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白大半生都在游历,也没工作,到底靠什么维持生计呢?

李白大半生都在游历,也没工作,到底靠什么维持生计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312 更新时间:2024/2/17 18:30:01

从中可见苏轼对唐朝诗人李白的高度评价,其绝世之姿于魏晋南北朝以后极为少见。提及中国古代诗歌巅峰,莫过于唐朝,而观唐朝众多著名诗人,李太白便是个中翘楚。

李白被后世众多诗人学者誉为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之星,他所开创的浪漫主义诗歌对后世影响深远。生活于盛世的大唐朝之下,李白的浪漫主义无疑是社会繁衍的产物。但,比之同时期的诗人,他的浪漫主义之中还显露着山河壮阔的大气,这样独特的情感来源便是李白一生所游之山川大河。

自古以来,身在世俗,想要这样的浪漫是难以实现的,纵有一身闲暇,没有钱财之物作为支撑是无法实现的。那么李白快意一生究竟来源于何呢?

一、仕途不畅,纵情山水之间

古代之中,人人想要考取功名,一征官途,建功立业,一身才华抱负的李白自然不例外,那么李白为何有大量闲暇的时间呢?

年二十五岁的李白离开了家乡蜀地,开始游历四方。李白固然是才华横溢的,注定了他的心气也是高于常人的。尽管他的初心便是追求仕途,但他却始终不愿意主动去追逐这些名利,他想要的是得到别人的赏识,而去举荐他。

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靠自己的能力,更要能够抓住机会,没有机会,能力再突出也终究无法为世人所知。李白之所以一直没有入仕便是因为他从不为自己去争取这个机会,直到41岁时,他才因道士吴筠的举荐而被李白召至长安,并供奉于翰林。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少有如意的。李白的才华成就了他官场之路的开始,却也止步了他的仕途理想。唐玄宗用了李白,确实对李白的才华报以欣赏。可唐玄宗的欣赏也只是止于文学方面的欣赏,于是李白成为了皇帝的文学侍从。

这对于常人来说,也是难遇的机会,但是心高气傲的李白却非如此认为,他出仕并非是成为一个供皇帝取乐的文学侍从。

现实的困境让李白的梦想开始破灭了,而尔我诈的官场生活更加磨灭了李白的仕途之心。事实上,以李白的自傲之心,便早已注定了他是无法适应充满黑暗的官场生活的。后来的发展也确实证明了这一点,在短短的三年以后,李白便因为不少权贵而最终被赐金放还。

自此之后,李白开始了继续游历的生活,也更加专心致注于诗歌写作,留下来大量名传千古的诗篇。这些诗篇所蕴含的便是他一生浏览的地域,粗略统计共10余个省市,200多个城镇。可见其游历的名山大川之多,这也让后世人更加好奇,既没有入仕也没有从商的李白,差旅费究竟源自于何方?

二、钱从何而来?并非商贾之子

人生自始,钱财名利若非来源于父辈的积累,可能便是源自其自身后天的努力。上文已经提到了,李白没有入仕没有从商,那么他是有父辈的扶持吗?事实上,历史上关于李白的身世一直都是各有差异的。不少人有人认为李白祖父辈从事于工商业,故而李白应该是商贾之子,家中有钱财资助。

但从现有的资料来看,李白一生都没有经商,大部分的游历名山大川,也是在他与妻子许氏结婚之后,依靠许家资财才实现的。而在许氏故去后,李白的游历生活有了困难,更多是依靠友人或者权贵的资助接济的。

古人对家乡都是有归属感的,在晚年时尤为强烈,这一点从大多数官员到晚年时就告老还乡便可看出来了。李白从出蜀地之后,几乎都在外游历,而到了晚年时,他也却依旧辗转各地,四处漂泊,甚至最后草草安葬于异乡。

若是李白真的家境殷实,又如何会是如此结局呢?

