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维晚年最著名的诗歌之一,颔联、颈联均是千古名句,禅意无限

王维晚年最著名的诗歌之一,颔联、颈联均是千古名句,禅意无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833 更新时间:2024/2/16 20:01:24

下面这首《终南别业》是王维晚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可以说非常形象地体现了他诗歌中的禅性的特点。王维这首诗,处处有韵味,而且又充满着淡泊宁静的隐士情怀,是他诗歌中的精品,刘辰翁曾评价这首诗说,“无言之境,不可说之味,不知者以为淡易”,的确,这首诗是非常有味道的。

终南别业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开头两句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诗人直言中年以后,心灰意冷厌恶红尘俗世,转而信奉佛教,“道”是大道,并非道家,而是指佛教。诗人置身辋川别墅中,过着半隐半仕的宁静生活。辋川别墅本是唐初著名诗人宋之问住所,王维来到这里之后,立马便被此处秀美的山水所吸引,于是便决定以后在此隐居。

第二联继续写隐居此处的妙处,是一联千古名句,“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一旦兴致上来,诗人便独自一人去山中游览,心有所得,怡然自乐,这种美好的感觉,不需要别人知道,自己品到其中滋味便好。

颈联更是千古流传的名句,也是颇具禅性哲理的佳句,值得用心去品味,诗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人随意而走,没有目的,没有方向,一任心之所向,走到哪里便算哪里,在不知不觉间,走到了流水的尽头,已经无路可走了,诗人索性坐下来,看山间的云起云落,却因此发现了最美好的景致。白云本就有悠闲自由的感觉,所以陶渊明才说“云无心以出岫”,李白才说“孤云独去闲”,通过王维这一行一坐的描写,可见其心情的闲适。而且诗中有画,犹如一幅天然的山水图。

这这两句诗历来受到后人的好评,比如近人俞陛云总结其极妙,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这就颇有禅理了,其实这两句,也的确很有深意。

王维沿溪而行,溯流而上,结果溪流不见了。有可能是到了溪流的发源地,也有可能是雨水汇集而成的地面干枯了,总之,不见了溪水,但王维并未因此悲伤,反而坐下来,看着天上的云朵从山中涌起。溪水无有,但云朵出现,云又可以变成雨水落在地面上,从而汇成溪水,一切都是自然的造化循环,所以又何必绝望呢?

试想人生的境界,或许亦是如此吧。当你身处绝境的时候,没准就是希望的开始,从水穷处到云起时,是一个蜕变的过程,要克服很多障碍,要有发现的慧根。所以,当你感到生活无望的时候,想想王维这两句诗,不要失望,不要放弃,人生中的每个重要阶段,几乎都会遇到山穷水尽的情况,到那时候,抬头看看白云,想想造物的循环流通之道理,或许心情就会舒畅很多。

末尾两句,更是充满了余味,“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偶然”二字是非常值得玩味的,因为诗人本就是信步而行,这时候碰到一位世外高人,自然有知音之感,正因为有着相同的志趣,所以两人能够谈笑无尽,流连于山水之中,不愿离去了。

王维这首诗虽然没有具体描写山川景物,但是却表现出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心境,读罢全诗,仿佛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缓缓向我们走来,寻幽探境中带我们领略到了人生中的美好和真谛。

除了优美的意境、颇具禅理的哲学性思考外,这首诗在艺术上也颇有独到之处。

首先,此诗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读此诗,带给人的感觉,是看到一位隐士信步漫游,走到水源尽头坐看云起云落,那种隐居的悠闲惬意,描绘地有声有色,令人心生羡慕之情。

其次,是这首诗将悬念运用地恰到好处,诗人沿水而上,最终溪水不见了,本该是绝望了,但又生出希望“坐看云起时”,本以为此处已然完结,却又生出新的波折,“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堪称柳暗花明又一村,带给读者无限余味。

最后,王维全篇所用的语言简单平实,犹如朋友间的交谈,但却意蕴深刻,引人思考,理趣与意境相和谐,无疑是情景俱佳的绝妙好诗。

更多文章

  • 陆游最著名的一首《书愤》,刚健浑厚,比肩杜甫,颔联是千古名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陆游最著名的五言诗,陆游最有名的七言绝句,陆游有哪些绝句

    宋孝宗继位后,颇有收复之志,朝廷上下,有一股主战的氛围。隆兴二年春天,张浚主持北伐,陆游积极奔走辅助,但很遗憾,张浚战败,朝廷中主和派势力渐渐占据上风,张浚被罢免后,陆游也被牵连,免除了官职。乾道八年,陆游抵达南郑,在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做事,这几个月的从军生涯,是他一生中少有的濒临前线的机会,斗志昂

  • 文成公主是和亲的成功典范?错了,她还没死,吐蕃就大败薛仁贵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文成公主和亲过程简介,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文成公主和亲成功了吗

    但是,其实文成公主还在世时,吐蕃和大唐就已经发生了大规模战事,薛仁贵——这位知名度非常高的大唐名将,经历了一生最大的败仗。松赞干布和大唐交好历史上,文成公主的夫君松赞干布,确实对大唐非常友好。但是,文成公主是641年嫁去吐蕃的,650年松赞干布就去世了,之后文成公主还活了30年(680年去世)。松赞

