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如何保命,李世民如何善后?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如何保命,李世民如何善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984 更新时间:2024/1/24 7:27:23

毫不知情的李元吉李建成向玄武门赶来,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是他们的死期,当他们来到玄武门内中了埋伏,惨遭杀害。

事后,李世民深刻地意识到逆取不好顺治,所以他把善后工作视为重中之重。

李渊如何保命?

当一个政权被推翻以后,新生政权的内部统治者之间的关系便走到了拐点,他们不再是战友,而是瓜分胜利果实的对立集团。

唐朝建立以后也避免不了这个问题,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之争愈演愈烈,尤其是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之间,他们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双方都在做手脚,最后性格果敢的李世民先下了手。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前夜召集手下文官武将密谋政变一事,可惜的是史书并没有记载密谋的内容,在我看来有两点必不可少。

首先,在玄武门设下伏兵,杀了李世民主要的政治对手李建成。

其次,控制李渊,如果控制了李渊一切诏令都可以用皇帝的名义下达,这样可以使李世民的犯上作乱变成大义灭亲。

事实证明李渊确实被李世民控制了,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也就是说李建成、李元吉行至临湖殿时发现不太对劲,准备调转马头回宫,就在此时,李世民的伏兵出现了,所以李建成应该死在临湖殿,而不是大家以为的玄武门,为什么我们要称其为玄武门之变,而不是临湖殿之变?

那是因为秦王府还有一支军队埋伏在玄武门外,目的为了切断东宫的援军,这支军队后来与东宫的军队在玄武门展开一场血战。

临湖殿到底在哪儿?史书没有记载。

《旧唐书》记载,李世民带着九个人进入玄武门内,并埋伏在旁边的小树林里,由此可见临湖殿应该在玄武门内,根据“临湖”一词可以看出,它应该靠着湖。

《资治通鉴》记载,玄武门之变爆发时,李渊在泛舟太液池,所以极有可能临湖殿就在太液池旁边。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儿子们打得不可开交,李渊还有闲心泛舟,估计是李世民让他泛舟的吧,不然儿子打得不可开交,他哪有那个闲心。

李建成、李元吉被杀后,尉迟敬德满身血污,杀气腾腾来见李渊,在唐代,没有得到许可,便手持兵器觐见皇上,那可是死罪,如果李渊没有被挟持,他可以立即判尉迟敬德谋逆之罪。

但是尉迟敬德不但没有受到一点处罚,还得到了最高的赏赐。

可见此时李渊已经失去自由,他别无选择,只能乖乖的把权力交给李世民,如果不交,李世民兄弟都可以杀,还少得了你这位父亲吗?

李渊为了明哲保身,也不想让弑父的悲剧发生在自己身上,于是选择交权,不久让位给了李世民。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了权利。

李世民如何善后?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当务之急是如何善后、稳定人心,毕竟逆取难以顺治。

此时齐王府、东宫的官署已经四处逃亡,而且河北、山东地区是李建成的势力范围,如果他们集结起来,必定会形成一股势力,李世民该如何善后?

首先、礼葬李建成、李元吉

李世民即位才短短一个多月,便颁布诏书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谥号“隐”,史称“息隐王”,李元吉为海陵郡王,谥号“剌”,史称“海陵剌王”,以皇家丧礼将他们改葬,李世民还下令让齐王府、东宫的官署送葬。

除此之外,李世民还把自己的亲生儿子赵王李福过继给李建成,后来李世民还恢复了李建成皇太子的封号。

其次、宽大包容,化敌为友

李世民为了安抚人心,玄武门之变后,他向天下发布赦文:

凶逆之罪,止于建成、元吉,其余党羽,我既往不咎。

也就是说李世民对齐王府、东宫的官署一概不追究责任,赦文发出的第二天,原东宫猛将冯立前来请罪,李世民赦免了他。

冯立回去后对部下说,没想到秦王容人的海量如此之大,他的大恩大德,我必将以死相报。

果然后来突厥入侵唐朝,冯立总是冲锋陷阵斩杀敌军。

除了冯立以外,魏征也前来请罪,也得到李世民的赦免,后来他俩成为中国历史上君臣之典范。

李建成的手下还有一位号称万人敌的薛万彻,东宫兵败后,薛万彻逃到终南山躲了起来。

李世民多次派人请薛万彻出山,使者对他说:“你的难处我们都知道,你也是为主效力,秦王不会怪罪于你。”