可见李白的父母祖父辈从事工商业的的可能性并不大,极为可能是一般的平民家庭。

因此,李白的钱财应该是来源后天的。在唐代时期的诗人,能够有几种获取报酬的方式。其一是官职俸禄,其二是权贵人家的馈赠,其三则是写碑铭序文等的收入,还有一个是耕作收入。

然而李白的性格中有着睥睨一切的傲气,对于后面的几种方式,尤其是权贵的馈赠,这样受人好处而产生低人一等感受的,他大都是不屑为之的,因而可见他并没有靠自己的能力得来收入的。

不过能够肯定的是,那三年的官场生活并非完全没有好处,至少为他带来了一笔不小的资财。在史书中,曾有李白“帝赐金放还”,可知李白在离开朝廷时,是得到了唐玄宗赏赐的一笔钱财的,这便是李白钱财的第一个来源,其以皇家的手笔来看,数量应当是少不了的。

三、妻子的支持,坚固的后盾

钱如流水,花光是早晚的事,李白大半生的游历生活自然不可能单单只靠这一笔财富。李白的第二个钱财来源便是他的妻子许氏。许氏是湖北人,彼时的李白因为其才华横溢而故宰相的许圉师看中了,从而李白招赘许家的孙婿,且从此安家于湖北安陆。

在男女不平等的封建社会中,男子是少有入赘的,除非是男方家庭条件要落后于女方许多。李白之所以不是迎娶,而是选择了“招赘”婚姻形式,便印证了前文所说的,李白并非家中富贵之人。

唐代之时沿袭秦汉的赘婿政策,男方入赘者可于女方家生活三年,在三年后便可带着妻子回家,且还能分到女方的家财。从李白在湖北安陆生活十余年的经历来看,李白依靠许家的生活应该是不错的,自然也就能够提供他游历山川的差旅费了。

即便是在许氏去世后,他再娶的妻子也是唐朝宰相这般的门楣,他的妻子是宗楚客的孙女宗氏。这样的婚姻同样能够为他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和遨游山水的资本。李白自然也就不需要为柴米油盐担心,诗歌中的豪情壮志便也不难理解了。

小结

在古代社会中,士农工商的等级明显,故而何人不想要出仕入官,既有名,又有利。纵然是李白这般心高气傲,不畏世俗之人终归是渴望建功立业的,但奈何官场之路犹如梦中月,终究是有醒来的一天。

在李白满怀壮志入仕伊始,不过三年,他终于是幻灭了心中的理想。于是他留下了心中的万古长愁,只带着破碎的心独自离开我长安。

而彼时的李白虽然失望至极,因为他大半生的理想幻灭了,但生性浪漫狂妄的李白在离开之时依旧能够大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壮语,为自己的官场生活画上了句号。这样的心气、作为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黯然神伤者有之,愤懑痛苦有之,但如李白这般潇洒的想必是少之又少的。

事实上,李白之所以游遍四海,所寻找的不过是心中的慰藉。入仕时已是41岁,而离开官场时更是已到了人生暮年。

人生已经过去大半,但他却依然是一事无成,他心中的悲痛又如何与人述说呢?再高的期望,失望也就越大,任凭李白这般心高气傲的人,也是无法难以平淡的。寄情山水又何尝不是他对自己的人生的苦楚诉说呢?

参考资料:《书黄子思诗集后》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唐太宗墓发现“尉迟恭”墓碑,研究解读后,考古家:史书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尉迟恭的墓,尉迟恭墓内部图片,唐朝尉迟恭墓在哪里

    但是专家们在唐太宗的昭陵,发现尉迟恭的陪葬墓时,在仔细的研读尉迟恭墓碑后,发现了一件大事,考古家立刻指出其中的怪异:史书错了!这块墓碑上,篆刻的名字并不是尉迟恭,而是尉迟融。墓碑上写得清清楚楚,敬徳是尉迟融的字,所以尉迟恭的真正名字,应该是尉迟融,字敬德。原来,尉迟恭这个名字,是史书弄错了,但是尉迟

  • 贞观之治,君主贤明坐江山,治世能臣在朝堂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贞观之治在政治上的表现,贞观之治的方略,贞观之治的主要特点

    唐太宗如唐代杜佑在《通典》中所言:“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十五年,米每年值两钱。”可以看到正是在太宗的治理下,百姓收获颇丰,农业、手工业、商业都得到了发展,开创了后世所谓的“贞观之治”。“贞观之治”的出现,可以说离不开唐太宗的贤明

  • 被人当面状告谋反,房玄龄将告状人急送到太宗面前,太宗:砍头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房玄龄谋反一事,房玄龄请太宗下旨,唐太宗对房玄龄评价

    一、洞悉天下形势,选对明主的长远智慧笔者认为古代真正具有大智慧的人,在分析天下形势时不仅能准确无误的分析出当下的形势,还能洞若观火的分析出未来的形势。房玄龄就是这样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人。房玄龄出身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宦世家,曾祖房翼官居北魏镇远将军、郡守等朝廷重职。祖父房熊官居北魏掌管文书主簿之职。父

