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借”字值千金,刘备向孙权借南郡,外交博弈影响三国历史的进程

“借”字值千金,刘备向孙权借南郡,外交博弈影响三国历史的进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043 更新时间:2024/1/23 22:04:30

赤壁之战后,刘备出兵占领了荆州位于长江以南的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四郡,有了自己的立脚点。他派诸葛亮赵云对这些郡县进行治理,很快使自己的实力得到壮大。可是刘备还不满足,他多次对孙权提出要借南郡的要求。在鲁肃的斡旋下,孙权答应了刘备的要求。那么,刘备原本已经有了荆州的四郡安身,为何还要向孙权借南郡呢?

一、刘备借南郡是为了实现《隆中对》的战略。

在刘备三顾茅庐,初见诸葛亮的时候,诸葛亮就向刘备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战略。在这个战略中,首先要跨有荆益,然后内修政理,外结孙权,在时机成熟后,再兵分两路北伐。一路从益州北出秦川,一路从荆州北伐宛洛。在这个战略中,占有荆州是第一步。

本来刘备和诸葛亮想等到刘表去世后占有荆州。可是在刘表去世时,曹操发动了对荆州的攻击。接替刘表的刘琮在部下的劝说下,投降了曹操。措手不及的刘备只得率领十几万军民南撤,在长坂坡被曹操打得大败。这个时候刘备无力抵抗曹操,只得联合孙权,组成孙刘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

在赤壁之战后,东吴的周瑜将注意力放在南郡。他经过一年的争夺,夺取了江陵。而刘备则南下攻打荆州在江南的四郡。当时刘备实力薄弱,攻打四郡的两千精兵还是用张飞和一千兵力从周瑜那里换来的。在夺取四郡后,刘备赶快在当地调取兵食,扩张自己的实力。

战后,曹操将主力撤回北方,占据章陵、南阳两郡,以襄樊为防御东吴进攻的据点。东吴占据了南郡和江夏两郡,刘备则占据了江南四郡。但是,刘备占有的地盘在东吴的包围之中,和曹操根本不搭界。在这种形势下,刘备是无法完成《隆中对》的战略的。刘备既不能以所控制的荆州为跳板占领益州,更不能以此为基地发动北伐。因此他必须要占有南郡作为下一步战略发展的基地。

在赤壁之战后,刘备将江夏割让给了孙权。江夏位于长江中游,刘备以此为抗曹的基地,与东吴的地区互相隔绝,对战争是不利的。只有占有了位居长江上游的南郡,刘备才能实现他的《隆中对》战略。他可以逆江而上夺取益州,也可以以此为基地发动对宛洛的北伐。因此,刘备才向孙权提出借南郡的请求。

二、鲁肃借给刘备南郡是为了共抗曹操。

刘备几次三番地向孙权提出要借南郡,孙权和周瑜出于自身的利益,并不想答应。周瑜时期,将南郡在江南的部分给了刘备。而刘备去孙权那里商谈借南郡的事宜时,周瑜向孙权建议扣留刘备,吞并刘备的势力。刘备在事后对此十分后怕,可是他在说自己不该前往东吴时,说自己是为了借南郡而不得不去。可见,南郡在刘备心中的重要性。

但是在周瑜时期,刘备即便是得到了南郡在江南的地区,也没能借到以江陵为中心的江边部分。这是因为孙权也有他自己的战略目标,那就是全据长江,建号帝王,北向夺取天下。因此,位于长江上游的荆州对于东吴至关重要。在赤壁之战后,周瑜不顾一切地攻打南郡,原因就在于此。

在周瑜时期,东吴的军事实力是远胜于刘备的。周瑜以他卓越的军事能力,坐镇江陵,北抗曹操,南胁刘备。周瑜不但想吞并刘备的势力,还其他出兵夺取益州,消灭张鲁,联合马超,北伐中原。他根本不理睬刘备的反对,亲自率领军队攻打益州,在巴丘病逝。在这段时期里,刘备想要借南郡的请求没有得到孙权的同意。

