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蜀国的张嶷张翼对战吴国的朱然朱桓,以武力谋略论,哪一方会赢?

蜀国的张嶷张翼对战吴国的朱然朱桓,以武力谋略论,哪一方会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781 更新时间:2024/1/11 6:57:35

在东吴阵营中,有两位战将,一位名叫朱然,另一位名叫朱桓,他们也为了江东基业而奋战一生。但令人惋惜的是,他们连“十二虎臣”的行列都没能混进去。

[var1]

那么,如果蜀汉“二张”与东吴“二朱”在战场上相遇,哪方能更胜一筹呢?咱们可以通过他们的战斗履历来逐个给予分析。

一、张翼(中二流)

张翼最早是在刘备入川攻打雒城的围城战末期初次亮相的,张翼的出场与魏延很相似:叛变、杀主、卖城。

[var1]

刘备擒杀张任,兵围雒城,刘璝坚守不降,部将张翼从背后偷袭,杀死刘璝,开城归降。看来这位张翼脑后勺上也生有反骨,可不明白诸葛丞相为什么没有威胁和恫吓他。

1.雒城保卫战,张翼偷袭杀死主将刘璝;

2.南征益州,张翼、王平伏击,与魏延一同生擒鄂焕;

3.冀城之战,姜维出城劫粮,与张翼交锋,战不数合,王平来夹攻,姜维“力穷”而退;

4.董亭之战,魏将猛将徐质搦战,张翼迎敌,“战不数合”,败下阵来。

[var1]

有一次随诸葛亮北伐时,张翼曾经自告奋勇,请战魏军猛将张郃,诸葛亮说:“张郃乃魏之名将,有万夫不当之勇,汝非敌手。”

邓艾偷度阴平,后主刘禅投降,姜维设下翻天之计未成,张翼在乱军中被杀。

通过以上战例分析,张翼的武力值很一般,也就算个中等的二流武将。

二、张嶷(强二流)

张嶷是在诸葛亮南征孟获时首次出场,随大军与蛮兵对抗。看一下张嶷的战绩:

[var1]

1.银坑之战,张嶷与祝融夫人对阵,“战不数合”祝融夫人诈败,张嶷追击,被飞刀射中左臂遭擒;

2.陈仓之战,张嶷迎战魏军猛将王双,“数合不分胜负”,王双诈败,张嶷追击,被王双流星锤打得抱鞍吐血而回;

3.段谷之战,姜维被围,张嶷率精锐骑兵杀入重围,救出姜维,自己被乱箭射死。

张嶷对阵过的敌将战斗力都比较强,而且他是蜀军精锐部队“无当飞军”的主将,武艺应在张翼之上。算是强二流。

三、朱然(三流)

[var1]

作为东吴重将,朱然出场次数并不太多,单挑厮杀有过两回,咱们看一下:

1.临沮伏击战,朱然率兵拦截关羽,关羽“拍马轮刀来战,朱然便走”。似乎没有直接交锋;

2.刘备夷陵大败,退至马鞍山口,被吴军拦截。危急关头,赵云杀到,“不一合,一枪刺朱然于马下”。

分析朱然的武力值,看来很渣,不敢与关羽对战,胜势中被混战大师赵云一枪捅翻,论武艺也就是个三流水准。

四、朱桓(准一流)

[var1]

朱桓的后三国时代东吴少有的猛将,最初是孙权搞招贤馆而延揽来的人才。刘备征吴之时,朱桓在濡须口领兵防御曹魏,“年方二十七岁,极有胆略”。看一下朱桓的单挑战绩:

1.濡须城之战,曹仁麾下大将常雕来战,朱桓飞马横刀而出,“战不三合,被桓一刀斩常雕于马下”;

2.石亭之战,朱桓军正抄袭曹休后寨,正遇魏将张普(张普曾战不数合,败于徐盛)。张普不知是吴兵到来,“径来问时,被朱桓一刀斩于马下”。

朱桓两战两胜,斩敌2名,还是蛮能打的。

[var1]

蜀汉“二张”组合如果与东吴“二朱”在两军阵前相遇,朱桓无论对张翼还是张嶷都有赢面,但朱然的武力值要差些,无论与张翼还是张嶷对阵都会输。双方二对二厮杀,回合数会多些,蜀汉“二张”稍占上风。

如果双方领兵对抗,蜀汉“二张”组合肯定会输,张翼领兵水平很普通,而张嶷脑袋瓜子也不是很聪明(两次被敌人诈败打伤);而东吴阵营中的朱然非常狡诈,擅长诡计,能擒住关羽父子。而朱桓则“极有胆略”,是个将才,石亭之战时,还曾给陆逊出主意,以木石堵塞夹石、挂车二条道路,与曹魏的谋士贾逵所虑相同,可见朱桓智计之深。

结论:若阵前厮杀,蜀汉“二张”胜率高;若两军对垒,东吴“二朱”则必胜。

更多文章

  • 谁才是真正的刽子手?从战神白起看长平之战背后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白起长平论兵完整视频,白起对长平之战的评价,白起长平之战真的杀了40万赵军吗

    [var1]一、长平之战,白起到底功大于过?还是反之?1. 长平之战爆发前因以及战役后果公元前262年,秦国与赵国爆发了一场持久且又双方兵力消耗极大的战役——长平之战。要说起这场长平之之战的爆发,还得要从“上党之争”开始说起:公元262年,秦出宜阳,拿下了韩国的“野王”城。因秦占领了“野王”之后,韩