  • 李世民能够成就千古一帝,有两个关键因素,缺了哪一个都不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能算是千古一帝吗,李世民在千古一帝中能排第几名,李世民千古一帝功绩

    李世民的这个皇位,得来的可谓是十分的艰难,也凶险无比。由于太子是正宗,在和李建成的权力争斗中,被太子下过毒,造成吐血而命悬一线。如果不是发动了玄武门事变,那么两天后的昆明湖给李元吉的壮行宴上,就将是李世民的最终归宿。就在这危急关头,李世民天策府的谋士房玄龄、杜如晦,将领尉迟敬德、段志玄、侯君集、王君

  • 安史之乱不可避免:唐玄宗放弃初衷沉迷酒色,佞臣弄权使尽手段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安史之乱唐玄宗复位,安史之乱之后唐玄宗的结果,安史之乱唐玄宗何时返回长安

    安史之乱,叛军的进军路线玄宗“从此不早朝”我们都知道骄兵必败,骄傲使人落后。唐玄宗这样一代帝王却没能逃过骄傲情绪的腐蚀。他在开元前期尚勤于政事,当看到国家繁荣、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的景象时,伴随而来的是独特的优越感和成就感。于是,在开元中后期,唐玄宗开始安于现状,开始贪图享乐,享受着万人敬仰,左右奉承

  • 武则天自创18个汉字,却只有1个字传承至今,只因它有特殊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武则天独创的字,武则天发明了18个什么汉字,武则天发明了几个汉字

    原来在当时,虽然唐朝的局势十分平稳,但是武则天却想要打破中国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思想,因此她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打破祖宗成法,为自己的统治寻找合法依据。于是,武则天使用大禹所留下的“河图洛书”作为依据,大张旗鼓的开始更改唐朝的许多名词,比如说当时唐朝的政治中心长安被武则天称为“神都”,而负责治理朝政的中

  • 刘裕称帝后,是如何对待司马家族?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家族刘裕,司马家族和刘裕是什么关系,刘裕为何立司马德宗为帝

    辛弃疾所说的“寄奴”便是南朝刘宋开国皇帝刘裕,刘裕素有“南朝第一帝”的美誉,史学家誉之为“定乱代兴之君”,他称帝之后整顿吏治、轻徭薄赋、废除苛法,关心民间疾苦,为了消除北方少数民族的威胁,还多次率军北伐,“气吞骄虏一如猛虎”开创了江左六朝疆域最为辽阔的时期,可以说刘裕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然而千百年

  • 李世民为何要将自己妙龄女儿,嫁给近60岁的尉迟敬德?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评价尉迟恭,真实的历史尉迟敬德三次救李世民,李世民对尉迟敬德的评价

    历史上,君主与臣子之间总是会有奇妙的关系。在征战之时,君主与臣子之间一般都是一心同体,一致对外,而一旦征战结束,主子成为了帝王之后,却会相互的猜忌,臣子可能会想要得到更好的地位,甚至是皇位。然而君主也可能会怀疑臣子,即便是当初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功臣。这样的君主就如同李世民。毫无疑问,李世民是一个善于治

  • 大唐统一天下关键之战,李世民差点被射成刺猬!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世民统一天下的四场战役,李世民是通过战争夺取天下吗,李世民统一大唐多少年

    爆发于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的“虎牢关之战”,被称为唐朝统一天下的关键一战。01武德三年,唐高祖李渊虽然建立了唐朝,但依然是群雄争霸的局面,天下远不是他一个人的天下。当时,李渊的强劲对手,至少还有两大割据势力,一是建立了夏国、称雄河北的窦建德,一是占据河南、以洛阳为都城建立了郑国的王世充。李渊若想

  • 为什么清朝,还没有唐朝鼎盛时期的领土大,你听谁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唐朝和清朝哪个更强大,清朝与唐朝的变化,唐朝与清朝中间隔了多少年

    根据历史记载,唐朝的疆域在四个方向上是前所未有的:从东方的日本海、到西方的咸海、,再到最高峰时的北方贝加尔湖。也就是说,西方到达了阿富汗、咸海。突厥被摧毁后,北方已经到达西伯利亚贝加尔湖的北部地区。在南部,脚趾被纳入领土。东方占据了朝鲜半岛的大部分。清朝的疆域更加具体,在乾隆完全平定西北后达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