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已灭亡,溥仪已退位,为何各界大佬依旧争着当溥仪的老丈人?

清朝已灭亡,溥仪已退位,为何各界大佬依旧争着当溥仪的老丈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21 更新时间:2024/2/14 16:28:40

可惜热脸贴了冷屁股,逊清小朝廷严格遵循老祖宗的原则,皇室贵族绝不和汉族通婚。

想来大家一定十分费解,清朝已经灭亡,溥仪已经退位,为何这些民国大佬们依旧争着当溥仪的老丈人?

首先,为了身份。

后来发际的美国土豪,都争着娶欧洲的没落贵族。民国的各界大佬也一样,很多人出身不高,刀山火海闯过来,再当个皇族老丈人,瞬间档次就上去了。

这就像《一步之遥》里面,开头文章说自己被葛施里尼小姐嘲笑是new money,求姜文把自己变成old money。

什么是new money?没文化底蕴的暴发户,虽然有钱但精神世界十分贫瘠。

什么是old money?传统贵族,富二代。

所以民国的大佬们争着抢着要当溥仪的老丈人,就是让自己有个体面的背景,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声誉,走出门的时候倍儿有面子。

其次,溥仪的尊号未变,待遇依旧存在。

清朝虽然亡了,但是溥仪依旧是皇帝,居住在紫禁城中,我们把他的小天地称为逊清小朝廷,在那里他们依旧生活在封建制度下,对溥仪马首是瞻。

溥仪也有他幸运的一面,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善终末代皇帝,不仅善终,还依旧享受荣华富贵,民国政府一个月提供400万两白银给溥仪吃穿用度。想想俄罗斯的末代沙皇,全家人都被秘密处决,溥仪不知有多幸运。

溥仪的老师也是饱读诗书,有清朝状元、进士、京师大学堂监督,还有最著名的庄士敦。

最后,封建思维依旧尚存。

民国时期的到来,虽然代表着新时代新思想的到来,但是人们的封建思维依旧存在。不仅满清遗老遗少到紫禁城拜见溥仪,行跪拜礼,军阀张作霖拜见溥仪也要磕头下跪,吴佩孚也曾上书向溥仪称臣。

徐世昌在出任第二届民国总统的时,还是特意向溥仪请示后,"得其恩准",才就任的。

而溥仪被赶出京城后,也没有后顾之忧,住进了原湖北提督张彪家里。张彪也尽心尽力的伺候溥仪,每天为他亲自扫地……就算在临终前,看到溥仪来看他,还挣扎的坐起来像溥仪致敬。

如果说北洋军阀都是清朝的封建遗骨,那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胡适,应该够有说服力吧。

据说紫禁城装了电话后,溥仪翻看电话本,看到了胡适,于是打电话给他。接通后两人的对话也十分有趣:

“你是胡博士呵?好极了,你猜我是谁?”“您是谁呵?怎么我听不出来呢?……”“哈哈,甭猜啦,我说吧,我是宣统阿!”“宣统?……是皇上?”“对啦,我是皇上。你说话我听见了,我还不知道你是什么样儿。你有空到宫里来,叫我瞅瞅吧。”

挂了电话后的胡适也忙乎了一阵,一直在想如何和溥仪说话?宫中的礼仪与规矩怎么做?好在庄士敦提前告诉他,不需要胡适下跪行礼,才如释重负。

胡适作为新文化领秀,也未曾对溥仪怠慢。

虽然汉人无缘与溥仪成婚,但是民国的各位大佬都随了份子。其次民国政府特派几千名军警,为溥仪的婚礼队伍保驾护航,整场婚礼,耗费40多万元。

虽然后来的溥仪命运多舛,但是依旧是个香饽饽。1959年溥仪被特赦,还有人给溥仪介绍对象,满清遗老要给53岁的溥仪介绍自己的孙女当妃子,相亲相了七八回,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为了溥仪一生未嫁的最美格格敏彤。

不过,溥仪早已不是曾经的溥仪,而是选择了护士李淑贤

一句话总结:大清虽然亡了,但是满清遗老遗少还抱有侥幸,民众也未彻底清醒,溥仪在他们眼里依旧高高在上。

更多文章

  • 为什么中国历史顺序是唐宋元明清,金朝不被排列其中,是不配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为什么历史只说唐宋元明清,朝代顺口溜唐宋元明清,唐宋元明清排列顺序图

    实际上,这五个王朝无疑是以立国的先后为顺序排列的,那么同是统治中原近百年的金朝为什么不被排列其中呢?是不配吗?显然是的,金朝并没有一统江山,且从多个角度考量,金朝虽然占据中原,但也并没有被人们视作中原正统。01女真人所建立,相继灭亡辽国、北宋10世纪末期,位于北方的由契丹人建立的游牧王朝辽国与中原正

  • 蓝玉为什么敢欺负蒙古王妃?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蓝玉俘虏了蒙古王妃是哪一集,蓝玉和元王妃的关系,蓝玉是怎样死的

