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夷陵之战关乎国运,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赵云、魏延、马超等猛将?

夷陵之战关乎国运,刘备为何不带诸葛亮、赵云、魏延、马超等猛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733 更新时间:2024/1/6 18:13:16

人才断层

往往会有人提出赵云、诸葛亮等人是反对刘备伐吴的,因此刘备不愿意带二人出征。在此种观点下显得国家大事有如儿戏一般,臣下向君主提出反对意见是很正常的事情,既然东征是刘备称帝后的第一道国令,那么全国上下都应该围绕着一号令进行筹备,不应该因为政见的不同而躲避。

刘备作为君主,既定战略已然成形,那么就会挑选文武官员随征东吴,刘备选择御驾亲征,那么人员配置上别说是赵云、诸葛亮,就算是让阿斗随征,阿斗也不敢不听。而一国之君若是因为反对之声就弃用人才,这未免也太没有度量,所以赵云等人的反对并不是刘备东征之始未点将的原因。

马超黄忠的病逝时间来看,马超是章武元年病逝,也就是刘备称帝的第一年,说明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前,马超的身体状况就已经不行了,而黄忠更是刘备称汉中王的第二年就病故了。此处想起了《三国演义》里刘备那句“五虎上将今已去四”,这说明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蜀国人才断层比较严重。结合开文所讲的既定战略,刘备的夷陵之战是一个培养中生代将才的良好实战机会,因此在人员配置上,刘备更侧重于人才的培养,在战前也只对张飞这名老将做了会师随征的部署。

人员配置

刘备任命冯习为大都督,领前军兵团,冯习是刘备入川时的后起之秀,在入川和汉中战场表现都不错,此时作为前军大都督重点培养是不错的选择,总领4万多兵力。在冯习前军军团中,吴班、张南、刘宁、杜路四人,前二位也算是中生代将领,后二者属于年轻将领,蛮王沙摩柯是马良游说参战。

刘备中军的兵力并不多,前军四万里有沙摩柯的一万人左右,中军最多也就两万,但应该为刘备的精锐部队,由黄权分兵五千北上防御曹魏,陈式领水军与前军形成接应,留赵融、傅彤、辅臣、廖化、程畿于中军,马良游说蛮夷后亦回中军。与此同时,刘备在江州一带部署后军接应,这个后军的领军将领就是赵云,这算是整个夷陵之战的战略部署,因此赵云也算是参与战争的。

无人可用

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前,蜀国的形势并不是很乐观。自刘备入主益州后,军队数量大致在11万左右。此后刘备与孙权就荆州问题达成和谈,刘备便空出手来,于215年冬天,领张飞和黄权击败张郃军彻底平定巴郡。217年秋天刘备集团又开始了汉中之战,此战一直持续到219年的夏天。刘备虽然胜了曹操,占领了整个汉中,但损失很大,大将吴兰、雷铜、任夔相继阵亡,战死的兵力也在一万以上。因此,刘备全国兵力在十万左右是有一些依据的。

刘备任用魏延镇守汉中也是看中了魏延的能力,在汉中太守的人选上,刘备是舍弃了群臣一致看好的张飞。魏延的任务也是防范北面曹魏的威胁和羌胡的叛乱,另一方面也与上庸刘封孟达连成一片。如果关羽夺取襄阳,汉中至荆州一线全部打通,这个对于曹魏的威胁相当大,但这里一切的根基在于汉中之地稳稳的抓在手中。因此,魏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东征吴国就不可能调魏延去前线。后来孟达反叛,刘封被处死,上庸三郡得而复失,汉中再不稳定,之前所做的工作几乎白费了。

随后关羽的襄樊之战失利,荆州三万精锐部队损失殆尽,荆州不保,关羽战死,蜀汉的形式急转直下。夷陵之战前,刘备欲以张飞为老生代的代表东征吴国,却没料到张飞于战前被部下杀害,这也是为什么调赵云入江州的原因。蜀汉此时还要面对一个问题就是南中少数民族问题,刘备入主益州的时候是无暇顾及南中地区的,南中地区是诸葛亮建兴三年才加以平定,所以在刘备发动夷陵之战的时候,成都南边的威胁也是很大的,少数民族多为地方叛乱确实不错,但不敢保证是否会进兵成都平原抢掠一番,诸葛亮坐镇成都不仅能为夷陵前线提供后勤支援,同时也是对南中地区的震慑,因此诸葛亮不能动。

刘备发动夷陵之战并非是不用名将,而是如马超这种名将即将谢幕,体弱多病;诸葛亮、魏延又重任在身,抽调不得;张飞被害后只得调赵云顶任。而前线战场上的陈式、冯习、吴班、黄权也非等闲之辈,多加磨练也是蜀汉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成都武侯祠里陈列的蜀汉政权文武功臣塑像中,廖化、张南、冯习赫然在列,说明刘备夷陵之战所出征的将领水平还是不错的,并不是只有“五虎上将”这样的将领才能打仗。

更多文章

  • 他是三国唯一敢单挑吕布的人,两次单挑吕布而不败,为何他敢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唯一敢单挑吕布的是谁,三国里最敢打吕布的人,三国中能单挑吕布的人

    张飞何德何能,为何不仅不怕吕布,还每次追着吕布打,不仅追着吕布打,还经常骂吕布是三姓家奴,完全是不把天下第一的吕布放在眼里的样子,张飞为什么敢如此嚣张?吕布战张飞张飞第一次见到吕布是在虎牢关前,当时吕布是董卓手下大将,吕布一人率军单挑十八路诸侯,先后斩杀方悦、穆顺,杀伤武安国,击败公孙瓒,十八路诸侯

