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我们多数人对古代的战争印象都源自春秋?那时人是傻?还是义

为何我们多数人对古代的战争印象都源自春秋?那时人是傻?还是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003 更新时间:2024/1/20 5:20:33

[var1]

·春秋时期的战争

如果把战国时期的诸侯比做狂喝滥赌的市井流氓,那么春秋时期的诸侯,就是一个个翩翩君子。我们当我们耻笑宋襄公非要等敌军渡过河,摆好阵,再迎敌作战时,很多人不知道,这在当时是很受尊重的,也是当时战争中大家共同认可的游戏规则。

[var1]

基于物质条件和精神世界的限制,春秋时的领主们即使在战争状态下,也是很讲究道义的。那时的战争是贵族之间的游戏,而平民只负责防守。那时的作战方式是战车模式,战车是一种造价非常昂贵的作战工具。所以这时的战争规模都很小,很多战争一天就能搞定。这时的战争伤亡,有时仅仅几十或者几个人。这时的战争不是以消灭对方为目的的,也不是抢劫,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征服。

[var1]

·如何使用战车作战?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春秋时的马匹很小。一辆双人战车,有时需要两三匹马才能拉动。在春秋时期,贵族不但要学习丰富的化知识和繁琐的礼仪,军事训练更是他们日常必备的课程。有人夸张地说,在春秋时期想做官,必须学到40岁,要文武双全。在那个物质条件非常限制的时代,战车和青铜器都是昂贵的奢侈品,这属于贵族们的专属工具。加上这时的人很崇拜个人英雄主义,也很具有绅士风度。在打仗的时候,双方在一个开阔地内先摆好阵势。这时双方都会派出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战车,在两军的中央地带进行一对一的仪式性的战斗。在作战中,双方都不能刺杀对方的驾驶员。战车在彼此交错的一瞬间,战士会使用戈或长矛彼此刺杀。如果一个回合不成,他们就会再来一个回合,直到有一方的战士彻底倒下。

[var1]

当这个仪式性的动作完成之后,双方才会真正地鸣金击鼓,开始大规模的集团化进攻。这时的战争不允许偷袭,也不存在屠城。即使打败了对方,也不是灭国。如果对方不服,下一年继续打,有点类似今天的体育比赛。战胜的一方有时会拆了对方的宗庙,以示羞辱和神威。而对于战败方的平民,战胜方是不伤害他们的。抢劫和屠城,更被视为下流种子。

[var1]

·春秋时期的霸主

现在我们说霸主是一个贬义词,而在春秋时期是个不折不扣的褒义词。那时霸主的意思,不但要承担老大哥的责任,还要承担各种责任和义务。如果一个诸侯被大家公认为霸主,他就有义务维护周边地区的和平。如果哪个诸侯持强凌弱,霸占了另一个弱者的土地。那么,这时霸主就会派兵讨伐这个逞强的领主。在战胜之后,霸主会把土地完好无损地归还给弱者。如果有必要,霸主还会接收弱者的难民,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帮助和救援。这时的霸主是不是有点傻?这就是时代思维所决定的。项羽其实就是学习春秋时的霸主,最后才败给了不守规则的小流氓刘邦的。

[var1]

·从春秋到战国

随着时代的进步,金属器具的不断开发,青铜器不再是贵族们所能特有的特殊物品,军队就装备了越来越多的金属兵器,杀伤力越来越大。这时突然有个流氓,不按规则出牌,在战争中采用了尔我诈的战术性操作,自然会占大便宜。其他诸侯也不是傻子,既然你能这样玩儿,我为什么不能这样玩呢?

[var1]

加上这时的战争伤亡越来越大,很多贵族已经开始躲在幕后操作了,取而代之的是让平民参战,战争慢慢从贵族化变成了平民化。这一点和西方的骑士一样,只是中国的政治在世界范围内成熟的比较早,能比西方早1000年。而日本直到明治维新之后,才真正实现郡县制。欧洲在中世纪宗教改革之后,战争才慢慢变得平民化,这在我国战国时代就已经完成了。

[var1]

作为一个现代人,读者是不是很难理解春秋时那些诸侯们的道义行为呢?对于春秋时的战争,读者您又是怎么看的呢?

