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座战国“凶墓”,“吃”了6名盗墓贼,考古家:他们已成文物

一座战国“凶墓”,“吃”了6名盗墓贼,考古家:他们已成文物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136 更新时间:2024/1/25 12:11:32

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一个大变革时期,经过了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后,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战国稳定在了七国鼎立的局面。公元前221年,嬴政灭齐国,统一六国之后,春秋战国时代就此结束。战国是中国古代农业、纺织业、军事、科技等等的黄金时期,而与此同时,各国为了生存,也纷纷开始了自己的变革,在国与国兼并的过程中,也给后人留下了很多为后人传颂的成语典故。总而言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大动荡时期,但同时,它也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化。

考古队挖掘战国墓

[var1]

盗墓是历史上的见现象,从古至今,这样的行为屡禁不止,也不是我国刑罚不够严重,相反,古代盗墓可是一项重罪,轻者砍头,重者株连九族。而盗墓贼一直都是不被人讨好的,时至今日,这样的现象仍旧存在,而如今我国法律对盗墓贼也没有容忍度。但为了获得钱财,为了那一夜暴富的美梦,还是有很多的人铤而走险,走上盗墓的道路。历史上有很多的古墓就这样在盗墓贼手中被损坏,古墓中的文物也随之消失在历史上,或是流失海外,种种行径,十分的可耻。

[var1]

然而也不是所有盗墓行动都会成功进入,有的盗墓贼不仅没有能够成功实施盗墓,还把自己的性命都搭上去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的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座被严重破坏的古墓,且这些破坏并不是自然环境造成的,而是被盗墓贼所损坏。尽管从外表上看,古墓已经遭到严重损坏,但专家还是决定对古墓进行抢救性挖掘,毕竟要是不挖,古墓中还剩下文物的话,可就是严重的损失了。没想到这一座古墓中,还有了令人震惊的发现。

完好无损的古墓

[var1]

一看到古墓上伤痕累累的印记,专家首先就已经在心中做了最坏的打算,古墓可能什么也不剩下了。没想到的是,发掘过程中,专家发现这座古墓虽然多次被盗,却并未有盗墓贼真正的成功。从古墓中出土的文物上,专家证实这是一座战国时期的古墓,距今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也不难想象,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它遭遇了怎样的破坏,能在漫长的历史中完好地保存下来,可以说是它的幸运了。而这座古墓能够完好无损,还要多亏于它的设计,古墓的主人为了预防盗墓贼,在古墓中设置了很多的机关,所以盗墓贼一直没能成功。

6条人命

[var1]

在挖掘的过程中,专家接二连三地挖出了几具尸骸,最后发现,这座机关墓居然挖出了6具尸体。而从尸体的服饰上看,他们都还不是同一个朝代的人,年龄也有所不同,但都是男性。由此,专家推测,这6具尸体都是各个朝代的盗墓贼,想要发财,没想到最后却将自己的性命留在古墓之中。也就是说,这一座汉代的机关墓,整整“吃”了6条人命。古墓的主人是战国时期的一位将军,出土了大量的兵器、兵书以及青铜器。

[var1]

因为是一位将军,对兵法又相当的有研究,在建造古墓的时候,想必也是花费了不小的心思,从里到外大大小小的机关,也说明了墓主人对暗器的研究相当的深。古墓有20米深,使用了大量的流沙和石块,盗墓贼一不小心,就会被流沙淹没,而老练一些的盗墓贼进入了墓室,也没有能够躲过各种暗器。就这样,6个不同朝代的盗墓贼,全部殒命其中,而盗墓贼身上带有的盗墓工具以及一些随身物品,也一起被埋葬在泥土之下。专家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说:这些盗墓贼,怎么能想到千年之后,自己以及自己的随身物品也会成为了文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时,吴国和魏国接壤的地方很多,孙权为何喜欢攻打小县城合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孙权为什么要和魏国联手,三国吴国简介资料,孙权五次攻打合肥

    [var1]其实,三国总的战争就是蜀国攻打魏国,然后吴国有时也攻打魏国。毕竟蜀汉和东吴都比较弱,如果他们不联合起来的话,会被各个击破。纵观整个三国,魏国很少主动攻击其他国家,都是其他国家攻击魏国比较多。吴国和魏国也是这样,魏国主动攻打过吴国一次。不过吴国却攻打魏国很多次,但大多数地方都是攻打合肥这个

  • 魏文侯为何要跨过赵国攻打中山国?《吴子》这本兵书里给出了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魏国魏文侯,战国时魏国为何要攻打赵国,魏文侯可以灭秦国吗

    凡兵者之所以起者有五:一曰争名,二曰争利,三曰积恶,四曰内乱,五曰因饥。——(战国)吴起《吴子》春秋战国,风云四起。三家分晋,奠定格局。自此中原大地正式开启了诸侯相互兼并争雄的竞争态势,其中又数战国七雄之间的战争最为频繁。战争是把双面的刀,不仅能带来伤害,还能披荆斩棘,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争亦是如此,生

