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冠名战国败家子的楚怀王,是如何把一个超级大国搞得四分五裂

被冠名战国败家子的楚怀王,是如何把一个超级大国搞得四分五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15 更新时间:2024/2/16 1:14:19

[var1]

楚肃王当政时期,对内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对外开疆扩土不断扩大版图,到楚威王时,楚国已经成为了东方第一大国。楚国上下臣民同心同力经过六十多年的奋斗,已是国富兵强。“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众”这是史书里对楚国的描述,虽说史官有时候为了渲染效果会用一些夸张的修辞,但是就算砍个对半,也能看出来但是楚国的军事力量确实非常强大。

楚怀王熊槐从父亲手里接过来了如此大的基业,早期雄心壮志励精图治,任用各国优秀人才,楚国是空前的强大。而楚国的强大也是大家公认的,屈原后来无数次的追忆在怀王初期,楚国强大的样子,自己曾经意气风发,和怀王君臣同心,把楚国建设成了最强大的国家。但是好景不长,秦国此时开展了一系列军事活动,吞并了巴蜀。在秦国吞并巴蜀期间,楚国是完全有能力出兵干预的,但是楚国并没有加以阻止,最后让秦国掌握了整个巴蜀,牢牢控制住长江上游,扼住了楚国的咽喉。

[var1]

想想当年,远在东方的齐国为什么插手三晋战事,就是为了避免一家独大,出现一个超级大国,所以要把这些威胁扼杀在襁褓中,这样才能让中原各国保持均势。而现在,秦楚两国土地接壤,双方都是强国,势必会为领土扩张问题大打出手,而秦国占据长江上游的地理优势,顺江而下是非常的方便,这是楚怀王犯下的一个错误。

此时的楚怀王开始拉拢关东其他五个国家,想要组成联盟,把秦国封锁在关东。在当时楚国的强大影响力下,联盟建成,是为合纵。为了阻止秦国向东的扩张,楚王率领六国攻秦。历史上多数的联军基本上都是声势浩大,各自却心怀鬼胎。表面上大家都是同仇敌忾,实际上上了战场,大家都不愿意当排头兵,一来二去这联盟也就散了。但是这也并没有给楚国造成多么大的影响。楚国和东方其他五国依然亲密无间,合作得很愉快。

[var1]

秦国感到很担忧,于是派出了张仪去楚国当说客。纵横家不仅擅长谋略,而且对于人性这个东西更是研究得很透彻。张仪对楚王说,只要和齐国断交,那么秦国商於之地就会献给楚国。也不知道是怀王容易相信人,还是张仪嘴巴太会说,楚怀王开始陷入了沉思。怀王脑海中闪过无数画面,最终得出结论,楚国在东面与齐国正面竞争其实并不大,若是真正断交似乎也没什么影响,况且秦王此番来送土地,诚意满满,我楚怀王却之不恭。

大臣陈轸劝说道,我们要是和齐国断交了,秦国又不给我们土地,那该如何是好?又没签合同也没盖章,单凭张仪这口里几句话,我们就跟齐国断交,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实际上陈轸是鬼谷子最喜爱的徒弟,张仪这个老狐狸在他面前自然是原形毕露。秦楚两国在中原诸国看来都是蛮夷,对他们来讲毫无诚信可言,就这,楚国本身都是个失信国家,但居然这次就信了秦国,这是楚怀王犯下的又一个错误。

[var1]

怀王非常果断地与齐国断交,踌躇满志地派人接收六百里土地。结局还是令人放心,张仪说,他明明说的六里地,啥六百里,是不是听不懂我们秦国的方言。人们都说秦国失言,不过楚王先于齐国断交,也是不守信的人,和张仪一路货色,只不过人家不守信是赚了,而怀王不守信是亏了。

这样的结局对于楚王来说是奇耻大辱,这口气咽不下去,于是发兵攻秦。结果丹阳败,蓝田败,最后召陵败,丹江地区的土地丢了,军队数量也锐减,楚国一步一步走上了下坡路。这场战役最大的痛并不是丢了国土亡了将士,而是屈氏的封地被秦国占领了,从此屈氏一族一蹶不振。在朝堂之上缺少了家族的悲剧,屈原也是人微言轻,自己的改革计划也无法实施,为了避免被害也选择了远离庙堂。内忧外患常常是结伴而来,这边楚国内部环境恶化,那边秦国又来拱火了。