[var1]

更多文章

  • “渑池之会”的后续如何?赵国付出的代价太惨烈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国楚国秦国渑池之会,渑池是在秦国还是赵国,渑池之会的故事

    [var1] 只是,这赵惠文王还是忌惮秦国的,知道这秦国不是好惹的,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所以也一直不敢去,最后,只好找到了自己信赖的大臣蔺相如一同前往。这一次的会面可谓是“险象迭生”,还要斗智斗勇。 [var1] 席间,这秦王想着压一压这赵王,显示一下自己的威严,于是便对这赵王说:"寡人窃闻赵

  • 俗话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元稹:我不是这个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元稹夫妻百事哀,元稹经典佳句,贫贱夫妻百事哀释义

    很多人就纳闷了,这不是一句俗语吗?怎么会是诗句呢?还是一句情诗?它的确是一句情诗。其实这句诗是和白居易齐名的一个诗人元稹写的,并称为“元白”。那之所以把他们两个人一起并列,抛开成就和地位来看,风格差不多,都是写情诗的高手。比如“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诗很多人听过,但可能不知道作者是他

  • 两宋军事上的孱弱,为何总要和唐朝扯上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唐朝和宋朝军事实力,两宋为什么能存在300多年,唐朝和宋朝谁的军事力量大

    由此可见,两宋三百年并不是一个“积贫积弱”的存在。相反,在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两宋甚至要超越盛唐时期。可即便如此,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两宋在军事上,却一直十分孱弱。终两宋三百年的历史中,宋朝一直都在独自面对,来自于北方游牧、渔猎民族所带来的强大压力。而因为宋朝失去了对燕云地区控制,更是使得游牧民族的

  • 李世民说过:“嫡子死,立嫡孙,”那为何没有把皇位传给嫡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世民对待嫡子和庶子的态度,李世民为何独宠嫡子,李世民嫡子庶子待遇不同

    朱元璋就是遵循“嫡子死,立嫡孙,”这句话的典型例子。朱元璋的嫡长子是朱标,朱标从小被朱元璋寄予厚望,悉心培养,在朱元璋登基以后,也立马把朱标册封为皇太子,正式确定了朱标接班人的地位,并让朱标参与朝政,得到锻炼,但可惜朱标早死。在朱标死后,朱元璋直接把朱标的嫡长子朱允文册封为皇太孙,随后继承皇位,跳过

  • 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不能再次崛起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安史之乱以后唐朝为什么不行了,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不能崛起,安史之乱之后唐朝为什么缓不过来

    安史之乱前,唐朝已经发展了一百三十多年,经济文化极度繁荣,为何八年战乱就令两个甲子的努力付诸东流?要说清这个问题,必须要论述一下安史之乱的影响。安史之乱使大唐从极度繁荣转入每况愈下的状态。安史之乱前,唐朝威服四海,万国来朝,中央治下突厥、回纥、沙陀、契丹、吐谷【yu】浑等各族和平相处、安居乐业,各藩

  • 李白到底姓什么?他为何每次做官结局都那么惨?他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李白是哪里人,李白最好诗十首,李白几时入宫做官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作者:唐代李白这是李白在得到皇帝召见时挥毫之作,其兴奋程度仿佛一个孩子。当然这首诗里面用现在的眼光来看,有一定的阶级歧视,但在古代,就是

  • 李世民让390死囚回家探亲,约定次年秋后问斩,为何死囚会回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李世民释放的390名死囚后来回来吗,李世民与死囚之约是真的吗,李世民释放多少死囚

    李世民放390名死囚到家探亲,但次年秋天要自觉回来,后来怎么样?这些死囚后来又全部都准时回来了。为何会准时回来?因为唐太李世民的仁德深入人心,这些死囚犯也被感动了。这件事情被很多人称赞,也被欧阳修记载在《纵囚论》中: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 杜甫的亲爷爷,为了保住性命,只能在武则天面前翩翩起舞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杜甫的爷爷,杜甫的祖父有多厉害,关于杜甫的资料

    才华横溢的杜审言,得到了武则天的召见。武则天准备授予杜审言官职,就问他:“朕要重用你,你高兴吗?”杜审言为了表示感谢,在武则天面前翩翩起舞。此事典出《新唐书.文艺上.杜审言传》,原文是:“武后召审言,将用之,问曰:‘卿喜否?’审言蹈舞谢。”武则天影视形象,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小时候读《新唐书》

  • 武则天信任的大将军,在赵州城外唱歌跳舞,结果被武则天诛尽三族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武则天杀功臣一览表,武则天登基杀了哪些老臣,历史上武则天的大将军

    武则天派遣大军,去征讨突厥。默啜知道打不过大唐,就向武则天求和。武则天以和为贵,答应了默啜的请求。默啜上书,请求武则天收他为养子。武则天收默啜为养子,默啜又得寸进尺,要把他的女儿,嫁给武则天的儿子。武则天的两个儿子,李显已经有老婆韦氏了,只有李旦没有婚配。默啜的意思,是想让李旦给他当女婿。古代的中国

  • 历史趣闻:唐朝和亲那点事,真假公主,到底是啥事?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唐朝公主和亲一览表,唐朝还有哪位公主和亲,唐朝和亲的历史

    正所谓纸是包不住火的,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公主是假的这件事迟早会被发现的,但是这件事比普通的欺骗更严重,一旦露出端倪就会引起战火。但是为什么在整个唐的时候,就没有一个和他们和亲的国家发出这种疑问,难道他们都不知道这个问题吗?都看不出来吗?但是其实事实上,他们也都会有点数,肯定也都知道那些公主是"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