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表在病重期间,有意把荆州给刘备,但却被曹操夺去了?要想找到问题的答案,就要能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分析:
1、优柔寡断
刘表虽然是汉室宗亲,也很有文化,颇有儒者风范,但是他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优柔寡断。他的这个性格问题,直接导致了他失去与曹操抗衡的机会。
比如曹操与袁绍相争时,袁绍向刘表求助,但刘表没有派兵援助袁绍,但也没有帮助曹操,只是静观其变。
刘表的部属韩嵩,刘先都认为荆州是个好地方,是兵家必争之地,如果刘表想要有所作为,就应该乘乱起事,要不就跟从一个有能力夺天下的人,不应该坐而观望。
刘表的骑墙之势会得罪曹袁两家,那么刘表也不可能守住荆州了。他们还认为现在曹操比袁绍更明智,曹操肯定会战胜袁绍,并建议刘表归附曹操,但是刘表却犹豫不决。
几年后,就在曹操南下攻打荆州时,刘表病逝了,其子刘琮率荆州全体投降了曹操,如果不是曹操在赤壁之战中惨败,荆州已被曹操占有了。
刘表的优柔寡断,使得他失去了与曹操抗衡的机会,他拥有天时地利,却因为他自己的性格缺陷,导致了荆州被他人占有了,所以性格决定命运在刘表身上再次得到了诠释。
2、胸无大志
刘表不仅性格优柔寡断,而且不会用人,也体现了他胸无大志。比如刘表在处理嗣子之争的问题上就体现了,他不识人这一点。
刘表本来喜欢长子刘琦,但由于次子刘琮的妻子是他的第二任妻子蔡氏的侄女,而且刘表喜欢蔡氏,因此就喜欢刘琮,不喜欢刘琦了,并且蔡氏经常在刘表面前说刘琦的坏话,刘表信以为真,不再相信刘琦了。
同时刘表还重用蔡氏家族的成员,蔡瑁、张允,这两人都是小人。最后劝刘琮投降曹操的就是他们。
因此可以看出来刘表不会用人,这也是他不能与曹操抗衡的一个因素,也证明了他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想守住荆州,而没有想过要恢复汉室,打败曹操。
比如,他与孙坚的战争,联合张绣攻打曹操,与袁绍结交,都是为了能够自保,而不是为了争夺地盘,统一中原。
所以刘表做的一切都是保住他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然而曹操有虎狼之心,想吞并天下,他却看不出来,不去增强自己的势力,却总想着如何自守,这样的人是不可能与曹操抗衡的。
3、家教失败
刘表最失败的地方还是他对儿子的教育。他自己胸无大志,结果导致他的二个儿子也不成才,长子刘琦心有余而力不足,当蔡氏陷害他时,他却想不出办法保护他自己,跑去问诸葛亮后,才提出来去守江夏。
而次子刘琮更是懦弱无为,全听蔡氏家族的摆布,蔡瑁说投降曹操,他就真的投降了,这种人是不可能有所作为的。
刘表打下来的江山,他却拱手送人了,对得起刘表吗?心中还有刘表吗?按我们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败家子。
刘表其实对他的儿子们也是很清楚的,所以他在病重时,要把荆州给刘备,也是出于他对自己儿子的不信任。
刘表知道儿子们不成器,所以不敢考虑去争夺天下。因为争来的天下,他的儿子也守不住,最后还是别人的。所以刘表的家教失败,也使得他失去与曹操抗衡的后备力量。
刘表的性格,为人处世的思想决定了他不能增强自己的势力。也就无法与曹操抗衡,更不可能振兴汉朝。
他的家教不善,导致了他没有合格的接班人,只能将荆州托付给刘备,而刘备不好意思接受,而让曹操夺了荆州。一块富庶之地,兵家必争之地,给了一个无能的人来管理,最后还是会落到别人的手中的。
从刘表和曹操两人的对比来看,刘表无疑是一个失败者,他拥有很好的先决条件,可是他不会合理地运用资源,导致荆州成为了别人的,他也无法振兴他们刘氏家族,令人遗憾。
从刘表的失败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道理:一个好的领导,需要有远见卓识,要有杀伐决断的魄力,还要重视后备力量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让事业持续发展。否则,就会沦为下一个刘表,即使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最终还是会拱手让与他人。
参考文献:
《三国志·魏书·董二袁刘传第六》
《后汉书·卷七十四下》
作者介绍:
肖邦:喜欢中国历史,对历史人物、事件有独到见解。希望通过文字还原历史的真相,揭开历史中鲜为人知的秘密。了解历史,掌握现在,拥有生活的智慧。
图片:来自网络
往期文章链接:
历史鲜有人知的刘巴,为什么瞧不起名垂千古的张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