[var1]

平常人的话,好歹得换个人去楚国吧,但是张仪就是艺高人胆大,这次游说楚王的还是他。当然楚怀王见了张仪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当时就准备杀了他,不过张仪提前买通了楚国大臣,旁敲侧击楚王的爱妃。说秦国后边打算用美女换回张仪,到时候楚怀王有了新欢就得冷落您了。所以这个楚王的爱妃就在怀王耳边吹风,最终说服了楚怀王放了张仪。张仪也并没有见好就收,顺势游说怀王,说秦楚两国愿意永远交好,咱们互换太子当人质,到时候共同富裕。怀王心想现在是打也打不过秦国,说也说不过秦国,干脆结盟得了,如此一来楚怀王彻底背叛了东方六国的联盟。

在秦国身上失去的东西,楚国一定要从其他国家身上抢回来。于是趁着越国内乱吞并了越国,版图直接与齐国接壤,这一来楚国便是打破了大家心中认为的均势,于是齐国拉上韩魏组成联军,三国联军大破楚军,占领了楚国大量的土地。战败之后楚国内部也爆发了起义,一时间把楚国弄得四分五裂。

[var1]

楚国太子在秦国做人质似乎感到了一丝不安,于是杀了人偷偷跑回楚国,这下惹恼了秦国,点起大军进攻楚国。秦国给你怀王两条路,一是打,二是谈,楚怀王打仗又打不过,嘴巴又不会说,只能和秦国谈判一下维持稳定,于是在武关和秦国会面,协商下解决问题的办法。当然怀王认为就算谈不成你秦国也不能把我怎么样吧?先去看看,再见机行事,结果没想到秦国也是厚颜无耻,直接扣了怀王要挟楚国。楚国传承八百年,骨子还是有点硬的,割地赔款对于怀王来说是永远不可能的,怀王咬紧牙关直到死都没有松口。

[var1]

楚怀王客死他乡,秦人将他的遗体运回楚国,楚国百姓见到后无不悲痛,如同自己失去亲人一样。楚怀王一生,自接手楚国后也是想要励精图治做大做强,但是最终搞得四分五裂,有他本人的因素,也有外在的因素。不管怎么样说,但看怀王在秦国临死不屈的精神也是值得肯定的,这也在楚国人们心里种下了复仇的种子,以至于有了后来那句“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更多文章

  • 西施在吴国待了十八年,功成名就回到越国,为什么依然受到追捧?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西施是吴国的还是越国的,西施是怎样救越国的,西施为什么会回到越国

    文/武品文史[var1]叶千华的《读月楼诗存》中有这样一句诗文:“君子爱做西施梦,未见月貌赏花容。”其实不仅是君子爱做西施梦,纵观古今,有多少热血男儿把西施当成自己的梦中情人。一、“沉鱼”西施让西施红遍大江南北的人是——越王勾践。他因战败给吴国,无奈在吴国做了三年的奴仆,之后凭借“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 蒙恬30万人难攻齐国边城,王贲5万人占临淄,还让齐王乖乖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战国蒙恬,蒙恬用兵特点,蒙恬为什么打齐国

    齐国,是东方六国之中最后一个被秦国消灭的国家,可是灭齐之战没有那么轻松,秦国一共出动了35万大军,打了好几个月,方才拿下齐国。在灭齐之战中,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蒙恬带领30万秦军精锐却攻不下齐国一座城,而王贲带着不足5万人则拿下齐国都城临淄,还迫使齐王建投降。当年齐国鼎盛时期,齐桓公也曾大败赵国、楚

  • 蔺相如完璧归赵,人生却归于沉寂,邦交斡旋背后廉颇才是关键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蔺相如廉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蔺相如和廉颇之间的关系,廉颇和蔺相如后来关系如何

    在邦交斡旋事件中,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可以算得上,比较经典和著名的事件,提起这两件事,人们大多数会想到蔺相如的功绩,这个人可以说为赵国保全了颜面和利益,如果不是因为他的存在,那么赵国很有可能失去和氏璧这个名动天下的宝物,甚至有可能与秦国之间爆发一场战争。[var1]在所谓的历史记载当中,蔺相如利用他的