在周瑜去世后,荆州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在鲁肃的斡旋下,孙权终于同意了刘备的请求,将南郡借给了刘备。鲁肃借给刘备南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

首先,让刘备分担长江的防御压力。在当时东吴占据了长江全线,可是也承担了全部的军事压力。东吴的所有军事力量,都沿着长江一字排开,和曹军进行着艰苦的战争。由于曹操的实力远胜孙权,东吴的战争形势并不乐观。曹操多次派兵在江陵和合肥方向发动进攻,使得东吴疲于奔命。

与此同时,刘备的地盘则在东吴的掩护下得到了稳固。由于有东吴在战场第一线的奋战,刘备在后方专心发展自己的势力,很快就组成了一支强大的军队。以至于孙权为此感到惧怕,将自己的妹妹嫁给刘备。这对东吴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鲁肃将南郡借给刘备,就使得刘备和曹操直接接触,减轻了东吴的军事压力。

其次,东吴可以集中兵力,在合肥方向发动进攻。由于鲁肃将南郡借给刘备,使得东吴的长江防线大大缩短。江陵方向上的吴军兵力得以解脱出来,集中在淮南方向上。这样,东吴就在这个方向上形成了兵力优势。在借南郡这个时期,东吴在淮南方向上一直占有主动,压制这曹魏的发展。同时,东吴的势力也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第三,鲁肃将南郡借给刘备,是为了下一步收回荆州做准备。鲁肃是孙刘联盟忠实的拥护者,但是他也是东吴利益的捍卫者。他将南郡借给刘备,并不是为了帮助刘备兴复汉室,而是为东吴下一步的发展。

鲁肃将南郡借给刘备,使得东吴大部分兵力解脱出来,建立起东吴的战略机动力量。他的这一部分兵力,作为东吴的战略预备队,随时可以投入任何方向,包括荆州。在吕蒙面见鲁肃的时候,为鲁肃规划了夺取荆州的计划,鲁肃虽然没有采纳,但是他去世时,依然让吕蒙继承了他的职位,为夺回荆州做好准备。

在湘水之争时,鲁肃就因为荆州的归属和关羽举行了单刀会。在这次会晤中,鲁肃义正辞严地表明了东吴对荆州的立场。在双方的和谈下,双方以湘水为界平分了荆州。不过这次争端,为多年后吕蒙袭取荆州做了预演。正是有了借南郡之举,才使得东吴拥有了武力夺回荆州的能力。

正是鲁肃劝说孙权借南郡给刘备此举的高明,使得远在北方的曹操感到十分震惊。当孙权借荆州给刘备的消息传到曹操那里时,曹操正在准备写东西。他听到这个消息,手中的笔掉到了地下,可是曹操却根本没有察觉。从这里,可以看到此举对曹操的震撼。

三、为何刘备要打着借的旗号占有南郡。

刘备对南郡垂涎欲滴,但是他却打着借的旗号,去向孙权索取。这是因为刘备的实力不如孙权,他一方面要依靠孙刘联盟发展自己的势力,一方面又想从孙权那里得到南郡。因此,他采取了借南郡的方式。这样,一方面明确了南郡的归属权是孙权,另一方面则是获得了南郡的实际控制权。

在借得南郡后,刘备便开始了《隆中对》的战略方案。他派关羽留守荆州,自己则率领主力夺取益州。经过奋战,刘备迫降了刘璋,占领了益州。这样,刘备终于拥有了稳固的根据地。这一切,都是以借得荆州为前提的。

孙权的本意并不想借给刘备南郡,这是因为全据长江是他的主要战略。可是,由于刘备采取了借的方式,使得孙权暂时无话可说。因此,在刘备夺取益州后,孙权就多次向刘备索还荆州,遭到了刘备的拒绝。终于孙权忍无可忍,出兵夺取荆州三郡,双方爆发了湘水之争。

