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位秦国大将,一生只打了一场胜仗,却扭转了中国2000年的历史

这位秦国大将,一生只打了一场胜仗,却扭转了中国2000年的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2782 更新时间:2024/1/16 17:52:23

[var1]

大家争夺的中原之地,奠定的人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在人们心中,秦始皇为我国的大一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没有他先祖的努力,秦始皇也成就不了大业。

而秦始皇先祖的成功,离不开他手下的一名大将。此人一生只打了一场胜仗,却改变了秦国的命运,也扭转了中国2000年历史,这是怎么一回事?

虎父无犬子

说到的大将,名叫百里视,出生地是秦国。要说起他的故事,就不得不提到他的父亲百里奚。他并不是秦国人,而是效忠于国。

[var1]

这百里奚也是一国的大官,掌管着诸多的事宜。晋国作为当时的大国,一心想要扩大版图。这一天,晋国把目光放到了虞国身上。

百里奚虞国皇帝提议,可是没有得到重用,反而使用了其他人的计策,最终导致大败。虞国被灭后,百里奚成了俘虏,被押送到晋国。

秦国这个时候的处境,比虞国强不了多少。于是,秦国的皇帝秦穆公发起了“秦晋之好”。把自己的女儿嫁了过去,晋国作为大国,就把百里奚这个俘虏给送了过去。

[var1]

但秦穆公想要的,正是这个百里奚。他早就听闻百里奚的才能,只是一臣那儿能侍两主。现在可倒好,虞国灭亡了,百里奚没有了去处。

秦穆公好说歹说,百里奚才看到了他的诚意,同意留在了秦国。而且百里奚在朝中所处的位置,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很受秦穆公的重用。

百里奚既然投了秦国,肯定也会尽自己所能。他向秦穆公提出了,很多的建设性意见,发展秦国的国力。在百里奚的帮助下,秦国开始变得越来越强大。

[var1]

百里奚甚至成为了外交官,为秦国和别的国家建立友好的关系。秦穆公对百里奚特别疼爱,赐给了一桩婚姻,两年后百里奚有了自己的儿子,取名为百里视。

要说儿子像父亲,这百里视可一丁点儿都不是。百里视从小不喜好读书,而是喜欢舞刀弄棍。百里奚多次教导孩子,试图把他培养成自己这样的人,可百里奚还是继续练武。

秦穆公给百里视请了最好的教头,来给他教导武术。经过十五年的苦练,百里视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名猛将,许多武将都不是他的对手。

[var1]

接二连三的失败

秦穆公爱屋及乌,百里奚是他最器重的大臣,再加上居功甚伟。在百里视成年后,秦穆公就给赏赐了官位,让他去军营中带兵训练。

秦国的国力越来越强后,秦穆公的野心也就越来越大。有一天,他把群臣召集来开会,想要攻打附近的郑国。百里奚一听,立马就跑出来阻止。

这郑国和秦国的和平建交,还是他在中间撮合的。秦穆公现在要攻打,这就有点背信弃义的意思。百里奚刚说完,群臣立马附和,让秦穆公放弃攻打郑国的想法。

[var1]

秦穆公低头不语,他肯定是心有不甘。就在这时,百里奚跳了出来。发言道为何不打,还表示自己可以带兵,为秦穆公拿下郑国。

百里奚的脸一下子,被儿子给气绿了。自己好不容易劝住了,这下秦穆公估计要铁了心攻打郑国。

果真在两天后,秦穆公命百里视给征西大将军,带领着兵马奔袭郑国。百里视接过虎符后,雄赳赳、气昂昂的带兵出发前往郑国。

[var1]

可让百里视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出师未捷身先死。晋国得知秦穆公要打郑国,就在半路上设置了伏兵。百里视经过的时候,应该没有面对过这种情况,被打得全军覆没。

百里视并没有死,而是被晋国给俘虏了。出于之前的秦晋之好,晋把百里视给放了。并向秦穆公说,他看错人了,以为是别国的军队,才设置了伏兵。

秦穆公嘴上说的没事,心里却特别的酸楚,因为小国面对强国没有发言权。晋王明明是想搞偷袭,却还说是看错了,这借口未免有点太牵强。

[var1]