  • 曹操的终生遗憾,主动要求离婚的,曹操原配夫人丁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原配丁夫人,曹操的三位夫人生平,曹操历史上的妻妾

    丁夫人是曹操的正房,出身并不显赫,婚后也一直没有生育。曹操的一个妾刘夫人却先后生下了长子曹昂、长女清河公主和另一个儿子曹铄。然而,这些儿女还没长大,刘夫人刘早早地去世了。将三个子女托付给了丁夫人。丁夫人说话算数,把三个儿女视若己出,亲手抚养照顾。其中,她在长子曹昂身上花费的心血最多曹昂果然是块好玉,

  • 张良能善终,是因为他懂得急流勇退?刘邦可没这么天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张良对刘邦的肺腑之言,张良在刘邦手里的地位,历史上的刘邦对张良怎么样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这似乎是亘古不变的历史规律,历朝历代的开国功臣大多逃不掉如此命运。但是也有例外,比如有着“千古谋圣”之称的张良。(《楚汉传奇》张良剧照,扮演者:霍青)西汉建立后,刘邦开始大杀功臣,“汉初三大将”韩信、彭越、英布全部惨死,“八大异姓王”只有一人善

  • 一向谨慎的曹操,为何会放走刘备?原来,在曹操眼中的敌人和朋友是这么划分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操为何放走刘备,整个三国为什么曹操会放走刘备,曹操与刘备的性格对比

    曹操同刘备是同龄人,在三国时期,一个被称为“英雄”,一个被称为“奸雄”。曹操有统一天下的大志向,刘备也要匡扶汉室。二人既争人才也争天下,展开了长达几十年的较量。在曹操看来,刘备政治才能突出,又有远大的政治抱负,确实是个大英雄,有广泛的号召力,所以有一段时间,曹操曾留他在军中。曹操考虑到留着他对自己招

  • 刘邦收买人心的一纸命令,暴露出古代残酷战场上恐怖的京观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笼络人心的手段,刘邦占领关中宣布的三条法令,刘邦收服人心的方法

    不得不佩服刘邦收买人心的能力,一个在大家看来再合理正常不过的政令就把人心收买笼络了。可谓是人之常情的一个举动,便将人心笼络。这与古代残酷的战争现象有关,古代战争不像现代战争,现代战争都是热武器,火箭导弹、坦克机械化的。而古代连铁器都非常稀缺,是冷兵器的时代,打仗全靠拼命,是实打实的肉搏。因此,古代战

  • 曹魏诸葛诞与季汉丞相诸葛亮、东吴大将军诸葛瑾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诸葛瑾和诸葛亮之间有过战争吗,诸葛亮和诸葛瑾是不是亲兄弟,历史上诸葛亮和诸葛瑾

    对三国有一定了解的朋友都知道,诸葛武侯与诸葛瑾是亲兄弟,“虎”是大哥,“龙”是弟弟。但有人不清楚琅琊诸葛氏的“狗”与“龙虎”。那么曹魏诸葛诞与季汉丞相诸葛亮、东吴大将军诸葛瑾是什么关系呢?西汉元帝时期,琅琊郡(位于今山东省)人诸葛丰出任朝廷要职司隶校尉,是为琅琊诸葛氏的先祖。经过多年的繁衍,琅琊诸葛

  • 诸葛亮究竟看中黄忠的哪一点?让这位快70岁的老将军去打定军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和黄忠的关系,诸葛亮如何评价黄忠,诸葛亮为什么要杀黄忠

    定军山战斗,是汉中战役的第一个高潮,也是老将黄忠一生战绩的光辉顶峰。“老”,是生命发展的必然规律,而对于一员武将来说又是无法抗拒的莫大威胁。老黄忠究竟有多“老”?《三国演义》的作者告诉我们他在小说中首次出场——从韩玄那里归顺到刘备帐下时,已“年近六旬”而到定军山战斗时他已须发皆白,“年近七十”,将入

  • 曹操死后,曹丕怎样处理他爹的三千佳丽?母亲看到此举大骂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曹操临死前对曹丕说的话,曹操和曹丕的关系如何,曹操在曹丕死后去哪了

    曹操他虽然是一代枭雄,但他却也非常好色,并且妻妾成群。光有名有姓的就有15个人,更别说那些没有记载下来的,根本就数不清楚。就拿文昭甄皇后来说吧,她叫做甄宓,也被称做甄夫人。甄宓天生丽质,而且也非常有才华。甄宓本来是袁绍的儿媳妇,后来曹操打败了袁绍。曹操的儿子曹丕见到了美丽的甄宓后,一瞬间就爱上了她。

  • 秦始皇到底因何而死,若是有人谋害,凶手又会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始皇简介,秦始皇是病死的还是被赐死的,大秦帝国秦始皇

    要搞清楚秦始皇到底因何去世,我们不妨先来回顾一下秦始皇去世前后,到底经历了什么。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年),不仅出现了“荧惑守心”这种不详的天象,而且又发现了刻有“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陨石,以及说出“今年祖龙死”的“仙人”。面对种种不祥,秦始皇命人进行占卜,“卦得游徙吉”,秦始皇于是决定再度巡游天下

  • 孙策若没被刺杀会比孙权的成就大吗,会不会打败曹操,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这话简单的说就是:孙策的武功比孙权强,孙权的文治比孙策强。事实上这一评价是非常准确的,孙策对自己的弱点和弟弟孙权的长处看得很清楚,作为江东政权的实际开创者,孙策的能力主要体现在武功方面。孙策孙策在父亲孙坚战死沙场后,勇敢地挑起了孙氏家族的重担,年仅17岁的孙策在迷茫了二三年之后,带着从舅舅吴景那里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