其实,借荆州是刘备和诸葛亮在外交上采取的有力方式。通过一个借,使得孙刘联盟得以维持。虽然双方在荆州的归属上有着分歧,也有着多方面的冲突摩擦,但是在刘备夺取益州前,还是保持着联盟的状态。这样,就给刘备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刘备获得了夺取益州的时间,并且由于孙权和曹操的争夺,为关羽保卫荆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刘备夺取益州的过程中,关羽得益于孙刘联盟的稳固,守住荆州,为刘备免除了后顾之忧。也因为这个借字,使得刘备通过外交斡旋,获得了荆州的五郡,孙权只获得了江夏一个郡。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刘备、诸葛亮外交上的策略。

但是,当刘备占有益州后,随着实力的增强,刘备集团对东吴的态度转变了。他们不但不愿意归还荆州,连借都不愿意承认了。这引起了湘水之争,而且和谈后,双方争夺的焦点南郡堂而皇之地划给了刘备。这使得孙权十分不平,最终发动荆州之战,擒杀关羽,夺回荆州,造成了双方反目为仇,自相残杀。

结语:

赤壁之战后,刘备占领了荆州在长江以南的四郡。东吴则占据了江夏和南郡。这使得刘备的《隆中对》无法实施。为此,刘备向孙权借取南郡,以完成《隆中对》的方略。他以南郡为跳板,夺取益州,并发动襄樊之战,给予曹军沉重的打击。

刘备借得南郡,与鲁肃的斡旋有着直接的关系。鲁肃为了让躲在东吴后方的刘备与曹操直接对抗,减轻东吴的军事压力,让孙权将南郡借给了刘备。这样,东吴将大部分兵力解脱除了,用于其他战场,获得了局部的优势。正是借荆州的举动,使得曹操在南方一直处于被动局面,遭到了孙刘联盟的压制。

更多文章

  • 诸葛亮病逝后,为何司马懿一直都没攻打蜀国?其实他并不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死了为何司马懿不攻取蜀国,诸葛亮死后司马懿没打蜀国吗,诸葛亮死后司马懿为什么不打蜀国

    按理说,诸葛亮去世,蜀国没有大将可用,这正是司马懿攻打蜀国的好时机。但是为何司马懿没有去攻打蜀国?很多人都猜测说是,司马懿这个人见好就收,不知道乘胜追击。其实能够当诸葛亮的对手,司马懿怎么会不懂这个道理?而他之所以没有攻打蜀国,则是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则是和蜀国的地形有关,蜀国易守难攻,而且要求攻打

  • 诸葛亮死后到底安葬在何处?又有什么样的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诸葛亮是在哪安葬,诸葛亮什么病死了埋在何处,诸葛亮病死于何处

    神机妙算诸葛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一生为了蜀汉事业,真正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死于建兴十二年,也就是公元234年,从诸葛亮对自己死后如何下葬的安排上,可以看出诸葛亮聪明在哪里?建兴十二年春,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也是他最后一次北伐,这一次,诸葛亮和司马懿在五丈原对峙,因为积劳

  • 刘肥:汉高祖长子,为何没能成为太子,又为何认亲妹鲁元公主为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邦的长子刘肥,刘肥和汉武帝关系,汉鲁元

    汉惠帝二年 (前193年),齐王刘肥前去长安朝拜弟弟汉惠帝。但刘肥在长安不但差点丢掉性命,还被迫认了亲妹妹鲁元公主为干妈。为何刘肥要“认妹为母”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刘邦长子刘肥刘肥出身微寒,为泗水亭长刘邦与外妇曹氏之子,因此他一出生就是私生子,过着贫寒的生活。后来曹氏早逝,刘肥只得跟着父亲刘邦

  • 刘备错过的一位谋士,辅佐曹丕即位,在曹魏官至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上的曹丕和刘备,正史刘备最重要的谋士,刘备一生的五大谋士

    再比如徐州牧陶谦手下的陈登,也曾辅佐过刘备。不过,对于徐庶、陈登等谋士,最终都投奔了曹操,成为曹魏的臣子。至于笔者今天要说的陈群,同样属于这一情况。当然,唯一不同的是,陈群在曹魏的贡献更大,地位更大,甚至可以说在魏国官至宰相了。一首先,就陈登来说,在曹魏官至伏波将军、广陵太守,也即最高的官职只是一个