可怜了百里视,成为了此次博弈的牺牲品。但秦穆公没有怪罪他,而是让他官复原职。还安慰他道,胜负乃兵家常事,不要太放在心上。

百里视知耻而后勇,静心训练了两年后,向秦穆公提议,发兵攻打晋国。于是,秦穆公找了一个借口,让百里视与晋兵开战。

这次,百里视明显长进不少,和晋兵打得有来有回。可百里视还是太年轻,最终还是败给了晋国的大将军,又一次铩羽而归。

[var1]

一胜定乾坤

回国后的百里视,让秦穆公给自己赐死,他已经没有脸面活着了。面对消极的百里视,秦穆公直接把他带到一个地方,那就是死去将士们的埋葬地。

两人到达后,秦穆公直接跪了下来,向众多将士的亡魂们道歉。百里视明白了秦穆公的意思,他要是一死了之,就对不起这些死去的兄弟们。

他要做的,是打败晋国给他们报仇。百里视又一次燃起了斗志,这一次,他要补齐自己所有的不足。熟读兵法,多次推演沙盘,改掉自己急躁的性格。

[var1]

百里视足足养精蓄锐了七年,终于他磨出了一把剑,一把可以击碎晋国的宝剑。百里视赶到都城,他还没有说什么,秦穆公就将虎符交给了他。

百里视带着军队再次出发,这一次,晋兵面对的是不一样的秦兵。在初次交锋时,百里视是势如破竹,晋兵根本阻挡不住他前进的步伐。

[var1]

接连攻下数座城池后,百里视最大的敌人出现了,那就是晋国的大将军。上一次,百里视就是败在了他的手中。可这一次,历史并没有重新上演。

百里视的计策层出不穷,大将军有点难以招架。最后露出破绽,被百里视一举拿下。大将军都失败了,晋国只能退兵自保,把很多城池都让给了秦国。

[var1]

百里视这次是一雪前耻,将晋国一次性打得再也站不起来。秦穆公这次发达了,一下跻身到春秋五霸的行列中,为之后大秦帝国的强盛做了铺垫。

可以说,要是没有百里视的胜利。秦国也不会发展起来,甚至会被别的国家给吞没。那也就没有了大秦帝国,没有了一统六国的壮举。

更多文章

  • 长平之战,白起为何能坑杀40万赵军?坑杀遗址被发现,真相终曝光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长平之战白起用多少人包围赵军,长平之战白起杀了多少赵国士兵,长平之战白起杀赵军吗

    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在赵国的长平(今山西晋城高平市西北)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战场。战争历时三年,最终以秦国的胜利告终,此战秦军坑杀40万赵军,白起因此被称为“人屠”,此战也是他的封神之战。长久以来,人们对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人,产生了深深的质疑。质疑的重点在于赵军俘虏难道都是傻子?当秦军向他们

  • 长平之战过程详解,从作战进程来看,纸上谈兵的赵括难辞其咎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长平赵括,赵括长平之战分析,长平之战赵括怎么输的

    [var1]战国初期韩魏势力范围示意战争细节详解讲述长平之战不得不提一个人物,就是战神白起,如果评选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战将,白起入前三当无二话。此君戎马一生,竟然无一败绩,也算是冷兵器时代的奇迹了。我们简单罗列下白起长平之前的战绩① 昭王十三年(公元前294年),而白起为左庶长,将而击韩之新城② 其明

  • 赵国巅峰期时国土有多大?看完后才明白:怪不得赵国敢和秦国抗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赵国真的能够跟秦国抗衡吗,赵国与秦国,赵国巅峰时期为何能与秦国抗衡

    [var1]赵武灵王即位后,大力发展军事,力排众议推行“胡服骑射”,继而吞灭中山国,大败林胡、楼烦二族,开辟云中、雁门、代郡三郡,把赵国推向了鼎盛,在战国中后期,也只有赵国能与秦国抗衡,因此异人被送到了赵国邯郸做质子。赵国巅峰时期,其国土北达内蒙古地区,西至山西一带,东抵山东,南到河南。与秦国争霸时

