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世民说过:“嫡子死,立嫡孙,”那为何没有把皇位传给嫡孙?

李世民说过:“嫡子死,立嫡孙,”那为何没有把皇位传给嫡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761 更新时间:2024/2/2 0:36:10

朱元璋就是遵循“嫡子死,立嫡孙,”这句话的典型例子。朱元璋的嫡长子是朱标,朱标从小被朱元璋寄予厚望,悉心培养,在朱元璋登基以后,也立马把朱标册封为皇太子,正式确定了朱标接班人的地位,并让朱标参与朝政,得到锻炼,但可惜朱标早死。在朱标死后,朱元璋直接把朱标的嫡长子朱允文册封为皇太孙,随后继承皇位,跳过了自己所有的儿子。

那为何李世民和朱元璋的选择会如此不同呢?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朱标和李承乾的情况不同

朱标从小得到朱元璋的重视和培养。朱标在世时,满朝文武包括他的兄弟们都心知肚明朱标肯定是大明朝的第二任皇帝,更为重要的是,朱标性格仁厚、能力杰出、心胸宽广,在大臣和兄弟们之间威信相当高,由他当下一任皇帝,大家心服口服,没有任何人有异议。就算他死了,由他的儿子朱允炆继承皇位,大家虽然心中不满,但也不是不能接受。更何况还有朱元璋这样一位强势帝王站在朱允炆的身后。

但李承乾的太子地位却绝对没有朱标那么稳固。首先,李承乾是个瘸子,试问天下有一朝君王是个瘸子?这太不像话。虽然李世民没有什么明显的表示,但这件事无疑影响了他自己的信心,也影响了满朝文武对于下一任君主是谁的判断。第二,李世民态度不明,虽然李承乾是太子,但是李泰却备受恩宠,受宠的程度还在李承乾之上。这无疑又是一个政治信号,李世民态度不明,李承乾会内心不安担心自己会不会被废,李泰会生出夺嫡之心,满朝文武也会蠢蠢欲动、各自站队。

二、朱标是病重而亡,李承乾则是自己作死

史书记载:洪武二十五年,朱标在巡视陕西回来后染上了风寒,病重而亡。自己苦心培养几十年的太子居然死在了自己的前头,这对朱元璋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但他对朱标的这份爱和期待反而会因此转移到朱标儿子朱允炆的身上。因为这时传给哪个皇子都不恰当,第一是不合规矩,第二是众位皇子都有同样的资格,传给谁都会引起祸乱,甚至给后世子孙留下不好的榜样。

李承乾没有死,但他的事情比朱标更严重。在李泰的步步紧逼之下,李承乾准备走他父亲的老路:杀死兄弟,然后逼父皇退位。但就在他紧锣密鼓安排兵变的时候,李世民的第五个儿子李佑在齐州率先发动了兵变。尽管这场兵变很快就被镇压了,但是风波却殃及到了长安,长安城里掀起了一股搜拿李佑同党的风潮。抓来抓去,李承乾谋划兵变的事情也泄露了,李承乾被废,贞观十八年死于黔州。

三、外戚势力的影响

马皇后和长孙皇后虽然都号称一代贤后,但她们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其中最大的区别就是她们都曾劝自己的夫君抑制外戚,但马皇后成功了,长孙皇后没有成功。马皇后是独女,而且从小父母双亡,没有什么至亲之人。开国后,朱元璋曾想封赏马皇后的家人,但曾被马皇后劝阻。纵观大明两百多年,外戚干政的现象也比较少见。

但唐朝则不然,唐朝的外戚干政的事例还是相当多的。更何况长孙皇后的亲哥哥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心腹谋臣,被李世民赞许为夺取天下的第一功臣。这样一位功勋赫赫的人物,长孙皇后就是想抑制他,恐怕也是做不到的。

所以,在种种因素的影响下,李世民只能从长孙皇后所生的三个儿子中选择接班人。而这三个儿子中李承乾因为谋反被废,李泰因为夺嫡失败尽失人心,留给李世民的也就只有李治了。至于立嫡孙更是无从谈起,单单李承乾谋反这一条就不可能立他的儿子为皇帝。

参考资料:《资治通鉴》《新唐书》《旧唐书》

更多文章

  •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不能再次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为什么不行了,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不能崛起,安史之乱之后唐朝为什么缓不过来

    安史之乱前,唐朝已经发展了一百三十多年,经济文化极度繁荣,为何八年战乱就令两个甲子的努力付诸东流?要说清这个问题,必须要论述一下安史之乱的影响。安史之乱使大唐从极度繁荣转入每况愈下的状态。安史之乱前,唐朝威服四海,万国来朝,中央治下突厥、回纥、沙陀、契丹、吐谷【yu】浑等各族和平相处、安居乐业,各藩