  • 语文老师为何不告诉你,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后续?老师:实在太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从完璧归赵中分析蔺相如的特点,蔺相如为什么敢完璧归赵,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发生在哪里

    [var1]时间回到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主谋五国伐齐,结束了齐秦抗衡时代,秦国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之首,为日后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不过此乃后话,因为这个时候秦朝还有一个巨大的敌人,那就是位于秦国东北部的赵国,若想东征,必须解决赵国。那么到底以什么作为突破口呢?秦昭襄王思来想去,没

  • 蜀国灭亡,西晋为何等到十七年后,才消灭吴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蜀国被灭后吴国坚持了多久,蜀国灭亡后吴国能统一吗,吴国怎么看蜀国灭亡

    司马氏之所在十七年后才灭亡吴国,并非是因为魏国和西晋实力不强,而是其它原因所造成的。首先,司马氏需要稳固自身的统治。司马昭主政时魏国是有机会灭亡吴国的,只不过由于司马昭突然去世,司马氏才暂时放弃了对吴国的征讨。后来,晋武帝司马炎称帝建晋,由于国内情况不稳,晋武帝遂又再次放弃了灭亡东吴的想法。西晋是一

  • 秦灭六国,为何最先选定的是韩国,将其第一个灭掉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灭韩国过程,秦灭六国视频讲解,秦灭六国哪年开始哪年结束

    秦国崛起后,就开始不断的攻打六国,蚕食六国的土地,削弱六国的实力,这让六国有了危机感,随后六国想通过连横的策略,抗衡秦国,但是最终被秦国通过远交近攻,以及合纵策略给破坏掉了。到秦王政时期,六国已经今不如昔,实力下降严重,不具备抗衡秦国的实力了。秦王政长大后,除掉了嫪毐和吕不韦,将权力揽在了自己手中。

  • 秦灭六国时,为什么赵国和楚国最难打,他们究竟有什么特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秦灭六国为何赵国难打,楚国赵国,秦灭六国最难打的是赵国吗

    秦国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孤独的国家,一步步蚕食掉比自己强大很多的国家,这其中少不了绝对聪明的战略手段以及谋臣武将之间的巧妙配合,当然更重要的是秦始皇嬴政的伟大战略眼光,其实秦国在统一六国的时候也非一帆风顺,最难啃的两根“骨头”便是赵、楚两国?[var1]秦国的一步步崛起离不开秦孝公时期对于人才的培养,

  • 管仲生活奢侈,晏子生活节俭,却都被称为贤相,带给人生启发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晏子和管仲有哪些不同,管仲千古贤相分析,管仲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这两个人都是齐国的贤相,为齐国的强大作出巨大的贡献,也深受百姓的爱戴。但是他们的生活方式完全不同,司马迁的《史记·管晏列传》记载着两人的生活方式。管仲富拟於公室,有三归、反坫,齐人不以为侈。晏子当上国相之后,自律的行为令人佩服既相齐,食不重肉,妾不衣帛。如果按照后世的评价标准,晏子的品行都受到赞美,

  • 秦统一六国的第二战场:间谍战花三十万金,仅十年灭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统一六国的经典战役,秦一统六国演示图,大秦帝国秦灭六国

    引言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自东周以来,四百多年的分裂局面,为大一统的机制,打下坚实的基础。功绩甚大,被称为“千古一帝”,可见评价之高。那他是如何在自己亲政以后,用了短短十年的时间,就先后灭亡,而没有出现六国再次联盟的阻力呢?又为何能够放心去逐一攻打其他国家,直至六国被一个一个歼灭,六国还是无动于衷。其

  • 罗布泊的那些干尸,能否证明,《山海经》中记载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var1]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干尸里的欧洲人是怎么来的呢?会不会与楼兰的灭亡有关联呢?据史料记载,罗布泊所在区域,当年曾存在着一个名叫楼兰的古王国。它具体建国的日期已不可考,但至少在公元前176时就已经存在了,不过到了公元630年时却又离奇消失了。[var1]据专家判断,楼兰古国之所以灭亡主要源于恶

  • 纵横家张仪,如何以一己之力破坏六国合纵,逆转秦国局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张仪怎么打破六国合纵的,纵横家张仪的资料,大秦帝国张仪合纵之论

    在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加入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的方法,在学成出山之后,便创造了连横这一外交策略,想要联合六国一起。后来得到秦惠王的赏识,被封为相国,负责出使其他国家,用横的方法来破纵。使得其他国家纷纷改善与秦国之间的关系,这也为秦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等到秦惠王去世之后,秦武王继位,或许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 秦孝文王为何只做了三天的秦王,就突然离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孝文王简介,秦孝文王和秦昭襄王是什么关系,秦孝文王之死的真相

    [var1]我们先来看一下秦昭襄王嬴稷是如何成为秦王的。秦昭襄王是秦惠文王之子,他的生母便是宣太后羋八子,即电视剧《芈月传》中羋月的历史原型。秦惠文王嬴驷在公元前311年去世,他与王后惠文后所生的嫡子嬴荡即位,是为秦武王。对于秦武王,我们应该是非常熟悉的。他就那位嗜好比气力,因举鼎而折断胫骨,气绝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