  • 长平之战,秦军在赵国境内作战,为何能够取得最后的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国为何和秦军在长平决战,长平之战赵军和秦军,赵国和长平的关系

    [var1]不愿降秦的韩国上党郡,主动归附赵国,成为这场大战的导火索。长达三年的两军对峙,造成两国巨大的国力消耗,也以赵国的惨败收场。这场在赵本土作战,远离秦国的战争,为何以秦国胜利告终,难道只是因为赵括吗?其原因还是要从几个方面分析。一、两国不一样的改革程度先说一下赵国。转入战国后期,此时的赵国实

  • 端午节只是纪念屈原吗?178年前他以生命殉国,道尽端午节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么,端午节是为纪念屈原而诞生的吗,端午节最开始是纪念屈原的吗

    [var1]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尽管还有其他关于端午节起源的说法,但最受人们认可的还是屈原,这与屈原的爱国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在1842年的端午节,鸦片战争还没结束,在抵抗英军侵略时,也有一位将领为国捐躯,他的名字叫陈化成。[var1]影视剧中的屈原一、吴淞战

  • 长平之战,名将白起为何禁止将士吃羊肉?白起:你走50步试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长平之战白起为何禁止士兵吃羊肉,长平之战白起到底干什么,长平之战白起厉害吗

    [var1]长平之战的经过白起一生指挥了许多有名的战役,其中长平之战更是为世人所熟知,当我们知道这一战役中,白起一共坑杀了四十五万赵人,就可以想象这场战役的庞大规模和残忍程度。[var1]长平之战是秦国和赵国之间的重大战争,这场战争是因为一座城池而起的,当时秦国攻打韩国,韩国知道自己国力无法和强秦抗

  • 长平之战的赵军,真是毁于纸上谈兵的赵括?专家:我们错怪他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赵括兵败长平的真正原因,长平赵括,长平之战到底死了多少赵军

    [var1]长平之战的失策,真的是毁在纸上谈兵的赵括手上吗?也有专家表示,其实我们错怪了他千年,不妨让我们来看看原因。首先,“纸上谈兵”不应该成为一个黑点。至少赵括熟读兵书,总比没有任何经验的大老粗要强,而过去的名将,韩信和霍去病,同样是年轻时期,没有任何经验,却能够大破敌军,也能说明一个问题。而一

  • 长平之战,白起放掉了赵国240名童子军,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var1]赵孝成王担心接收上党会招致秦国的不满,于是就又问道:“接受上党的土地,秦国必定派武安君白起来进攻,谁能来抵挡?”白起是秦国第一名将,连攻韩、魏、楚,打得三国胆颤心惊,赵王一想到白起心里就打哆嗦。赵胜安慰他说:“别人难与白起争锋。廉颇勇猛善战、爱惜将士,野战不如白起,但是守城完全可以胜任。

  • 郭开:赵国第一“内奸”,逼走廉颇,害死李牧,将赵国拱手送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var1]特别是郭开作为赵国最后一任相国,赵国为秦所灭,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正如剧中一样,历史上的郭开作为赵偃的伴读,与赵偃朝夕相伴,形影不离;赵偃对其甚是亲切。在赵偃成为新任赵王之后,郭开也水涨船高成为了赵国的新一任相国。郭开,此人并没有啥真才实学,最大的本事便是溜须拍马,讨好主子,这也是他历经

  • 长平之战后,赵国为何还能歼灭秦军30万,全歼匈奴10万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长平之战赵国真有40万军队吗,长平之战赵国真的没有胜算吗,长平之战后赵国怎么还没灭

    长平之战的关键人物有白起、范睢、廉颇和赵括。秦国之所以能赢,一方面是秦军有能征善战的战神白起领军,另一方面是因为赵孝成王赵丹的昏聩,中了秦相范雎的离间计,阵前换帅,启用了只会夸夸其谈的赵括替代了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将廉颇。说到这里,插个曲,知道范睢的人并不多,但如果说起成语“睚眦必报”,知道的人肯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