  • 薛仁贵1代名将,为何进不了武庙?不是因为大非川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薛仁贵真实实力,薛仁贵真实有多厉害,薛仁贵的主要战绩

    薛仁贵说到薛仁贵,家喻户晓的唐朝名将,他参加灭西突厥、灭高句丽,“三箭定天山”,只可惜大非川惨败成为一生的污点。不管怎么样,薛仁贵绝对是一名战将,不过就算他这样有名依然入不了武庙,至于原因,倒不是因为大非川惨败。薛仁贵我们所说的武庙指的是,从唐朝到宋代逐渐形成的祭祀姜太公以及历代良将的庙宇。以薛仁贵

  • 李隆基时,唐朝的军事实力已达世界霸主水平,为何突然急转直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隆基死后唐朝维持了多少年,李隆基对唐朝的影响,李隆基与唐朝历史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李隆基在位期间,实行过的一系列兵制改革,以及这些改革对大唐王朝造成的影响。其实,在李隆基登基时,唐朝的军事实力已达到世界霸主的水平。不过,在李隆基晚年均田制的施行受到了阻碍,全国各地出现了大量逃兵,所以,唐朝的军事力量急速下滑,创历史新低。以至于,为了扭转颓势,李隆基标新立异地将府

  • 武则天为什么杀害姐姐?不是她心肠狠毒,只因发现了姐姐的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武则天为何将自己的亲姐姐杀害,历史上武则天真杀了她姐姐吗,武则天为啥害死亲姐姐

    这要先从武则天入宫直至荣封皇后的经历开始说起。武则天出身不低,父亲是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母亲杨氏来自隋朝皇室。而且她自小聪明伶俐,有极强的理事和察言观色之能,志高心远。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武则天14岁,正当妙龄。唐太宗偶然听说武则天“容止美”,便召她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只是武

  • 此皇帝是唐朝最后的希望,最后却穷到以“人肉”为食!37岁被杀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盛极而衰、月满盈亏是历朝历代躲不掉的宿命,大唐在辉煌了200多年后,便开始走下坡路了。公元873年,一个12岁的小娃娃被扶上皇位,这个玩心甚重的小皇帝不批奏折、不理朝务,终日钻到宦官怀里管他们叫"阿父",宦官们也当君无戏言,主动帮小皇帝处理起朝务来.不知不觉晚唐宦官专政之风蔚然兴起,而这个12岁的李

  • 唐太宗有个孙女,真给宗室丢脸,百姓却为她立碑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太宗子女一览表,唐太宗孙女,唐太宗有哪些孙子

    唐太宗李世民第十子是纪王李慎,曾任封州刺史,任内政绩卓著,被皇帝嘉奖,百姓自发立石刻碑,颂扬其高尚的德行。武则天当政时期,李氏诸王谋反,李慎拒绝参与,但还是被武则天流放巴州,病逝于途中。李慎有个女儿叫李楚瑗[yuàn] ,被朝廷册封为东光县主,受父亲的影响,李楚瑗自幼知书达理,崇尚节俭,过平凡朴素的

  • 司马懿留下一个残局,困扰隋唐百年,李世民到死都没能解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李世民与司马懿谁厉害,李世民和司马懿的关系,司马懿给李世民当军师

    237年公孙度的孙子公孙渊击败魏将毌丘俭后自立为王,然后向吴国称臣。这公孙渊也是有意思,他的燕国在辽东,却隔着魏国向吴国称臣,难道不怕被魏国打么?难道是远交近攻的意思?其实他还是怕的,公孙渊从叔叔公孙恭手中抢到辽东太守位子的时候,就曾向吴国称臣过一次,孙权就封了公孙渊一个燕王。这时候,公孙渊还是魏国

  • 唐玄宗是皇帝,权力最大,为什么却保护不了杨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唐玄宗那么爱杨贵妃为啥要刺死,唐玄宗与杨贵妃谁厉害,杨贵妃和唐玄宗爱情故事讲解

    一、当时出逃长安的时候,掌权的还是唐玄宗当时安禄山军队打到了长安,唐玄宗在龙武军将军陈玄礼的护送下逃出长安,皇帝和杨国忠讨论,应该逃向哪里呢?杨国忠提议前往四川成都,而李隆基因为长期“信任”杨国忠和杨玉环两人,所以便同意了。而这个决定是唐玄宗决定的,所以可以认定的是,在出逃之前,唐朝的掌权者依旧是唐

  • 李世民敢逼父退位,朱棣在大哥朱标死后,为何不敢逼宫朱元璋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标和李世民谁的权势大,朱棣和朱标关系真的好吗,李世民跟朱元璋是什么关系

    在明朝时期,朱元璋有26个儿子,除了被封为太子的朱标和早夭的26子外,其余的儿子们都被封为了藩王,而在这些藩王之中, 朱棣也算是一位有本事的儿子了,不仅战功赫赫,而且镇守着北京城,在朱元璋的眼中也是一位可堪大用的儿子。但是朱元璋更看重的是老大朱标,而且朱标在众多的兄弟的心中十分有威望,所以对于朱标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