李世民的诚意深深打动了薛万彻,薛万彻便出山追随李世民。

那些潜逃在外的东宫余党听闻后,大部分人放下武器,归附李世民,剩下的余党回到家中,再也不问政事。

李世民的宽容政策消除了东宫、齐王府官署的敌对心理,安抚了人心。

其三、稳定山东、河北

山东、河北在玄武门之变前是支持李建成的,因为之前他们对李世民讨伐窦建德时的武力镇压感到非常不满。

玄武门之变后,如何消除山东、河北地区的隐患,如何获得两地民众的支持,成为一大难题,李世民决定采用安抚政策。

李世民即位第二年,他派魏征到河北、山东进行安抚,魏征本来是山东人,而且他又是太子李建成手下最得力的谋士,他做这项工作再合适不过了。

魏征来到河北磁县时,发现有些地方官并没有执行李世民的赦令,他们为了邀功,仍然在为难东宫旧部,比如李志安、李思行并没有得到赦免,于是魏征将李志安、李思行无罪释放,并授予他们官职。

李世民除了派魏征安抚河北以外,还下令免除河北、山东地区一年的赋税。

后来山东地区发生干旱、灾荒,李世民赈恤百姓的工作做得也很到位,让百姓颇为赞赏。

期间李世民还接受魏征的建议,对关中百姓、河北人民一视同仁,他提拔重用山东人才,被重用的人大多出身贫寒,在贵族政治体系下,他们能够得到重用也算是荣幸,当然这也是李世民安抚山东地区的一种手段。

经过李世民一系列的政策,山东、河北地区得以稳固,人心得以安抚,太子集团余党的恐惧心理得以消除,秦王府集团与太子集团之间的矛盾得以化解,不得不说李世民也是一位打感情牌的高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达官显贵的“三大享受”:新罗婢、昆仑奴、菩萨蛮,有何特殊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贵族的三大享受,唐朝时著名的昆仑奴,昆仑奴新罗婢菩萨蛮分别指什么

    这些外国商人带来的商品中,有犀牛角、象牙、玳瑁、沉香,但他们知道,唐朝人最喜欢的还是各式各样的“奴婢”,这是唐朝的政治环境决定的,当时《唐律》里专门有《奴婢制度》,将奴婢看作是一种物品,划分到社会的最底层,常常将他们用来生产工具、打仗、奴役、赠礼或者狎玩,更可以随意买卖。唐朝统治阶级因此生出一股风气

  • 如何评价才女上官婉儿?冰清玉洁与无耻风流,一个矛盾的可怜女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上官婉儿的情感史,历史对上官婉儿评价,如何评价上官婉儿的功过是非

    唐人将上官婉儿(唐昭容)与之相比,倒不能说是吹捧讨好,尽管上官婉儿在李显复辟以后权势复重,不乏阿谀奉承她的清客文人。但上官婉儿有才不可否认,《全唐诗》收录了她三十二首诗词,摘录有:攀藤招逸客,偃桂协幽情。水中看树影,风里听松声——《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其一》然而,上官婉儿并不是因才情而荣宠后宫

  • 唐朝一宰相写了青鹅两字,武则天看到后很生气,直接以谋反罪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武则天为何因为青娥俩字杀了宰相,太子承乾谋反和武则天有关系吗,唐朝武则天年间著名的大臣

    永淳二年(683年),唐高宗李治驾崩了,武则天成了太后,太子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但李显有意要摆脱武则天的控制,这对于要成就一番大事的武则天来说自然是不能容忍的。随便找了一个借口就把李显这个皇帝给废除了,堂堂一个皇帝说废就废,可见当时武则天的权力之大。李显被废为庐陵王,徐敬业不服武则天,就在扬州以拥

  • 唐朝几大都护府,为何安西最出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唐朝安西都护府什么时候没了,唐朝六大都护府,唐朝安西都护府设立哪里

