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后,如果李渊不主动退位,李世民会如何对待他?

玄武门之变后,如果李渊不主动退位,李世民会如何对待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247 更新时间:2024/1/21 19:52:00

兄弟相杀在古代帝王之家是十分平常之时,在封建制度之下,历朝历代的君主即位几乎都要经历手足反目的过程。有甚者,亲父子之间也是避免不了有一死伤,唯有胜者方能为王。

提起大唐王朝,唐太宗李世民便不得不说,而这位文治武功出众、奠定了李唐江山的帝王,也是曾经经历过最为残酷的夺位之争。以他和太子李建成、赵王李元吉为主角的玄武门政变更是众所周知。

政变的背景很简单,秦王府和东宫摩擦不断,而东宫恐惧秦王府的强大,想要把秦王除去,在多次受害之后,李世民终于爆发了,率人在玄武门设下埋伏杀了太子和赵王及其子嗣。

这场政变的唯一获胜者秦王也就成为了新的皇太子,且于626年9月3日,唐高祖颁布诏书,宣告天下人,将皇帝位传给太子李世民,自己则居太上皇之位。

第二天,太子李世民在东宫显德殿即位,是为唐太宗,并从此开始了他辉煌的政治生涯。而他在位期间文治武功出众,四方来朝,开创贞观之治。

《旧唐书高祖二十二子传赞》曰:“建成、元吉,实为二凶。中外交构,人神不容。用晦而明,殷忧圣。运属文皇,功成守正。善恶既分,社稷乃定。”

可见这位太宗皇帝的政绩确实是十分之大的,他虽在玄武门一事上做得不够好,但后世人大多还是对他持同情和支持态度的。

不过话所回来,当时在李世民发动宫门政变,杀了太子和赵王以后,李渊若是没有主动将皇位让出来,李世民会不会做出玄武门一般的事来呢?

这个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若是李渊阻挠他登上皇位,依照李世民的性格和当时的形势来看,他是极有可能杀了自己的父亲的,而原因有二。

其一是秦王的手段残忍。从他发动玄武之变,杀害自己的兄弟来看,他就不是一个会心慈手软的人。之前太子一伙人屡次在高祖面前陷害他,还多次派人下毒手害他,他一旦发起狠来,又如何会顾这淡薄的亲情呢?

其而便是他对父亲心中有怨念。李渊虽是他的父亲,但却十分偏心,父亲更加重视身为长子的李建成,无论他如何做,也总是无法做到不偏心。之前太子等人陷害他,李渊又怎会不知道呢?只不过是不愿意为了二儿子教训自己最为看重的长子罢了。

不过好在李渊最后主动将皇位交给了他,才避免了一场父子相杀的局面出现。不过话说,李渊明明知道他杀了自己重视的两个儿子,又为何没有采取措施而是甘愿让位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他害怕这个过于优秀且手段狠辣的儿子。就如同太子一样不希望秦王太过出色,以盖住其威名,李渊的心思亦是如此。

他一方面想要借助秦王的力量扩张李唐江山,坐拥天下霸主的地位,但另一方面秦王战神的威名却让他有了危机感。

秦王的盛名还要从他打下的江山说起。公元618年,李世民挂帅出征,经过浅水原一战后,一举击败了薛仁杲父子,夺取陇西。

平定陇西后随即便挥师东渡黄河,讨伐刘武周。在与其对峙了5个多月后,使得对方锐气丧失,而且粮草耗尽。而他则是率军追击,消灭了刘武周的势力,收复了所有的山西失地。

而他与王世充的搏斗亦是突显出了他的非凡才能。双方在洛阳展开了一场激战,秦王更是杀掉了敌军的将领,打得敌军伤亡加上被俘的人数达6000有余。

李世民从出关东征开始到成功夺取洛阳,前后不过是用了10个月时间,就除掉了王世充和窦建德两大势力,为唐王朝的建立和统一立下辉煌的战功。

而这个时候的李世民不过才年仅22岁,就显示出了惊人的胆略和军事指挥才能,在民间百姓心目中那更是英勇善战的战神人物。加之他贤明仁善,很是得百姓喜爱,名声极盛一度胜过了高祖。

他如此盛名一方面是引来了李渊对他的忌惮,而另一方面则是畏惧于他,面对手段和谋略过人的的儿子,李渊也不愿意再去玩些别的。

毕竟他在几个兄弟中可谓是独领风骚,取得了很是显赫的威望和权力。他自然是主动让位了,安心当上了他的太上皇,避免了这场父子之间的争斗,也为自己留下了好名声,可谓是一举两得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民工偷挖出价值3亿唐代金镯,上交后却被考古队长私吞,后来怎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工人挖出金银文物,考古队挖出2亿元的手镯,盗墓贼挖出黄金文物

    初唐古墓现世,民工挖到天价金手镯众所周知,陕西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大省,曾出土过很多珍贵的历史文化古迹。上世纪80年代,当地准备新建咸阳国际机场之前,按照惯例需要进行文物检测。果不其然,一座初唐的古墓就此现世,有关部门立即组织考古队前来挖掘。后来,经过专家勘测,这是一座极为精美的贵族墓,墓主人乃是北周名