  • 诸葛亮比徐庶更厉害,为何关羽和张飞服徐庶,却对诸葛亮不屑一顾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徐庶跟诸葛亮是什么关系,三国徐庶和诸葛亮谁更厉害,历史上的徐庶和诸葛亮谁厉害

    大家可能觉得,也许是因为诸葛亮刚加入刘备军团,没有表现出自己的才能,所以关羽、张飞才对诸葛亮很不顺眼的。其实不是这样的,诸葛亮不是唯一一个加入刘备阵营的谋士,徐庶也是其一。但是关、张二人却没有反感徐庶,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分析一下诸葛亮和徐庶的背景和气质。先说徐庶,他原本是一个江湖剑客,爱打抱不平,

  • 诸葛亮死后,蜀国靠这4人的尽忠,才得以延缓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死后蜀国走向,诸葛亮死后蜀国还能维持多少年,诸葛亮死后蜀国是怎样灭亡的

    蒋琬,作为诸葛亮的接替者,零陵湘乡人。有一次诸葛亮对刘禅说道:如果臣要是牺牲了的话,希望以后就由蒋琬代替我的位置!蒋琬当年跟着刘备进蜀地,一开始就在广都做着一个小小的县令。在一次刘备微服出巡视察的时候,发现蒋琬当时对于自己的工作非常不尽职。每天是一酒度日,每天都是醉醺醺。这就让当时的刘备非常的生气,

  • 诸葛亮的儿子和孙子都战死沙场,为何在城破之时,让士兵站在沟里把腿埋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诸葛亮儿子孙子战死,诸葛亮的后代都在哪,诸葛亮有的儿子是不是战死在沙场

    如果直译的话,“埋人脚步而战”可以理解成题目所说的那样“诸葛瞻命令士兵把脚埋起来作战”。不过细想想,这样理解明显是不对的。诸葛瞻即便再没有实战经验,也不会蠢到让士兵像木棍一样插在地上让魏军当活靶子砍杀。所以我认为“埋人脚步而战”这句话中“埋人脚步”用的是比喻修辞手法,指的是蜀汉士兵在战场上坚守不退,

  • 诸葛亮死后,留下4位人才,成功延续了蜀国30多年的国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亮死后蜀国为什么能坚持30年,诸葛亮死后蜀国还有哪些老臣,诸葛亮死后蜀国还存在了多少年

    第一位人才是姜维。姜维能文能武,原本是曹魏的一个小官,但诸葛亮很欣赏他的才干,大力提拔他。姜维也用自己的行动回报了诸葛亮的赏识。在诸葛亮死后,姜维成为蜀汉的最高军事长官,他是北伐的坚定支持者和执行者。他平定了国内的叛乱,还在与魏国的战争中多次取得胜利,军事才能十分出色。他对蜀汉也十分忠心,甚至在亡国

  • 他是唐朝最容易被低估的诗人,与李商隐比拼诗词,千年来不分高下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商隐评价唐朝的诗,李商隐最厉害的一首诗,李商隐是晚唐成就最高的诗人吗

    李商隐和罗隐,这是两个怎么看都不搭边的诗人,但是他们却很神奇的因为一首诗有了交集,或者是,是因为一个诗名。李商隐是非常著名的风流才子,作品大多都是唯美浪漫,而罗隐的诗文就如同他的人生,参加了10次科举都以失败告终,作品也就显得"尖酸辛辣"。然而,就是这样两个风格完全迥异的诗人,却都写下了一首名为《筹

  • 武则天建立了大周王朝,为何最终还是把江山还给李家?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武则天的大周王朝版图,武则天的大周扩大了疆域吗,武则天为什么会把江山给李家

    虽然李显懦弱,但这时他也知道了一个事实,如果不除掉张氏兄弟,那么自己好不容易得来的太子之位,也会随时失去。于是,李显联合李姓子孙和朝中重臣,发动了著名的“神龙政变”,迫使武则天退位。李显对自己的太子之位十分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武则天在选择立太子的时候,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犹豫。李显之所以能重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