之变前,李靖李勣明确表态不掺和,建成元吉没必要自找麻烦;房玄龄杜如晦打了退堂鼓,吓得连李世民的王府都不敢去(后来被尉迟敬德拎着李世民的刀“请”去了),在建成元吉看来,也不足为虑。熟读新旧两唐书的读者可能知道,建成元吉要收买的是尉迟敬德,要调走的是程咬金,要杀掉的是秦琼秦叔宝,但是建成元吉为何

  • 隋唐好汉中的怪杰,打仗没啥本领,靠着投机取巧,竟杀了一位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隋唐英雄真实历史人物,正史记载的隋唐十大名将,隋唐英雄史上最惨的战将

    盛彦师的知名度比较低,或许很多人没听过他的名字,可在小说中他是个怪杰,打仗虽然没有什么本事,武功也非常一般,但他外号叫"百变仙",排在第24位,之所以说他会"变",是因为他演技十足,会演戏。程咬金劫持了皇杠,被朝廷追杀,靠山王杨林武功高强,用兵如神,很快就逮捕了程咬金,为了救出程咬金,徐茂公便出谋划

  • 隋唐时最牛的一对亲兄弟,哥哥号称万人敌,弟弟被称为儒将之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隋唐最厉害的五个人,隋唐五虎大将谁最厉害,隋唐五虎将都有谁

    比如《隋唐演义》中创造出的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等。虽是虚构人物,但却都有原型,就说裴元庆。这位少年英雄的原型人物,便是隋唐时期的一位“万人敌”,名叫裴行俨。一、哥哥是万人敌隋唐时最著名的世家,有清河崔氏、陇西李氏等,简称“五姓七望”,这几家属于第一梯队,下面还有第二梯队,其中便有河东裴氏。这个家

  • 阴世师,因挖李渊祖坟而被杀,李靖干了啥,为何李渊也非要杀李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李渊和李靖的关系,唐朝李渊杀李靖,唐高祖李渊为什么杀李靖

    这封信虽看着客气,但实则却是在问李渊:干掉隋朝后,你李渊服不服我李密?认不认我这老大?李渊当时的力量比不过瓦岗军,又准备奇袭长安,是绝不能在节外生枝的。故而李渊连忙回信表示:我老了,怎么可能跟您争锋?您才是众望所归的老大。等你得了天下,我当个唐公就满足了。李密看毕回信后很得意,对手下吹嘘:瞅,唐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