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成吉思汗妻子被抢走,九个月后救回已有身孕,成吉思汗:是我的种

成吉思汗妻子被抢走,九个月后救回已有身孕,成吉思汗:是我的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983 更新时间:2024/2/4 13:13:39

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的尊号。

据说铁木真妻妾成群,但他在早年时期,却只专注于他的正妻,也就是光献翼圣皇后,名叫孛儿帖

她是铁木真的正妻,比铁木真还大了一岁,同时也是铁木真众多妻妾中,地位最高、最得敬重、最得宠的妻子,饶是年迈之后也是如此。

铁木真十八岁时,将孛儿帖迎娶到家中。

然而就在新婚的当年夏天,孛儿帖不幸被敌人俘获,铁木真足足忍痛长达九个月,这才有了营救孛儿帖的实力。

等到孛儿帖被救回之后,已经是身怀六甲,挺着大肚子,后来生下一子名叫术赤,他就是铁木真的长子。

向来有传言说,此子并不是铁木真的骨肉,铁木真面对他人的质疑,究竟是怎么回应的呢?

这个名叫术赤的孩子,究竟是不是铁木真的骨血呢?

十岁定亲

铁木真的父亲名叫也速该,公元1171年,年仅九岁的铁木真,就被也速该带到了铁木真母亲的部族中,为了就是帮铁木真找媳妇。

当时一人名叫德薛禅,他一眼就看出铁木真与众不同,称其目中有火,面上带光。

于是,德薛禅就告诉也速该自己有一个年满十岁的女儿,在德薛禅的带领下,也速该见到了十岁的孛儿帖,果然貌美,于是就向德薛禅提亲。

定亲之后,按照当地习俗,也速该就将铁木真留下,自己返回。

也速该在返回途中,中了别人的圈套,被人在酒中下毒,于是,也速该在弥留之际召回铁木真,却还是晚了一步。

铁木真与父亲也速该,没能见到最后一面。

由于也速该的突然离世,铁木真母子兄弟一家,生活过得十分凄惨。

铁木真的童年生活,也是在逃亡中度过。

饶是如此,德薛禅仍然信守承诺,在铁木真十八岁时,坚持将十九岁的孛儿帖,嫁给了铁木真。

新婚不久,突逢巨变

公元1180年,铁木真找到了孛儿帖一家。

德薛禅早就听说了铁木真一家的遭遇,再次见到铁木真之后,他没有丝毫悔婚的意思,反而显得十分高兴。

就这样,言出必行的风范和彼此的信赖与忠贞,让铁木真与孛儿帖顺利成婚,从而留下了千古佳话。

之后,铁木真就将孛儿帖带回了家中。

铁木真的母亲,本是蔑儿乞惕部的也客赤列都的新娘,在也客赤列都将她迎娶归途中,被也速该抢走,这种抢婚得到的战利品,让也速该洋洋得意。

于是,在铁木真成婚的当年夏天,蔑儿乞惕部前来报复,于是就将铁木真的新婚妻子孛儿帖给抢了去。

也算是报了当年的夺妻之恨,族人们将孛儿帖带回部族中后,就交给了也客赤列都的弟弟赤勒格儿。

九个月后救回,已经身怀六甲

孛儿帖被抢走之后的遭遇,没人知道,但可以想象的是,铁木真定然是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

但由于双方实力悬殊,铁木真此时并没有能力战胜篾儿乞人。

于是,铁木真只能忍痛等待时机,并且疯狂的拉拢援兵。

一直到了公元1181年,也就是铁木真与孛儿帖成婚的第二年,时间足足长达九个月,铁木真这才有了实力与篾儿乞人一战。

此战,是铁木真策划参与的第一仗,大获全胜,从此名声大振,原来的部众百姓纷纷回归。

孛儿帖被顺利救回,但此时却已经身怀六甲。

铁木真看着挺着大肚子的孛儿帖,对其充满了愧疚,毕竟孛儿帖是因为他铁木真的家仇才有了这般遭遇。

孛儿帖被铁木真救回的途中,生下了一子,名叫“术赤”。

他是铁木真的长子,后来成为了蒙古国的杰出将领,主要成就出征讹答剌、花剌子模、金朝,战果丰硕。

结语

术赤究竟是不是铁木真的亲生儿子,在当时就很有争议。

有人认为,术赤是“客人”的意思,铁木真之所以给他取了这样一个名字,是因为他知道这不是自己的骨血。

但在《蒙古秘史》正史记载:孛儿贴在被捉之前已经怀有身孕,她被蔑儿乞人掳走的时间不超过9个月。

因此,他就是铁木真的亲生骨血,铁木真也从来没有对他另眼相待。

铁木真58岁时,召集众人讨论继承人问题,当时铁木真的次子就站了出来,大声喝问铁木真:“父汗,您是要让这个蔑儿乞惕部人的种来继承汗位吗?”