    安西都护府设立在唐太宗的贞观年间,为针对西突厥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作为抵抗突厥的前沿阵地。在唐高宗时期,大唐彻底击败西突厥把突厥故地全部纳入安西都护府的统治范围。此后安西都护府辖区虽然有所变化,但是建制一直持续了130多年。也许在安西都护府建立之初并没有考虑到军事压制吐蕃的想法,但是随着吐蕃的崛起,吐

  • 衣冠南渡后,东晋为什么不像南宋一样叫南晋?主要是由于这些习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东晋为什么不叫南晋,东晋是南晋吗,东晋是北晋还是南晋

    而宋朝同样也是南渡,却为什么叫南宋呢?其实,这其中就涉及了在划分历史朝代时的不同现实考虑,所以让我们从头梳理,详细说一说这个历史朝代的划分问题。从地理位置上来划分假如我们问:东周和西周是怎么划分的?那么十有八九很多人都会回答说是因为“平王东迁”的缘故,那么为什么“平王东迁”以后的周朝会称为“东周”呢

  • 揭秘:安史之乱是安禄山挑起的民族矛盾吗?不要再人云亦云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安禄山安史之乱从哪里开始,安禄山安史之乱跟河北什么关系,安史之乱安禄山有多少军队

    安史之乱的最直接原因就是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是上层统治阶级挑起的动乱。除此以外,那些“教科书式”的所谓“经济矛盾”、“民族矛盾”、“政治矛盾”实在都是解读过度,是极为牵强的解释。因为任何一个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它在发展的过程中肯定都会涌现出各种相互冲突的矛盾,但是这些矛盾只有发展到某种阶段的时候才会

  • 慈禧口中的8亿夜明珠,新中国成立后查清了下落,在一位大亨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慈禧8亿夜明珠下落,慈禧口中价值8亿的夜明珠,慈禧口中真的有夜明珠吗

    而清政府如此的腐败无能,其背后真正的掌权者慈禧太后难辞其咎。慈禧这一生,一直都在不断地追求奢华生活,置百姓生死于不顾,只图自己享受,甚至连逃亡的时候,都不忘贪图享乐。她在世的几十年,也祸害了百姓几十年,将中华民族直接倒退了上百年,是祸国殃民的一把好手。慈禧不仅作风糜烂,自私自利,还很贪财。在她死后,

  • 光绪女道士2003年去世,晚年生黑发长新牙,活到118岁才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光绪年间的女道士,光绪年间的女道士活了多少岁,女道士死亡真相

    自古以来,随着人们对世界认知的不断增加,对于生命就更加敬畏。在古代科学落后的条件下,人们依然渴望能够多活一些时日,甚至是奢望“长生不老”。前有秦始皇,后有李世民,对于长生不老的渴望一直在增加。贤能理智如唐太宗,最终还是少不了要掉入“不死”的陷阱中。几千年历史奔涌向前,世上无奇不有,唯独未曾听说过有人

  • 大清亡了,这个满清的孪生姐妹国却在蒸蒸日上,她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清亡国后满清皇族去哪里了,清朝的衰亡全过程,清朝灭亡后满清贵族的生活

    ·和满清一样的发家史这个由少数民族建立起来的政权,在维持了600多年之后,轰然倒塌。但就在今天,他们的部分势力又堂而皇之地想恢复曾经的辉煌,并为此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行动。为此,他们甚至组建了一个什么什么语的国际性的组织。这个少数民族曾经和满清一样,靠着内部的团结和无情的战马,横扫欧亚大陆,建立起来了一

  • 为何说清朝的江山是明朝皇帝送的?看明朝皇帝的操作,不是白送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明朝待明朝只愿卿卿意逍遥,清朝对明朝皇帝的评价,清朝帝王和明朝的关系

    因为他研究发现,欧洲人废了千辛万苦开辟了新航路、贩卖了奴隶、开采了银矿,最后这些钱却全部跑到中国来了。明朝有多富?明朝当时吸收了世界上近70%的白银,但众所周知的是明朝最后是穷死的。那么,问题来了,明朝所赚的这些钱都去了谁的口袋?很明显不是朝廷,而明朝的各大藩王和文官集团。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后清