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义不容辞的收拾起了刘备死后所留的烂摊子,刘备在死前坚定相信诸葛亮一定能灭掉曹魏。因为当时执政的人是曹丕,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虽然执政的人是曹丕,在智谋上自然远远的比不上诸葛亮。
但是后来和诸葛亮对弈的人却并不是曹丕,而是和诸葛亮一样老谋深算,甚至是在一些特殊的素质上还要超过诸葛亮的司马懿。再加上蜀国经刘备在夷陵损兵折将的原因,诸葛亮所处的局势实在不容乐观。
公元228年春,诸葛亮继承刘备遗志,准备兴兵北伐,恢复大汉江山。诸葛亮是一个聪明人在被北伐之前,他先恢复了与吴国的联盟。此时曹丕也已经去世,诸葛亮对弈的是曹丕的儿子曹睿,当时说曹睿是乳臭未干的小子也实不为过。
在当时唯一能够对抗诸葛亮的也只有司马懿了,司马懿不愧为“冢虎”的称号。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便于街亭掌握了马谡在驻军部署的战略软点,一举攻下了蜀军要寨街亭。又乘胜连下了蜀国三城。
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逼蜀军的后方机关西城。当时的诸葛亮已经来不及撤退,城中只有两千多老弱残兵,眼看着被逼入了绝境之中。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诸葛亮想出了一条十分危险的妙计。
诸葛亮命人将城门大开,只派了两名军士在门口扫地。而他自己却坐在大门口抚琴。琴声悠扬,千米开外亦能听之清楚。司马懿看着门口的两人,再缓缓闭上了眼睛,仔细听着诸葛亮的琴声。
忽然司马懿睁开了眼睛,大吼道:不好有伏兵。命后列转为前列,赶紧撤离!听到司马懿下令的魏军慌慌张张的撤离了。诸葛亮看到了这一幕,也流下了泪来。不仅是因为司马懿撤兵的喜悦,同时也是赞叹司马懿是难得的知己。
司马懿看懂了诸葛亮门户大开的用意,门口的两个扫地的士兵其实就是暗示司马懿和诸葛亮自身。士兵是扫地的人,他们两个便是扫天下的人。如果司马懿攻了进来,这两个士兵都会战死。而司马懿和诸葛亮的也是一样。
早在曹操临终之时,便叮嘱曹丕要小心提防司马懿。说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到了曹睿政权时期,司马懿几乎已经成了曹家的眼中钉。但是又因为有蜀军虎视眈眈,不得不用司马懿来抵御,司马懿对这一定自然是心知肚明。所以他才装作被诸葛亮埋伏了的样子逃跑,这一个空城计也给了司马懿退兵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