  • 李白到底姓什么?他为何每次做官结局都那么惨?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白是哪里人,李白最好诗十首,李白几时入宫做官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作者:唐代李白这是李白在得到皇帝召见时挥毫之作,其兴奋程度仿佛一个孩子。当然这首诗里面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有一定的阶级歧视,但在古代,就是

  • 李世民让390死囚回家探亲,约定次年秋后问斩,为何死囚会回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世民释放的390名死囚后来回来吗,李世民与死囚之约是真的吗,李世民释放多少死囚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到家探亲,但次年秋天要自觉回来,后来怎么样?这些死囚后来又全部都准时回来了。为何会准时回来?因为唐太李世民的仁德深入人心,这些死囚犯也被感动了。这件事情被很多人称赞,也被欧阳修记载在《纵囚论》中: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 杜甫的亲爷爷,为了保住性命,只能在武则天面前翩翩起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杜甫的爷爷,杜甫的祖父有多厉害,关于杜甫的资料

    才华横溢的杜审言,得到了武则天的召见。武则天准备授予杜审言官职,就问他:“朕要重用你,你高兴吗?”杜审言为了表示感谢,在武则天面前翩翩起舞。此事典出《新唐书.文艺上.杜审言传》,原文是:“武后召审言,将用之,问曰:‘卿喜否?’审言蹈舞谢。”武则天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小时候读《新唐书》

  • 武则天信任的大将军,在赵州城外唱歌跳舞,结果被武则天诛尽三族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则天杀功臣一览表,武则天登基杀了哪些老臣,历史上武则天的大将军

    武则天派遣大军,去征讨突厥。默啜知道打不过大唐,就向武则天求和。武则天以和为贵,答应了默啜的请求。默啜上书,请求武则天收他为养子。武则天收默啜为养子,默啜又得寸进尺,要把他的女儿,嫁给武则天的儿子。武则天的两个儿子,李显已经有老婆韦氏了,只有李旦没有婚配。默啜的意思,是想让李旦给他当女婿。古代的中国

  • 历史趣闻:唐朝和亲那点事,真假公主,到底是啥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公主和亲一览表,唐朝还有哪位公主和亲,唐朝和亲的历史

    正所谓纸是包不住火的,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公主是假的这件事迟早会被发现的,但是这件事比普通的欺骗更严重,一旦露出端倪就会引起战火。但是为什么在整个唐的时候,就没有一个和他们和亲的国家发出这种疑问,难道他们都不知道这个问题吗?都看不出来吗?但是其实事实上,他们也都会有点数,肯定也都知道那些公主是"所谓

  • 为何唐朝的女性总是被骂?当谜底揭开,很多男人不淡定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女性地位有多高,唐朝对女性的态度,为什么说唐朝女人的地位高

    如果读者真的了解历史就会发现,这些事在任何时代都有,也是人之本性,美女和帅哥本来就是贵族群体中的公共资源。写历史的儒家之所以骂唐朝的女性,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唐朝的女性是他们的竞争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近半个世纪的女性统治时代这个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所有表面恩怨的背后都是利益之争。写历史的人

  • 16岁未婚怀孕,25岁惨遭斩首,唐朝第一美女安乐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安乐公主真实历史,唐朝第一女将被杀,历史上杀怀孕妃子的人

    唐中宗被废后贬黜至房州、均州,期间最小女儿李裹儿出生时,唐中宗随即用衣物包住,因此取命为裹儿,她从小天资聪颖、外貌可人,唐中宗与妻子韦皇后对她相当宠爱,直到祖母武则天将唐中宗召还东都,并且重立为皇太子后,秀外慧中李裹儿也深受武则天喜爱,更将她收至宫中养育,待唐中宗复位后,则封为安乐公主。李裹儿虽然容

  • 在以胖为美的唐朝,杨贵妃到底有多胖?她的体重说不准比你还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唐朝的杨贵妃有多少斤,历史上杨贵妃真胖吗,为什么杨贵妃那么胖能当上贵妃

    唐朝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上无疑是一个高峰,不管是政治经济都是很多朝代难以比拟的高度,在如此的生活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水平自然就提高了,再也不会为了食不果腹而苦恼,女子在有了充分营养后自然的呈现出一种唯有女子才有了丰盈体态。不仅如此唐朝在外交上的重视,使得唐朝与西域各国保持着了良好的往来,促进双方的文化

  • 唐朝用香料建房子,是奢侈还是有风情,值得我们研究谈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唐朝的房子是用什么做的,唐朝建房子都有哪些讲究,中国唐朝建筑真实模样

    杜佑那时候就说啊:"它所出非一,形多异而名亦不一:有如犀角者,谓之犀角沉;如燕口者,谓之燕口沉;如附子者,谓之附子沉;如梭者,谓之梭沉;纹坚而理致者,谓之横阳沉。今其材(指当时刚由波斯人李苏沙进献到朝廷来的一批沉香)可为亭子,则条段又非诸沉比矣。"所以那时候他们已经非常的清楚什么样的木材适合用来搞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