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只有秦始皇龙袍为黑,其他皇帝不敢穿吗?其他皇帝:是没必要

为何只有秦始皇龙袍为黑,其他皇帝不敢穿吗?其他皇帝:是没必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767 更新时间:2024/2/22 17:07:40

讲真的,古代皇帝对黄色的崇拜简直到了一种匪夷所思的程度,别说一般老百姓,就连其他王侯将相也压根别想碰黄色,那是皇帝专属,敢碰就得掉脑袋。不过黄色从百姓家中剔除,还是一千多年前的事了,唐高祖李渊给整出来的。

在这之前,不仅百姓可以随意穿,连皇帝都不拘于只穿黄色龙袍,大红大绿随便穿。行吧,随便穿是夸张了点,但大红大绿真没说错,用姹紫嫣红来形容都没毛病。《礼记·月令》有云:“天子着青衣”,这个天子指的是周武王,青不就是绿吗?因此说穿大绿没说错吧。

但周武王又不是只穿青衣,或者说,这句话带点断章取义的意味。周朝时期民风还是比较淳朴的,信奉自然之力,吃穿用度都要遵循礼法。当时的周天子穿衣就是谨遵时节来穿,春天万物复苏穿青衣,夏天烈焰骄阳穿朱衣(大红袍),秋天万物凋零穿白衣,冬天一片肃穆穿黑衣。

顺便《韩非子》还记载了这么一句话:“齐桓公好紫服,一国尽服紫。”就齐桓公喜欢穿紫色,所以带着全国都开穿紫色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喜好,齐桓公可以喜欢紫色,那秦始皇喜欢黑色也没啥毛病啊。

不过秦始皇穿黑袍倒不单单只是因为喜欢黑色,而是他周朝属火,秦朝属水,所以才能压制周朝。在古代水又属黑色,所以他才喜欢穿黑衣。到了一统六国后,就干脆将举国尚黑,龙袍只穿黑色,有了“衣服旄旌节旗皆尚黑。”之说。

刘邦占领咸阳又赢得楚汉之争建立汉朝后,本来也是遵照着秦始皇的习惯穿黑袍,但到了汉文帝时期,他觉得汉朝恢复这么慢,估计还是颜色穿错了,不能跟着秦始皇来。加上刘邦自称是“赤帝子”(《史记》记载,刘邦是其母在大泽感应龙神所生的龙子,乃是赤龙之子),就干脆定了穿红色的规矩,也就是红袍。

所以我们看包括汉武帝在内的大多数汉朝皇帝画像,都是穿着大红袍。不过这个时候对穿什么也没有硬性规定,是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的时候,才正式确立尚红色的习俗。东汉末年分三国,两晋承接南北朝,这一段时间中国其实都处于四处纷争之时,因此对于皇帝穿着并没有太大要求,爱穿啥穿啥。

到了隋朝建国后,隋文帝杨坚认为隋朝属土,有稳定厚重之意,于是就勒令皇帝一切用度都用黄色。到了公元618年,李渊以唐代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突出皇帝的特权,就下令以后黄色只准皇帝用,其他人不得擅自使用黄色。

刚开始还有皇帝继续穿其他颜色,比如说红色黑色之类的。但是随着时间变化,皇帝们逐渐习惯了只穿黄色。后来之后这个习惯就一直流传至明清,直到1912年大清灭亡后,才没有了百姓不准穿黄色的说法。

看了这么多后,懂了为何只有秦始皇龙袍为黑了吧?其实也不只是秦始皇,只是他的名头比较大,再加上之前的皇帝都无所谓,穿啥都行;之后的皇帝为了强调特权,自然要使用一个能让人印象深刻的颜色,所以就有了其他皇帝为了避讳秦始皇不穿黑色龙袍的说法。

参考资料:《史记》、《礼记》

更多文章

  • 什么叫伴君如伴虎?汉武帝统治时期,有一官职人员死亡率高达50%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武帝期间的十大名臣,汉武帝时期武将官职,汉武帝时期是怎样选官的

    汉武帝刘彻于公元前141年继位,直到公元前87年才驾崩,在位54年。在汉武帝统治时期,一共更换了13任丞相。更换频率之高,在中国历代王朝中都可以排得上号。这13任丞相依次是:建陵侯卫绾、魏其侯窦婴、柏至侯许昌、武安侯田蚡、平棘侯薛泽、平津侯公孙弘、乐安侯李蔡、武强侯庄青翟、高陵侯赵周、牧丘侯石庆、葛

  • 人?术士?神仙?扒一扒近妖的诸葛亮形象是怎么演变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诸葛亮真实的图片,一图看懂诸葛亮,诸葛亮之智而近妖谁说的

    (科普文,4700字左右)一说到诸葛亮,读者朋友们的脑海里浮现出的就是一个手执羽扇,头戴纶巾,能够“呼风唤雨,推演未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仙人版”的诸葛亮。及至明朝时,又有一个“神机妙算刘伯温”,如果再往前追溯,又可以推举出“封神姜子牙”,于是形成中国历史上三大神级谋士天团,而在民间更是广为流