  • 西施服侍夫差近二十年,功成名就回到越国,为什么依然很抢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西施和夫差的真实故事,西施和夫差有什么关系,西施最后下场在哪

    [var1]勾践败给夫差是在公元前494年,而后攻破吴都是在公元前473年,这中间大概间隔了21年,所以才有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说法,由于史书并没有记载西施生于何年,假设在公元前494年,范蠡找到西施的时候,西施刚好过了笄礼,也就是十五岁,由于西施生于贫寒家庭,因此需要进行训练。因为越王宠爱的一宫女

  • 蜀国的张嶷张翼对战吴国的朱然朱桓,以武力谋略论,哪一方会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演义中张嶷和张翼武力值,张翼张嶷武力值,张翼和张嶷谁厉害

    在东吴阵营中,有两位战将,一位名叫朱然,另一位名叫朱桓,他们也为了江东基业而奋战一生。但令人惋惜的是,他们连“十二虎臣”的行列都没能混进去。[var1]那么,如果蜀汉“二张”与东吴“二朱”在战场上相遇,哪方能更胜一筹呢?咱们可以通过他们的战斗履历来逐个给予分析。一、张翼(中二流)张翼最早是在刘备入川

  • 谁才是真正的刽子手?从战神白起看长平之战背后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白起长平论兵完整视频,白起对长平之战的评价,白起长平之战真的杀了40万赵军吗

    [var1]一、长平之战,白起到底功大于过?还是反之?1. 长平之战爆发前因以及战役后果公元前262年,秦国与赵国爆发了一场持久且又双方兵力消耗极大的战役——长平之战。要说起这场长平之之战的爆发,还得要从“上党之争”开始说起:公元262年,秦出宜阳,拿下了韩国的“野王”城。因秦占领了“野王”之后,韩

  • 语文老师为何不告诉你,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老师:实在太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从完璧归赵中分析蔺相如的特点,蔺相如为什么敢完璧归赵,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哪里

    [var1]时间回到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主谋五国伐齐,结束了齐秦抗衡时代,秦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首,为日后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过此乃后话,因为这个时候秦朝还有一个巨大的敌人,那就是位于秦国东北部的赵国,若想东征,必须解决赵国。那么到底以什么作为突破口呢?秦昭襄王思来想去,没

  • 蜀国灭亡,西晋为何等到十七年后,才消灭吴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蜀国被灭后吴国坚持了多久,蜀国灭亡后吴国能统一吗,吴国怎么看蜀国灭亡

    司马氏之所在十七年后才灭亡吴国,并非是因为魏国和西晋实力不强,而是其它原因所造成的。首先,司马氏需要稳固自身的统治。司马昭主政时魏国是有机会灭亡吴国的,只不过由于司马昭突然去世,司马氏才暂时放弃了对吴国的征讨。后来,晋武帝司马炎称帝建晋,由于国内情况不稳,晋武帝遂又再次放弃了灭亡东吴的想法。西晋是一

  • 秦灭六国,为何最先选定的是韩国,将其第一个灭掉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灭韩国过程,秦灭六国视频讲解,秦灭六国哪年开始哪年结束

    秦国崛起后,就开始不断的攻打六国,蚕食六国的土地,削弱六国的实力,这让六国有了危机感,随后六国想通过连横的策略,抗衡秦国,但是最终被秦国通过远交近攻,以及合纵策略给破坏掉了。到秦王政时期,六国已经今不如昔,实力下降严重,不具备抗衡秦国的实力了。秦王政长大后,除掉了嫪毐和吕不韦,将权力揽在了自己手中。

  • 秦灭六国时,为什么赵国和楚国最难打,他们究竟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灭六国为何赵国难打,楚国赵国,秦灭六国最难打的是赵国吗

    秦国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孤独的国家,一步步蚕食掉比自己强大很多的国家,这其中少不了绝对聪明的战略手段以及谋臣武将之间的巧妙配合,当然更重要的是秦始皇嬴政的伟大战略眼光,其实秦国在统一六国的时候也非一帆风顺,最难啃的两根“骨头”便是赵、楚两国?[var1]秦国的一步步崛起离不开秦孝公时期对于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