  • 为什么会有三家分晋,晋国国君为何不能阻止,后来国君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晋国是怎样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为什么晋国分为三家,晋国国君有哪些

    从唐叔虞被封为国君开始,到晋国末代国君晋静公被废为止,晋国在周朝一共存在了657年,晋静公是在公元前376年被韩、赵、魏三家给瓜分了,然后晋静公也被废为庶人,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晋国这个春秋时期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会被韩、赵、魏三家给瓜分了呢?这就要从晋国独特的历史来说了,周朝实行的是周礼,周礼有一

  • 从远古到春秋,秦国人就这样一路走来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话说春秋时期的秦国,秦国的历史记录,春秋秦国王族

    [var1]据《史记秦本纪》记载,五帝里第二位的颛顼帝,有个孙女叫女脩,女脩吞下一枚燕子卵,生了个儿子叫大业,大业的儿子叫大费。大费追随大禹治水立了大功,受到了舜帝的奖励,被赐姓赢。大费的儿子里面有一个人叫大廉,大廉的子孙们开发出一样本事,擅长驾车。在商朝时期,他们给国君驾车,地位非常的尊贵,成为一

  • 东周有众多诸侯国,周天子为何看不起秦国,看秦国出身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周国和秦国什么关系,秦国的周天子是什么地位,周王朝对秦国的影响

    [var1]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分部。春秋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是齐国、晋国、楚国、宋国、鲁国、秦国、吴国、越国等。战国时的主要诸侯国就是秦、韩、赵、魏、楚、燕、齐这七个国家了,也就是战国七雄。这里面都有秦国,可以说秦国的地位非常重要。而且秦国从战国中后期开始,实力迅速上升,对其他诸侯国有压倒性优势。按

  • 他号称太子杀手,隋唐三位太子拜他为师,却集体下岗无一幸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李纲这个人在历史上并不出名,但是他却是隋唐时期,三位太子的老师。这三位太子的名气可就大了去了。第一位是隋文帝的太子杨勇,第二位是唐高祖的太子李建成,第三位则是唐太宗的太子李承乾。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已经想到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没错,他们虽然都是太子,却都是落马的太子。这三位太子没有哪一位是真正登基

  • 为什么魏征死后唐太宗要迫不及待推倒他的墓碑,让他名声受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太宗为什么要推倒魏征的墓碑,魏征死时唐太宗说了什么,魏征死后墓碑被唐太宗毁掉

    贞观十七年魏征病逝,对于这个经常给自己提意见的老臣,唐太宗十分惋惜地对大臣们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度,以防己过,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其怀念之情溢于言表。(但魏征刚死,尸骨未寒,唐太宗就迫不及待地推到了他的墓碑,这是怎么回事儿?)但您可曾

  • 什么是西晋的八王之乱?就是司马家的8个王爷,轮流坐庄打了16年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晋八王之乱全过程,司马家八王之乱原因,西晋八王之乱的真实情况

    可是到了中后期,司马炎就开始犯糊涂了,他觉得老天爷交给他的任务都完成了,于是开始了风花雪月的生活。所以在选拔继承人的时候,司马炎居然让司马衷继承了大位。有人问,司马衷怎么了?怎么了?这是个傻子好不好!就算不傻,至少智力也比一般人低很多。有一次大臣告诉司马衷:天下百姓都吃不上饭啊,真可怜。司马衷反问他

  • 为何像汉武帝,唐玄宗,乾隆这些皇帝前半生英明,后半生却昏庸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乾隆皇帝和唐玄宗,乾隆和唐玄宗谁最败家,乾隆皇帝有多昏庸

    先说说皇帝这个职业,这活真难啊,不是人干的!首先是人际关系森罗棋布:后宫里老婆们争宠,还有老婆想夺老公的权;身边的太监还分党分派,关键他们还很厉害,在相当情况下,皇帝软蛋的话太监就是真皇帝了。外面大臣们表面上一团和气,其实在背后拉帮结派,还有很多大臣不是想着咋提升业绩,而是多捞钱。当然还有极少数大臣

  • 为什么李世民要评价曹操“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操和李世民相差多少年,曹操李世民谁名气大,李世民与曹操的智力谁更强

    他李世民那个唐二主的宝座也不是什么光明正大得来的,名不正又言不顺,还重兵逼宫、痛吮上乳,把个唐太祖弄得失魂落魄、喑哑无语,不得不传位于他。这一段史实又何曾没有人背后议论纷纷。按道理,李世民作为一个万圣之尊,有道明君,是有资格评论先人前辈的,三皇五帝也含纳其中。毕竟,他站在了那个历史舞台的高度上。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