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乞丐里的“祖师爷”,孔子找他借粮后,读书人留下一个2000年的传统

乞丐里的“祖师爷”,孔子找他借粮后,读书人留下一个2000年的传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999 更新时间:2024/4/28 16:33:32

范丹老祖把家传。

天下欠帐要不完,

我不上门人不还。

谈到乞丐的祖师爷,大部分的人都会想起这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中所刻画出的人物:洪七公。但是,说到底,也是个虚构出来的人物。不过,在历史上,倒是真有这么一个人,被奉作是乞丐的“祖师爷”,而实际上,他却不是个乞丐。

[var1]

这人便是范丹,是东汉时期的一位名士,在历史上,被赞誉为“中国古代的廉吏典范”。如前的小诗所吟唱的一般,这范丹,总是把自己的钱财粮食给借出去,帮助他人度过艰难,但是,基本上都不会上门去问,只等他人亲自还回来,若是不还,他也不会去逼着人家要。关于范丹,其实历史上所传下来的故事有好几个不同的版本,而今日我们要说的,便是范丹子之间发生的一个小故事,但是,却影响了后世2000年。

[var1]

孔子是位思想大家, 在离开鲁国后,便开始周游列国,推行自己的儒家思想。《明史稗史》中有记载,孔子在周游列国的期间,收了很多的学生,整个队伍的儒雅之气,看起来是相当气派。不过,这一路,并不是那般顺畅,走到陈国和蔡国交界处时,却遭遇了两国的激烈对战,使得他们无法继续前行。这下,停滞的时间久了,问题便也就跟着来了,其中,最主要的便是没有粮食可以支撑接下来的行程。

[var1]

在困窘之际,孔子只好派自己的弟子出去,找当地的老百姓借一些粮食来吃,但是,可想而知,在当时,这老百姓哪里会有多余的粮食,在战乱之下,自保已是难得。因此,每次派遣弟子们去借粮食的时候,最后基本上都是空着手回家的。最后,孔子在一个路人的口中得知,这附近有个叫范丹的乞丐,存了很多的粮食,人很好,就是脾气有些古怪,兴许可以一试。

[var1]

孔子的弟子中,公治长便自告奋勇前去,但是在登门后,却被范丹给出题难住了——“什么多来什么少,什么喜来什么恼”。这范丹可是说了,如若他出的题没有答上来,这粮食便就不借了。最后,孔子只好亲自登门拜访借粮食,在遇到同样的问题后, 便答道:“小人多来君子少,借账喜来还账恼。”这话一出,正是戳中了范丹的心窝子,最后借粮成功。范丹拿着竹筒给孔子倒了整整一竹筒的米,倒出来竟然有一大袋,靠着这些米,孔子和弟子也度过了难关。

[var1]

次年,孔子带着自己的弟子背着两袋小米前来还粮,范丹依旧拿出了之前的那个竹筒,但是,孔子的两袋大米倒进去,竹筒还是不见满。这下可好,当初借的就是一竹筒,现下不够。孔子也美得办法,于是说:“您放心,这次我没还上,但是之后我定会还上。如果最后我还是没能还够的话,那么,我的弟子们会替我还完的。”范丹也回答:“既然这样的话,往后,我这债,便由我的弟子们去收了。”

[var1]

这孔子的弟子,在古代的时候,但凡是个读书人,那便算是了;而这范丹的弟子,便是那天底下的乞丐。所以,后世,乞丐去找读书人乞讨的时候,这读书人是不能拒绝的,倘若是真的帮不上,也会以礼相待。

你说说,这范丹,当初是不是故意给孔子下了一个圈套?

更多文章

  • 田氏代齐后,齐国历经八位君主,他们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田氏代齐的第一任国君,田氏代齐的历史影响,齐国田氏强盛吗

    [var1]一、齐太公(田和)齐太公,田和(?—前384年):妫姓,田氏,名和。田庄子之子。田氏齐国的建立者。前404年,继田悼子担任齐国正卿。前391年,自立为齐君,放逐齐康公,建立田氏齐国。前386年,被周安王册封为诸侯。前384年,田和卒,子田剡继位。由此,对于齐太公田和来说,在取代姜氏齐国后

  • 三星堆出土“逆天”文物,与《山海经》一致,专家:禁止考古挖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星堆出土文物考古全记录,三星堆出土文物列表,三星堆考古发现了哪些文物

    [var1]这些金乌一旦落下,将双翼收起来,就会变成普通的乌鸦,因此很难有人能够找到它们。我国有个著名的文化遗址,名为三星堆。三星堆是在1929年的时候被一个农民发现的,这个农民发现的是三星堆里的玉器坑,也是三星堆遗址中的一小部分。这农民一家发现了三星堆以后,并没有上报,他们将三星堆遗址中发现的玉器