    在明朝建立之后,虽然国家已经初步安定,但是对于明朝来说这远远不够,在国家足够强大之后,朱元璋就开始准备北伐事宜,而当时想选择一个有担当的大将却有点难度了,首先是在老一辈的将领中,徐达,常遇春等人已经先后去世,傅友德等大将也已经垂垂老矣,剩下的一些小将们还不成气候,所以经过仔细的斟酌之后,还是选择让蓝

  • 奉诏破辽后,吴用露出隐藏最深的一面,宋江看了后怕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论心机,宋江吴用一样的精道奸猾,但两人的底线却是大大的不同,这一点,宋江直到招安后才真正发觉,不觉一身冷汗。且说宋江率部伐辽,人马锐不可当,直杀得辽卒七断八续连番大败。御弟大王耶律得重失了蓟州,带着家小星夜逃往幽州,大殿之上,耶律得重伏地痛哭,将宋江一百八将的利害备述一遍,那大辽狼主闻言,愁道“这可

  • 朱允炆即位后,接连做了三件事,促使朱棣提前起兵谋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朱棣当了皇帝后怎么对待朱允炆的,朱棣起兵谋反完整版,朱棣当上皇帝后如何对待朱允炆

    朱元璋的遗诏,处处都体现出,他对孙儿朱允炆的关爱。首先是“皇太孙允炆仁明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政,以安吾民。”不仅明确指出要皇太孙继位,还提醒诸位大臣,要忠心辅佐新帝,不能有异心。其次是“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这一点表面上看,是朱元璋不铺张,就连自己的丧事也要

  • 朱元璋与沈万三之间的恩怨情仇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和沈万三关系,历史上的朱元璋与沈万三,朱元璋和沈万三是一个时代的吗

    朱元璋小时候因为家里闹饥荒,他的父母以及哥哥都饿死了,无奈之下他去要饭填饱肚子,后来连要饭都没有,只能自己出家到寺庙靠着香火钱来吃饭,但是当时到处都是灾民,就连和尚也没有发作,只能参加义勇军,推翻元朝统治,参军之后的朱元璋凭借着自己的才干,深得领导的喜爱,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在义勇军当中扎根,而且他很快

  • 明朝“诛十族”是个什么过程?持续了7天时间,800多人陪葬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被灭10族的人,小知识明朝的诛十族事件是真的吗,明朝有哪些人被诛九族

    要说此人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还要从一场权力的斗争说起。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还在世的时候,就对孙儿朱允炆十分青睐。朱元璋觉得孙儿单纯老实,虽缺乏王者的风范,但是朱允炆孝顺,让朱元璋甚是宠爱。朱元璋直接跨过了自己的儿子朱棣,钦点孙儿朱允炆为接班人,让在边塞的朱棣心感无奈。尽管朱棣的才略比侄子朱允炆略胜几筹

  • 明朝守不住辽东?别急着怪后金,看大明自己如何断送天时地利人和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明朝与后金辽东形势图,明朝的辽东局势是怎么失控的,明朝辽东局势变化

    编者按:研究17世纪东亚的历史,明朝与后金/清朝围绕辽东的争夺,可以说是一个绕不开的“撕逼”话题。当然了,有关明朝和后金的辽东争霸战,许多公众号和文章已经从各个角度也都讲了不少,为了不炒冷饭,本期就从一个全新的叫角度,来说说为什么明明有更大体量的明朝,但是在辽东却依然处于劣势呢?▲后金军队对于明朝与

  • 明朝16帝的年号,分别有什么寓意,其中哪些与别人重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各皇帝年号,明朝有哪些皇帝和年号,明朝皇帝及对应的年号

    历史上使用年号最多的皇帝,就是女皇武则天。她在位21年,就换了17个年号,不得不承认,女人心海底针,难猜啊。由于一些皇帝在位期间更换过年号,所以后世在称呼他们时,往往就用庙号加上朝代区分,就好比汉武帝、唐高宗等等。到了明清时期,皇帝往往就一人一个年号,所以这时称呼他们,大多就用年号代替了,就好比嘉靖

  • 皇帝驾崩是大事,为何朱棣去世,杨荣等人却秘不发丧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朱棣与杨荣的关系,朱棣驾崩到底传位给谁,朱棣和杨荣谁厉害

    然而朱棣去世后,大学士杨荣等人,却选择秘不发丧。一般大臣这样做,是出于两种情况:第一打算篡位,或者是拥戴某人篡位;第二就是害怕某人篡位。那么杨荣等人这样做,是属于哪种情况呢?首先在永乐二年,朱棣就已经册封长子朱高炽为皇太子。也就是说,即使朱棣突然驾崩,也不会影响继承人选。到时候群臣只需拥立朱高炽即位

  • 金幼孜与练子宁是至交,朱棣登基后,为何一个降一个不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棣与金幼孜关系,金幼孜籍贯,义门金氏金幼孜

    建文四年,朱棣顺利进入南京城,建文帝从此下落不明。紧接着,朱棣登基为帝,这时建文一朝的臣子,就要做出一个重要的决定,就是要不要归顺朱棣。众所周知,方孝孺就是因为不肯归顺,还当场顶撞朱棣,从而被灭了十族。黄子澄、齐泰也被灭了九族。那么金幼孜和练子宁二人,最终的选择如何呢?朱棣登基后,将练子宁绑上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