  • 玄武门之变后,“太上皇”李渊的下场到底如何?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玄武门之变后李渊的下场,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做了什么,玄武门之变后李渊的晚年生活

    在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在玄武门发动兵变,杀死了身为太子的兄长李建成和他的弟弟李元吉,在这之后更是逼着他的父亲,也就是唐高祖李渊退位,自己则登上了这大唐王朝皇帝的宝座,成为了唐太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玄武门之变。在这次兵变后李世民顺利登基称帝,而李渊也不得不退位当上了太上皇,那在自己的儿子强

  • 如果把汉武帝、唐太宗放到宋高宗赵构的位置上,岳飞还会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赵构是怎么评价岳飞的,岳飞死后赵构怎么对待,历史上赵构和岳飞的关系

    简单举几个例子,汉武帝时期大将霍去病的副手赵破奴,他可以算是霍去病去世后,当时最强的骑兵军官了,因为他本人小时候曾经被掳掠到匈奴去,所以他不但精通匈奴语、熟悉草原地形,而且也善于指挥骑兵作战。霍去病队伍里的匈奴骑兵其实是赵破奴在指挥,因为霍去病本人不懂匈奴语。但是,就这么一个杰出的将领,汉武帝说杀就

  • 东晋寒门奋斗史:淝水之战成功崛起,士族统治走向没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淝水之战形势图一、 东晋社会阶层的变化东晋是在南北士族的联合下建立起来偏安于南方的政权。而这一时期政权的最大特点为分权政治。政权分别由皇帝和门阀士族共同把握。如在东晋初年,国家的实权分别掌握在琅琊王氏与皇室司马氏手中,故出现王马共天下之说。在琅琊王氏之后,东晋政权被庾氏,桓氏,谢氏等几个大士族轮流把

  • 她天生丽质,60年间被6位皇帝争抢,48岁时把李世民迷得一塌糊涂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世民最有魅力的女人,李世民的四大美人,48岁还能迷住李世民的人是谁

    萧皇后不仅出生在世家大族,而且长相出色、头脑也十分聪明,她小时候来家里求亲的人都能踏破门槛,但最后她还是嫁给了前来求亲的杨广。杨广当时只是隋文帝的次子,还并没有成为太子,后来杨广陷害了自己的太子哥哥成为了皇帝,她也就被封为了皇后。但杨广本人生性残暴,当时的天下并不安宁,于是他就被自己的手下宇文化及所

  • 陕西挖出石碑,武则天死因被揭开?儿子弑母之说不成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则天河中埋石碑,武则天无字石碑短视频,陕西武则天墓碑上有字吗

    在定陵的陪葬墓之中,学者们发现了一块名为《唐王同皎墓志》的碑文,在这篇碑文之中明确记载了武则天的具体死因。那么问题来了,王同皎到底何许人也,为什么他的墓志铭会出现在定陵之中呢?原来王同皎是“神龙政变”的主要策划者之一,为了诛杀武三思等人的阴谋势力,他和宋之问一起紧锣密鼓的筹划了这场政变。但是宋之问明

  • 李白大半生都在游历,也没工作,到底靠什么维持生计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白是怎么完成游历的,李白游历遇到过什么人,李白为什么15岁就开始游历

    从中可见苏轼对唐朝诗人李白的高度评价,其绝世之姿于魏晋南北朝以后极为少见。提及中国古代诗歌巅峰,莫过于唐朝,而观唐朝众多著名诗人,李太白便是个中翘楚。李白被后世众多诗人学者誉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之星,他所开创的浪漫主义诗歌对后世影响深远。生活于盛世的大唐王朝之下,李白的浪漫主义无疑是社会繁衍的产物

  • 唐太宗墓发现“尉迟恭”墓碑,研究解读后,考古家:史书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尉迟恭的墓,尉迟恭墓内部图片,唐朝尉迟恭墓在哪里

    但是专家们在唐太宗的昭陵,发现尉迟恭的陪葬墓时,在仔细的研读尉迟恭墓碑后,发现了一件大事,考古家立刻指出其中的怪异:史书错了!这块墓碑上,篆刻的名字并不是尉迟恭,而是尉迟融。墓碑上写得清清楚楚,敬徳是尉迟融的字,所以尉迟恭的真正名字,应该是尉迟融,字敬德。原来,尉迟恭这个名字,是史书弄错了,但是尉迟

  • 贞观之治,君主贤明坐江山,治世能臣在朝堂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贞观之治在政治上的表现,贞观之治的方略,贞观之治的主要特点

    唐太宗如唐代杜佑在《通典》中所言:“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十五年,米每年值两钱。”可以看到正是在太宗的治理下,百姓收获颇丰,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发展,开创了后世所谓的“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出现,可以说离不开唐太宗的贤明

  • 被人当面状告谋反,房玄龄将告状人急送到太宗面前,太宗:砍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房玄龄谋反一事,房玄龄请太宗下旨,唐太宗对房玄龄评价

    一、洞悉天下形势,选对明主的长远智慧笔者认为古代真正具有大智慧的人,在分析天下形势时不仅能准确无误的分析出当下的形势,还能洞若观火的分析出未来的形势。房玄龄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人。房玄龄出身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宦世家,曾祖房翼官居北魏镇远将军、郡守等朝廷重职。祖父房熊官居北魏掌管文书主簿之职。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