这可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铁木真一张老脸当时就拉了下来,术赤更是勃然大怒,与他撕打在一起。

不过,铁木真的次子察合台虽说,让铁木真大为触动,因为他也不清楚术赤究竟是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但铁木真建国后,划分了4个儿子的封地,其中术赤封地在最西,他就是后来闻名世界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的金帐汗国之祖。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更多文章

  • 姜子牙帮助周文王打败了商朝,使得周国得以延续近800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姜子牙与周文王,姜子牙是怎样辅佐周文王的,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的故事

    周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王朝,著名的封神榜就是以商周背景描写的,一说起周朝大家最熟悉莫过于周武王姬发,和著名的姜太公了。姜太公原名叫姜尚,他的祖先是曾经和大禹一起治水的人物,可以说身份十分的显赫,但传到姜子牙之一代的时候家道中落,姜子牙摆过摊,做过伙计,甚至要过饭。但姜子牙也并没有怨天尤人

  • 战国七雄之七国国君都是周文王的后代吗?实际上只有两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战国七雄都是周文王的后代吗,战国七雄哪些是周朝后裔,战国七雄国君介绍

    但随着西周灭亡东周建立,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兼并混战,大部分诸侯国都消失不见,到了战国时期,诸侯国数量已经由春秋初的几百个缩减到了十几个。而其中又以战国七雄实力最为雄厚。不过,有意思的是,战国七雄中仅有三个姬姓诸侯国,即燕国、韩国和魏国。燕国的开国之君为燕召公,又被称为召公奭。燕召公并不

  • 周文王封神榜上为何没成正果?您看他曾经吃过什么,铸成终生憾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周文王有没有封神,周文王这边有多少人封神,周文王是怎么被封神的

    7年期将满,当长子伯邑考也出现在朝歌,并作出舍身救父英勇义举时,一代贤王始料不及。随后发生的事,来势汹汹,更是难以把控。伯邑考来到朝歌后,先是面临着妲己的妩媚诱惑。伯邑考生于文王贤达门庭,十代忠良之家,更是一名正人君子,成功躲过了“美人关”。可是,更大的一劫,同时在向伯邑考招手:来吧,来吧!为了天下

  • 夏启为何叫“启”?原来,背后隐藏着一段惨烈的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夏启活了多少岁,夏启墓,夏启建立夏朝

    关于夏启,古书上有不少记载,其中存在颇多自相矛盾之处,但无一例外地都确认其名为“启”。然而夏启之“启”,普遍意思是开启、开始,因此夏启就有似乎“夏朝开创者”的意思,而不是夏代第一位君主的真实名字。那么,夏启到底是真实名字,还是后世以此来表达“夏朝开创者”之意呢?以甲骨文与先秦文献来看,背后隐藏着一段

  • 姜子牙身为丞相,死后不久,周文王为何就要杀光他的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周文王和姜子牙的关系,姜子牙遇到周文王之前是干什么的,周文王为什么请姜子牙

    周文王和姜子牙之间的相遇非常意外。那时,姜子牙正在河边钓鱼,遇到了一代皇帝的周文王。两个人在河边互相交谈,而且非常聊得来。周文王问了姜子牙很多事情,姜子牙都很轻松的帮他解决了问题。然后周文王就封了姜子牙为他的军师。直到姜子牙去世后,他的儿子继承了父亲的崇高地位,辅助周文王,表现的非常好,所以他在朝廷

  • 姜子牙有10个称呼,最后1个,玉帝忌惮、元始沉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姜子牙在神仙中的地位,姜子牙在三界中是什么地位,姜子牙为何是众仙之首

    看了封神演义原文,歪歪发现姜子牙的称呼还真是不少,今天歪歪就总结了姜子牙十个称呼,最后一个,让玉帝忌惮、元始沉默。人中仙①人中仙按照封神演义小说中‘天数’论,文中所有角色的出现,都拥有既定宿命,姜子牙当然也不例外,所谓:天下荒荒万民怨,子牙出世人中仙。值此殷商破败飘摇之际,首当其冲受到伤害的百姓,怨

  • 申候为什么杀死周幽王?西周的灭亡,申国扮演了什么角色?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灭亡西周,杀死周幽王的是申侯与缯国以及犬戎的联军。而申侯又起到了主导的作用,那么申国为什么要杀死周幽王呢?它又是怎么灭亡西周的,我们就聊聊这个申国。【申国增封】关于申国的位置到现在依然是有争论的,说法有很多。笔者依据钱穆先生《国史大纲》为基础,说说一个总体的看法。申国本来在陕西,宗周的西北方向,为西

  • 商朝用活人当做祭品,惨遭杀害的人,就被称为人牲?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商朝活人殉葬,商朝图片,古代人用活人做祭品

    比如商纣王曾经为了平息水患,一次性杀了三十个羌人,用来祭祀河神,祈求洪水能早日褪去。在商朝,这种被当做祭品而惨遭杀害的人,就被称为“人牲”,字面意义上来看,完全就是把人当成牲畜,只要举行祭祀活动,就会将这些人牲残忍屠杀,以此达到祭祀神灵的目的。(图:北美洲阿兹特克人活祭场景还原画)毕竟商朝是奴隶制社

  • 从贫困县的小职员,受一只老鼠的启发,摇身变成了秦国的丞相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国十大丞相先后排名,平民当丞相的故事,秦国五张羊皮换丞相

    [var1]李斯最开始只是一个贫困县的小公务员,平时除了吃饭,还能省点钱,所以生活也就这么过着。原本李斯对生活没什么太高的追求,就这样很可以了。但是有一天,他辞职了,说自己要去看看世界,闯荡一下。为什么呢?因为他有次去上卫生间,发现卫生间的老鼠特别害怕人,只要感觉到有人来了,就到处乱窜,找地方躲起来

  • 秦国能灭六国一统华夏,既非一世之功,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国是怎样一统六国,秦国为什么能一统六国,秦国一统六国时谁最厉害

    智氏亡,三晋分;三晋分,七国立;七国立,战国起。这里的智氏是春秋时期晋国最有实权的大夫,但是奈何执掌晋国大全的智家掌门人智伯瑶小看了韩赵魏三家大夫,从而被这三家联手灭掉。韩赵魏三家大夫一合计,瓜分了智家的领土,此时的晋国也已经名存实亡,这一年是公元前453年。瓜分了智氏的三家,野心不断膨胀,于是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