  • 一座战国“凶墓”,“吃”了6名盗墓贼,考古家:他们已成文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战国墓盗墓案,最凶的墓埋了80个盗墓贼,有哪些墓被盗墓贼已经发掘过了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一个大变革时期,经过了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后,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战国稳定在了七国鼎立的局面。公元前221年,嬴政灭齐国,统一六国之后,春秋战国时代就此结束。战国是中国古代农业、纺织业、军事、科技等等的黄金时期,而与此同时,各国为了生存,也纷纷开始了自己的变革,在国与国兼

  • 三国时,吴国和魏国接壤的地方很多,孙权为何喜欢攻打小县城合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权为什么要和魏国联手,三国吴国简介资料,孙权五次攻打合肥

    [var1]其实,三国总的战争就是蜀国攻打魏国,然后吴国有时也攻打魏国。毕竟蜀汉和东吴都比较弱,如果他们不联合起来的话,会被各个击破。纵观整个三国,魏国很少主动攻击其他国家,都是其他国家攻击魏国比较多。吴国和魏国也是这样,魏国主动攻打过吴国一次。不过吴国却攻打魏国很多次,但大多数地方都是攻打合肥这个

  • 魏文侯为何要跨过赵国攻打中山国?《吴子》这本兵书里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国魏文侯,战国时魏国为何要攻打赵国,魏文侯可以灭秦国吗

    凡兵者之所以起者有五:一曰争名,二曰争利,三曰积恶,四曰内乱,五曰因饥。——(战国)吴起《吴子》春秋战国,风云四起。三家分晋,奠定格局。自此中原大地正式开启了诸侯相互兼并争雄的竞争态势,其中又数战国七雄之间的战争最为频繁。战争是把双面的刀,不仅能带来伤害,还能披荆斩棘,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亦是如此,生

  • 为什么会有三家分晋,晋国国君为何不能阻止,后来国君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国是怎样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为什么晋国分为三家,晋国国君有哪些

    从唐叔虞被封为国君开始,到晋国末代国君晋静公被废为止,晋国在周朝一共存在了657年,晋静公是在公元前376年被韩、赵、魏三家给瓜分了,然后晋静公也被废为庶人,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晋国这个春秋时期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会被韩、赵、魏三家给瓜分了呢?这就要从晋国独特的历史来说了,周朝实行的是周礼,周礼有一

  • 从远古到春秋,秦国人就这样一路走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话说春秋时期的秦国,秦国的历史记录,春秋秦国王族

    [var1]据《史记秦本纪》记载,五帝里第二位的颛顼帝,有个孙女叫女脩,女脩吞下一枚燕子卵,生了个儿子叫大业,大业的儿子叫大费。大费追随大禹治水立了大功,受到了舜帝的奖励,被赐姓赢。大费的儿子里面有一个人叫大廉,大廉的子孙们开发出一样本事,擅长驾车。在商朝时期,他们给国君驾车,地位非常的尊贵,成为一

  • 东周有众多诸侯国,周天子为何看不起秦国,看秦国出身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周国和秦国什么关系,秦国的周天子是什么地位,周王朝对秦国的影响

    [var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分部。春秋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是齐国、晋国、楚国、宋国、鲁国、秦国、吴国、越国等。战国时的主要诸侯国就是秦、韩、赵、魏、楚、燕、齐这七个国家了,也就是战国七雄。这里面都有秦国,可以说秦国的地位非常重要。而且秦国从战国中后期开始,实力迅速上升,对其他诸侯国有压倒性优势。按

  • 他号称太子杀手,隋唐三位太子拜他为师,却集体下岗无一幸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李纲这个人在历史上并不出名,但是他却是隋唐时期,三位太子的老师。这三位太子的名气可就大了去了。第一位是隋文帝的太子杨勇,第二位是唐高祖的太子李建成,第三位则是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已经想到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没错,他们虽然都是太子,却都是落马的太子。这三位太子没有哪一位是真正登基

  • 为什么魏征死后唐太宗要迫不及待推倒他的墓碑,让他名声受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太宗为什么要推倒魏征的墓碑,魏征死时唐太宗说了什么,魏征死后墓碑被唐太宗毁掉

    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逝,对于这个经常给自己提意见的老臣,唐太宗十分惋惜地对大臣们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度,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其怀念之情溢于言表。(但魏征刚死,尸骨未寒,唐太宗就迫不及待地推到了他的墓碑,这是怎么回事儿?)但您可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