  • 汉文帝刘恒的发妻,生的四个儿子,为啥在刘恒登基前后死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汉文帝刘恒登基做了哪几件事,汉文帝刘恒哪一年登基,刘恒登基过程

    大家可否看过一部,叫做美人天下的影视剧?它讲的就是东汉早期的历史故事,在其中有一个重要的角色——刘恒,他从一个小小的藩王,做到了汉朝的皇帝。但是,他的发妻所生的四个儿子,在他登基之前就死去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其中这背后的故事让人细思极恐。 刘恒上位 刘恒后来成为了汉朝的皇帝,但是一开始,他并不是

  • 三国七个绰号:一个只有张飞敢叫,一个只有张飞不敢叫,两个关羽张飞都不敢叫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关羽该不该取代姜子牙的武圣之位,读者诸君自有明断:即使武庙主祀者换成了关羽,也不会让白起、司马穰苴、孙武、吴起、乐毅、张良、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这些人在一旁侍立或侍坐。武圣人的头衔该给谁,那还是古代帝王该考虑的问题,咱们今天要聊的,是三国名将的绰号。关羽的“美髯公”似乎不能算绰号,张飞自称“燕人

  • 她是曹操的第二任夫人,长子曹丕建立魏国,三子曹植是天才诗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曹植曹丕合称三曹,曹植是哪个时期曹操的儿子,曹丕上位后曹植的下场

    丁夫人可能没想到,正是因为自己的离去,才给一个平时她看不上眼的女人提供了成为正室的机会,这个女人后来因为儿子的登基成为魏国的第一位皇太后。这个幸运的女人就是曹操的第二任夫人,曹丕和曹植的生母,卞夫人。1、并不幸运的开始要说起来,这位卞夫人并不是一开始就那么幸运。卞夫人的出身很低,她是琅琊开阳(现在的

  • 为什么麋芳跟着刘备流浪都忍了,却要在刘备如日中天的时候反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正史里糜芳背叛刘备了吗,刘备和糜芳的关系图,糜芳为什么背叛刘备而转投孙吴

    有人以为糜芳投降孙权是贪生怕死;有人以为糜芳投降孙权是贪念富贵;有人以为糜芳投降孙权是能力有限,无法抗拒孙吴的进攻。 鲜花以为以上理由都不成立。如果说糜芳是因为贪生怕死投降孙吴,那么,糜芳跟着刘备从北方逃亡到南方,一路上都是与死神打交道,糜芳为什么不因为怕死而逃亡。如果说糜芳投降孙吴是贪念富贵,其实

  • 蜀国最辉煌的一场战役,被三国演义忽略,延长国祚20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魏国和蜀国最精彩战役,三国中蜀国最强战役,关于蜀国的大型战役

    根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刚刚面见孙权,第一句话就这样说道:“亮说权曰:“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亦收众汉南,与曹操并争天下。”当时天下的其余诸侯,诸葛亮闭口不谈,只把争天下的事情,说成了曹孙刘三家的事情,正如诸葛亮《出师表》中所说,刘备此时正处于败军之际、危难之间,通过诸葛亮这一句开场白

  • 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哥哥,他为什么会投奔东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诸葛瑾何时去的东吴,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辅佐谁,东吴重臣诸葛瑾

    那么这里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诸葛亮去了蜀国,而诸葛瑾却去了东吴呢?其原因有两点。1、避难诸葛瑾并非是主动投奔东吴的而是去东吴避难的,这却让诸葛瑾为东吴效力提供了机会。诸葛瑾为什么避难?因为东汉末年军阀在中原混战,而此时诸葛瑾正好在洛阳,而且他的母亲已去世了,所以他的生活受到威胁,因此诸葛瑾就想到没有战

  • 赵云一生很少失败,仅败过此人,被别人称为“白痴”的将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赵云一生的真实经历,赵云一生无败绩吗,赵云一生重要事迹

    可是,文学作品究竟不会进行特别严厉的历史考证,为了招引读者兴趣和表达个人价值观往往会采用一些夸张的方法,所以,对历史人物的客观认知仍需回归到正史上。下面,笔者带咱们一同从正史中复原出实在的赵云和所谓的草包将军——曹真。实在的赵云:被草包将军打败,郁闷而亡实在的赵云在鼎立的三国中归于非尖端的全能型将军

  • 三国时期,还有一个谋臣,与诸葛亮齐名,为何没有诸葛亮的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在三国中的地位有多高,诸葛亮在三国中的真实水平,三国时期真实的诸葛亮

    郭嘉原是袁绍的部下,但他看到袁绍胸无大志,难以成气候,因此转投到曹操帐下,他以“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而著称于世,是曹操手下为数不多的肱骨之臣,曹操在得到郭嘉并充分认识到他的谋略之后,曾这样赞誉道:“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郭嘉在辅佐曹操统一北方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当年曹操大军征伐袁绍时,曹操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